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标傲世偕谁隐——林黛玉

 wgs9007 2011-10-21

 

孤标傲世偕谁隐——林黛玉

王颖(北京大学)

 

乱雨萦寒,别后千般。可相忆、当时樽前。深歌浅醉,语笑还繁。竟梦中虚,影中泪,画中缘。        

无凭旧路,过眼荒烟。奈如今、思忘都难。忍看圆月,怕见来年。恰三生债,两生契,一生还。                                             

                                                              ——《行香子》

 

一直都有人问《红楼梦》的女子中我究竟最爱哪一个,每一次我都会对这个问题做出认真的思索,然而数十遍下来,最后的答案全是林黛玉。曾经说过《红楼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氛围,但细细一想,竟然又发现这氛围中有一大半是来自黛玉。因为我所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诗一般绵长雅致的情调,而黛玉正是书中最像诗人的女子,不仅在才华,更在心性。

有关黛玉所处的客寓情境,在妙玉一篇里已经约略提到。黛玉之父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官居巡盐御史,祖上曾袭过列侯,是为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林如海只有黛玉一个女儿,所以爱如珍宝,自幼教她读书识字,聊解膝下荒凉。黛玉之母贾敏早逝以后,贾母念及外孙女孤苦无依,特地把她接入贾府。不几年林如海也因病去世。

必须承认,儿时的这些遭际对黛玉一生气质和人格的形成差不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她那绝世的才华、诗意的性格与浓郁的悲愁,几乎都能从这段生活里找到最初的影子。尤其是贾敏去世的那一晚,她失去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她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美好的童年,父亲儒雅英武,母亲温柔慈爱。没有兄弟,父母就把她当成儿子一样栽培。现在母亲不在了,父亲送别她的眼神装满了无奈。父亲说,我年纪大了,以后也不会续娶。你身体不好,年龄又太小,如今没有了母亲,又没有兄弟姐妹的扶持,所以去依傍外祖母和舅氏姊妹也好。

此时黛玉已从这些话里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自己是因为无依无*而不得不去依傍贾府。对于贾府,她自幼的感觉就是陌生的,甚至是带有些许畏惧的。母亲生前常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可究竟是怎么一个不同法呢?现在母亲又不在了,那个家族会真心接纳自己这样的客寓者吗?想来想去,除了伤感,便是惶恐。童年那种明亮而简单的快乐,就像一个七彩的气球,终于在母亲逝去的黯淡空气里轰然爆裂,无影无形地消失了所有阳光般的缤纷。从此年少的她必须离开从小生长过的美丽苏州,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京华世界,那里没有父母,没有幼时的玩伴,没有故乡的一草一木,有的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繁华与富丽。

我始终相信,金陵投亲的经历对于黛玉来说就是漂泊和流浪,同时也意味着失去归宿感的开始。于是这种纤细的敏感、高傲的天性,这种自尊与自卑的混杂交织,便成了构成黛玉性格的主要基调。

初到贾府的时候,黛玉的表现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其中每一个字都是她的紧张与凄惶。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客寓的忧虑感始终没有消除。第四十五回她不愿意向府里要燕窝粥,于是对宝钗说了一番这样的话:

“虽然燕窝易得,但只因我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有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且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这一段的语气显然有些激烈,但不难看出寄人篱下的自伤色彩。第六十七回明确表现了黛玉的怀乡情结,她看到宝钗所赠的家乡土物而引起了身世之叹。事实上,此刻江南的回忆对于黛玉已经遥远而模糊,因为她少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在贾府完成的。然而她在心理上始终没有融入整个家族的群体,依然等同于客寓。所以当她在客寓中感到彷徨或者无助的时候,便只能把思念转到故乡去——这只是一种习惯上的寄托而并非现实。现实的情况是,假如黛玉此时重回故土,迎接她的也只有凄凄荒冢。她在故乡的家早已伴随着少小的年华一起失落了,现在她是一个没有家的人。

于是我可以理解她那些恍惚与愁思,她的泪眼、她的颦眉、她的悲苦。经常的,她独自凝思在苦雨凄风的黄昏,然后流泪。也许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情事,只是那一种情绪、一抹愁怀。在花开的时节,她会想起花落的声音。在鸟儿的啼鸣里,她会惦起春归的寂寞。关于自己,她会想到那完全无法预料的将来。她就像一叶飘荡在茫茫大海里的孤舟,没有依*也没有归宿,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将要往何处去。她的忧郁是那样深沉与广阔,她的幽怨是那样凄迷与怅惘。她的思致恍若烟水,无可言说,于是只有冥想只有流泪。朦胧间,心中温暖的一隅似乎只能系住儿时飘舞在家门的垂柳,深深湮埋进岁月的尘封中。

一直以为,这样的情形之下,黛玉在现实中的寄托便只剩下诗书和爱情,而这看似两件又实为一件,因为黛玉愿意以同样一种诗化的人格去经营它们,使它们的氛围处处流露出典雅精致,像是诗的意境。

第二十三回正当三月中浣,宝玉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读着一套《西厢记》。这时有风吹过了,桃花飘飘扬扬地洒落满身满书。于是宝玉兜着花瓣来到池边,把花抖落下去。接着黛玉来了,黛玉担着花锄挂着花囊,手里还拿着花帚。宝玉要她把花撂在水里,黛玉却不同意,只听她解释说:

“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读到这里,我不能不赞叹于她的巧思与佳构。她的想法简直是用诗堆出来的,那样一种灵心惠质,那样一种超凡脱俗。是她使落花有了思想有了生命,懂得了美丽懂得了崇高。而她就像这些花里最高贵的一朵,她用心去聆听自然、体悟生命,把自己融入美好的事物,而这些毫无疑问正是诗人的素质。

放下花具以后,黛玉便和宝玉一起来读《西厢记》。我可以想见那灿烂的春光、翻动的书页、热情的脸庞,以及他们身边片片起舞的桃花。读着读着黛玉不觉痴了,她读出了崔莺莺的美丽与哀愁,梦想与期许,她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她感到心中有一样东西慢慢苏醒在和煦的春阳里。这时她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回过头来,正好触碰到宝玉深情的眼光。原来不知不觉中,彼此的眸子里都多了一些探询一些渴望。

我很喜欢这样的场景:有春天有落花的日子,有憧憬有迷茫的岁月,从诗句里刚刚觉醒的爱情,带一点朦胧的期待与淡淡的哀伤。很容易让我想起《西厢记》里崔莺莺最初出场的情境,那一段温婉的唱词: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这里的感觉很像一个梦境的开始:暮春的飞花,幽深的古寺,铺满落红的流水,万缕闲愁的东风。这使崔莺莺有一点悲伤一点恐惧,她感到自己的青春也将随着美丽的花瓣一起谢落了。她在佛殿中流连着,顾盼着,然后她看到了张生,那个即将给她爱慕与幸福的人。

