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窑-定窑纹饰 DM

 天德元宝 2011-10-20
 定窑  
北宋以后曾风靡一时的定瓷,由于战乱的影响,逐渐衰败。然而,由于定窑是当时具有相当规模的产瓷区,产量极大,故而传世的器物甚丰。提到定窑产量,与当时的烧制工艺有关。通常一个耐火容器──匣钵内只能装烧一件器物,定窑工匠采用覆烧法,一个匣钵内利用多层垫圈可放数件器物,这种方法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大量燃料。但是这种方法烧成的瓷器盘碗口无釉,俗称“芒口”。为弥补此不足,往往在口部镶上金、银或铜,迄今我们仍可以看到这些镶金属的传世作品。

陆游说得没错,“芒口”确实是北宋晚期定窑瓷器的一大特色和缺点。所谓“芒口”,就是器物的其它部分满釉而口沿处无釉,是当时为增加产量和节省燃料而开始广泛采用把器皿反过来烧的覆烧法造成的。这使宋徽宗率先弃定选汝,定窑瓷器的售价一时一落千丈。

划花是以篦状工具划出的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最常见的是莲瓣纹,有的还配有鸭纹。不过有些早期器物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谐调。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一起运用,如在盘、碗的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较常见的纹饰为对称的双花图案。
  印花纹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是牛、鹿、麒麟和龙等动物。

五代定窑白釉瓷茶臼

规格: 通高3.1厘米 口径12.2厘米     出处: 品味清香:茶具     年代: 五代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茶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五代瓷器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定窑白釉 茶臼     辅助分类项: 茶具
  臼是最早的研茶具
  这件茶臼是与前文瓷风炉、瓷鍑同时出土于河北唐县,也是一件随葬的明器。宋代诗人苏轼(1037—1101年)在一首题为《次韵董夷仲茶磨》七言律诗中写道:“寝穹厥味臼始用,后计其初碾始出”,“计尽功猛至于磨”。东坡居士对研茶工具的发展,排了个历史次序:臼是最早的,次是碾,再次是磨。但在陆羽《茶经》中只有碾,并无臼和磨。而唐代诗人柳宗元和袁高,在他们的诗作中都有写茶臼的诗句。柳在一首题为《夏夜偶作》的诗中有句:“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袁高的《茶山诗》中写有“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可见山中人还是用臼研茶的。
  到了北宋年间,茶臼起码已经有了瓷、木、铜三种材质了。但这些茶臼是什么样式,惟一能作出答案的只有这件定窑白釉瓷茶臼。

  体厚面糙是茶臼本色
  《茶经》讲到的煮茶法,是先将采来的茶叶,用热气炙干,然后趁热捣碎,务必做到“叶烂而芽笋存”。接着“假以力者”做成茶饼,并“承热用纸囊包裹,保证“精华之气”不致外散。等到饮用时,再将茶饼打碎,投入臼内研细后,就可以拿去煮茶。唐县出土的定窑瓷风炉、瓷鍑和瓷臼都是供给这样的煎茶法使用的茶具。
  因为茶臼的作用是将捣碎的茶饼研末,所以它就必须在臼面的粗糙上下功夫。可以看出,这件茶臼的臼体坚致厚实,平底,通体施白中泛青釉,臼里露胎,未施釉。当坯做成,陶人先在臼里中心划出一个圆圈,然后围绕这个圆心将臼面划为四区,每区又深深划出直线十五至十八不等,随后在两条直线间,连续戳出月牙状小窝。结果整个臼面就成了一个密密麻麻坑坑洼洼的千百钉头,正好用来研茶。

200558161058416.jpg 
定窑白瓷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质地随器物的不同而异。施在胎体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处多呈青绿色,釉面有开片。胎质细腻者,胎色洁白,则施白釉,釉质很细,表面釉光莹润。胎色发黄者〉媒喟椎男Ч谔ヌ迳舷仁┮徊憬喟椎幕蓖粒僬忠酝该鞯牟Aв裕庵址椒ㄓ胄弦ぐ状上嗤  

