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彩心理学 配色技巧 色度学原理

 图书 馆员 2011-10-25

色彩心理学

蓝心导读:颜色心理学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微妙的应用,本文会为你娓娓道来:为什么快餐店不适合等人?为什么保险柜多为黑色?为什么冰箱多为白色?为什么蓝色汽车的事故率最高?为什么被子多为白色和淡蓝色?什么颜色让你容易入睡?什么颜色又能让你保持清醒?……——www.lansin.com­

­

     图片­

       色彩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魔力,会给人的感觉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时间感发生混淆,这是它的众多魔力之一。人看着红色,会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长,而看着蓝色则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短。­

­

  请两个人做一个实验,让其中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让另外一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凭感觉在一小时后从房间中出来。结果,在红色系房间中的人在40~50分钟后便出来了,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在70~80分钟后还没有出来。有人说, 这是因为红色的房间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感觉时间特别漫长。确实有这个原因,但也不尽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颜色扰乱。­

­

  举个例子,在时下非常流行的休闲运动潜水中,人需要携带氧气瓶。一个氧气瓶大约可以持续 40~50分钟供氧,但是大多数潜水者将一个氧气瓶的氧气用光后,却感觉在水中只下潜了20分钟左右。海洋里的各色鱼类和漂亮珊瑚可以吸引潜水者的注意力,因此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海底是被海水包围的一个蓝色世界。正是蓝色麻痹了潜水者对时间的感觉,使他感觉到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短。­

­

  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灯光照明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青白色的荧光灯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而在温暖的白炽灯下,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因此,如果单纯出于工作的需要,最好在荧光灯下进行。白炽灯会使人感觉时间漫长,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反之,卧室中就比较适合使用白炽灯等令人感觉温暖的照明设备,这样会营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悠闲空间。­

图片­

­

­

  快餐店不适合等人­

­

  快餐店给我们的印象一般是座位很多,效率很高,顾客吃完就走,不会停留很长时间。有人喜欢和朋友约在快餐店碰面,但其实快餐店并不适合等人。这是因为很多快餐店的装潢以桔黄色或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虽然有使人心情愉悦、兴奋以及增进食欲的作用,但也会使人感觉时间漫长。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会越来越烦躁。­

­

  比较适合约会、等人的场所应该是那些色调偏冷的咖啡馆。说句与颜色无关的话,咖啡的香味也有使人放松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自己的梦中情人,相信等再久也不会烦躁吧。­

­

­图片

图片

  运用色彩心理学营造理想的公司会议环境­

­

  现代社会中,所有公司职员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烦恼,那就是长时间的会议。超过两个小时的会议,谁都会觉得烦。然而,开会又是公司必不可少的程序。我建议公司的会议室最好以蓝色为基调进行室内装潢,例如使用蓝色系的窗帘、蓝色的椅子、蓝色的会议记录本看到蓝色的东西,会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从而产生赶快将会议进行完的强迫观念。­

­

  此外,由于蓝色还有使人放松的作用。在放松的环境中开会,人也更容易产生有创意的点子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使用蓝色装潢会议室,不仅会使漫长的会议变得紧凑,而且会议内容也会变得更加充实、讨论也更有效率。­

­

  此外,如果想在会议中让自己的发言受人关注,建议你佩带一条红色的领带。这是因为红色有引人注意的作用。不过,如果穿一件红色的衬衫那就适得其反了。如果红色的面积过大,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做出决断,因而要特别注意。­

­图片

图片

  感觉重的颜色与感觉轻的颜色­

­

  色彩是有重量的。请大家不要误解,颜色自身是没有重量的,只是有的颜色使人感觉物体重,有的颜色使人感觉物体轻。例如,同等重量的白色箱子与黄色箱子相比,哪个感觉更重一点?答案是黄色箱子。此外,与黄色箱子相比,蓝色箱子看上去更重;与蓝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看上去更重。­

­

  不同的颜色使人感觉到的重量差到底有多大呢?有人通过实验对颜色与重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色的箱子与白色的箱子相比,前者看上去要重 1.8倍。此外,即使是相同的颜色,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低的颜色比明度高的颜色感觉重。例如,红色物体比粉红色物体看上去更重。彩度(色彩的鲜艳程度)低的颜色也比彩度高的颜色感觉更重。例如,同是红色系,但栗色就要比大红色感觉重。­