我想黛玉一定愿意读到这样的曲文。因为莺莺的某些期盼某些忧伤,在冥冥之间可以与她取得跨越时空的神秘契合,这使她沉醉也使她悸动。她在潇湘馆的竹影苔痕中一次次地想到了《西厢记》里的句子,她在心里情不自禁地拿自己和莺莺作着比较:

“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

这种比较自然是有内容的。在黛玉看来,莺莺虽然命薄,但仍有孀母弱弟,所以比自己要好。这样她眼中的莺莺命薄只能是指爱情无法圆满。而她父母双亡,更无兄弟,那么爱情呢?此刻她不知不觉就想到了这个。宝玉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性格脾气都还合得来,但那毕竟只是现在啊,谁知道他对将来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呢。再者,这些问题也不是女孩子应该想的。女孩子只能做做针线,连《西厢记》这种书都是不可以看的。

然而黛玉却不能不喜欢《西厢记》。尤其喜欢那里面默默的情思、微微的萌动、叠叠的愁怨。她的潇湘馆是静谧和清幽的,碧纱半掩,湘帘虚垂,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庭前的阳光滤过了千竿绿竹,似乎都变成沁凉的了。黛玉就在屋子里独自吟诵莺莺的唱词,心内依稀浮动着玄秘的幻想:

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翠被生寒压绣,休将兰麝熏;便将兰麝熏尽,只索自温存。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黛玉刚念这一句,就听到窗外传来一阵笑声,然后是宝玉的声音:“为什么每日价情思睡昏昏?”接着她看见绣帘被掀开了,宝玉含着笑走了进来。这时她有些不好意思,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到这里的。于是她用袖子蒙住脸,翻身假装睡着。 

每次读到这一段,都能感到那细腻的思致、娇羞的情态宛在目前,禁不住便要发出微笑。这时的黛玉玲珑剔透,给我的感觉就像阳光下的一颗水晶,在略带草香的空气里烁烁地闪亮。而崔莺莺所唱的这些句子,这些贴心的默契,以及对将来的忧虑,更像第四十五回黛玉在寒烟夜雨中独自品味的惆怅。那时窗前迷茫的暮色渐渐沉得有些发黑,秋雨不断敲打在竹梢,发出清越的声响,窗内摇曳的烛火牵动着重重叠叠的光晕,像一朵小花绽开的层层花瓣。黛玉在灯下写着《秋窗风雨夕》,那浸染了秋情的书笺与文字在眼中似乎有了一些灵动。就在凝神的片刻,一滴墨水落下,在纸上打着旋,随即洇透——像泪水。刚写完不久宝玉就来了,两人说了一会儿话,走的时候黛玉拿了一盏玻璃绣球灯给他。宝玉走出院门已经好远了,她还看得见那绣球灯里的烛光隐约闪烁在雨幕里,像一粒坠到人间的星星,在视野的尽头沿着沁芳桥轻轻跃动,是那种她从未见过的明亮。接着蘅芜苑的婆子又来给她送了一大包燕窝和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最后她终于要睡了:

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兄,一面又想宝玉虽素习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

读到这里我只有长叹。伤春悲秋原是中国文人古老的情结,在这里竟渗透了黛玉的忧戚与感伤。所以我始终相信,无论葬花、诵西厢或是雨打秋窗,这样的爱情这样的情境都是完全诗化了的,处处弥漫着精致到几近唯美的氛围。那是用诗心经营过的美的极致,我以为。

曾经选择了一些有月亮的夜晚来细读《牡丹亭》,尤其是《游园》《惊梦》。固执地爱着那些唱词那些情愫: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你道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在游园前的梳妆中,杜丽娘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美,然后她讶异于这种美,甚至不敢正视那面菱花镜。她真心地喜爱自然、喜爱青春,感慨自己韶华如花,却只是幽闭深闺,如同冷落的春色美景。当她踏进花园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是空锁在破败墙垣之间的灿烂鲜花、艳丽容光: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

杜丽娘在曲文内徜徉,林黛玉在曲文外流连。一样的青春一样的娇艳,一样的才情一样的缠绵。杜丽娘在春光里一再感叹着流阴易逝、韶年虚度:

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情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从来都喜欢昆曲中演出的这一段,喜欢杜丽娘舞步里的青春,喜欢她水袖里的灵动,喜欢她眸子里的娇羞。昆山腔之所以被称为“水磨腔”的意义,我便是在此处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曲曲折折、柔肠百转,确实能动人心魄。而杜丽娘在《惊梦》一出里表现的生命之美的觉醒,正与黛玉的思想具有最深层次的契合。柳梦梅出场后打动杜丽娘的唱词更是令黛玉如醉如痴: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短短几句便深深触及了黛玉内心的孤寂。她一时竟站立不住,一蹲身坐在山石上,细细品味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滋味,不觉就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所以我以为要读懂黛玉就必须先读懂杜丽娘,因为黛玉的整个心灵都脱胎于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而晚明主情一脉的影响又尤为重大。如果说这种情怀在元杂剧里的崔莺莺还只是起始萌发的万种闲愁,那么到杜丽娘则成了自觉的人性呼唤,黛玉则吸取了其中最为雅致和诗意的部分,并发展成一种深邃的生命关怀。这集中体现在《葬花吟》里,那是青春的怨歌,更是生命的呐喊: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到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开头还只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式的感叹,后面则延伸到对环境的不平、对至美的向往、对自身的悲悼,以及在花开花落中体味到的无常况味。诗中伤逝的不仅仅是花,更是青春、是生命。这种带一点形而上意味的感伤情绪,在《红楼梦》里只有从宝黛二人身上,才可以看到。

于是我可以理解宝黛相知于心的根源——所谓黛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劝显然只是表象,更为深层的因素在于他们从大自然和诗中发觉了生命的美好,这一点上宝玉甚至比黛玉走得更远——宝玉更希望向生命和时间的底层去发现一些永恒的东西。而他们共同追求的是生命内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外在的功名理所当然地因背离生命的本质而被看作了浮华,这便是宝黛真正的默契所在。在黛玉的心里,爱宝玉是因为他懂得生命、懂得美,她梦想的是他们的两两相悦,而决非传统上的封妻荫子,满门华贵。

在这里我会想到《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老夫人需要的是张生中状元、取官位以光耀门庭,但莺莺只想与张生执手偕老,并不在意他是否功名显赫。对于张生被迫赴京赶考,她内心是不满和抗拒的:

