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五编 人物故事(八)

 胖门神 2011-10-24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五编  人物故事(八)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伟大史学家,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辑者。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被人传为美谈。但真正让小司马光名满九州的则是他砸缸救友的事情。

还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们在后院里玩耍。他们有的捉迷藏,有的踢毽子,有的在踢球,玩的十分痛快。

谁知,就有一个小孩特别,他不喜欢这些游戏,也不愿意和伙伴们在一起,他只喜欢一个人爬高。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一人来高,里面盛满了整整一缸的积水。这个小孩十分好奇,便爬到水缸边,对着水照着自己的影子,觉得很有意思。哪知,正在他看得起劲时,一不小心,身体越过了缸沿,只听“扑通”一声,他就掉进水缸里去了。

“救命啊!救命!? .”这个小孩一边大喊,一边在水缸里使劲挣扎,闻声跑过来的孩子们看到这个场面,都吓呆了,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一个接一个地跑开了。

司马光没有慌,他连忙爬到水缸上伸手去拉哪个小孩,但因年幼力小,怎么也拉不上来。于是他急忙往院子外跑,想去叫大人来就。但没跑出多远,却被一块石头绊倒了。小司马光恨的牙痒痒的,真想举起拳头将它砸个粉碎,可是他刚举起拳头,眼前便闪过一道灵光,他想,用这块石头把水缸击破,让水流出来,那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

此刻,他忘记了两腿的疼痛,抱着石头向水缸跑去。到了水缸边,他长吸一口气,将石头举过头顶,然后用力往水缸上砸去,“哐啷”一声,水缸被砸破了,缸里的水哗啦啦地往外流。缸里的小孩终于没有被淹死。过了一段时间,闻讯赶来的大人将小孩从水缸中拉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救友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为这个小孩的勇敢机智所折服,东京和洛阳还有人把这件事专门画成图画,题名为《小儿击瓮图》,在神州各地广泛流传。

哲理点拨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司马光作为一个聪慧少儿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可是恐怕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只有司马光能想出砸缸这个办法呢?司马光之所以能急中生智,正是因为他打破了一般救人的常规思维(将落水人拉上来),选用了当时的最佳方法。

人们在任何事物面前,总有它固定的观念和常规的作法,尤其在某种紧张的心理压力下就更容易被这种常规束缚住,而这种常规作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往往并不是最佳方法。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支配,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使自己的头脑变得灵活机智些。

怀丙捞铁牛

北宋时朝,有一次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浮桥。拴浮桥的八个铁牛也被大水冲进淤泥中。

洪水退后,必须马上修浮桥,可是,一只大铁牛有几千斤重,怎么才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又有谁能胜任呢?官府于是在城门旁边,贴出了一张“招贤榜”,如果谁能把铁牛捞上来,官府定重重有赏。

“招贤榜”贴出来以后,围观的人倒是不少,可是没有谁能拿出主意,人们议论纷纷,一边看一边摇头。只听到有人说,一只铁牛就有上万斤重啊!如今陷在淤泥里头,谁有那么大的劲儿?要把它们从河底捞起来,可真不容易啊!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时,忽然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个叫怀丙的和尚,一伸手就把那张招贤榜给揭了下来。

大伙一看都愣了。有人问他:“师父,要从河底把万斤重的铁牛捞上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你难道有神仙相助吗?”

怀丙和尚一听,笑着说:“我哪儿有什么神仙相助,这些铁牛不是叫河水给冲跑的吗?再叫河水把铁牛给送上来不就得了吗?”