­

  我们冬天穿着西装时,会感觉比其他季节重。除了穿得比较多之外,也是因为冬天西装的颜色比较深,而较深的颜色会让我们感觉重的缘故。重是一种主观感觉,因而会随着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例如,傍晚下班时,我们虽然背着和早晨一样的皮包,却感觉格外沉重。这就是工作一天后感觉疲惫的后果吧。如果早晨去上班就感觉皮包很沉重的话,那你可要注意休息了。为了让自己感觉更轻松,可以换颜色浅一些、鲜艳一些的皮包,比如白色皮包。­

­

  色彩与重量的关系,在室内装修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天花板采用明快的颜色,然后从墙面到床再到地板采用逐渐加深的颜色,可以制造出一种稳定感,使人感觉安全和安心。如果保龄球从轻到重采用由深入浅的色彩的话,那么我想我可以使用更重一点的球。­

     ­

      图片­

          ­

­

  为什么保险柜多为黑色?­

­

  从出现保险柜的那一天开始,就多用黑色。不管是公司中的大型保险柜,还是影视剧中出现的巨型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我们常见的财会人员保管的保险柜也是深深的墨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

  为了防止被盗,保险柜都设计为无法轻易破坏的构造,还必须尽可能地加大它的重量,使之无法轻易搬动。然而,为保险柜增加物理重量是有极限的,于是便给它涂上了让人心理上感觉沉重的深色,使人产生无法搬动的感觉。白色和黑色在心理上可以产生接近两倍的重量差,因而使用黑色可以大大增加保险柜的心理重量,从而有效防止被盗的发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什么包装纸箱多为浅褐色?­

­

  包装纸箱之所以多为浅褐色是因为它是利用再生纸制造而成的,保持了纸浆的原色。包装纸箱可以说是废物回收再利用中的佼佼者,八成以上的包装纸箱都会得到回收再利用。­

­

  然而,包装纸箱多用浅褐色的理由并不仅仅只有这一个。这和心理重量也有着紧密联系。最近,除了浅褐色之外,白色包装纸箱也多了起来。某些大型物流公司已经把自己的包装纸箱统一为白色。浅褐色可以使人感觉包装纸箱的重量比较轻,而相比之下,白色的就更轻了。使用包色纸箱包装货物,可以减轻搬运人员的心理负担。再有,白色看起来也比较整洁。­

­

  包装纸箱可以循环再利用,从而减少环境破坏,减轻环境的负担。不仅如此,浅色的包装纸箱还可以减轻我们的心理负但。­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理上感觉暖与感觉冷的颜色­

­

  颜色有让人心理上感觉暖与感觉冷之分。不过,这只是颜色所具有的心理效果中最普通的一种。红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 ,可以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事物,让人感觉温暖。与此相对,蓝色、绿色、蓝绿色等被称为冷色 ,这些颜色能让人联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觉寒冷。­

­

  顺便说一句,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居住的人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暖色与冷色。例如,他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室内装饰品和服饰的颜色。即使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暖色与冷色,但却可以感觉到不同颜色的温度差,从而更好地调节自身的温度。­

­

  暖色与冷色使人感觉到的温度还会受到颜色明度的巨大影响。明度高的颜色,都会使人感觉寒冷或凉爽;明度低的颜色,都会使人感觉温暖。与深蓝色相比,浅蓝色看上去更凉爽;与粉红色相比,红色看上去更温暖。­

­

  冷色与暖色在心理上的感觉因人而异。这个差异是由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验造成的。比如,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而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更冷。而在热带岛屿成长的人,看到冷色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在热带,即使是海水也是温热的。因此,想知道某个人对冷色或暖色的感觉,必须首先了解他的成长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怪异!红色的电风扇­

­

  在酷热难耐的夏季,电风扇可以为我们消暑解热。很多家庭都有电风扇,可是你留意过它的颜色吗?电风扇一般都为白色、黑色或灰色等冷色,而且很少能见到红色的电风扇。当然,你要是想买红色电风扇的话还是可以买到的,但是需要花费一番工夫寻找。­