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压,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不难看出,莺莺对待功名的态度要比老夫人洒脱的多。她不在意崔府三代不招白衣婿的旧例,而认为两人结为连理的幸福远胜于所谓状元及第——她把那唤做蜗角虚名。所以她担心的并非张生的科场前途,而是反复叮咛他勿忘旧人: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莺莺的顾虑当然是有道理的。既然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那么对于张生的前程她更无信心。要知道他此去千里,加上没有正式成亲,是否归来可以说只在他的一念之间。在唐传奇的《莺莺传》里,这次分别便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黛玉对宝玉那一次次试探、一次次犹疑的原因所在,说到底就是担忧就是恐惧。她希望自己的未来能够和他停*在一起,但在命运的孤舟上,她只能听从摆布听从安排,她甚至连一片小小的桨都没有。她和宝玉一起读过《西厢记》,她发现自己爱他,而且她知道宝玉也是爱她的——现在她自己能够把握的也只有这一点而已,所以她很害怕会失去——她知道贾薛两家有关金玉良姻的传说,还知道史湘云有金麒麟,而宝玉为此在清虚观的礼物中特意留下了一个。她想到从宝玉那里看过的一些外传野史,里面的才子佳人多半是因小巧玩物而遂终身。虽然平日与宝玉契合,但无论金锁抑或麒麟,居然都和自己无关。她不知道自己渴望的那一份心灵的相契,宝玉他是否了解、是否珍惜。终于在第三十二回,她无意间听到了宝玉与湘云、袭人的对话,不觉惊喜重重,悲叹交织,一时内心波涛翻滚,竟不知身在何所: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这一段曲曲折折,意思转了好几层。由快乐而心痛,由知遇而生忧。她从此明白了他的心意,确信了他们的相知。但她清楚对于他们究竟能否结合,这些依然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她的忧郁一是无人主张,二是自己的多病之身。在无奈的悲哀中她不禁滚来泪来。这时宝玉出来了,宝玉向她诉说了衷肠,宝玉对她说:“你放心”。她怔住了,是悲是喜,她根本弄不清。她只觉得有万语千言堆积在胸口,想要对他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宝玉也怔住了,心中也有许多许多话,只不知从哪一句说起。最后黛玉走了,她不敢在那样的气氛下多耽。她不知道如果再耽下去,他还将说什么、做什么。结果宝玉只管发呆,竟然把袭人错认作黛玉,说了一通心里话。

所以黛玉之于爱情既是执著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她希望从宝玉那里确认一些东西,但当她真的得到确认时,又不敢去面对。不过她此后很少再与宝玉为金锁或麒麟大起冲突,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等于黛玉其实在心里认同了这段默契,她会默默地期许,久久地坚守,只是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她的心境总有一些凄凉。她把一生的真情都牢牢地系在了诗书与爱情上,但独独没有留给现实。事实上爱情可以是理想的、诗化的,然而婚姻却是现实的。木石前盟从一开始就落脚于近乎唯美的三生盟誓,而金玉良姻的着眼点却是实实在在的婚姻——这就是二者根本上的不同。黛玉生于情、系于情而死于情,对于凡尘的芸芸众生来说,如同一场梦,或是一个寓言。 

我想,也许黛玉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周遭的现实——现实中的人们究竟在注意什么、看重什么。她只是以文人的心性去体味生活,处处营造诗化的精致的美。她并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全然不是一个重情的世界,所谓理想的诗意的爱情,在现实的理性面前根本是脆弱的,甚至是可以轻易舍弃的。

或者我们可以使思绪转回唐代去。在唐传奇《霍小玉传》中,李益抛弃深爱他的霍小玉显然有着充足的理由。因为在那时,主宰婚姻的压根不是感情,而是利益,所谓“婚宦”即为此意。通过与名门大姓结为姻亲以获得进身之阶,是时人所追求的闻达之捷径。李益身为陇西李氏,理应通婚于范阳卢氏,而霍小玉不过是已故霍王的庶女,又算得了什么呢。令人惊异的是,连霍小玉自己都没有奢望能与李益偕老终身,而只是祈求与之共度八年光阴,然后便任其“妙选高门,以偕秦晋”。这说明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段感情在现实中是毫无指望的。至于《李娃传》中荥阳郑生愿娶出身青楼的李娃,只能说是极大的例外。而李娃也曾在郑生考取功名后劝他“结媛鼎族,以奉蒸尝”。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爱情只能作为生活之外的点缀品而存在,与婚姻完全是两回事。

另外一种情况便是《莺莺传》。不能否认,作者在整体行文中刻画的莺莺形象是十分美好的。她身上弥漫着一种动人的气质、雅致的情调。对于爱情的态度,她从矜持、娇羞一步步发展到后来的大胆追求。后来在被张生抛弃的绝望中,她写道:“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读起来极易让人觉得悲剧的原因全在张生的薄幸。然而结尾又通过张生之口把莺莺说成必妖于人的尤物,还与褒姒、妲己等扯在一起,未免显得过于生硬且突兀。细细想来,这只能解释为作者内心交织着感情与理性的矛盾,使得叙事者与主人公终于在文中产生了颇不成功的分裂。这种分裂除了给作品造成伤痕以外,其深层的原因也是值得思索的。

第一次读杜甫的《北征》,便对诗中评论杨贵妃之死时的决绝态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忆作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或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唐明皇因宠爱杨氏而招致安史之乱,但他能在危亡关头毅然处死贵妃,比起商纣王、周幽王来说,毕竟有所不同。老杜把国家衰败的罪责推给杨贵妃是对是错暂且不论,单凭他对发动马嵬之变的陈玄礼赞誉有加,便不难看出他至少认为诛戮杨贵妃是英明的决断。然而真正令我迷惑的不是老杜此时的强硬,而是他在另一首诗《哀江头》里又对杨玉环表露了莫大的同情: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这一段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老杜伤悼着杨玉环的一去不归,想象着她和唐明皇天人永隔的悲感,甚至借没有终极的江水江花寄托自己无限的哀情。老杜当然不是一个会在诗中说假话的人,所以这两处的矛盾只能是他内心的冲突:从理智上,他认为杨氏是罪不容诛的。在感情上,他又不能不动容于李杨的深情,所以对杨玉环的死产生了与理性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种矛盾同样体现在《长恨歌》里。曾经以为这首诗怀着白居易惯常的讽谏目的,但真正从阅读感受上看,似乎也只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寥寥数语可以约略与讽喻拉上一点关系。相反,诗中用大量笔墨精心渲染的却是李杨那幽曲婉转的爱情、缠绵悱恻的长恨: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这一段最动人的便是末一句。每每读到此处,就仿佛看见一个孤寂的身影久久屹立在宫门前,听那萧萧风雨拨打殿角金铃的声音。至少从这一点看,悲剧的主人公是值得同情而非谴责的。  

也许很多人看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文人的诗化爱情了:深沉秾挚的情韵,典雅蕴藉的格调。所以在后世文人的笔下,很多都把这段帝王的感情写的诗人化、高贵化了。比如《长生殿*惊变》中那雅致的意境: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翩。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

