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面 引用者按:面诊,即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对面部整体以及面部五官进行观察,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所谓“相由心生”,内在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或是心理变化,终会表现在脸上的相关区域,所以脸部的望诊最能洞察病机、掌握病情。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起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说明人体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在面部有相应表现,人们可以通过对面部各种状况的观察,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病情变化。因此,面诊是有根据的。 五脏之气外应于五窍: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唇者脾之官、舌者心之官、耳者肾之官。所谓官有“司管”的意思,在临床上可以归纳为以下: 肺气通于鼻,肺脏和顺健康,则鼻能闻香臭;肺有病状则喘息鼻张,影响呼吸气息。 肝气通于目,肝气顺则目清明,目清则能辨五色;肝有病状则目眦会发青,影响视觉。 脾气通于口, 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脾有病状则唇色发黄,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心气通于舌,心气和顺则舌能辨五味; 心气不顺有病状则舌卷短,且颧发赤,影响话语清晰。 肾气通于耳, 肾气足则耳能听五音; 肾气虚则颧与颜黑, 且耳鸣耳聋,影响听力。 五色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是赤为心色,青为肝色,白为肺色,黄为脾色,黑为肾色。 五色主病是: 赤色主热,如满面通红,多为阳盛之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若两颧潮红娇嫩,则属阴虚火旺之虚热证等。 青色主寒、痛、气滞、肝风和血瘀。 黄色主脾虚、主湿。 白色主虚、主寒。 黑色主肾虚、水饮、寒证和瘀血。 ![]() ![]() 除了五官与五脏对应以外,人的面部也是一个人体器官反射区,无论古代和现代,人们都通过面部反射出人体内脏腑的病证来诊病
观面知健康 1.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有痣,则表示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是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2.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 3.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两眼与鼻根两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偏外侧代表大肠。偏内侧代表小肠。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耳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人中代表膀胱。嘴四周代表生殖系统。下巴代表肾或身上有酸痛;全脸青春痘,代表精神压力大或体内机能失衡。 脸上长东西的内脏病因:
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 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倦怠,腰背及腿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若此部位有病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也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证明是鼻炎。
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鼻翼薄且沟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
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
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前列腺炎。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2)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患过该部位疾病。 (3)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 (4)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易引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 (5)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 (6)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 注:古代面部脏腑对应分布全然不同,它如同一个倒置的人体内脏器官在面部的缩影。如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输尿管近子宫,膀胱处两侧为左右卵巢;额中部为小肠;额中两侧右为升结肠,左为降结肠;前额眉骨上为横结肠;两眼上下胞为左右肾;两眼之间(即山根处)为胰腺;鼻端为十二指肠;鼻端两侧为左右肾上腺;鼻头为胃;左颧处为脾;右颧处为肝;人中处为食道;鼻唇沟处为膈膜;口唇处为心脏;下唇下为甲状腺;下颏处为咽喉;两颊为左右肺;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 观舌、
引用者按: 冀敦福教授说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观舌先看舌尖、舌中、舌两侧,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质,再看舌苔,舌质易随血管变形而变化,所以要快,舌苔覆盖在舌面,若苔刮而不去或刮而留污质多为里有实邪,舌苔刮而易去或舌体明净光滑者多属虚证,因舌体肌肉组织为脏腑气血所荣,望舌包括舌的颜色、形质和动态以及舌下络脉,综合分析舌苔,以辨脏腑虚实,气血盛衰及其运行情况,用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 ![]() ![]() ![]() ![]()
![]() ![]() 观眼、 ![]() ![]() ![]() ![]() 观手、 引用者按:2006年中国手诊手疗专业技术标准审定会制定的气色形态手诊法是我国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此标准为手诊手疗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行业标准,由该委员会主任委员、气色形态手诊法创始人刘剑锋教授与多位专家历时一年完成。
中医手诊图谱,可以预示你有哪方面的疾病 如果一位与你初次见面的中医观察你的手掌不到1分钟后,就说出你曾经得过什么病,现在身体哪里不舒服,而且全都说对了,甚至还“预言”身体哪里将会出现问题,一定会惊讶。没想到小小的一对手掌,竟然“泄露”了这么多身体的健康“秘密”。现代统计学表明,人体有80%左右的健康信息可以直接从视觉中得到,手掌可以直观地反映诸多健康信息。80%以上的常见并多发病均可以直接通过手诊获得。 ![]() ![]() “气色形态手诊法”虽然神奇,但并不神秘,只要掌握了相关基本要素,普通人也能看懂手掌气、色、形态的变化,从而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当当自己的“家庭医生”。 手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并可得出中医辨证或西医认病结论的一种诊断方法。人类认识自然,80%以上信息由视觉获得,无论西医的"视.触.叩.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其"视"."望"均排第一位,因此,现在所指的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社会上流行很多所谓“自称手诊”的方法,其内容不外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手疗是通过对手部刺激达到治疗疾病或保健身体的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位和相 疾病容易误诊,仔细分析一下并非所有疾病都诊断困难,如皮肤病、毛发疾病、外伤等,困难而容易误诊的是内脏疾病,因此西医学借助现代物理学、化学等手段而产生了X光机、心电图机、CT、MRI等设备,旨在弄清内脏情况。 4、人人可学,人人可用 ![]() 有些病痛人未感知手已预报气色形态暗藏病情轻重相,则是指手掌,尤其是“位”上的气、色、形态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征象的分析、归纳,得出中医辨证认病以及现代医学的诊断印象。不在“位”上的“相”是没有诊断意义的。 ![]() 观耳
引用者按:耳朵的观察从古至今观点甚多,有面相观,有察病观,有美容观,有断寿观,本人着重健康,故多从观病角度引用 ![]() 通过对耳的观察,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对耳朵的观察主要从颜色、光泽,形态变化,定位诊断几个方面进行。 颜色、光泽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 耳呈红色为热征。 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 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 耳焦黑、干枯者,为肾精亏损的症候。 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耳垂上有一条折痕很深的皱纹,医学上称之为“耳折征”。所谓“耳折征”,即从耳朵底部的凹处沿至整个耳垂,有一条明显的皱折纹,多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如果皱折纹既浅又斜,且不连贯,则不能算是“耳折征”。 ![]() ![]() 形态变化 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先天肾气亏虚。人的耳朵长度在一项科研项目中,研究人员普查了50例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现他们的耳朵都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耳廓长。一般人的耳朵上边应该平着眉毛,下面应当平着鼻基。耳廓的长度,科学的计算方法应该是从耳朵尖到耳垂下。一般成年人的耳朵平均长度为5~8厘米。但是接受调查的这50位长寿老人,从耳轮最高处至耳垂最低处,耳廓长度都大于7.1厘米,而且寿命越长、耳朵越长,其中两名百岁老人的耳廓长度分别达8.4厘米和8.5厘米。第二个特征是耳垂大。耳垂就是从耳屏到耳朵的最低处。一般成年人耳垂长度为1~2.5厘米,但是长寿老人的耳垂长度至少在1.8厘米以上,而且厚软肥大。在所调查的50位长寿老人之中,耳垂长度在1.8~2.5厘米的有8人,2.6~3厘米的有39人,3.1~3.2厘米的有3人,都是90岁以上的老人。但是耳朵长的人不一定都长寿,耳朵短的人不一定都短寿。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定位诊断 就耳的定位诊断而言,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如今的耳诊与传统的耳诊相比,加入了精确定位的耳穴内容。诊法也不再局限于望诊、触诊,染色诊法、生物电测定法等方法正在蓬勃发展。当然,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机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