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禽副黏病毒病

 寒江读舟 2011-10-23

(一)发病特点

水禽副黏病毒病是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可见禽群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呆立或蹲地;眼睑肿大,流眼泪,体重很快减轻,饮欲增多;病禽粪便呈水样、暗红色、绿色、黄色或墨绿色;部分患禽只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图88),倒提病禽口腔流出血色黏性液体。 剖检可见舌部、口腔有米粒大淡黄色结痂,易剥离,剥离后可见到紫斑,食道有结痂,剥离后见紫斑;腺胃、肌胃可见充血、出血,个别内容物呈暗红色糊状(图89);脾脏肿大、淤血,有芝麻大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米粒大至绿豆大坏死灶;整个肠道壁粘有弥漫性或散在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呈现出血性紫斑或溃疡面(图90),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质地较硬;心肌质脆,个别心肌、心包膜有出血斑。
  
(二)综合防治

1. 生物与化学药物防治疗

31

 

 

 

 

 

 

 

311 水禽副黏病毒病患鹅共济失调,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

 

 

 

312水禽副黏病毒病患鸭腺胃乳头出血

 


313 水禽副黏病毒病患鹅肠道黏膜严重的出血、坏死和溃疡

 

 

 

33 生物与化学药防治水禽副黏病毒病

 

用量

使用方法

服药时间

 

高免蛋黄液

1~2ml

kg体重用量

肌肉注射,

2/d

连用2

10%西米替丁

0.1~0.2ml

头孢氨苄

100mg

每升水用量

混合后连续饮用8小时

硫酸新霉素

60mg

维生素C

250mg

混合后自由

饮用,2/d

连用3

葡萄糖

20g

 

2.免疫预防与兽医卫生

    调整饲料配方,患病期间减少全价饲料用量,增加青饲料(嫩牧草),让鹅群自由采食,暂停投喂带壳谷类饲料。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禽舍和场地按1∶300稀释双季胺盐络合碘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连续7天。本病通过灭活疫苗接种能得到有效预防。使用水禽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做一次免疫能得到一定免疫保护,但在生产上免疫期内的禽群有时仍发生该病,故曾发生本病流行区域,禽群应做二次免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