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兴消闲。妃子,今日虽是小宴,倒也清雅。回避了御厨中,回避了御厨中,烹龙炰凤堆盘案,咿咿哑哑,乐声催趱。只几味脆生生,只几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馔,雅称你仙肌玉骨美人餐。

乍看之下,感觉很像文人雅士所向往的诗酒风流。然而从现实的理性来看,这种感情却是谬误的,如同李后主之于大小周后。在历史的评价里,这样的文采风流并不能掩盖江山残破的现实。所以,许多文人不禁在这种情与理的斗争下开始惶惑,始终不能决定到底该歌颂什么、摒弃什么。他们在文中带入了理性的影子,又无法抹去情感的创痛,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在这一点上,《长生殿》的后半段相对显得统一一些,作者把两人的感情从一般意义上的帝妃恩宠发展到执著专一、生死不渝的爱情追求:

淋淋零零,一片凄然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响应,阁道 嶒,似我回肠恨怎平!(《闻铃》)

碧盈盈酒再陈,黑漫漫恨未央,天昏地暗人痴望。今朝庙宇留西蜀,何日三陵改北邙。寡人呵,与你同穴葬,做一株冢边连理,化一对墓顶鸳鸯。(《哭像》)

最后无论洪升还是我们都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结局:典雅也好,高贵也罢,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终究是悲剧的。尽管洪升用尽心思使白居易笔下的“长恨”转化为“长生”,但这毕竟要借用超现实的仙界力量才能实现。当唐明皇通过彩虹桥升天而去时,我分明可以听到他留在尘世的一声长叹。因为作者把理想转入仙境的同时就等于否定了人间,至少表明即使贵为帝王也必须承担马嵬坡前生死永诀的无奈,纯粹的爱情自由在现实中依然无法圆满。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黛玉了。显而易见,她那诗化的爱情理想在旁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因为周遭的环境和舆论都限制着真情的地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比诗书、比爱情重要许多的东西,例如功名,例如利益——但诗书和爱情恰恰是黛玉一生的梦想所系。所以她违背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人们普遍的生存法则。这注定她的感情在现实中是失败的,然而同时,这种感情却是伟大的。

这些想法有时会促使我继续思考下去:在社会现实的法则和发自天性的真情之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究竟应当怎样依从。书中第一回的木石前盟里,黛玉是为还泪而来的。这种开始本身就是纯情的,完全来自前世草木之躯的原始天性,没有任何人为的功利色彩。然而还泪的终结却是悲剧性的,现实最终为宝玉的婚姻选择了宝钗,于是黛玉只能凄怆只能长恨,终于在潇湘馆的漠漠寒烟中泪尽而逝。

很难想象当黛玉得知梦想碎裂的那一刻,她心中将怀着怎样的、怎样的、怎样的悲怆。也许她会想到命运的,因为命运留给她的总是无常。前世注定了还泪的凄迷,今生等来的却是泪尽的伤逝,无论如何总是失落,无论如何总是悲剧。这就是她那真情的宿命么?她无语地追问着。

这时我会莫名地想到屈原《九歌》中的《山鬼》。一直不愿把它当作政治寓意诗来读,而纯粹作为人生永恒的失意、徒劳的等待: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由希望而疑虑,由疑虑而失望,最后的凝望则归于山中绵绵的秋风、萧萧的落木、连同哀哀的猿啼。天地之间完全塞满一种壮阔的忧愁气氛,似要把一切守望者吞没。

其实《九歌》的大多数篇章都弥漫着这样一种忧思,无论神灵还是凡人,到处都是梦想茫远的苦痛,始终不绝怨慕,如同无尽的西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阮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湘夫人》)

这种伤怀和盼望黛玉显然是懂得的。因为门前的翠竹常常把修长的剪影映到她的窗纱上来,在晚风夕阳里一点一点地摩挲她的思绪。她在朦胧中感到自己仿佛到了湘水之滨,岸上苍茫的紫雾掩映着大片大片的竹林,比她在潇湘馆看到的还要好,还要多。她看见每一棵竹子上都布满了青褐的斑点,清晰得如同昨天的泪痕。她明白这就是湘妃竹——传说中娥皇女英倚着它们洒泪成斑。然而湘水在这纷飞的泪雨中沉默着,始终没有送回伊人归来的帆影。只听到江涛高高低低地呼啸,似乎夹杂着生命的呼喊。 

于是黛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宿命——“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门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是她在宝玉送的旧帕上的题诗。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诗谶。终于,在潇湘馆最后一个春天将尽的夜晚,那片绿竹一夜之间流逝了所有的华茂。随后宝玉赶到这里长久的哭泣,泪眼中依稀看见了那枝叶上重叠的所有旧斑新痕。

每一次读到有关斑竹的古老故事,我都禁不住想起黛玉来。在后人对这传说的所有歌咏里,我最欣赏李白的《远别离》,似乎这首诗最适合那种悲壮辽远直至惊心的气氛,那种黯然的永别,销魂的追悼: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里明显渗入了楚辞的悲剧气氛,但对悲哀的渲染似乎更加宏大。虽然诗的主体意义是政治的忧端,但这份来自远古的惝恍悲情却一再显出了真实的况味,我甚至从末尾体味出黛玉最后的心境来:荒凉的绝望与生生死死的盟誓交织在一处,反而显得有些绚烂了。

或许在一切都归于终结的那晚,黛玉还会隐约想到杜丽娘吧。想到她在一霎的欢会之后,生命里就只剩了怅然的守望。她曾去当日的花园一遍遍追寻,牡丹亭、芍药阑、太湖石,一样一样的寒烟萧索,再寻不到旧时的魂梦: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只是果然可以梅根相见么?黛玉不禁长长地一叹。这时她发现窗外渐渐开始落雨,在斜斜的雨幕之间,她恍惚看见了冥冥的青埂峰,连同山顶浩渺的长天,山底斑驳的顽石,竟是一片鸿蒙太初的景象。   

乱雨萦寒,别后千般。可相忆、当时樽前。深歌浅醉,语笑还繁。竟梦中虚,影中泪,画中缘。 无凭旧路,过眼荒烟。奈如今、思忘都难。忍看圆月,怕见来年。恰三生债,两生契,一生还。                 ——《行香子》

一直都有人问《红楼梦》的女子中我究竟最爱哪一个,每一次我都会对这个问题做出认真的思索,然而数十遍下来,最后的答案全是林黛玉。曾经说过《红楼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氛围,但细细一想,竟然又发现这氛围中有一大半是来自黛玉。因为我所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诗一般绵长雅致的情调,而黛玉正是书中最像诗人的女子,不仅在才华,更在心性。

有关黛玉所处的客寓情境,在妙玉一篇里已经约略提到。黛玉之父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官居巡盐御史,祖上曾袭过列侯,是为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林如海只有黛玉一个女儿,所以爱如珍宝,自幼教她读书识字,聊解膝下荒凉。黛玉之母贾敏早逝以后,贾母念及外孙女孤苦无依,特地把她接入贾府。不几年林如海也因病去世。

