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81页

 盲人王后 2011-10-24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5-21 20:03  第103首
  
   深 院
  
   韩偓(wo4)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作者介绍]
  
   韩偓(842-923),字致尧,小名冬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
  
   889年进士及第,受到昭宗的青睐,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
  
   韩偓是忠于昭宗的,俩人常常密谈,为昭宗出谋划策,引起外藩及宦官的共同猜忌和嫉妒。
  
   尤其是曾经协助宰相崔胤斩杀宦官刘季述,令他处境微妙,不害怕是假的。
  
   韩偓很聪明,昭宗几次想让他任宰相,韩偓都推辞了,风口浪尖,不是谁都能站的。
  
   朱温终于出手,找了几个毛病将韩偓贬出京城,任濮(pu2)州司马,临走时,昭宗流着泪说:“我左右无人矣!”
  
   后来朱温杀了昭宗,立李祚(zuo4)为皇帝,几次召韩偓入朝,韩偓干脆辞职,举家南迁,落脚福建的安南县,过起了隐居生活,期间写了这首诗。
  
   公元923年,诗人病逝,终年80岁,算是长寿。
  
  
  
  [本诗简析]
  
   这是非常有意境有立意的一首好诗。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唼喋(sha4,zha2):鱼、鸟类在水里吃东西的声音。
   栀(zhi1):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呈黄色。栀黄:正黄色。
   鹅儿唼喋栀黄嘴:鹅儿伸着栀黄嘴在水里嬉戏着吃着东西,发出唼喋声。
   “鹅儿”中的“儿”用得好,表现了这个院子的主人对“鹅”的喜欢程度。这种写法下面还有。
  
   凤子:指蝴蝶。 腻:食物油脂过多。 腻粉:对粉色的一种夸张。
   美丽的蝴蝶在轻盈地飞舞。
   “凤子”中的“子”同样也表现了作者对自己院内小生物的亲昵。
   “鹅儿”与“凤子”这么亲昵的称呼还不足以表达作者的喜欢程度,又加了“栀黄”及“腻粉”让主人喜欢的小生灵色彩上更加艳丽,喜欢升级。
  
   国家无望,但自己的爱心还在,这些爱只好转移给“鹅儿”和“凤子”。外面的世界太灰暗了,人为地调整“鹅儿”和“凤子”的色彩,缓释一下自己也同样灰暗的心。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深院”,在诗人的眼里就是世外桃源,太“深”了,以世隔绝。
   “下帘”,主人外出了吗?不是,原来主人玩起了“躲猫猫”,对“深院”中的热闹予不顾,大白天的,睡觉。“鹅儿”、“凤子”就是主人的孩子,它们随便玩。
   白天睡觉,说明昨晚没睡好。
   为什么没睡好?
   国事,己事,天下事。
   诗人操心。
   不听,不言,不作为。
   把自己关起来,虽然操心,但自有其乐。
  
  
   架:红蔷薇的支架,以备攀援。
   按理说,最后1句应该续第3句的意思再延伸,但诗人嘎然而止,绕回去,还是写景,这次即不是“栀黄”,也不是“腻粉”,而是换成了“红蔷薇”和“碧芭蕉”,这2种颜色再次艳了一下这个深院,颜色冲击很强。
   如此强烈的颜色冲击,更反衬了“深院下帘人昼寝”中的静,静得让人有点羡慕。
  
  
   “躲进小楼成一统”,想起了鲁迅。
  
   用如此鲜艳的颜色描述隐居生活,诗人算是别开生面。
  
   既关心国家,自己玩的又潇洒。
  
   解析完毕。
  
   ============================
  
   韩偓写了很多女性题材的诗,有一首本人比较喜欢:
  
   偶见
  
   韩偓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醍醐:类似一种乳制饮料。
   一名少女玩打秋千,累了,解下裙子,喝着一尊饮料,此时,有客人来,这少女笑着走开,进了房间,但她还搓着梅子在门口看。
   这首诗写一位少女刚刚懂事时的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非常传神。
   试想,如果这位女主人公年龄再大一些,可能就比较矜持地一笑,然后礼貌地回避,躲进房间,不再出来。如果再小一些,可能就不顾是否有客人,会一直在院内玩耍。就是在刚刚懂事的这段,懵懂期间,才会这样。诗人的眼力很毒。
  
   再看李清照早年的作品: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韩偓的父亲名叫韩瞻,韩瞻不太出名,但韩瞻的连襟如雷贯耳,他就是李商隐。
  