­

  相信购买红色电风扇的人也不是为了凉快,可能是为了装饰等其他目的吧。其实,不管电风扇是什么颜色,从功能上讲都可以吹出一样的凉风,但红色等暖色会让人从心理上感觉温暖,因而看到红色电风扇时,会感觉它吹出的是温热的风。在闷热的夏季,这会使人更觉烦闷。因此,还是白色、黑色或灰色等冷色的电风扇让人感觉舒服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色彩是最环保的空调­

­

  如能熟练掌握暖色与冷色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通过改变颜色来调节人的心理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

  夏天,使用白色或浅蓝色的窗帘,会让人感觉室内比较凉爽。如果再配上冷色的室内装潢,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到了冬天,换成暖色的窗帘,用暖色的布做桌布,沙发套也换成暖色的,则可以使屋内感觉很温暖。暖色制造暖意比冷色制造凉意的效果更显著。因此,怕冷的人最好将房间装修成暖色。有实验表明,暖色与冷色可以使人对房间的心理温度相差2~3 。­

  还有一个实例,有些餐厅和工厂的装修为冷色调,结果到了冬季就会收到顾客或员工的抱怨,而把色调改为暖色之后,这种抱怨就大大减少了。由此可见,色彩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虽然只是人的心理温度,但至少可以让人感觉舒适,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物理上反光不吸热的颜色与吸光吸热的颜色­

­

  暖色和冷色使人从心理上感觉温暖或者寒冷。实际上,有些颜色可以反射光线而不吸热量,使物体实际温度比较低,而有些颜色吸收光线的同时还会吸收热量,使物体实际温度比较高。白色、黄色和浅蓝等明亮的颜色可以反射光线,但却不容易吸收热量,而黑色和紫红色等颜色容易吸收光线和热量。­

­

  记得孩提时代,我们曾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线把纸点燃。黑色的纸非常容易点燃,而白色的纸则需要一段时间。这是由于黑色更容易吸收光线和热量、温度也能够更快上升到燃点的缘故。­

­

  最吸热的颜色莫过于黑色,接下来是茶色等浓重的颜色,之后依次排下去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白色、红色、蓝色和绿色物体。由于材质和色彩明度的差别,其反光吸热的比率会有所不同,但是大体而言比较接近。值得一提的是藏青色,浴衣和工作服中经常会见到藏青色。藏青色的明度比较低,而且是比较浓重的颜色,但它的吸热率却比较低。吸热率最低的要数白色系,这类颜色不仅让人从心理上感觉到凉爽,实际上它们也确实可以使物体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

­

  遮阳伞是女性夏日的必备品。白色遮阳伞可以反射太阳光,不至于太热。前段时间,日本某电视台的电视购物节目中,推出了一种黑色的遮阳伞,似乎还受到不少女性的青睐。厂家宣传这种黑色遮阳伞可以吸收紫外线,从而阻断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实际上,如果黑色遮阳伞的材质不够厚的话,会适得其反。同时,黑色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吸收红外线,使物体温度相对较高。因此,总体说来,黑色遮阳伞是弊大于利的。­

­

  另外,黄种人的头发多为黑色。夏天外出时,头发会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因此最好戴顶遮阳帽再出门,以防止头部温度过高造成各种疾病。­

­

      图片­

­

­

  为什么冰箱多为白色?­

­

  在家用电器的卖场中,我们看到的冰箱多为白色或其他比较浅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白色或浅色对光的反射率比较高,因而冰箱表面的温度不会太高,这样就不必耗费更多的能源为冰箱表面降温,从而节省了能源。此外,白色或浅色还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因而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物理上,冰箱都适合使用白色或浅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什么安全帽多为黄色?­

­

  不管是在建筑工地还是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都戴着黄色的安全帽。黄色的可视性高,可以唤起人们的危险意识,因而特别适合建筑工地和工厂车间等危险性高的工作场所。然而,这并不是安全帽使用黄色的唯一理由。黄色可以很好地反射光线,能有效保证物体表面温度不会太高。因而,在烈日炎炎的建筑工地上,黄色安全帽可以使工人的头部免受阳光暴晒,使头部温度不至于太高,从而可以防止中暑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图片