必须承认,儿时的这些遭际对黛玉一生气质和人格的形成差不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她那绝世的才华、诗意的性格与浓郁的悲愁,几乎都能从这段生活里找到最初的影子。尤其是贾敏去世的那一晚,她失去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她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美好的童年,父亲儒雅英武,母亲温柔慈爱。没有兄弟,父母就把她当成儿子一样栽培。现在母亲不在了,父亲送别她的眼神装满了无奈。父亲说,我年纪大了,以后也不会续娶。你身体不好,年龄又太小,如今没有了母亲,又没有兄弟姐妹的扶持,所以去依傍外祖母和舅氏姊妹也好。

此时黛玉已从这些话里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自己是因为无依无*而不得不去依傍贾府。对于贾府,她自幼的感觉就是陌生的,甚至是带有些许畏惧的。母亲生前常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可究竟是怎么一个不同法呢?现在母亲又不在了,那个家族会真心接纳自己这样的客寓者吗?想来想去,除了伤感,便是惶恐。童年那种明亮而简单的快乐,就像一个七彩的气球,终于在母亲逝去的黯淡空气里轰然爆裂,无影无形地消失了所有阳光般的缤纷。从此年少的她必须离开从小生长过的美丽苏州,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京华世界,那里没有父母,没有幼时的玩伴,没有故乡的一草一木,有的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繁华与富丽。

我始终相信,金陵投亲的经历对于黛玉来说就是漂泊和流浪,同时也意味着失去归宿感的开始。于是这种纤细的敏感、高傲的天性,这种自尊与自卑的混杂交织,便成了构成黛玉性格的主要基调。

初到贾府的时候,黛玉的表现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其中每一个字都是她的紧张与凄惶。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客寓的忧虑感始终没有消除。第四十五回她不愿意向府里要燕窝粥,于是对宝钗说了一番这样的话:

“虽然燕窝易得,但只因我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有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且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这一段的语气显然有些激烈,但不难看出寄人篱下的自伤色彩。第六十七回明确表现了黛玉的怀乡情结,她看到宝钗所赠的家乡土物而引起了身世之叹。事实上,此刻江南的回忆对于黛玉已经遥远而模糊,因为她少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在贾府完成的。然而她在心理上始终没有融入整个家族的群体,依然等同于客寓。所以当她在客寓中感到彷徨或者无助的时候,便只能把思念转到故乡去——这只是一种习惯上的寄托而并非现实。现实的情况是,假如黛玉此时重回故土,迎接她的也只有凄凄荒冢。她在故乡的家早已伴随着少小的年华一起失落了,现在她是一个没有家的人。

于是我可以理解她那些恍惚与愁思,她的泪眼、她的颦眉、她的悲苦。经常的,她独自凝思在苦雨凄风的黄昏,然后流泪。也许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情事,只是那一种情绪、一抹愁怀。在花开的时节,她会想起花落的声音。在鸟儿的啼鸣里,她会惦起春归的寂寞。关于自己,她会想到那完全无法预料的将来。她就像一叶飘荡在茫茫大海里的孤舟,没有依*也没有归宿,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将要往何处去。她的忧郁是那样深沉与广阔,她的幽怨是那样凄迷与怅惘。她的思致恍若烟水,无可言说,于是只有冥想只有流泪。朦胧间,心中温暖的一隅似乎只能系住儿时飘舞在家门的垂柳,深深湮埋进岁月的尘封中。

 一直以为,这样的情形之下,黛玉在现实中的寄托便只剩下诗书和爱情,而这看似两件又实为一件,因为黛玉愿意以同样一种诗化的人格去经营它们,使它们的氛围处处流露出典雅精致,像是诗的意境。

第二十三回正当三月中浣,宝玉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读着一套《西厢记》。这时有风吹过了,桃花飘飘扬扬地洒落满身满书。于是宝玉兜着花瓣来到池边,把花抖落下去。接着黛玉来了,黛玉担着花锄挂着花囊,手里还拿着花帚。宝玉要她把花撂在水里,黛玉却不同意,只听她解释说:

“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读到这里,我不能不赞叹于她的巧思与佳构。她的想法简直是用诗堆出来的,那样一种灵心惠质,那样一种超凡脱俗。是她使落花有了思想有了生命,懂得了美丽懂得了崇高。而她就像这些花里最高贵的一朵,她用心去聆听自然、体悟生命,把自己融入美好的事物,而这些毫无疑问正是诗人的素质。

放下花具以后,黛玉便和宝玉一起来读《西厢记》。我可以想见那灿烂的春光、翻动的书页、热情的脸庞,以及他们身边片片起舞的桃花。读着读着黛玉不觉痴了,她读出了崔莺莺的美丽与哀愁,梦想与期许,她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她感到心中有一样东西慢慢苏醒在和煦的春阳里。这时她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回过头来,正好触碰到宝玉深情的眼光。原来不知不觉中,彼此的眸子里都多了一些探询一些渴望。

我很喜欢这样的场景:有春天有落花的日子,有憧憬有迷茫的岁月,从诗句里刚刚觉醒的爱情,带一点朦胧的期待与淡淡的哀伤。很容易让我想起《西厢记》里崔莺莺最初出场的情境,那一段温婉的唱词: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这里的感觉很像一个梦境的开始:暮春的飞花,幽深的古寺,铺满落红的流水,万缕闲愁的东风。这使崔莺莺有一点悲伤一点恐惧,她感到自己的青春也将随着美丽的花瓣一起谢落了。她在佛殿中流连着,顾盼着,然后她看到了张生,那个即将给她爱慕与幸福的人。

我想黛玉一定愿意读到这样的曲文。因为莺莺的某些期盼某些忧伤,在冥冥之间可以与她取得跨越时空的神秘契合,这使她沉醉也使她悸动。她在潇湘馆的竹影苔痕中一次次地想到了《西厢记》里的句子,她在心里情不自禁地拿自己和莺莺作着比较:

 

“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

这种比较自然是有内容的。在黛玉看来,莺莺虽然命薄,但仍有孀母弱弟,所以比自己要好。这样她眼中的莺莺命薄只能是指爱情无法圆满。而她父母双亡,更无兄弟,那么爱情呢?此刻她不知不觉就想到了这个。宝玉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性格脾气都还合得来,但那毕竟只是现在啊,谁知道他对将来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呢。再者,这些问题也不是女孩子应该想的。女孩子只能做做针线,连《西厢记》这种书都是不可以看的。

然而黛玉却不能不喜欢《西厢记》。尤其喜欢那里面默默的情思、微微的萌动、叠叠的愁怨。她的潇湘馆是静谧和清幽的,碧纱半掩,湘帘虚垂,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庭前的阳光滤过了千竿绿竹,似乎都变成沁凉的了。黛玉就在屋子里独自吟诵莺莺的唱词,心内依稀浮动着玄秘的幻想:

