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斌(沈三草)个人画集(小红袍)出版发行

 沈三草 2011-10-20

沈从斌(沈三草)个人画集(小红袍)出版发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沈从斌卷)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谢稚柳题 周沧米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陆俨少(浙江画院第一任院长)

学棣沈从斌的画用笔豪放而疏松,笔性很好,十分大气,既继承了传统之笔墨又有创新意识。

王伯敏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著名美术史论家〕

沈从斌富有才智,在艺术上他有自己的想法,在绘画上,他求稳,然后在稳中求趣,稳要有规矩法则,趣可以突破某些法则。沈从斌近年在这方面作出努力,收获是显著的也是可贵的,在浙江的画家中沈从斌在绘画理趣上的表现是佼佼者。

邵大箴 (中央美院博导,中国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沈从斌的画,格局来自传统,但气息是现代的,有鲜明的个性。他在淡定、沉着和开阔的造型、笔墨和章法中,赋予某种幽默和调侃的趣味,抒发出某种自我陶醉的、些许寂寞的情怀,在把我们引进如诗一般境界的同时,又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睿智和聪慧所感动。

孙克 〔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沈从斌是位很有才华的画家,他的文人画,创造了一种现代人心目中向往的安闲、平静、和谐、适意的山林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紧张、物质消费、危机防范心态种种弊端形成鲜明的对照。当然,沈从斌的作品里透露出来的清寂的情境有很大部分只是画家的构想,但是他创造的境界会使观赏者得到片刻的安宁和启发。这样的作品里精神的向往和心灵的寄托是最最重要的,它们需要观者心平气和地慢慢品味,方能从相对单纯、简括、淡雅的画面后边体会到悠长深远的意味来。沈从斌取得今日的成绩应是付出多年的努力,成绩得来不易,他在山水画方面下过很大功夫,根基扎实。因为他在自幼学画的过程中不仅从当代名家巨匠们那里得到指点教益,更从古人名作的临摹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精神和古人竞严的技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从他20世纪90年代所作山水画里感受到他努力通过祖国河山的塑造表现一种博大、雄伟、深厚的精神。画家在寻求艺术中探索到适合自已的语言和表现图式的时候,在他的作品中就有一种如鱼得水般的轻快与自由。他的画有一种清润华滋,注重画面美感的风格,从而和别人保持距离。

刘曦林 〔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著名美术评论家〕

从斌君∶看了你的画,不由地想起了有关人生情趣、人生态度之类的事,你所绘探梅、观鱼之举、品茗、雅集之事,真乃人生之乐,且乐中有大道理在。于是我感到,时兴了十数年的“新文人画”在人生情趣的表现上确比古代的文人画家们画得悠闲、自在。这也许是在“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就仿佛是现代的时空里,人们难得悠闲而渴求悠闲,已经过于入世而希求出世的一种审美理想吧。在当今山水画家们不大会画点景人物时,正是几位优秀的新文人画家,有意放大了人物在山林中的比例,而且情态画得殊为生动。就象你那《闲庭赏花》中歪着脑袋的那个书生可笑的样子,《探梅闻香》者那仰面朝天的眼神,真是刻画得妙极了。幽默得可爱就令人难忘,就像齐白石题写的“人骂我,我也骂人”一画中的那个老头,世世代代的欣赏者都会被他打动而永远刻在审美记忆里。我看你是有这番才气的。

姜宝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杭州画院院长〕

古人曰∶“人品高画品不得不高。”沈从斌为人忠厚、诚恳、老实,所以他的画亦平淡天真、格调高雅,很有灵气,具有一定的学术品位。

徐恩存 〔《中国美术》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

沈从斌作品中的意象符号都取自传统,特别是人物的情态意绪,山石的勾勒,林木的点染,以及整体意境的营造都不难看出,画家对自然,对古典境界,对精神表达的一往情深,在看似传统的点、线、色、墨中,融入了个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尽管画面中处处流露出复古意境,却不乏清新隽永,尽管一派寂寥,却不乏轻松灵动,尽管平淡天真,却不乏厚重浑然。这一切构成了沈从斌的山水画特点。

