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混在艺术圈的女人,很难

 叶满深秋 2011-10-21

转:混在艺术圈的女人,很难  

2011-07-12 22:28:06|  分类: 当代艺术/实验影 |  标签:女艺术家   |字号 订阅

女性艺术从业者,特别是女艺术家,女画商,女批评家的出现,是上个世纪才出现的事情。首先在于女性受教育人数的普及。某个致力于“解救地球上过半的人”的理论运动的发轫——女性主义运动,也功不可没。

客观来说,从艺术诞生之日起,女性就相伴左右,作为被观看的客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女性只有脱掉衣服,成为表现对象,才能与绘画发生关系。

在西方艺术史上,琳达?诺克林可以算是女性主义的某位开启人。她1971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被称为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开山之作。问题实在算是振聋发聩,让人一听就忍不住发问,所有反驳、质疑、解释、疑惑的情绪扑面而来。“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这个问题的醒目在于,在艺术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发问过。几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伦勃朗、马奈、毕加索、杜尚这些名字,而且理所当然地将他们视为伟大的艺术家,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他们,而且为什么都是“他”们?诺克林第一个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诺克林指出,并非历史上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问题首先在于,A、起先是制度的限制,制度持续压抑着妇女。在法国,妇女不能参赛,直到19世纪末才解禁,以19世纪法兰西学院为例(一个产生了比其他国家更多女艺术家的国家——按参展沙龙的艺术家总人数而言),也认为“妇女不被接受为职业画家”。并且,由于当时社会制度及社会习俗的限制,这些女艺术家没有被记录下来——“没人知道”;B、社会上缺乏相应的鼓励女性成为艺术家的机制,“缺乏培育女艺术家的教育”。对于西方女性来说,女性取得今日社会的位置,经过了几代女性主义者社会运动的努力和观念的更迭。

对于当代的女性创作者来说,上述问题看上去似乎已经解决。女性艺术家似乎得以专注创作本身。事实上艺术创作的成就,与任何其他领域一样,要求奋斗和牺牲。许多男性艺术家放弃了家庭生活的责任和分心,这样使他们能够更为专注地追求艺术事业。但如果艺术家是女人,本能的罪恶感、自我怀疑和客观世界会给她带来不可避免的困难,这就是我们谈的社会化因素对女性造成的心理影响。但有少数勇敢的女性,她们终其一生不顾种种障碍,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有一点很清楚:对于一个选择了事业的女性,或选择了艺术作为事业,多少有些打破惯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她反叛家庭还是从家庭得到支持,她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性格使她在艺术世界奋斗下去,而不是屈服于社会赞同的妻子与母亲的角色,即社会指定给她的惟一角色。不管多么隐秘,惟有采取忠诚、专注、执著和热中于理想和技巧(为了自己的命运),女性才会在艺术世界取得并保持成功。这大概就是我们意义上,女性从事艺术之难。

正如西蒙?德?波芙娃(Simone de Beauvoir)那句老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在社会文化中,对两性培养的方式不同,导致了两性获得的社会能力不同,占有的社会地位也不同。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单纯只是一种生物学划分。女性要面对历史与现实的状况,既不要辩解,也不要吹嘘平庸。劣势是一个理由,但不是明智的态度。真正的伟大是向所有人敞开的挑战,男人或女人,只要他们愿意勇敢地进行必要的冒险,跃向未知世界。

不会再有第二个你:影视作品中的女艺术家

正如我们前文所言,影视作品想要截取的,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些敢于挑战和冲破惯例的女性艺术家,为什么总是女性创作者?因为从事创作行业的女人与常人面临的问题一样甚至更多,但她们可以以人生和创作作为突破的方式,甚至极端的方式。普通人称之为“戏剧性”,这就是许多女性艺术家的传记被改编为电影的原因。

《Carrington》(卡林顿) 1995年,英/法

据真事改编的传记电影。美丽的女画家多拉.卡灵顿(Dora Carrington)和作家列顿同是伦敦最有名艺术圈子Bloomsbury的成员之一。Bloomsbury是由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姐妹主办的艺术沙龙,成员包括小说家福斯特、伦纳德?伍尔夫(弗吉尼亚的丈夫)、画家和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赖伊等。卡琳顿十几岁就已是非常有前途的年轻画家。她十八岁爱上列顿,一位男同性恋作家,生活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爱人,这种选择影响了她的生活和艺术事业,她画画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出于一种情趣和爱好。当列顿不幸病逝,卡琳顿就像选择自己的画风一样,采取极端的激情策略——自杀身亡。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选择生活的电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选择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卡琳顿选择列顿,只不过宿命地把生命的必然消失提前了若干年,正如后来投河自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seraphine》(花落花开)2008年,法国/比利时