大伙一听,叫河水给送上来?越发糊涂,搞不清楚这个和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纷纷来到河边,想看看这个口气冲天的和尚到底用什么办法将铁牛捞上来。只见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铁牛沉在何处。确定了铁牛的位置后,他又指挥人们在两只大船里装满泥沙和石块。当然,这些泥沙和石块比铁牛要重得多。怀丙又让人在船上搭了个木架子,然后慢慢地把大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又请水性好的人潜到水下,用绳子把铁牛拴住。绳子的另一头,则很结实地绑在大船的木头架子上。

一切准备妥当后,怀丙就叫人把船里的泥沙和大石块,一担一担,一块一块地从大船上弄到河里去。这样一来,船身的重量减轻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漂浮,靠着水把船向上托的浮力,水底的铁牛一点点从淤泥中被拖出来。怀丙让水手驾船回到岸边,一只大铁牛便被拖回了岸边,把铁牛安放到预定的位置上。

就这么着,怀丙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他七只大铁牛也拖了回来。八只大铁牛重新屹立在两岸,浮桥很快就修起来了。这时候,围在一旁看热闹的人们无不欢呼鼓掌,对怀丙超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官府很快派人送来了赏银,但是怀丙拒绝接受,他说他不是为了钱而来,刚刚发生了水灾,很多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希望官府将这笔钱去救济受灾的百姓,这就是对他怀丙最大的奖赏。百姓听后,感动不已,为怀丙和尚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折服。

哲理点拨

要把沉在淤泥中万斤重的铁牛一一捞上岸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和尚怀丙思维能力强,考虑问题宽广、灵活。这是因为,他发现并巧妙地利用了浮力原理,因此把用水冲走的铁牛又用水给送了回来。

变化莫测的自然界其实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我们一定要学会去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从而使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彦博自小聪明过人,善于动脑筋,点子多,有主意。

北宋时期,小孩们都非常喜欢踢皮球。这种皮球同我们现在的充气气球有所不同,它外面是羊皮或者是牛皮,里面则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羽毛,球十分轻便,很有弹性。

有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小文彦博站在窗前,看到如此好的天气不出去玩真是浪费,于是叫上一群小伙伴到屋外去踢球。他们来到院子边上一块宽敞的空地,然后便兴高采烈地踢了起来,小朋友们你追我赶,很是热闹。

突然,一个小孩飞起一脚,将球踢出老远,一群孩子在后面使劲地追逐着。不料球落地后,滚到墙角一株大槐树下便突然消失了。

球跑到哪里去了呢?大家找来找去,后来在大槐树树根下发现有个洞,原来球是滚进洞里去了。这是一棵百年老树,几条又大又粗的树根,弯弯曲曲地盘在地面上,树根的旁边,裂开了一个大洞,一直通到地下,形成了一个很深的窟窿。

怎么将球取出来呢?小孩们搔头弄首,焦急地想着办法。

有个小孩趴在地上,伸出胳膊往洞里掏球,洞虽不大,可是洞很深,小孩胳膊短,他憋了满头大汗,连球都够不着。

有的小孩则建议,干脆回家拿把铁锹把洞挖开得了。可是,洞旁满是盘根错节的树根,凭他们几个小孩子怎么挖得动?

有的小孩说,拿根竹竿来不就能把球拨出来吗?于是有人马上回家拿竹竿,但试了试之后,发现树洞弯曲不直,也没能成功。

就在大家六神无主、焦躁万分的时候,只见文彦博一拍脑门,大叫一声:“我有办法了!”边说边往家里跑,很快又看见他端着一个大铜盆跑了回来,然后走到池塘边上,装满整整一铜盆水,再回身跑到树下,把水灌到树窟窿里,之后又转身向池塘跑去。

小伙伴们见状一下子全明白了,大家都飞快地跑回家去,有的端来盆,有的提着小水桶,都来舀水倒进树洞,不一会,洞里的水灌满了,皮球便从洞口浮了出来,孩子们都高兴得拍起手来,文彦博捡起皮球,向上一抛,飞起一脚,把皮球踢到空中,小伙伴们哈哈大笑,又争着抢球去了。

哲理点拨

文彦博的确聪明,当树进洞后,其他的孩子思维方向是想办法怎么把皮球取出来,而文彦博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他是想办法让球自己出来。他根据球能浮在水上这一特点,通过往树洞里灌水让球自己浮了出来。

这种将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的思维方法叫反向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当有意识地运用这种反向思维思考问题,它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维。比如一般人都称颂白雪的纯洁和美好,可是它也庇护了肮脏与丑恶,掩盖了事物的真相,这难道不是它的“罪恶”吗?