  时至北宋,定窑瓷器脱颖而出,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刻花装饰方法被大量采用,按工艺细分,可列为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北宋定窑的刻、划花技法与当时的其它窑口瓷器颇为不同,给人一种很“硬”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形容,如用钢刀在松软的木料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会随着刀具的刻压而下陷,此谓之“软”,而在坚硬的红木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则不会下陷,使刻纹轮廓更为鲜明,此谓之“硬”。

  刻划花的装饰手法流行于北宋,至金代则出现了印花的技法,定窑印花装饰看不出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有可能受定州缂丝的影响,制瓷匠师采用缂丝纹样粉本刻模,因此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成熟。从釉色来看,金代定窑的釉色与北宋时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时滋润,而带有粉质感,亦显得较为稀薄,突出于器表的纹饰微露白色。

  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现象十分奇怪,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4、变形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谈到定瓷,就不能不提到装饰。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瓷以装饰而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铺以剔花、堆花、贴花各得其趣;器型有盘、碗、瓶、尊、枕、人物等。设计开唐、宋陶瓷形制之先河,或劲健挺拔或秀美娟丽,无不咸称圣手,妙道自然。定瓷精品之所以受到皇室官府的青睐,自然不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或秀美的器型,而在于其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苏东坡曾在诗中对“定州花瓷”推崇备至。清乾隆年间唐铨衡所著《文房肆考》中,认为“古定器以政和、宣和间窑为最好”。政和、宣和恰恰是艺术家皇帝宋徽宗的年号。宋徽宗当皇帝是外行,而搞艺术则是内行。对书画有独特的造诣和很高的欣赏水平。因此对定窑的艺术性装饰,也十分地看重。
 
    本来定窑白釉器在五代之前都是光素无纹的。直到北宋初年的时候,定州涧磁村与东西燕山村的窑工们,一方面在胎釉的制作上吸取了邢窑白瓷的精华,一方面又习得唐末五代越窑的划花装饰技法,这样一来,可以说是继承融合了唐以来南北两大名瓷的风格与优点。定瓷早期刻划花以莲花纹最为盛行,缠枝菊纹次之。另外也有在一件作品上同时出现菊花缠枝花与莲花纹的。

    刻花装饰南北方瓷窑大都采用,是宋代早期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定瓷早期刻花,除莲瓣纹外,还与缠枝菊纹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的布局很不谐调,这应看作是一种新装饰工艺还处在初期阶段的表现。刻花装饰兴起之后,又盛行刻花与篦划纹结合的装饰。所谓篦纹就是一种类似梳子刮过的痕迹,作法是先在折沿盘的盘心部位刻划出折枝花或缠枝花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内用竹梳刮一下,就出现了很自然的复线纹。装饰纹样以双朵花为常见,或左右对称,或上下呼应;有两花并放,有一花盛开,一花含苞待放;也有莲花、荷叶两枝交错并出,布局富有变化。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云龙等纹饰轮廓线的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也使主题更加突出。

定窑印花题材以各种花卉最多见,动物、禽鸟、水波游鱼纹等也有一定数量;婴戏纹则比较少见。花卉纹又以牡丹、莲花多见,菊花次之。布局采用缠枝、转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在敞口小底碗内印三或四朵花卉,碗心为一朵团花,有四瓣海棠花、五瓣梅花和六瓣葵花,不同于北方青瓷只一 种团菊。禽鸟纹的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多与花卉组合,如孔雀多与牡丹组合在大盘的里部有4只飞翔的孔雀,孔雀之间刻一枝牡丹相隔,盘心配以鸳鸯牡丹。整个纹饰如一幅布局严谨的织锦图案,鹭鸶、鸳鸯则多与莲花组合。印花龙纹标本在窑址散布较多,印龙纹的都是盘,盘里满印云纹,盘心为一矫健的蟠龙,龙身盘曲首尾相接。1948年涧磁村法兴寺遗址曾出土过这种印花云龙绞盘10件其中6件流散到国外,其余4件现收藏于北京 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流散到国外的一件底部划刻有"尚食局"3字铭文从中可知这类器物是北宋宫廷里的专用品。北宋晚期,丝织品上盛行婴戏纹,定窑印花器中也有婴戏纹。窑让出土标本和传世品中有婴戏牡丹、婴戏、莲花、婴戏三果和婴戏莲塘赶鸭纹等。其中婴戏三果纹比较少见,三婴三果间隔排列,缠枝布局。三果为桃、石榴与批把,三婴姿态不同,双手均摇树枝,一骑于枝上,一坐于枝上,一立于枝上,赤身露体肌肉丰满可爱;此种纹饰布局其他瓷窑未见。

