分享

楷书、隶书、行书的基本特点

 冰雪雅阁 2011-10-20

楷书、隶书、行书的基本特点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由汉代隶书演化而来。其笔法形成,由隶至章草、今草的演变过程。从遗存至今的西汉竹木简书里,就可以窥见演变的痕迹。楷书最初产生于民间,其后再由文人整理,使之规范。从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作品来看,这个时期已经相当的成熟而且定型化。

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个系列。

一、三个系列的代表,简述如下。

(一)、晋楷系列以二王为典范,隋朝的智永也是佼佼者。

(二)、魏楷系列以北魏碑刻为典范,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三)、唐楷系列以中唐的颜真卿为典范,初唐四家为铺垫。

二 、三个系列的结构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一)、晋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稳而有势;匀中见豁;接而能让; 严谨有致。

(二)、魏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奇趣天成;疏密自然;变化多端。天真烂漫。

(三)、唐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重心平稳;布白匀称;左右揖让;上下承覆。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减省点画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这同它经常书写有关。


(二)笔势流动
  1.增加勾挑与牵丝 写楷书是一笔一画地写,要求点画分明,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写,在点画之 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发.但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太多了,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  
  
 

  (2)改变书写笔顺 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目的在更加便于书写。如“秋有戎半”四宇,每组中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如果随意胡来,不仅书写别扭,而且结体混乱。

  

(三)用笔灵活
  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有时可以这样写,有时也可以那样写,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四)体态多变
  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隶书,同其他书体一样,都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端庄平正。
  隶书结构以扁为主,长形和方形为辅,字势取横向,横平竖直,间距匀称,重心平衡。《曹全碑》结构取向清秀规正,撇捺舒放,间距匀称,斜度相等。疏密有致,比例恰当,重心平衡,动静相生,平正中寓奇侧,柔和之中含刚毅,笔致清晰精工,体态清盈典雅。《张迁碑》以质朴为特点,线条的组合与空间的分割多采用匀称、稳实的结构原则,相同笔画并列时,多呈平行之状,上下左右笔画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大致相等,重心平衡,体势宽博,拙中藏巧,平中有险。其用笔以方为主,方圆兼备,质朴道劲,着实无无华。《乙璜碑》以扁方为主,字势取横向,横平竖直,间距匀称,四方饱满,平衡古雅,雄浑敦厚。

  二、波磔飞动。
  波磔是隶书归具代表性的笔画,波就是横画末端的挑势,磔则是捺画尾部的挑笔,通常一个字只能出现一个波或磔,即古人说的“燕不双飞”。由于波磔形态的装饰性和艺术特性,决定了隶书的体态和造型。

  三、左右伸展。
  左右伸展是隶书结构主要特征之一,隶书中字收紧,两翼开张。带钩的字,通常左钩如撇,右钩如捺,撇捺相交的字,分势匀称,形如燕展双翅,瓢然欲飞,极定动感,饶有情趣。

  四、富有变化。
  变化,是书法艺术的要素之一。隶书虽然是中规中矩,但如果没有变化则显得呆板,没有灵气。因此,富有变化,是隶书结构的重要特点。隶书的变化《曹全碑》中结构包括俯、仰、大小、擒放、高低、正斜、开合、曲直等。《张迁碑》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对比,打破四平八稳的框架结构,使字的结构,使字的结构灵动变化,妙趣横生,如“黄”字两横,以主次对比,“除”字的左右长短,高低对比。“幕”字结构上下对比,“贱”字左右倾斜的动静对比等。《乙磺碑》结构,无论是上下或左右,都富有各种变化,有的相迎相送,顾盼呼应,如“功”字,有的线条、方贺兼备,粗细交错,如“书”字;有的左右错落起伏,伸缩争让,如“夹、卿”字;有的形体大小相间,因字形,如“功”字为扁形,“书”字为长形,还有的文字相同,形体不同,即所谓“同字异形”。如“请”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