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翠被生寒压绣裀,休将兰麝熏;便将兰麝熏尽,只索自温存。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黛玉刚念这一句,就听到窗外传来一阵笑声,然后是宝玉的声音:“为什么每日价情思睡昏昏?”接着她看见绣帘被掀开了,宝玉含着笑走了进来。这时她有些不好意思,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到这里的。于是她用袖子蒙住脸,翻身假装睡着。   

每次读到这一段,都能感到那细腻的思致、娇羞的情态宛在目前,禁不住便要发出微笑。这时的黛玉玲珑剔透,给我的感觉就像阳光下的一颗水晶,在略带草香的空气里烁烁地闪亮。而崔莺莺所唱的这些句子,这些贴心的默契,以及对将来的忧虑,更像第四十五回黛玉在寒烟夜雨中独自品味的惆怅。那时窗前迷茫的暮色渐渐沉得有些发黑,秋雨不断敲打在竹梢,发出清越的声响,窗内摇曳的烛火牵动着重重叠叠的光晕,像一朵小花绽开的层层花瓣。黛玉在灯下写着《秋窗风雨夕》,那浸染了秋情的书笺与文字在眼中似乎有了一些灵动。就在凝神的片刻,一滴墨水落下,在纸上打着旋,随即洇透——像泪水。刚写完不久宝玉就来了,两人说了一会儿话,走的时候黛玉拿了一盏玻璃绣球灯给他。宝玉走出院门已经好远了,她还看得见那绣球灯里的烛光隐约闪烁在雨幕里,像一粒坠到人间的星星,在视野的尽头沿着沁芳桥轻轻跃动,是那种她从未见过的明亮。接着蘅芜苑的婆子又来给她送了一大包燕窝和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最后她终于要睡了:

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兄,一面又想宝玉虽素习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

读到这里我只有长叹。伤春悲秋原是中国文人古老的情结,在这里竟渗透了黛玉的忧戚与感伤。所以我始终相信,无论葬花、诵西厢或是雨打秋窗,这样的爱情这样的情境都是完全诗化了的,处处弥漫着精致到几近唯美的氛围。那是用诗心经营过的美的极致,我以为。

曾经选择了一些有月亮的夜晚来细读《牡丹亭》,尤其是《游园》《惊梦》。固执地爱着那些唱词那些情愫: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你道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在游园前的梳妆中,杜丽娘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美,然后她讶异于这种美,甚至不敢正视那面菱花镜。她真心地喜爱自然、喜爱青春,感慨自己韶华如花,却只是幽闭深闺,如同冷落的春色美景。当她踏进花园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是空锁在破败墙垣之间的灿烂鲜花、艳丽容光: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

杜丽娘在曲文内徜徉,林黛玉在曲文外流连。一样的青春一样的娇艳,一样的才情一样的缠绵。杜丽娘在春光里一再感叹着流阴易逝、韶年虚度:

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情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从来都喜欢昆曲中演出的这一段,喜欢杜丽娘舞步里的青春,喜欢她水袖里的灵动,喜欢她眸子里的娇羞。昆山腔之所以被称为“水磨腔”的意义,我便是在此处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曲曲折折、柔肠百转,确实能动人心魄。而杜丽娘在《惊梦》一出里表现的生命之美的觉醒,正与黛玉的思想具有最深层次的契合。柳梦梅出场后打动杜丽娘的唱词更是令黛玉如醉如痴: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短短几句便深深触及了黛玉内心的孤寂。她一时竟站立不住,一蹲身坐在山石上,细细品味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滋味,不觉就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所以我以为要读懂黛玉就必须先读懂杜丽娘,因为黛玉的整个心灵都脱胎于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而晚明主情一脉的影响又尤为重大。如果说这种情怀在元杂剧里的崔莺莺还只是起始萌发的万种闲愁,那么到杜丽娘则成了自觉的人性呼唤,黛玉则吸取了其中最为雅致和诗意的部分,并发展成一种深邃的生命关怀。这集中体现在《葬花吟》里,那是青春的怨歌,更是生命的呐喊: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到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开头还只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式的感叹,后面则延伸到对环境的不平、对至美的向往、对自身的悲悼,以及在花开花落中体味到的无常况味。诗中伤逝的不仅仅是花,更是青春、是生命。这种带一点形而上意味的感伤情绪,在《红楼梦》里只有从宝黛二人身上,才可以看到。

于是我可以理解宝黛相知于心的根源——所谓黛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劝显然只是表象,更为深层的因素在于他们从大自然和诗中发觉了生命的美好,这一点上宝玉甚至比黛玉走得更远——宝玉更希望向生命和时间的底层去发现一些永恒的东西。而他们共同追求的是生命内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外在的功名理所当然地因背离生命的本质而被看作了浮华,这便是宝黛真正的默契所在。在黛玉的心里,爱宝玉是因为他懂得生命、懂得美,她梦想的是他们的两两相悦,而决非传统上的封妻荫子,满门华贵。

在这里我会想到《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老夫人需要的是张生中状元、取官位以光耀门庭,但莺莺只想与张生执手偕老,并不在意他是否功名显赫。对于张生被迫赴京赶考,她内心是不满和抗拒的:

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压,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不难看出,莺莺对待功名的态度要比老夫人洒脱的多。她不在意崔府三代不招白衣婿的旧例,而认为两人结为连理的幸福远胜于所谓状元及第——她把那唤做蜗角虚名。所以她担心的并非张生的科场前途,而是反复叮咛他勿忘旧人: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莺莺的顾虑当然是有道理的。既然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那么对于张生的前程她更无信心。要知道他此去千里,加上没有正式成亲,是否归来可以说只在他的一念之间。在唐传奇的《莺莺传》里,这次分别便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黛玉对宝玉那一次次试探、一次次犹疑的原因所在,说到底就是担忧就是恐惧。她希望自己的未来能够和他停*在一起,但在命运的孤舟上,她只能听从摆布听从安排,她甚至连一片小小的桨都没有。她和宝玉一起读过《西厢记》,她发现自己爱他,而且她知道宝玉也是爱她的——现在她自己能够把握的也只有这一点而已,所以她很害怕会失去——她知道贾薛两家有关金玉良姻的传说,还知道史湘云有金麒麟,而宝玉为此在清虚观的礼物中特意留下了一个。她想到从宝玉那里看过的一些外传野史,里面的才子佳人多半是因小巧玩物而遂终身。虽然平日与宝玉契合,但无论金锁抑或麒麟,居然都和自己无关。她不知道自己渴望的那一份心灵的相契,宝玉他是否了解、是否珍惜。终于在第三十二回,她无意间听到了宝玉与湘云、袭人的对话,不觉惊喜重重,悲叹交织,一时内心波涛翻滚,竟不知身在何所: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这一段曲曲折折,意思转了好几层。由快乐而心痛,由知遇而生忧。她从此明白了他的心意,确信了他们的相知。但她清楚对于他们究竟能否结合,这些依然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她的忧郁一是无人主张,二是自己的多病之身。在无奈的悲哀中她不禁滚来泪来。这时宝玉出来了,宝玉向她诉说了衷肠,宝玉对她说:“你放心”。她怔住了,是悲是喜,她根本弄不清。她只觉得有万语千言堆积在胸口,想要对他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宝玉也怔住了,心中也有许多许多话,只不知从哪一句说起。最后黛玉走了,她不敢在那样的气氛下多耽。她不知道如果再耽下去,他还将说什么、做什么。结果宝玉只管发呆,竟然把袭人错认作黛玉,说了一通心里话。