当然,定窑精美的纹饰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唐代,定窑瓷器的装饰仅限于简单的贴花,五代起开始有划花出现,这显然是受了越窑的影响。五代时期,吴越钱缪执政,为了求得江山稳固,年年向中原的一些王朝进贡,贡品有许多是越窑青瓷精品。这种陶瓷文化的交流,无意之中影响了定窑的装饰手法和纹饰风格。有人说定窑划花纹饰,完全是自己的独创,是不正确的。在考察中,我在定州博物馆参观了静志寺等地宫出土的数量可观的定瓷,其中一件划花双蝶纹花口盘,底部墨书“太平兴国二年”款,为北宋早期年号。而双蝶纹饰和划花手法,与同类型越窑秘色瓷装饰风格十分相似。还有几件白瓷碗罐,上有莲瓣纹或刻或划,显然也是越窑遗风。宋代初期,定窑流行划花装饰,皆为模仿越窑的纹饰,单刀划花;到北宋中期,划花盛行,并出现刻花。这时在越窑技法的基础上,划花从单线刀发展为双线刀。双线刀法巧妙生动,刻花从线到面,灵活熟练。纹饰中婴戏活泼,鹅鸭生动,双鱼水波纹显出深浅,花瓣叶片可意识到正反。手法细腻,充满灵动,而且立体感强。在定窑文保所的标本库内,我们还看到不少专为皇室烧造的龙纹精白瓷盘、碗残器,划花、刻花、篦纹等诸多手法综合使用。从隽秀流畅的线条,可以看出神龙的矫健雄奇,使中国龙纹空前精美。在定州博物馆,有古塔基出土的多件宋代莲瓣纹碗、盏和长颈瓶、净瓶,多以深刀雕刻,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从中也不难发现越窑装饰风格在定瓷上的传承关系。数十只形制各异的瓷枕,采用了划、刻、剔、印花技法,也有不少为瓷塑,无不精致可人。

     在北宋中期由于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当时的窑工们为了增加窑的烧成量,以节省燃料,开始使用覆烧法。五代以前瓷器的烧制方法普遍采用三足支撑法,工艺较为落后。定窑首先采用自己独创的覆烧工艺,能防止碗盘等器具变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瓷器开始大规模走向民间市场。关于覆烧工艺的记叙最早见蒋祈的《陶记略》,称“或仰,覆烧焉。”清人栽文称:“其边口无釉者,为是盖覆口而烧也。”  1959年出版的〈〈景德镇陶瓷史稿〉〉对这种覆烧工艺有详细的论述。1965年河北省文物队考古发掘知,定窑窑具均为覆烧碗、盘,用的各式大小残破的支圈。同年浙江省文管会对泰顺王塔窑址发掘知:“每级覆约一件器物,此种烧法装烧量大,成本低,只是碗口一圈无釉,比较粗糙。”这种芒口瓷器最早创于曲阳涧磁村的五代定窑,南宋以至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也曾大规模生产这类瓷器,产品除影青釉色外,工艺、造型、纹饰都和定窑极相似,当时人们称其为南定,一点也不虚夸。此外,江西吉州窑,河南禹县扒村窑,浙江泰顺王塔,福建光泽茅店、浦成等地皆受定窑覆烧工艺的影响,芒口瓷器约流行四百余年。
 