向来独来独往的中年妇女萨贺芬路易(友兰达?梦露饰),样貌平凡,平日在杜佛夫人家帮佣,靠打扫和洗衣维生,下工就画画。收入微薄却将所赚的钱都花在画材上,为了让色彩更逼真,她甚至用一些“独家配方”调制颜料。她喜欢在短暂的休息时间亲近大自然,从生活周边收集土壤和动物的血,甚至搜括教堂烧融的烛脂来制作“独家配方”颜料。

一天,在杜佛夫人的晚宴上,致力提倡“素朴艺术”的德国收藏家威翰伍德,惊见萨贺芬被丢在墙角的画作,当下便买下赛哈芬所有的画,并且鼓励她继续创作。得到伍德的慧眼赏识,萨贺芬更努力的画出一幅又一幅佳作。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一切,伍德被迫逃离法国抛弃萨贺芬。不放弃对绘画的喜爱与对艺术的坚持,赛哈芬独留小镇,在战火和惊恐间持续作画,始终不曾背弃自己的信念。1927年,战争结束,伍德也回到法国与赛哈芬重逢再续前缘,但是成名后的赛哈芬,却渐渐迷失自我,陷入疯狂…

《Camille Claudel》(罗丹的情人)1988年,法国

Camille是极具艺术天份的少女,与罗丹忘年相恋。但是,他们之间疯狂而布满激情的爱,带给她的是多舛的命运。在混乱的后半生中,她陷入孤立,并很快陷入极度贫困。砸毁了曾视做生命的大部分作品,把自己反锁在门窗钉死的屋子里。最后,在精神病院里孤独生活了30年后,她死了。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称呼她的名字卡蜜儿?克劳黛,女性对情感的偏执,是不是生理意义上造成的?否则怎会引得人做出种种自毁之事?我希望有生物学家可以解答。

《Fur: An Imaginary Portrait of Diane Arbus》 2006年,美国

影片改编自Patricia Bosworth在1984年出版的关于黛安娜?阿巴斯的畅销传记小说。黛安?阿布斯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摄影师,她以拍摄让人厌恶或不安的人群著称。黛安的摄影艺术真谛在于让观众透过她所拍摄的对象,去思考命运与悲剧,思考自己与他人,思考正常与反常的界限。影片虚构了她和一个她作品中出现的多毛症患者男人之间诡异的感情,以之为她进入自己独特艺术大门的开端。生活中,黛安自1969年与丈夫离婚后。在艺术学校学习时,黛安结识了著名女摄影师莉赛特?莫德尔,她被后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雅元素所深深吸引,开始学着用镜头来捕捉生活中的反常和畸形,丑陋和残疾的人群成为她的主角。黛安出没于社会底层,参加变性人聚会,甚至在天体营中同样赤身裸体。在非同寻常的世界观的指引下,黛安成为了非主流摄影名家,然而在她镜像悲苦命运的同时,自己也换上了忧郁症。1971年7月26日,黛安服用了大量镇静药后在浴缸中割腕自杀,当时年仅 48岁。

《Frida》(弗里达) 2002年,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这部由闯荡好莱坞的墨西哥女明星salma hayek制片的电影,是部色彩非常艳丽的作品。女明星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她的一生诚如她绘画的作品与影片的色调一样,华丽而悲情。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一场严重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1954年,弗里达离开了这个充满了病痛的世界,离世前,她的个展第一次在墨西哥本土展出,病榻上的弗里达让人抬她去参加展览。弗里达的顽强与乐观帮她谱写出生命热烈的赞歌。

《Artemisia》(阿特米西亚)1997年,法国/德国/意大利

同样据真实史实改编。女主人公阿特米西亚?简提列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奥拉其奥?简提列斯基(Orazio Gentileschi 1563-1639)是在意大利很有名望的画家,她擅长创作富有表现力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她戏剧性一生的反映。阿特米西亚在19岁时在罗马被父亲的朋友兼同事阿格斯提诺?塔西强奸,并在随后的审讯过程中饱尝折磨,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那个时代的性别偏见,最终塔西被绳之以法。1612年,她和艺术家皮埃托?斯提阿特西结婚且定居佛罗伦萨,还成为了瓦萨里创建的绘画学院的第一位女性成员。

