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理中汤的临床应用

 XMQS888 2011-10-24
附子理中汤的临床应用
2008-06-29 22:48
理中汤出于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为太阴病的主方,治疗"肤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疼","霍乱、头疼、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及“久病差后,喜吐延沫不了了”。体现了温中散寒,燥湿健脾的治法。后加入附子一药,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力。笔者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效果多佳,兹举治验数则,介绍于下,抛砖引玉,冀在共同学习
   复发性口疮
   胡大海,男,21岁,郑州电专学生,2003年3月28日初诊。
   二年来,口疮此落彼起,延绵不断。多处求医,虽能取效于一时,不久即复发。诊见:面色萎黄,唇干神倦,下唇内侧如西瓜子大小两块溃疡,疡面淡红,周围色淡,影响进食。舌淡,脉细弱,属久病阳伤,阴火上僣。宜温阳散寒,引火归源。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附子10g、干姜10g、灸甘草15g、焦白术15g、党参15g、龙骨30g、牡蛎30g、升麻10g、3付。
4月17日该患者来云:服上药效果很好,药后吃饭不疼了,两三天溃疡愈合,一切如常,故未再来;近日,又想复发,要求仍服前药。效不更方,原方加附子为15g,3付。二年后相见,言药后口疮再未复发。
“土厚则火敛,人多不知此”,屡用苦寒以伤中阳,久病及肾,肾阳亦伤,阳虚不能纳阴,肾阴之气逆而上行,中焦虚寒之火被迫上僣乃作口疮。本方温补脾肾之阳气,厚土敛火。重用附子直趋下焦壮水中之阳,以镇纳阴火。龙、牡潜阳入阴配升嘛以升降阴阳,使上下交通,阳秘阴平,故口疮不能再发。
阵发性剑突下闷疼
孙XX,男,23岁,手术医生。2008年4月8日初诊,手机:13526892672
剑实下闷疼,每于午时发作,疼痛持续40分钟左右。近来时有腹胀,泛酸,食欲不佳;舌淡胖,脉沉弱。宜温通中阳,附子理中汤加味:黄附片20g、干姜20g、灸甘草20g、党参15g、焦白术15g、砂仁20g、半夏15g、淡吴萸10g,2付。
4月11日电话访问药后如何?曰:非常好,自从服药闷疼再未发作。且能吃饭,昨晚吃6个馍,平常只吃2个,无不良反应,非常感谢。
剑突下闷疼,乃中焦虚寒,阴气凝聚也。午时阳极转阴,此时发病阳气虚温运不足也,参之舌脉皆阳虚之相,用附子理中汤温肾阳而健脾运,吴萸,半夏降逆化痰,砂仁纳气归肾,又能开胃消食,增强食欲。如阳光当空,阴霾尽散,故病愈。
口臭
赵亚丽,女,49岁,郑州烟厂家属院08年5月11日初诊
患者伸手给脉,不答所问。舌胖灰暗,润而少苔,脉之:两尺似有似无,右关独浮按之软而无力。诊毕曰:右关虚浮口中可有异味?(病人点头认可)舌胖紫暗,血运不畅,身当有疼(点头),两尺似有似无,肾阳虚弱,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可见腰腿疼;经生于肾、肾司二便,可能会有大小便及月经不正常,不知准否。病人始说出,口臭、腰疼,月经沥沥拉拉不净,大便二三日一次等证。宜温肾健脾,壮阳气以纳阴火,宜附子理中汤加味。
   附片15g、干姜10g、灸甘草15g、生白术30g、党参15g、砂仁15g、龟板10g、肉桂粉3g(装胶束,用汤药送服)。3付。5月16日特来致谢,言药后诸证悉除,食欲增加,身腿有力。
   肾为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阳虚不能镇纳阴气,致阴气上僣,循太阴经而上越,故发口臭。附子理中汤强土敛火,加大量附子温补命门以纳阴火,更加肉桂引火为源。砂仁、龟板、甘草和附子为潜阳丹、是中医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所创之常用方,用治肾阳虚阴火上僣诸证,效果可靠。两方合用,先、后天并补,故效准而捷。
   过敏性鼻炎
   赵根辰,男,44岁,航海路冯庄。08年4月25日初诊,手机:13607686443.
   过敏性鼻炎4年,清涕时常流出,发作时鼻腔发痒,喷嚏连连,响及户外,眼泪、鼻涕齐下,不能制止。素有浅表性胃炎,自述:“常觉胃部连及后背冷冷的”。舌胖大,满舌白厚苔罩黄,脉沉弱。坎离火衰,中虚不运,痰湿滞留,久欲化热。宜附子理中汤加味。
   桂枝20g、干姜20g、灸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