在今天,纯粹的复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走进传统深处,去发现传统文化,古典美感的永恒结构,把它带入现代环境,给以重组和重构,让其在现代环境中重现魅力,才是有意义的。沈从斌的努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其独特性的。

刘二刚 〔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师.著名新文人画代表人物〕

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镇江画院工作。有一天,偶然收到沈从斌的来信,谈到他对美术的见解,我一看他是温岭人,在报社当编辑,便有一种好感,我立即给他回信,也谈画,谈见解,一来一往,便成了朋友。

从他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虔诚和抱负,可贵的是他除了画画也写文章,他的书法也颇见功力,是个很有品味的人。后来他去北京画院进修,在返回时,路过南京到《江苏画刊》来看我,并带了一批去西北写生的作品,《江苏画刊》不久给发表了。近年来他的画己从写实的路子上跳了出来,加以消化,想象,画他心中所喜欢的东西,这一步很不容易,潜在表达了他的一种活法。且每幅都有一个不同的意思,这与他对文、史、哲的爱好不是没有关系的。“自我作古”、“借古谈今”这绝不是一个表面形式而己,所以他寻寻觅觅,朝思暮习,然而,“古调虽自爱,今人都不弹”。他有许多朋友,但他说,真正能了解他的并不多。他内心想得是什么呢?我想,那就是寂寞中的崇高。

张仁芝 〔北京画院著名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沈从斌的画颇为文气高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那些剑拨弩张的作品不一样,当然那种也是一种形式。不过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我就喜欢有书卷气的画。沈从斌的作品给人一种闲逸轻松之感,能使人精神得到陶冶。

洪丕谟 〔己故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学者.书画家〕

为了“外师造化”进一步提高对祖国名山大川的深入认识,沈从斌还结合研究范宽、李唐等北派山水,在1996年赴陕西黄土高坡、山西太行山;以及河北、山东等地进行写生,吸收北国山川的厚重和大气,从而为自已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贵的是,近年以来,沈从斌又从原先对北方苍凉浑厚山川的写实,转而倾向于造景、造境,亦即是“境由心造”的路子进行开拓,这就进入到“中得心源”的更高层次了。从这一时期的作品看,画家借景抒情,因心应物,感悟山川与人的对话,体验情感与心灵的交融创作观,得到了较多的体现。

画品系于人品。沈从斌为人厚道、淡于名利、技法纯熟、心性虚灵,故而表现在他笔下的山水林泉、草堂凉亭、高士隐逸等意象符号。无不着眼于一种精神家园的构建,从而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给人们带来了“怀旧”与“回归”的双重精神需求,所谓“高古雅逸”,沈从斌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

李维世 〔河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河北省美术理论研究会会长〕

学画和作画大体上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古人为师”,这是学生阶段; 第二阶段,“以造化为师”这是画家阶段; 第三阶段,“以心为师”,这是大师阶段。成功的艺术家,不但要以造化为师,更要以心为师,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令人可喜的是,沈从斌正在向第三个阶段突飞猛进。当然,“以心为师”不能脱离“造化”。中国古画论讲得非常辨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是基础,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要从画家的心中表现出来,正如古人所讲∶“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为情而画,为意境而画,为哲理而画是行家高手的追求。

沈从斌近几年画的一些山水,貌似简约朴拙,实则天真自然,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不薄,灵而不空,拙而不笨,画中房屋夸张变形,似醉非醉;画中人物,寥寥数笔,有眉无眼,实则有情有意,有趣有味,用齐白石的话来讲,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画家画风趋于成熟,自成一家的表现。