  黑色衣服会使皱纹增加吗?­

­

  黑色衣服使人看上去要苗条一些,因而特别受女性的青睐。然而,一直穿黑色衣服,对肌肤可是有害无利!黑色会吸收阳光,因而夏天穿黑色衣服会格外地热。此外,黑色可以将包括紫外线在内的所有光线遮断,使光线几乎无法到达皮肤。长此以往,皮肤就会加速老化,产生皱纹。因此,奉劝那些黑色服装的狂热爱好者们,最好还是适当穿一些其他颜色的衣服,以防皮肤过快衰老。­

­图片

  颜色可以将物体放大或缩小­

­

  你听说过膨胀色和收缩色吗?像红色、橙色和黄色这样的暖色,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大。而蓝色、蓝绿色等冷色系颜色,则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小。物体看上去的大小,不仅与其颜色的色相有关,明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红色系中像粉红色这种明度高的颜色为膨胀色,可以将物体放大。而冷色系中明度较低的颜色为收缩色,可以将物体缩小。像藏青色这种明度低的颜色就是收缩色,因而藏青色的物体看起来就比实际小一些。明度为零的黑色更是收缩色的代表。例如,女同事穿黑色丝袜,我们就会觉得她的腿比平时细,这就是色彩所具有的魔力。实际上,只是女同事利用了黑色的收缩效果,使自己的腿看上去比平时细而已。可见,只要掌握了色彩心理学,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

  此外,如能很好地利用收缩色,可以打造出苗条的身材。搭配服装时,建议采用冷色系中明度低、彩度低的颜色。特别是下半身穿收缩色时,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下身穿黑色,上身内穿黑色外搭其他收缩色的外套,敞开衣襟效果也很不错。纵贯全身的黑色线条也非常显瘦。可是,虽然黑色等于苗条,但是如果从头到脚一身黑的话,也不好看,会让人感觉很沉重。黑色短裤配白色T恤衫是比较常见的搭配方式。如果反过来,白色短裤配黑色T恤衫,就会立刻显得很新潮。白色短裤、白色T恤衫并外罩黑色衬衫的话,也很时尚。­

­

  在室内装修中,只要使用好膨胀色与收缩色,就可以使房间显得宽敞明亮。比如,粉红色等暖色的沙发看起来很占空间,使房间显得狭窄、有压迫感。而黑色的沙发看上去要小一些,让人感觉剩余的空间较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些颜色看起来向上凸出,有些颜色看起来向下凹陷­

­

  膨胀色可以使物体的视觉效果变大,而收缩色可以使物体的视觉效果变小。你知道吗,颜色还有另外一种效果。有的颜色看起来向上凸出,而有的颜色看起来向下凹陷,其中显得凸出的颜色被称为前进色,而显得凹陷的颜色被称为后退色。前进色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主要为高彩度的颜色;而后退色则包括蓝色和蓝紫色等冷色,主要为低彩度的颜色。­

­

  前进色和后退色的色彩效果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广告牌就大多使用红色、橙色和黄色等前进色,这是因为这些颜色不仅醒目,而且有凸出的效果,从远处就能看到。在同一个地方立两块广告牌,一块为红色,一块为蓝色。从远处看红色的那块要显得近一些。在商品宣传单上,正确使用前进色可以突出宣传效果。在宣传单上,把优惠活动的日期和商品的优惠价格用红色或者黄色的大字显示,会产生一种冲击性的效果,相信顾客都无法抵挡优惠价格的诱惑。­

­

  此外,在工厂中,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根据季节适时地更换墙壁的颜色,夏季涂成冷色,冬季涂成暖色,可以有效调节室内工人的心理温度,使他们感觉更加舒适。合理搭配前进色与后退色则可以减轻工作场所给工人造成的压迫感。使用明亮的色调使空间显得宽敞、无杂乱感,这样的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

  在化妆界,前进色和后退色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帮助化妆师画出富有立体感的脸。可以制造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眼影就是后退色。在日本的传统插花艺术中,前面摆红色或橙色的花,后面摆蓝色的花,可以构造出一种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画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让房间看起来更宽敞的秘诀­