所以黛玉之于爱情既是执著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她希望从宝玉那里确认一些东西,但当她真的得到确认时,又不敢去面对。不过她此后很少再与宝玉为金锁或麒麟大起冲突,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等于黛玉其实在心里认同了这段默契,她会默默地期许,久久地坚守,只是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她的心境总有一些凄凉。她把一生的真情都牢牢地系在了诗书与爱情上,但独独没有留给现实。事实上爱情可以是理想的、诗化的,然而婚姻却是现实的。木石前盟从一开始就落脚于近乎唯美的三生盟誓,而金玉良姻的着眼点却是实实在在的婚姻——这就是二者根本上的不同。黛玉生于情、系于情而死于情,对于凡尘的芸芸众生来说,如同一场梦,或是一个寓言。 

我想,也许黛玉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周遭的现实——现实中的人们究竟在注意什么、看重什么。她只是以文人的心性去体味生活,处处营造诗化的精致的美。她并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全然不是一个重情的世界,所谓理想的诗意的爱情,在现实的理性面前根本是脆弱的,甚至是可以轻易舍弃的。

或者我们可以使思绪转回唐代去。在唐传奇《霍小玉传》中,李益抛弃深爱他的霍小玉显然有着充足的理由。因为在那时,主宰婚姻的压根不是感情,而是利益,所谓“婚宦”即为此意。通过与名门大姓结为姻亲以获得进身之阶,是时人所追求的闻达之捷径。李益身为陇西李氏,理应通婚于范阳卢氏,而霍小玉不过是已故霍王的庶女,又算得了什么呢。令人惊异的是,连霍小玉自己都没有奢望能与李益偕老终身,而只是祈求与之共度八年光阴,然后便任其“妙选高门,以偕秦晋”。这说明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段感情在现实中是毫无指望的。至于《李娃传》中荥阳郑生愿娶出身青楼的李娃,只能说是极大的例外。而李娃也曾在郑生考取功名后劝他“结媛鼎族,以奉蒸尝”。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爱情只能作为生活之外的点缀品而存在,与婚姻完全是两回事。

另外一种情况便是《莺莺传》。不能否认,作者在整体行文中刻画的莺莺形象是十分美好的。她身上弥漫着一种动人的气质、雅致的情调。对于爱情的态度,她从矜持、娇羞一步步发展到后来的大胆追求。后来在被张生抛弃的绝望中,她写道:“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读起来极易让人觉得悲剧的原因全在张生的薄幸。然而结尾又通过张生之口把莺莺说成必妖于人的尤物,还与褒姒、妲己等扯在一起,未免显得过于生硬且突兀。细细想来,这只能解释为作者内心交织着感情与理性的矛盾,使得叙事者与主人公终于在文中产生了颇不成功的分裂。这种分裂除了给作品造成伤痕以外,其深层的原因也是值得思索的。

第一次读杜甫的《北征》,便对诗中评论杨贵妃之死时的决绝态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忆作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或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唐明皇因宠爱杨氏而招致安史之乱,但他能在危亡关头毅然处死贵妃,比起商纣王、周幽王来说,毕竟有所不同。老杜把国家衰败的罪责推给杨贵妃是对是错暂且不论,单凭他对发动马嵬之变的陈玄礼赞誉有加,便不难看出他至少认为诛戮杨贵妃是英明的决断。然而真正令我迷惑的不是老杜此时的强硬,而是他在另一首诗《哀江头》里又对杨玉环表露了莫大的同情: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这一段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老杜伤悼着杨玉环的一去不归,想象着她和唐明皇天人永隔的悲感,甚至借没有终极的江水江花寄托自己无限的哀情。老杜当然不是一个会在诗中说假话的人,所以这两处的矛盾只能是他内心的冲突:从理智上,他认为杨氏是罪不容诛的。在感情上,他又不能不动容于李杨的深情,所以对杨玉环的死产生了与理性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种矛盾同样体现在《长恨歌》里。曾经以为这首诗怀着白居易惯常的讽谏目的,但真正从阅读感受上看,似乎也只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寥寥数语可以约略与讽喻拉上一点关系。相反,诗中用大量笔墨精心渲染的却是李杨那幽曲婉转的爱情、缠绵悱恻的长恨: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这一段最动人的便是末一句。每每读到此处,就仿佛看见一个孤寂的身影久久屹立在宫门前,听那萧萧风雨拨打殿角金铃的声音。至少从这一点看,悲剧的主人公是值得同情而非谴责的。  

也许很多人看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文人的诗化爱情了:深沉秾挚的情韵,典雅蕴藉的格调。所以在后世文人的笔下,很多都把这段帝王的感情写的诗人化、高贵化了。比如《长生殿*惊变》中那雅致的意境: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翩。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

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兴消闲。妃子,今日虽是小宴,倒也清雅。回避了御厨中,回避了御厨中,烹龙炰凤堆盘案,咿咿哑哑,乐声催趱。只几味脆生生,只几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馔,雅称你仙肌玉骨美人餐。

乍看之下,感觉很像文人雅士所向往的诗酒风流。然而从现实的理性来看,这种感情却是谬误的,如同李后主之于大小周后。在历史的评价里,这样的文采风流并不能掩盖江山残破的现实。所以,许多文人不禁在这种情与理的斗争下开始惶惑,始终不能决定到底该歌颂什么、摒弃什么。他们在文中带入了理性的影子,又无法抹去情感的创痛,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在这一点上,《长生殿》的后半段相对显得统一一些,作者把两人的感情从一般意义上的帝妃恩宠发展到执著专一、生死不渝的爱情追求:

淋淋零零,一片凄然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响应,阁道 ,似我回肠恨怎平!(《闻铃》)

碧盈盈酒再陈,黑漫漫恨未央,天昏地暗人痴望。今朝庙宇留西蜀,何日三陵改北邙。寡人呵,与你同穴葬,做一株冢边连理,化一对墓顶鸳鸯。(《哭像》)