李捷 〔天津美术评论家〕

沈从斌的山水创作是其向往与心迹之外化。在笔墨的运用及画面基调的处理上,更注意将个人的审美体验融入山水自然美中去。且看画面上那山峦丘壑之间飘渺云气,水墨淋漓、蕴含着南方山水之灵秀,多变和丰富的皴法、造型,又具有北方山水的厚重之气。

沈从斌先生在其山水画创作中,非常注重在技法的探索上做多方面的尝试,力图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力求做到变其法,留其韵,渐而传递一己之心声,从斌先生通过可观之景象,让人体会到隐逸于现实及景象之外的情感,境象已实属不易。不难想见,通过从斌先生孜孜以求的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必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来。

余姚人 〔甘肃美术评论家〕

沈从斌的艺术知觉始终蕴藏着善变和机巧。他的山水同陈平画风一样,在技术上同样以点线为主,不同的是,沈从斌力避陈平之厚而径取空灵一格,从个性图式上较多地蓄涵了南画之秀。依笔者之见,他的传统是从明清画家图式上获取了感性知觉当首推石涛。他把石涛就那么一点点优长汲取乃至放大,同时,又适当融入一些当代画家的变迁谋略,使自已的绘画语言既不离传统,又不失生存于当下社会之中一名优秀画家所置陈的人文关怀。

从斌作画,格调必求其灵隐,而他的用墨,则多倾心于宿墨;凡画之简约处,必以新墨得其活脱,几以密处,施以宿墨求亮而厚,这可以说是近代以来浙派山水的传宗家法。在造型上,沈从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中“人大于山”的夸张变式,使其画益显戏谑情趣,同时又兼具了现代艺术阐释精神,保留了传统文人绘画中极难觅得的幽默感。能保留,又能舍弃,讲明白了就是作者对一种艺术能否掌握的能力°

画艺美韵见理趣

本以为我可以做一个隐世之人,无想有为,也不想世务緾身和忙于奔波;只想潜心养身,安享人生淡泊康健之乐。但是有一天,受吾敬仰之人相邀,他先不明其意,深感挚友间盛情难辞,吾如约到一咖啡厅坐定。见面后一番寒暄,方知是友约吾作画评之事,心有婉拒之意,还不等我道出,友人便拿出沈从斌画作说:我知道你已不愿为叨世所累,但你还是看过之后再推不迟。画册迅速摊开,我立刻被画家娴熟的画技所吸引。传统画派所表达出现代人对人生曼妙美伦的体悟灿然画中:俊雅清秀,美意韵达,理趣昂然,含无尽之遥想。虽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说,但也开合有度,收放自如。遐思绵长的画韵诗意,所透出的画家才情,足可以显示沈从斌画功之老辣,学养之深厚,高山仰止,大家之态,令我肃然起敬。好似猛然间让我沉静多年心灵之弦颤动起来,使我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把我曾誓绝人情之累忘却脑后。仿佛我与画者有一种灵犀相通,他的画与我放情山林的心情相合,迫使我不能不想为此写点什么。

沈从斌,又名沈三草,五十有余,自幼学画,师从名家,就学于北京画院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妙手丹青:大自然的一山一石,一丘一壑,谷地溪流,花草叶木,好似信手拈来,用一种轻松淡定的气韵,下笔时略加点缀,就能妙然成趣,绘画成闪烁着画者灿若星光的精神之语。

他的好些画渗透着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意。那心灵之态映合自然之语。道家深邃的玄旨,通过沈从斌的画彰显现出来,那真可谓画中有道,道中画意,出神入化,浑然天成。中国哲人的灵光在他那一幅幅的画卷中呈现出多彩光鲜的人文题意。蒙胧禅悟,观者都会领略不同的画感人情。

当人们在追求物质世界的角逐中,深感疲惫不堪的时候,人们会从沈从斌的画境中,找到精神的安逸。沈从斌用自己真诚的内心,感知山川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促使人们去思考、去寻找心灵的家园。他画图意趣悠然,清峻的山中景致,映衬着画中人物的那闲情,那淡定,那从容,就如同现代都市人闲情雅趣的心灵之约。远离世尘,山高林幽,云淡风轻,溪语人闲,画家由此营造出独具神韵的画面感,描绘出的诗画世界,会让人去思去想。更会让人去探究画中的道趣和艺术美妙之谛韵。