《画魂》 1994年,中国/法国/台湾

据民初女画家潘玉良传奇的一生改编。潘玉良原是江南的妓女出身,对绘画独有天分,却无人赏识。一次机缘让她认识了芜湖海关盐业总监潘赞化(尔东升饰),随即被纳为妾。她随潘赞化到了上海,因为见她喜欢绘画,潘赞化介绍了专业老师让她学习,从此开始了学画的学生生活。其后由于潘赞化的正室的介入让原本感情很好的二人渐渐产生了矛盾。她于是留学巴黎,渐渐成为国际著名的画家。上海美术学院校长刘海粟观念开明,请她回国任教,不料学风开放的欧洲与国内艺术界的情形大相径庭。一心为艺术的潘玉良被保守的知识分子们指责为“妓女艺术家”,抨击与阻碍她教授的人体画艺术……

原初的激情:现实生活中的女艺术家

曾听一位女朋友讲过,目前国内的收藏家和画廊对购买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时,常常有顾虑。其顾虑来自纯粹从生意角度看,艺术生命很长的女性创作者很少,至少少于男性。很多女人结婚生孩子了之后,就不画了。要不就是非常明显的产量稀少,也许质量下降。总之可以让女人不画的原因非常多。结果却只有一个即,艺术生命的短暂。那么,同样是购买年轻艺术家的画,男性作者的保值机会似乎总会大一些。

我觉得这是由常态带来的担心,当然每一代的女性创作者,总在试图以自己的成绩来冲破这种惯例。我一直偏爱从事创作的女朋友。原因不仅在于共同的理解力,还在于能从彼此身上看到可能性及,某种原初的激情。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从事艺术行业最大的现实困境,恐怕来自于如何协调自己的生理本性和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制约,及自己的艺术野心上。比如,年近三十五岁的女性艺术家,常常面临着一个问题:生还是不生。表面看来,这和哈姆雷特的困境差的太远,然而实情却并非如此。抚育幼儿意味着时间上和体力上以及经济能力、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生不生孩子,对男性意味着一个问题。对女性却关系着某种生理性的不可解。

我想,女性从业者在艺术圈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事实上跟一个现代国家里,从事某种专门职业的女性所要面临的问题差不多。至于创作压力,男女皆有,没什么好说的,如何解决,端看个人。一个现代社会女性面临的主要困境,事实上主要来自处理自我意识与被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我的经验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被社会化”的过程也许还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我的朋友们都结婚了,我和男朋友好了十年了,是不是也该结婚?如果不结婚的话,是不是要分手,我敢不敢一个人过?这样会不会太惨?我已经三十岁了,是不是得要孩子了,如果不要的话,过几年生会不会太晚?

对于女性创作者来说,她的自我意识要求她和男性一样看待问题。那么,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比如双人生活的时候,她必须做出选择,是否要自我牺牲部分时间来照顾家庭。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支出。其实说来说去,问题十分简单,就看你要什么。你不能什么都要。许多女性在平衡事业与家庭矛盾上面临的许多痛苦,大概由于要的多。要事业,也要家庭,要孩子,要爱情。以上种种,都需分散精力。也许有人会说,男人一样啊,怎么就行。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生理劣势”导致的情感劣势、文化劣势吧。也是人们说的,女性混艺术圈之难。我觉得,认清劣势,并不意味着屈服与妥协,而意味着明白自己和寻找出路,甚至可能是某种非常态的道路。许多成功的女性创作者已经以自己的经历做到了。并以她们的创作和人生,为我们建构出一座非常不同、色彩斑斓的天空之城。

盘点:活跃于今天当代艺术圈的国内外著名女艺术家

国外——

Kiki Smith(姬姬?史密斯)

Kiki Smith 1954年生于德国纽伦堡,她的生活和后来的艺术创作都在美国进行的。史密斯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她的父母都是负有盛名的艺术家,她的父亲是雕塑家托尼. 史密斯,母亲是歌剧演员珍妮.史密斯。Kiki是80年代初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的。她涉足的艺术形式繁多,雕塑,版画,和装置是最基本的,此外,她还尝试了影像,表演、珠宝设计和服装设计等艺术形式。在艺术领域,她手法的多样性与协调,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点。

