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摄影学习之旅(一):威廉·克莱因

 freeagency 2011-10-20

纽约的“喧哗与骚动”——威廉·克莱因 William Klein (1928-)


  纽约的光怪陆离,喧哗与骚动,都被克莱因以一种急切的眼光截获在它的胶片上,他这时的相机是从布列松手中转让过来的。他的摄影集:《纽约》。副标题:trance, witness, revels。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他的影像与斯泰肯推崇的以西方意识形态为根基的人道主义的浪漫形成对比。克莱因的影像强调个人视像的主观表达,拒绝在照片中承担传递普遍性价值的使命。同时,它的直接诉诸人的知觉反映的影像也与芬宁格尔式的礼赞摩天楼文明而无意间排斥了人的存在的理智客观的都市影像炯以其趣。他的作品是遵循“非决定性瞬间”的,他主动放弃了从固定的试点观看世界,也不屑于将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放入自己的取景框。他将眼前的世界作为一个流动变化的对象加以理解,因此,世界作为一种凌乱的,片断的现实涌入它的视野之内。

  克莱因似乎从来没有为自己拍摄的画面颗粒太粗、成像发虚、构图不正、取景不全而担心过,相反,他在貌似这一切传统的教条中大刀阔斧地前进,为当时已达颠峰似无进展的纪实摄影开辟了一条新路。

  克莱因的这种不拘一格、我行我素的风格主要受他的绘画导师——法国著名画家费尔南·莱热的影响。莱热是一位藐视老传统的创新一派画家,他认为过去的方式和经验都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因此他的作品完全抛弃了素描和色彩运用的规律,把毫不相干的事物主观地结合在一起。

  在莱热的这种“无拘束精神”指导下,克莱因在创作精神上获得到很多的启示,他的作品开始在欧洲各地展出,同时为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建筑物绘制了抽象风格的壁画,他的摄影也就是在为这些壁画拍照存底中开始尝试应用的。由于拍摄这些装在转轴上的壁画需要转动,因此不经意中拍摄下了模糊不清的画面,面对这些旁人认为失败的照片,习惯于从影像画面中表现自我的克莱因却从中获得了新的灵感。

  回到纽约后,摄影开始成为克莱因地主要创作手段,但是和其他人恰恰不同的是,他拒绝自己在摄影上成熟和完美,不关心技术也不理会技巧,“我承认自己有一台莱卡相机,但是我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也搞不懂拍摄时应该使用何种菲林、镜头和滤镜……。”“我最关心的是怎么样在底片上高出自己想要的影像,然后把它送到放大机里去。”

  对于技术和技巧的一知半解,恰恰给了克莱因一个跳出摄影条框的机会,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自由自在游荡在摄影这番广阔天地里,从而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摄影创作的理念和精神上,由此我们看到了他的和绘画相同的一面,那就是图像画面的本质——视觉符号所隐含的内在意义。

  受到巴黎达达主义思想的影响,克莱因在创作中存在着“反艺术”的倾向,一切以自己表现的目地作为最终的追求,不顾是什么方式和手段。他的这种风格不仅在纪实摄影中,在他的时装摄影、电影中都有真实的展现。

  早在1958年,他就拍摄了彩色短片《灯光中的百老汇》,被认为是最早的波谱电影。

  克莱因给后来的森山大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