包拯巧断牛舌案

包拯,字希仁,芦洲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闻名遐尔的清官。

 

北宋天圣五年,包拯考中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

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北宋景佑四年,包拯出任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为官期间,心系百姓,执法严明,颇有政绩。

有一年春耕时期,县里发生一起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家里的地还没有开耕,这下该怎么办?气愤不已的他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包拯一听完农民的申诉,心里想肯定是仇人割了他家的牛舌头,可是这样的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略一沉思,心里便有了谱,他故意装作严厉的样子,对告状的农民大声说:“大胆刁民,分明是你自己割了自家牛舌,还要诬蔑别人,还不赶快赶回家去!”

农民十分委屈,心想这个包黑炭真是昏庸,哪里有这么判案的呢?真是气人啊!自家牛舌被人割掉了不打紧,还被反打一棍,说他是无理取闹,你说冤不冤?于是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左邻右舍问他怎么回事,他一概不理。走到牛棚里,牵出牛来,使出蛮劲,一刀就把耕牛给宰了。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现在也顾不上这么多了,再说,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几天了,所以这个农民杀了牛之后,不但不害怕,反而四处嚷嚷,分牛肉给大家吃。

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他对坐在高堂上的包拯说:“包大人,现在正处农耕时期,而他却不顾法令,私自宰牛,不但是对您的藐视,而且还会给老百姓带来不良影响,容易滋生懒惰习气,希望大人对其严加查处。”

包拯问明情况,突然沉下脸,吆喝一声说:“你好大的胆子,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没想到包拯会如此英明,连忙伏在地上使劲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趁春耕时期割了他家的牛舌,想让他无法顺利春耕,后来又听说这个农民一怒之下,将耕牛又杀了,心底更是高兴,连忙跑到县衙门来告发他。谁知竟是自投罗网。

消息传出后,包拯名声大振,牛主人这时也才恍然大悟,原来包拯的所谓昏庸之举是深有目的的,不禁佩服不已。

哲理点拨

面对一场无头案,高明的包拯并不像通常那样,派属下去深入调查,而是略施小计,便使得割牛舌的凶犯自投罗网,主动送上门来,这是因为包拯对凶犯的心理摸的一清二楚,所以能使形势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其实是人类一门最大的学问,每一个正常人的言行都是有其动机和目的的,如果我们能够敏锐觉察或者准确推断出他人言行的动机和目的,那么就能制定适宜的策略,使得形势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方仲永

北宋时候,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境十分贫寒。父母没有钱供方仲永上学,方仲永长到五岁,还没有接触过笔墨纸砚这些文具。但是,他家的村子里有学堂,邻居也有孩子在读书,每天早晨和傍晚,他就站在小孩上学和回家必经之路上,眼巴巴地看着小孩们从自己身边经

过,他心里十分羡慕,心想要是自己能上学该多好啊。

有一天,方仲永抱着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的双腿,哭着让父亲让他读书,父亲心里也很难受,但是他出不起上学的钱,于是就从近旁的邻居家借来书,求人指点,让他自学。方仲永非常聪明,而且十分用功,没有多久,他不但读懂了书本,而且能写出四句诗来。诗的内容是孝养父母,团结同族。方仲永的父亲十分高兴,便拿给村中的老秀才看,老秀才看后,连连称好,说这小子了不得。这些诗在很快在本乡的秀才中流传开来,他们看后,也都很惊讶,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自学的小孩手中。

之后,便有很多读书人喜欢出题考方仲永,但是只要有人给他出题,让他作诗,方仲永很快就能做出来,众人读了,都觉得他写的诗道理通顺,文才斐然。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方仲永不但在乡里出了名,就是在整个县里也轰动了,临近各县也纷纷传说金溪出了个“神童”。