Nan Goldin(南?戈尔丁)

1953年出生于美国的南?戈尔丁(Nan Goldin) ,是代最具影响力的纪实、实验摄影师。曾被人称为“真诚的悲观主义者”、“视觉日记的创立人”、“私摄影的开山祖师”。 2007年度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得主。她在14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一直生活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边缘。期间,戈尔丁不作任何修饰,赤裸裸地拍摄并展示了一部分她身边朋友、美国青年的生活实态。这些作品最初是以有音乐背景的幻灯片展览形式在美国的各个美术馆展出,并于1986年以《性依赖的叙事曲》为名结集出版,引起巨大反响。她甚至在这本摄影集中放入了自己被男友打得鼻青眼肿的形象。1988年,戈尔丁因为吸毒而接受了一年的治疗并成功地重返社会。1992年,戈尔丁以曼谷、马尼拉、柏林、波士顿等地的女装同性恋为拍摄对象,出版了《另一边》。1994年,她访问日本并与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合作,出版了表现东京街头青年生活的摄影集,名为《东京之爱》。1996年,纽约惠特尼美术馆以《我将是你的镜子》为名为她举办了二十五年摄影活动大型回顾展。她的影响力不仅集中在摄影领域,她关于真实不加掩饰的观念对之后大批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影响深远。

Tracey Mofatt翠希?莫法特

澳大利亚籍的翠西.莫法特是当代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从1990年初开始在国际上显赫声名。随后她的摄影系列和影片参加了诸多的国际性展览,如威尼斯双年展和悉尼双年展。

墨法特的作品中幻想与现实以独特的形式交融。她的摄影系列和电影作品都是虚构的。这些富于寓意的构图的效果非常强烈而直接;看后刻骨铭心。翠西.莫法特的所有作品都充满了情感。她的作品除了幻想与现实交互作用之外的另一个侧面传统。这里传统是指的艺术传统,或者更广义地说是图像的传统。在Laudanum(鸦片酊)系列里墨法特用像具有特殊效果的凹版摄影的旧式摄影的技法来唤醒人们错综复杂的联想。

Cindy Sherman辛迪?舍曼

辛迪?舍曼是现代艺术和摄影领域里的大明星。她成名时还不到30岁。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在她的摄影作品中,她既是主角又是导演,从电影、电视、广告、大众媒介和艺术中的大量著名影像中阐述自己的原则。在《无题电影剧照》中,她通过自己拍摄、自己扮演不同的女性角色诠释当时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这些如同某个不经意的定格的瞬间,是对好莱坞电影剧照的故意模仿。舍曼从整体上触摸和把握住了战后美国文化中敏感的神经,揭示了虚假而感伤的流行神话,安迪?沃霍尔对她大为赞赏:“她足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女演员。”此后,她又通过自扮自拍的方式完成了《历史肖像》等系列,阐述了她对艺术史的见解。舍曼先后获得了包括美国国家艺术奖、古根海姆纪念奖、哈苏国际摄影大奖等在内的很多重大奖项,是现代艺术中深有影响的人物。

Yayoi Kusama.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草间弥生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相当多的艺术派别,包含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en:Art Brut)、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但在草间对自己的描述中,她仅是一位“精神病艺术家”(obsessive artist)。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图呈现的是一种自传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内容;草间所用的创作手法则有绘画、软雕塑、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草间在相当早的创作时期就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各种物体的表面,如墙壁、地板、画布、家里会出现的物品(还有裸体的助理)。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与作品有很高的同质性,并以短上衣和非常强烈的眼影妆闻名。草间曾说明这些视觉特色都来自于她的幻觉,她认为这些点组成了一面无限大的补捉网(Infinity nets),代表了她的生命。此外,草间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许多作品都以蕈类聚生的造型出现。在1990年代之后,草间加入了商业艺术的领域,与时装设计界合作,推出了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Yoko Ono小野洋子