最后无论洪升还是我们都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结局:典雅也好,高贵也罢,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终究是悲剧的。尽管洪升用尽心思使白居易笔下的“长恨”转化为“长生”,但这毕竟要借用超现实的仙界力量才能实现。当唐明皇通过彩虹桥升天而去时,我分明可以听到他留在尘世的一声长叹。因为作者把理想转入仙境的同时就等于否定了人间,至少表明即使贵为帝王也必须承担马嵬坡前生死永诀的无奈,纯粹的爱情自由在现实中依然无法圆满。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黛玉了。显而易见,她那诗化的爱情理想在旁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因为周遭的环境和舆论都限制着真情的地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比诗书、比爱情重要许多的东西,例如功名,例如利益——但诗书和爱情恰恰是黛玉一生的梦想所系。所以她违背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人们普遍的生存法则。这注定她的感情在现实中是失败的,然而同时,这种感情却是伟大的。

这些想法有时会促使我继续思考下去:在社会现实的法则和发自天性的真情之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究竟应当怎样依从。书中第一回的木石前盟里,黛玉是为还泪而来的。这种开始本身就是纯情的,完全来自前世草木之躯的原始天性,没有任何人为的功利色彩。然而还泪的终结却是悲剧性的,现实最终为宝玉的婚姻选择了宝钗,于是黛玉只能凄怆只能长恨,终于在潇湘馆的漠漠寒烟中泪尽而逝。

很难想象当黛玉得知梦想碎裂的那一刻,她心中将怀着怎样的、怎样的、怎样的悲怆。也许她会想到命运的,因为命运留给她的总是无常。前世注定了还泪的凄迷,今生等来的却是泪尽的伤逝,无论如何总是失落,无论如何总是悲剧。这就是她那真情的宿命么?她无语地追问着。

这时我会莫名地想到屈原《九歌》中的《山鬼》。一直不愿把它当作政治寓意诗来读,而纯粹作为人生永恒的失意、徒劳的等待: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由希望而疑虑,由疑虑而失望,最后的凝望则归于山中绵绵的秋风、萧萧的落木、连同哀哀的猿啼。天地之间完全塞满一种壮阔的忧愁气氛,似要把一切守望者吞没。

其实《九歌》的大多数篇章都弥漫着这样一种忧思,无论神灵还是凡人,到处都是梦想茫远的苦痛,始终不绝怨慕,如同无尽的西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阮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湘夫人》)

这种伤怀和盼望黛玉显然是懂得的。因为门前的翠竹常常把修长的剪影映到她的窗纱上来,在晚风夕阳里一点一点地摩挲她的思绪。她在朦胧中感到自己仿佛到了湘水之滨,岸上苍茫的紫雾掩映着大片大片的竹林,比她在潇湘馆看到的还要好,还要多。她看见每一棵竹子上都布满了青褐的斑点,清晰得如同昨天的泪痕。她明白这就是湘妃竹——传说中娥皇女英倚着它们洒泪成斑。然而湘水在这纷飞的泪雨中沉默着,始终没有送回伊人归来的帆影。只听到江涛高高低低地呼啸,似乎夹杂着生命的呼喊。   

于是黛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宿命——“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门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是她在宝玉送的旧帕上的题诗。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诗谶。终于,在潇湘馆最后一个春天将尽的夜晚,那片绿竹一夜之间流逝了所有的华茂。随后宝玉赶到这里长久的哭泣,泪眼中依稀看见了那枝叶上重叠的所有旧斑新痕。

每一次读到有关斑竹的古老故事,我都禁不住想起黛玉来。在后人对这传说的所有歌咏里,我最欣赏李白的《远别离》,似乎这首诗最适合那种悲壮辽远直至惊心的气氛,那种黯然的永别,销魂的追悼: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里明显渗入了楚辞的悲剧气氛,但对悲哀的渲染似乎更加宏大。虽然诗的主体意义是政治的忧端,但这份来自远古的惝恍悲情却一再显出了真实的况味,我甚至从末尾体味出黛玉最后的心境来:荒凉的绝望与生生死死的盟誓交织在一处,反而显得有些绚烂了。

或许在一切都归于终结的那晚,黛玉还会隐约想到杜丽娘吧。想到她在一霎的欢会之后,生命里就只剩了怅然的守望。她曾去当日的花园一遍遍追寻,牡丹亭、芍药阑、太湖石,一样一样的寒烟萧索,再寻不到旧时的魂梦: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只是果然可以梅根相见么?黛玉不禁长长地一叹。这时她发现窗外渐渐开始落雨,在斜斜的雨幕之间,她恍惚看见了冥冥的青埂峰,连同山顶浩渺的长天,山底斑驳的顽石,竟是一片鸿蒙太初的景象。   

 后来我常想,假如红尘万事可以重来一次,黛玉将选择怎样度过。记得在她三岁那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是要化她出家。她的父母当然不舍,和尚便说,这样一来只怕她的病一生难好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不见哭声,不见外姓亲友,才可一世平安。

显然的,这是要她忘却那段还泪的情缘,永生不和宝玉见面,于是便可避开一切梦萦一切缠绵。果真如此,或许她将永远是姑苏林家一个普通而宁静的女孩,孰喜孰忧,孰悲孰乐,我已不得而知了。

所以我偶尔会去想一下故事前后的种种因果。假如不曾有过自幼的相聚,一切悲喜也许都在开始之前就悄悄落幕。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这话自然有它的道理。只散不聚,便可以省去许多离愁别绪。就如黛玉在三十一回中的感叹:既然聚时的欢喜终将换作散时的伤感,那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既然花谢易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不禁又想起第三回中的宝黛初会,那是心动以前的相逢,虽有看似旧识的默契,却并非一见倾心。假如时光永远定格于此,随即剧终,便会散发出另外一种淡淡的美丽,静如止水。

甲申年的一个秋夜,不经意间读到纳兰性德的一首《木兰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淋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与纳兰的其他词相比,这首的特色并不明显。然而就只开头一句,读起来却可以感到一种心底的震撼。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意味着离悲剧的末尾很远很远。没有以后的苦闷以后的思念,生活该是一种清淡的恬然。当时,我就着这起首的一句仿照纳兰作了另一首《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咫尺危阑千水远。钿绡未解忆王孙,浮梦闲愁容易免。东君不禁歌中盏,弦意翻成花底愿。止书止盼止思量,馀恨合深终却浅。”

最后我又想起黛玉的诗来。最喜欢黛玉的一首诗是《问菊》,写在第三十八回的诗社赋菊里。我知道写的完全是她自己的品格、自己的寂寞: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透过这一纸诗句,仿佛可以看见黛玉倚栏对菊的神情。斜阳渐渐把她勾画成一幅默默的剪影,背景是树梢的淡云,风间的归鸿。茫远的天际依稀闪烁着波动的水纹,似那渺渺的灵河——一个曾经生长绛珠仙草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