沈从斌是在中国画独有的山水笔墨中,寻找现代人的幽思古韵之感,他和其他画家描绘山水不同的是:他更能体会画家对山水独特的现实的生活情感,他画中的山水,博大中有俊巧,苍茫中有清灵,典雅中有风趣。他是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精神,生动刻画着中国现代都市人驰往心驻的梦中的香格里拉。峻崖之上,谷空林清,山中论道,美哉,悠哉,壮哉!——实乃为人生之心境。沈从斌的有些画虽笔墨不多,但那点染之法,却使画中透出妙美之韵。抒发着令人向往而又砰然心动的淡泊宁静之乡。

细心的人会从沈从斌的画中,看到他所具有的哲人和幽默的素质,他把对生活的哲理和幽默融入到他的绘画中,使他的画更有意趣,更具有生活的味道,更接近人们享受美术的意义。沈从斌能让人们感受画趣,体会美妙,热爱生活,理解生活真正的意境,更让人从生活出发,推陈出新,让传统的故事发散开来,创意出新的文化现象。这里我们可以从沈从斌的一幅画中,找到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内韵含量。画中有一大腹者,即传说中的布袋和尚,布袋不离其身,重负之下,却能笑口常开。正是这一古老形象,画家却把他放置于秀丽的山色中,另辟奚径,而又寓其深意,在画家眼里布袋可视为人生的负重或物欲之布袋(根据个人理解不同,你可以喻为各种世间布袋),但是无论何人不管你背负着什么样的布袋,在面对自然之美景,放之,背之,可感可思,布袋之重负,以何种姿态做着两难选择的布袋罗汉,何去何从,惟妙惟肖,诱人思考。我不知道画者用了什么禅机妙笔把画里画外结合的如此紧密。画中那形神兼备轻松温润的画面感,而画外却让观者带着惊诧直面人性的沉重思考,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画家的智慧和幽默。

画家沈从斌并不是那种用简单的幽默手法,来表现一种人文理趣。他是用地地道道的中国画派的笔墨张法,挥毫有致。构图上注重字画浑成。讲究做画的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张与驰,明与暗,远与近的内在关系;着墨留白、枯湿浓淡,把握有度,气韵飞扬,从而使自己深含生活哲理的画图充满风姿卓著的美学辩证。

国人中不乏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画技的继承和解读者,但是像沈从斌这样把古典和现代的因子,那么清新自然富有创意的揉合在一起的却实属罕见。画者与其说是对现代人生的古远阐释,倒不如说他更多的是对现代人们内心情怀需求的现实关照。画者看似不经意地在寂静的山林中,点缀或多或少的人物元素,正是这些人物使整个画面生动鲜活起来,充盈了一种现代人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精神份量。

郑板桥说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非手中之竹。他既说出了画画三步骤,也说出了画家想要画出自己胸中之竹的不易。而沈从斌的画能很好地把自己的胸中画意,完美地体现出来。即自然明快,又意韵悠长;达人笔下胸中意,画艺美韵扑面来。我想沈从斌也可视为画界达人。他是在用自己只可神会的笔端通达彩墨之美韵,去触摸人类灵魂软绵的情感梦意。

看过沈从斌的画,浸润在画家所描绘的色彩世界里,把自己放松的心情,融入那画中逍遥的心境中去。会让人不由得想起现在最时髦的话:神马都是浮云!每个人要多注重一下自己精神的愉悦吧!——这也正说明画家的画与现代生活多么高度的贴合。他的画让人有一种多么惬意温馨的画意诗情的享受,这就是画家沈从斌的画给人非同一般的美妙感觉。

辛卯年二月二十一日晚完稿 怀悟 (炎黄美术馆艺术总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