    在覆烧技术发明以后,瓷器口沿镶金银开始具有弥补芒口缺陷的功能。继定窑之后,景德镇也采用覆烧技术,所生产的瓷器大多有芒口。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口沿镶金银的瓷器,口沿多为芒口,其中以碗、盘、盏、碟、杯这几类瓷器的数量最多。这几类瓷器是日常生活中餐饮用具,直接与人的口唇接触。芒口太粗糙,对人的口唇有刺激作用,使用起来不舒适,在瓷器口沿包金银能够有效地克服这样的缺陷。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宋代《坦斋笔衡》也说:“本朝以定州白磁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窑器”。瓷器“有芒不堪用”,但是口沿包金银边的定窑瓷器却能为朝廷接受。据《十国春秋》记载南方吴越王钱氏向北宋朝廷进贡瓷器,“秋九月,王进朝崇德殿,上金装定器二千事……”“金装定器”,即包金边的定窑瓷器。从技术上而言,金属在芒口上镶嵌更容易牢固。芒口瓷器的增多,是瓷器口沿镶金银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非芒口的瓷器如盒、罐等非饮食用瓷器口沿镶金银,其主要目的是作为一种审美装饰和提高瓷器的身价。
   定窑为宫室定制过不少高档瓷器,并让玉工刻上宫殿的名号。“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等官府也定烧了大量定窑器。我还看到一个奇特现象,凡底足带“官”、“新官”和官府款的,款为匣钵正烧,底足斜切,修饰规整。这说明为保证烧造质量,减少废品,不得不采用传统工艺,也不再计较成本了。

    定窑代表了当时北宋瓷业烧造工艺及生产规模和影响的最高水平,它大量吸收了前代瓷业代表水平的邢越二窑的优秀烧制技艺,并独创了覆烧工艺和印花装饰等先进技术工艺烧制出了代表当时先进工艺的覆烧印花白瓷,这种先进的瓷业制造工艺对周围的瓷窑以很大的影响。北宋政权灭亡之后,定窑因为多年战争破坏,加之政权更迭,主要为官府制窑的官窑名份及地位随之逐渐衰落了。但定窑先进的烧制工艺却被当时大量南迁的工匠传播到南方诸瓷窑,最为重要的是当时景德镇的许多工匠都是从定窑南迁、新近在此登记户籍的。从这点可以断定,景德镇虽在北宋景德镇年间即已开始发展,但它的兴衰还是在定窑逐渐衰落之后的事。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定窑技艺对景德镇发展所起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贡献,定窑恰好处在邢越二窑到景德镇瓷窑烧制工艺大转折的过渡性的关键环节上,从唐代邢、越二大名窑到宋代五大名窑的定窑,再到元明清大发展的景德镇瓷都,始终代表了古代陶瓷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定窑恰好处于宋代陶瓷业百花齐放的无拘束发展时期,它的许多技艺的创新、管理效益的提高、及市场经验的推广以及瓷窑衰亡的诸多原因都为以后陶瓷业走向官府垄断,为独步天下的景德镇瓷都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给我们今后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警示。
 
定窑纹饰 
    定窑是我国宋、金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一带。考古资料显示,山西平定、阳城、介休等地也烧制定窑风格白瓷,产品质量不逊于河北曲阳。定窑盛行于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据《归潜志》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金王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

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谐调,这应看成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立体感。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是动物纹饰。动物纹饰中主要有牛、鹿、麒麟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上。飞龙纹位于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花卉纹以牡丹、莲花最常见,菊花次之。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特征:一是胎体轻薄,胎质洁白。二是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三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四是官府所用瓷器底部有“官”、”尚食局”等。五是定窑器物釉面通常有气泡。用放大镜观察,一般可见大小不等的气泡,一些较大气泡疏散排布于密集小气泡区域的周围,这种现象类似宋影青瓷器特征。金代定窑器的上乘之作与北宋定窑器没有什么差别。而金代中低档次的定窑器在装饰技法上明显劣于北宋定窑器。部分产品采用砂圈叠烧法,器物内底有一圈露胎。这是金定与北宋定窑器的明显区别。