  小野洋子(1933年2月18日—)是日裔美籍音乐家、先锋艺术家,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第二位妻子。她出生于东京的一个富有家庭,其先祖是日本战国时代九州柳川大名立花宗茂的重臣,被赞称为日本七柱枪的小野镇幸。她的名字常错译为大野洋子。在日本,她的名字与其他日裔人士一样通常以片假名オノ?ヨーコ表示。她以“擅于在不动声色中制造艺术事件的女人”而著称。一个71岁高龄仍专注表现出位的女人。裸露、和平,是她的御用主题。她既是哲学家,也是文学家、艺术家、音乐人、抑或是电影人。在上世纪60年代就能轻松驾驭上述每一个领域。然而纵使才情万千,她却总为声名所累,始终背负着挑拨其前夫———灵魂人物约翰?列侬离开“甲壳虫乐队”的恶名。最近,在2004上海双年展上,人们惊喜地又看到她的六件作品———2件装置和4部电影短片,裸露、诗意、平和依旧在冷眼旁观中绽放。作为一个艺术制造者从旁观者的视角诠释她的出位思想,这便是前卫派小野洋子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

Tracy Emin翠希?艾敏

艾敏被视为上个世纪90年代震撼艺术界的YBA(英国青年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名字常常与她同期的艺术家如萨拉?卢卡斯(Sarah Lucas)、丹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以及马克?沃林格(Mark Wallinger)联系在一起,然而后三者早在他们就读葛德史密斯学院时就以通过不同媒介创作的概念性作品获得关注,艾敏的作品虽说非常接近于概念艺术,但显然与他们的不同——没有玩笑式的幽默,没有即兴的讽刺或辛辣的鞭挞,她的作品贯穿始终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对自我(包括身体及其生命状态的关注)。这个概念,来源于她童年时在海滨小镇马盖特的贫困生活,少年时惨遭强暴的不堪经历,成年后酗酒滥交的混乱人生,数次流产的痛苦回忆,以及自我怀疑、叛逆不羁却又极度渴望爱的母性灵魂。

Sarah Lucas莎拉?卢卡斯

莎拉?卢卡斯1962年生于伦敦,同样是著名的YBAs的成员。她1982-83年在伦敦的工人学院学习,1983-84年在伦敦版画艺术学院学习,1984-87年就读于伦敦哥德史密斯学院。目前在伦敦生活和创作。卢卡斯的作品主要集中于对性别的表现。她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创作,比如摄影,拼贴以及雕塑等,并且把日常生活里的材料用于作品之中。1992年,在伦敦的竞赛城画廊,莎拉举办了她的个展,其中,作品“钉在板上的男性生殖器”[Penis Nailed to a Board, 1991],是她用英国小报上的肖像画做材料拼贴成的作品,她也因此受到普遍的关注。通过这些肖像,莎拉让公众直接面对英国文化中令人不安的成分。她的作品也大部分建立在自我表现上。“自画像系列”[Self-Portrait Portfolio] 囊括了她在1990年到1998年间创作的很多肖像作品,她频繁地使用食物或是日常用品,作为一种对静物的隐喻。每幅作品中,卢卡斯都用可笑的场景来戏弄观众。她在性别主题上做文章,除了让观众重新审视自身对两性角色的看法以外,她也揭示了英式幽默里令人不安的东西。卢卡斯的作品具有某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带着对峙的感觉,她常常对男性姿态进行一种滑稽模仿,使作品以其另类的幽默让观众觉得既有些气恼又感到好笑。

国内——

喻红

喻红(1966-)北京人。1980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199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院油画系。作为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女性艺术家代表的喻红,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艺术界重视和研究的对象。由于其艺术创作的持续性和丰富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尹秀珍

尹秀珍, 中国当代重要的女性艺术家。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院附中。1999年辞职。现居住和生活在北京。1994年开始运用装置、摄影等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并活跃在国内和国际当代艺坛。作品丰产,影响广泛。她的特点是将人的经历和记忆,时代的印痕,结合具体环境创作,并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代表作品《衣箱》、《废都》、《洗河》、《树琴》、《酥油鞋》、《尹秀珍》、《京剧》、《旅行箱》、《欲望锦标》、《国际航班》、《超市》等。

姜杰

1984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特种工艺专业。1991年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就职于本院雕塑创作室。姜杰的作品轮廓简洁,外表光滑且线条柔润,其创作主题流露出本能的人文关怀,这虽在女性艺术家中较为普遍,然而她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运用简单流畅的雕塑线条带给观赏者繁复丰富的内在想象空间,用女性的视角审视世界的同时,亦能超越性别,直指生命本真的脆弱与无奈、矛盾与张力。