   也就是说,韩偓是李商隐的外甥。
  
   李商隐曾有一首诗送他《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其中的“雏凤清于老凤声”句为后人所知。
  
   ============================
  
   陶渊明隐居,那是真隐,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当中,轻松自得。
  
   韩偓隐居,心有点不静,仍关注着国家,难得的是,心不静的同时自己还玩得相当炽艳,这种一心二用,也不简单。
  
   韩偓的处世态度值得人们借鉴和参考,这就是本帖俺将这首诗做为唐朝最后一首的原因。
  
   令人羡慕的还有贺知章和白居易。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深 院
  
   韩偓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谢谢阅览。
  
  
  
 作者:墙_头_马_上 回复日期:2010-05-23 11:43:51 
    刘邦是有文化,不然也不会当了皇帝。只是他对后宫之事终究不太懂得,戚夫人的结局,不得不说,有刘邦很大的责任。如果真的爱戚夫人,也明白自己是个皇帝,就不该把戚夫人架得太高,以至于后来摔得太惨。处理好大小老婆的关系是一门艺术。很可惜,刘邦再有文化,也是一大老粗。
  =============================
  2个人都有责任。
-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5-24 20:30  104首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作者介绍]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人,韦庄远祖名叫韦待价,武则天当皇帝时任宰相,其四世祖名气更大,就是韦应物。
  
   大家族出身,应该不穷,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韦庄有一首诗,记述了他少年时的情况,可知韦庄的少年非常调皮。
  
   不相信遗传真的不行啊,朋友们还记得韦应物的少年吗?
  
   僖宗广明元年(880),40多岁的韦庄赴京应考,正赶上黄巢大军攻入长安,诗人困在其中,出不来,目睹了京城内的一切,成就出历史上的诗篇名作《秦妇吟》,奠定了韦庄在诗坛的位置。
  
   为什么40多才考举?找不到答案,不喜功名还是玩性太猛?
  
   在黄巢退出长安的前一年,即882年,韦庄逃出长安,奔南而去,足迹踏遍小半个中国。
  
   到了江南,喜欢上了那里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写下这首词。
  
  
  [本词简析]
  
   赞美江南最好的诗词名作之一。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尽:都。 江南:合:应该。 画船:船首画有图案的船。
   前2句不是韦庄说的,是听别人说的,对韦庄而言,它是一个传说:江南太好了,来了就不想走,一直到老。
   这次,韦庄要践行。
   韦庄听到这个传说时,他信吗?
   来江南前,在他的心里也许未必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好,作者是大家族出身,也算名门之后,且是京人,还知道韦庄小时候很调皮,肯定自信文笔也有几把涮子,这几项集于一身,我猜他对这个传说即使相信,也可能少一点虔诚。
   就像看到某些大城市且有背景的人一样,对人待物,他们有一种居高临下心理优势。
   (以上是猜测)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诗人的体验之一。
   写江南一般要写水,因为江南的特点就是水多。
   “春水碧于天”这1句,表面看,平常一般,细看还是有内容,水是无色的,他看见了什么?碧:青绿色。
   碧色,是水中草或花叶的颜色,也许还有岸边草花的倒影。
   天是什么颜色?淡蓝色。
   虽然青绿色与淡蓝色是接近的颜色,但在韦庄的视野里,仍明显的可以看出青绿色的水比淡蓝色的天更抢眼,这就是“碧于天”。
   至少说明2个问题:
   1.水面清澈,芳草多。
   2.水面宽阔,如果水面域小,不会有“碧于天”的视觉。
  
   清澈、宽阔、碧绿的水面,此景入目时,心里肯定敞亮了很多,再不敞亮就是小心眼!
   “春水碧于天”,写得是自然景观。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有这样的自然环境吗?韦庄说有,我就信。
  
   “画船听雨眠”,写得不能说是自然环境,应该是人文环境。
   雨天适合睡觉,漂亮的“画船”随波荡漾,听着雨打船板的声音,韦庄听雨而眠,猜想不会呼呼大睡,一定是浪漫小资的睡。
  
   江南水文化的一项重要标志是“画船听雨眠”吗?不管怎样,韦庄抓住了这个。
  
   上片先讲了传说中的江南好,然后从自然、人文环境分别举证。
  
   如果在一个臭水沟里,下雨时也在船上悠然自得地睡一觉,别人会以为你是丐帮成员。
  
   好环境能让人升值。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是否丰盈,自然景色、硬件设施、人文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就是招牌,但有一项,是公家不敢亮出来的,就是这个地方的美女是否多,是否累人眼?
   旅游归来,性格外向的会滔滔不绝地给你描绘那个地方的美女,如何如何的不同,内向的就只有闷骚自用。
   并不是说,出外旅游都是奔着美女,但你到一个新地方,你的眼睛会情不自禁地往美女身上瞟。
  