宋宫廷为何弃定窑白瓷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州村,古代属定州而名。宋定窑白瓷因进贡宫廷,“白定”扬名陶瓷史,淹没了唐、五代定窑器及宋“紫定”、“黑定”、“绿定”的工艺成就。在此,有必要追溯一下唐定窑史,以还定窑真实面目。
定窑白瓷源于唐邢窑白瓷,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使得唐邢窑白瓷名噪天下。但唐邢窑“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几乎均属于日用瓷,后远销海外,成为唐代产量最多的出口瓷。
河北唐邢窑衰落之后,河北唐定窑继而代之。进入宋代,定窑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即著名的“紫定”、“黑定”和“绿定”。其实宋定窑中的“紫定”、“黑定”和“绿定”,是中国陶瓷史上除青釉之外最具历史文化收藏价值及美学评判价值的高古颜色釉瓷,先说“绿定”,文献上无记载,仅见一件窑址标本“绿定刻龙纹花纹器”,龙纹刻法犹如“白定”。绿釉始见汉绿釉陶,而宋“绿定”却是陶瓷史上最早的绿釉瓷。次说“黑定”,黑釉始见于东汉的德清窑黑釉瓷,德清窑以黑釉瓷壶闻名,其黑釉本身枯涩,其名声在于器型。宋建窑黑釉茶盏美在于黑釉之窑变纹、窑变斑。而宋“黑定”美在于胎体洁白,黑釉晶亮莹润。再说“紫定”,“紫定”是宋以前高古瓷中唯一可以与景德镇元明清颜色釉瓷媲美的一种颜色釉,源于仿酱色漆器。古玩市场上,民窑“紫定”器要比民窑“白定”器贵十倍以上。苏富比1997年香港拍卖会上,一件类似宋定窑“紫定”器的宋耀州窑酱色釉梅瓶,拍卖估价已达220万至280万港元,如真品宋“紫定”器,估价还应更高。

  回到宋定窑白瓷。白瓷是宋定窑的主流产品,也是代表性的产品。北宋早期定窑白瓷多为盘、碗、碟、杯、盒子、瓶等日用器。装饰有模印、贴花、浮雕、划花和刻花四种。纹饰以浮雕莲瓣纹居多,莲花瓣肥,器底刻划“官”或“新官”字铭的多为晚唐、五代的产品。
  北宋中期定窑白瓷出土器不多,浮雕莲花瓣纹明显减少,葵瓣口碗也少见。“紫定”器多为北宋中期,此时耀州窑也出现酱色釉器物。、
  北宋晚期,定窑白瓷佳品多,刻花装饰线条有的粗犷有力,也有的纤细流畅。多以印花装饰为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有牡丹、莲花、凤凰、孔雀、鹭鸶、鸳鸯、水鸭、鹦鹉、游鱼等,其纹饰模本采用定代缂丝纹样粉本刻模,因此工艺成熟。北宋晚期定窑为官府定烧宫廷用瓷,典型器为宋定窑牡丹纹大盘,印花云龙云凤大盘。
  宋定窑白瓷鉴定:胎质坚实,釉面有泪痕釉,釉中有竹丝刷纹,为鉴定要点,釉色白中微闪黄色为典型特征。当代新仿品,胎质过于细腻,釉面可见泪痕及竹丝刷纹,釉色多闪青白,刻划纹呆板,凹凸生硬。没做旧之器有贼光,做旧釉面呆涩,刻有“官”字铭器,多太精细,无古朴之气。古玩市场宋定窑白瓷碎片较多,可藏几件作为鉴定标本。
可惜,北宋汝窑瓷进宫廷后,原宋宫廷“宠器”定窑白瓷被弃,原因定窑白瓷器口有芒,汝窑天青釉更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