林天苗

林天苗,1961年生于山西,是目前国内最广为人知的装置艺术家。她把各种布块、线绳以及其他材料组合成巨大的装置作品。受AnnHamilton、 BarbaraKruger、KikiSmith等女性艺术家影响,林天苗最初以家庭用品和其他日常物品为表现手段,或用白线缠裹,或重新组装,表现出对女性生活和琐事杂物的反思。那冗长的白线麻绳纠缠捆绕,让人联想到女性被各种繁琐家务所累。此后,林天苗又开始尝试将摄影与录像结合起来。在1998年的作品《辫》中,长近4米的艺术家布面影像高高挂起,白色线绳一端连接在帆布上,另一端不规则地拖在地板上,暗喻着由各种看似不起眼的传统习俗最后能形成某种操控人的文化定式。2002年,林天苗与同为艺术家的丈夫王功新通过照片、录像和怪异的雕像,创作了装置作品《这里?或那里?》。照片中,造型诡异的模特身着幽灵般的服装,出没在空旷的田野、古雅的园林、停车场等地点,寓意当代社会中挥之不去的疏离感。

申玲

1965年生于辽宁省。198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留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现辞职。职业画家。申玲对油画材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近乎天才般的自由支配能力,油画所特有的表现力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申玲擅长用强烈的色彩,人体的热烈和人心的愉悦,她都可以用纯粹的色彩进行淋漓的传达。

闫平

闫平,女,1956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全国第一届油画展”、“93中国油画年展”获得银奖、“中国油画双年展”获提名奖,在美国参加过“中国现代艺术展”等。作品《矿大嫂》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获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向京

1968年生,女,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1999年《白日梦》、《不飞的天使》等五件作品参加北京?新时空--ART专处空间举办的"世纪末艺术之旅?第二回展",作品《空房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作品《一杯冰水》等五件作品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作品《我的娃娃》等九件作品参加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海平线 --2000绘画雕塑邀请展"。2001年,作品《禁闭》、《冰凉的水》等四件作品参加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架上样板--第一届成都双年展"。作品曾在《当代艺术:女性与艺术的生态自述》、《艺术家》、《典藏》等刊物发表,并被海内外机构及私人收藏。她的作品写实功力深厚,对女性的心理的表现敏感而多样化,参加了国内外的许多重要展览。是国内雕塑界非常重要的创作者。

彭禹

1974年生于黑龙江。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近些年来,一直和孙原合作作品,二人装置一向以犀利和敏锐著称,最大限度的挑战观众的神经。手法和观念非常西化。其主题总是涉及个人在集体空间中的被束缚和挣扎的困境,以及个人在生存状态的临界点上的超常状况。二人近些年参加了国内外许多重要的艺术展览,创作力旺盛、气势逼人。

曹斐

1978年出生。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在大学期间导演舞台剧、兼职做广告美术指导,1999年拍摄第一部DV独立短片《失调257》,获邀参加多个国际艺术展和影展。随后拍摄的《链》、《起舞》、《手语》、《滑动》均获得很大关注。2001年毕业后继续展开影像艺术创作,作品有《狗》、《给我一个吻》、《嘻哈》、《角色》等作品。2003年与欧宁合作拍摄实验纪录片《三元里》,参加第50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2005年拍摄第一部纪录长片《父亲》参加第一届莫斯科双年展。

宋琨

宋琨(1977年生于包头),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她曾经参加过国内外的大量重要展览,并与国内外多家画廊合作展览。是近年来重要的年轻艺术家展览“n12”的主力艺术家之一。宋琨的绘画技术好,画面处理优美,内容单纯,产量高,是中国年轻一代重要的女性艺术家。

马延红

马延红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是N12的成员之一。马延红的作品中特别宣扬的青春是艳丽而时尚的,甚至是奢侈的,她用绘画的语言阐释自己的思考,对艺术语言的重视是一个现代艺术家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这可以使“能指”远远大于它的“所指”,因而给人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胡晓媛

1977.12 生于中国哈尔滨。2002.0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现居北京。同样是N12的成员之一。她的作品灵活多样,手法选择性多,内容表现上也十分丰富。几乎每次展出的作品都与前次大不一样。是非常机敏和灵动的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