­

  正确使用前进色和后退色可以使房间看起来更加宽敞。此时,要特别注意用色的明度,所有明度高的颜色都可以使房间显得很宽敞。­

­

  较低的天花板给人压抑的感觉,但是只要涂上淡蓝色等明度高的冷色,就可以从感觉上拉高天花板。对于比较狭窄的墙壁,可以使用明度高的后退色,使墙壁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后退了,这样不就显得宽阔了吗?此外,对于比较深的过道,可以在过道尽头的墙面使用前进色,使这面墙产生凸出感,从而缩短过道的长度。对于卫生间,可以统一使用白色或者米色,这样不仅使人感觉清洁、明快,还能使不大的卫生间看起来宽敞一些,减少压迫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使人胃口大开的颜色、使人食欲减退的颜色­

­

  各种颜色中,有的看了就可以令人胃口大开、食欲大振,红色、橙色和黄色等颜色就有这样的效果。总之,鲜艳的色彩都有增进食欲的效果。水果的红色和橙色、蔬菜的绿色、红烧肉的红色、生鱼片的白色和黄色配以芥末的绿色、牛肉盖浇饭的黄白搭配等等让人看了就有垂涎欲滴的感觉。­

­

  食欲与颜色的关系也是主观的,这与一个人以前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以前吃某一种颜色的食物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也许以后再看到这个颜色的食物时,就会感到反感。以日本人为例,首先日本人食物的颜色比较广泛,从米饭和面条的白色到黑胡椒和海苔的黑色,真可谓多种多样、五颜六色。因此,可以唤起日本人食欲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唤起食欲的颜色,其前提条件是这种颜色可以让人联想到某种可口的食物,红色和橙色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味的食物,因而是最具开胃效果的颜色,而紫色和黄绿色等则是最能抑制食欲的颜色。­

­

  要想唤起食欲,食物的颜色固然重要,但餐厅的颜色与照明同样不可忽视。我认为盛食物的器皿的颜色尤其重要。在日本,制作餐具器皿被当作一门艺术,一些匠人制作餐具器皿的技术和色彩感都非常出色。盛食物的器皿以白色居多,这是因为白色可以更好地突出食物颜色的缘故。食物中少有的蓝色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因此,在日本,蓝边的白盘子非常常见。此外,黑色餐具器皿在日本料理中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黑色可以和食物的颜色产生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食物颜色的缘故,而且日本料理的微妙味道可以在黑色的衬托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图片

图片

  催人入眠的颜色、使人清醒的颜色­

­

  蓝色具有催眠的作用。蓝色可以降低血压,消除紧张感,从而起到镇定的作用。建议经常失眠以及睡眠质量不好的朋友多看看蓝色。在卧室中增加蓝色可以促进睡眠,但是如果蓝色太多的话也不尽然。夏天还好,可是到了冬天,一屋子的蓝色会让人感觉很冷。此外,蓝色太多还能引起人的孤独感。因此,建议卧室装修以淡蓝色为主,以搭配白色和米色为佳。这样的色彩搭配可以自然而然地消除身体的紧张感,促使人迅速入睡。­

­

  除了蓝色外,在绿色中也有一部分颜色具有催眠的作用。然而,绿色与蓝色的催眠原理不同,蓝色可以使人的身体得到放松,而绿色则使人从心理上得到放松,从而达到催眠的效果。虽说暖色是令人清醒的颜色,但淡淡的暖色和蓝色一样,也有催人入睡的作用。白炽灯、间接照明等发出的温暖的米黄色灯光以及让人感觉安心的淡橙色灯光都有催眠的作用。­

­

  相反,当人头脑不清醒的时候,看一看彩度高的红色,就可以立刻清醒过来。红色就是所谓使人清醒的颜色,它可以增强人的紧张感,使血压升高。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提神产品多以黑色包装为主,也许是想让人联想到有提神作用的 黑咖啡吧。然而,我觉得用这类商品更适合使用红色包装。­

­

  最近日本出现了一种 早晨专用 的罐装咖啡,罐子的外包装就是红色的。这种红色包装的咖啡可以说是提神的佳品。首先,咖啡中的咖啡因就可以刺激大脑,增强大脑的活力;其次,高彩度的红色包装具有增强紧张感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这种商品具有双重提神效果。­