   江南美女给韦庄的印象如何?“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用了这10个字。
   垆:酒馆里放置酒的地方。
   垆边人:酒馆里站在垆边卖酒的女子。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汉代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为生活所困,又回到老家,俩人开酒馆,卓文君当垆卖酒。
   韦庄用了及其经济的手法,只用2个字来描绘江南美女:“似月”。
   “月”代表什么?纯和洁。
   “似月”形容女性:姣美、洁白、水灵而不轻佻。
   这一点,俺是有点体会的:
   附近有一家南方人开的面馆,那男的负责抻面,女的负责收钱,长得就很“似月”,令我们不少北方男子去惠顾,可那美女几乎从不正脸看人,兢兢业业,饭者吃完就走,顾客一批接一批,还总涨价,气人!
  
   虽然韦庄很抠门,只用了“似月”2个字,但“垆边人”还是给人想像的,浪漫地认为“似月”的美女也有才,像文君一样,层叠了一些好感。
   “似月”主要指长相和表情。
  
   皓:洁白, 皓腕:洁白的手腕。
   皓腕凝霜雪:手腕像雪一样白。
   别怪韦庄不老实,眼睛乱瞟,他买酒,美女自然要用手递,有意+无意,就看见了。
   脸部“似月”、手腕是“皓”,这是韦庄所感知的美。
  
   猥琐地认为,韦庄也只能看到这么多,古代女子不像现在,追求薄、露、透。否则他还会用词儿。
  
   江南好啊,有诗情画意,有美女养眼,韦庄心里肯定暗暗得意,不枉此行。
  
   在一片赞扬声中,作者笔锋一转,来了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须:应当)
   什么意思?
   表面看,还是继续赞美江南,这么好的江南,你要是走了,会“断肠”,尤其当时北方正战乱。
   但是,“未老”这2个字却是一个条件,也就是说,等人老了,还得“还乡”。
   这首词出现了2个“老”,第1个“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老”,我感觉有“老死”的意思,第2个“老”是指年龄。
  
   这首词,中心到底是什么?
   如果韦庄是想赞美江南,那么最后2句就多多少少有点煞风景,会觉得味道不足。
   如果是思念家乡,整首词却用了这么多笔墨来赞美江南,好像也不是。
  
   少年时就顽皮的韦庄,长大后也许仍与常人想法不同,他想都要,兼得。
   欣赏江南水色的同时,不忘家乡,然后就继续欣赏,再不忙家乡,自己鼓捣着循环,我以为。
  
   用最后2句反衬江南的好,再用江南的好反衬“还乡”的重要。
  
   解析完毕。
  
   ======================================
  
   在赞美江南的诗词中,这首很突出。
   好就好在最后2句的笔锋一转,不是韵律上的抑扬顿挫,而是感受上的。
   “落叶归根”始终是中国人的不灭情结。
  
   所以,这首词显得很有人性,击中了大多数人的要害。
  
   ======================================
  
   这首词虽然又“似月”又“皓腕”,但感觉很美,读着不淫。
  
   温庭筠的词,描写女子非常细致,韦庄的词与温庭筠不同,里面有一种气势,读着令人兴奋。
  
   ======================================
  
   韦庄逃出长安后,写了著名的《秦妇吟》,描写了当时京城长安的惨状,后来,他害怕了,因为造成这种惨状的不只是黄巢的起义军,政府官兵也是烧杀抢掠,不论以后哪方执政,韦庄怕对自己不利,所以就收集这首诗,可是,已经晚了,这首诗早已被人们相互抄阅,远播四方。
  
   韦庄无法与之前的杜甫比,也不能和以后的陆游比,把韦庄列入爱国诗人行列,有点难。
  
   每个人都是爱国的,但不能强制要求每个人都有爱国的实际行动。没有行动有各方面的原因。
  
   如何把国家治理好,是执政党的事,老百姓只想自己活的滋润。
  
   在晚唐,如果韦庄太正统、太爱国了,也许我们就欣赏不到这些美妙的词。韦庄没错。
  
   ======================================
  
   不知旅外华侨读这首词时,是怎样的感觉?
  
   ======================================
  
   赞美江南的极品: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谱对照: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此词牌双调,44字,每2句一转韵。○表示可平可仄。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232708/8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