方仲永一出名,县里的人渐渐把方仲永父子当作宾客接待,许多有名望的学者和绅士纷纷邀请方仲永到他们家里去作客,还有许多人拿着金钱和礼物专门上方家拜访,请方仲永写作诗文,然后悬挂在自己客厅显眼的地方。

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十分高兴,便天天领着儿子四处向别人求讨财物,而不让儿子继续学习上进。小小年纪的方仲永,自然也是抵挡不住外面的诱惑,经常和他父亲出入于豪门阔宅中。长时间没有学习,学问没有长进,他的天才也渐渐泯灭了。写来写去还是那几首诗,人们看多了,也就觉得烦腻了。

宋代著名的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年龄和方仲永差不多,又是隔县的同乡,他很早就听说方仲永是“神童”。王安石*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回家乡,在金溪舅舅家见过方仲永,那时方仲永也不过*岁,让他作诗,已经很一般,不能和从前相比了。又过了*年,王安石从扬州做官回家乡,再次到舅舅家探望,问起方仲永的情况来,有人回答说:“方仲永的天才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一模一样了!”王安石听后感慨万分,专门写了一篇《伤仲永》,以示后人。

哲理点拨

西方有句名言:“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它毫不夸张地指出了后天的努力学习对于成才的决定性意义。一味的依赖先天过人的资质和禀赋,最终只会落得像方仲永这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后果。

方仲永的故事还启发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心理规律,父母和社会切不可拔苗助长,否则辉煌一时,却害了孩子一世,君不见昔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天才少年到后来不都销声匿迹了吗?

曹玮大败吐蕃

曹玮是北宋著名的将领。有一年,吐蕃侵袭宋朝边境,朝廷派曹玮率军抗击,在曹玮的领导下,宋军初战告胜,敌军纷纷溃逃。曹玮故意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许多将士感到不可理解,便纷纷向曹玮建议:“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我们反而能安全迅速地赶回营地。”曹玮不接受这一建议,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

吐蕃军队狼狈逃窜了几十里,然后才敢停下来喘口气。吐蕃将领听探子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地不成队形,心想这个曹玮原来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心想要牛羊,却不知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于是马上命令军队掉头赶回去,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故意让队伍走得更慢,到达一个有利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可是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并不立即反击,而是派人传话给对方统帅,说:“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吐蕃将士既感谢曹玮,又在心底暗暗嘲笑他,心想这个人真是傻透了。而宋军将士对曹玮的做法也很不理解,有人甚至在窃窃私语:“这不成了迂腐透顶的宋襄公了吗?”曹玮闻知后,面露微笑,不加言语。

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就把吐蕃军队打得大败而逃,曹玮命令宋军乘胜歼击,精疲力竭的吐蕃军队毫无反抗能力,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真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这时曹玮才告诉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杀回马枪而消耗体力,而我们带上牛羊,他们必定会返回来,这一去一来的,毕竟有百里之遥啊!我如果下令与远道杀来的吐蕃军队立刻交战,他们会挟奔袭而来的一股锐气拼死一战,双方胜负难定;只有让他们在长途行军疲劳后稍微休息,腿脚麻痹、锐气尽失后再开战,才能一举将其消灭。”

将士们听后,纷纷点头,有人说,既带回来牛羊,又大败了吐蕃,真是“一箭双雕”啊!“一箭双雕”这个成语从此便使用开来了。

哲理点拨

曹玮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很快地在“牛羊”和“胜敌”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他利用羊群麻痹了吐蕃军队,让其反追回来,但又不立即开战,而是等其锐气尽失之后再开打,结果是精疲力竭的吐蕃军队不堪一击,很快失致。所以不仅大败敌军,还带回了一批牛羊,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真是令人羡慕。

相信谁都想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一箭双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做到“一箭双雕”,最重要的是要能发现两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