­图片

图片

  为什么被子多为白色和淡蓝色?­

­

  一提到被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白色。白色不仅看起来干净整洁,还有催眠的作用。当然,现在也有其他颜色的被子,不过最多也就是淡蓝色、米色等很浅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想象一下,如果盖深红色的被子睡觉,血压不断升高,精神也紧张起来,还怎么睡呢?因此,被子切忌使用令人清醒的颜色,而镇静效果显著的淡蓝色等比较浅的颜色才是被子颜色的上上之选。­

­

  此外,被子上最好也不要有太多图案和花纹,以单色为佳。有人说,睡觉时都闭着眼睛,被子的颜色能有什么影响呢?其实不然,肌肤对色彩同样有感觉,和我们用眼睛看是一样的效果。因此即使闭上眼睛睡觉,还是会受到被子颜色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睡眠与照明的关系­

­

  照明的颜色与睡眠有着紧密的关系。照明的颜色会对人体内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的分泌产生影响。褪黑激素是促使人自然入睡的荷尔蒙。不仅如此,它还有改善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功能。这种荷尔蒙通常在夜间分泌,而青白色的荧光灯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卧室里最好安装白炽灯或者其他可以发出温暖的黄色和米黄色的灯具。反之,如果为了准备考试而挑灯夜读或者熬夜加班的话,最好在荧光灯下学习或者工作,这样才不容易困倦。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配色技巧
 
 
 1、黑、白、金、银、灰是无彩系能和一切颜色相配。
    2、与白相配时,应仔细观察白得偏向哪种色相,如偏蓝应作淡蓝考虑,黄则属淡黄……
    3、有明度差的色彩更容易调和,一般有3级以上明纯度差的对比色都能调和(从黑到白共分十一级),所以
配色要拉开明度
最关键。
           

    4、在不同色相的颜色中汆入相同的黑或白就容易调和。

               

    5、和谐的对比色(是下面色环上某一色对面的9个颜色)最容易得到好的效果。

P.C.C.S色相环

    6、对比色可单独使用,而近似色则应进行搭配。
    7、要有主色调,要么暖色调,要么冷色调,不要平均对待各色,这样更容易产生美感。
    8、暖色系与黑调和,冷色系与白调和。
    9、在色环上按等间隔选择3-4组颜色也能调和。
    10、在配色时,鲜艳明亮的色彩面积应小一点。

     

    11、本来不和谐的两种颜色镶上黑色或白色会变得和谐。

       

    12、与灰色组合时,明度差不要太大。
    13、有秩序性的色彩排列在一起比较和谐。

         
    14、在 蒙赛尔色立体 中,其纵向、横向、斜向甚至于螺旋形排列都有秩序。
    15、有多种颜色配在一起时,必须有某一因素(色相、明度、纯度)占统领地位。
    16、服装搭配时应该和皮肤颜色搭配和谐,应仔细分辨自己皮肤的色相,你不要说是肉色,要找到色相,是色环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哪种颜色,暖色系的颜色都是有可能的,男的偏黄一点,女的偏红一点,皮肤白的也偏红一点。但大多数人是桔黄--朱红色段的,也就是略带一点灰的浅朱红----略带一点灰的浅桔黄。这点微小的色差对配对比色来说不太重要,所以灰暗一点的冷色调谁穿也不会太难看,但这对近似色的调和来说是太重要了,只有与你皮肤色相在色环上相差25度----43度的颜色才能调和
略带一点灰的浅朱红配紫红好看     略带一点灰的浅桔黄配紫红不好看    
颜色绝不会单独存在。事实上,一个颜色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反射的光,周边搭配的色彩,或是观看者的欣赏角度。

  有十种基本的配色设计,分别叫做:

  无色设计(achromatic)、类比设计(analogous)、冲突设计(clash)、

  互补设计(complement)、单色设计(monochromatic)、中性设计(neutral)、

  分裂补色设计(splitcomplement)、原色设计(primary)、

  二次色设计(secondary)以及三次色三色设计(tertiary)。

无色设计
105 101 98
105 101 98

无色设计

不用彩色,只用黑、
白、灰色。

类比设计
92 88 73
92 88 73

类比设计

在色相环上任选三个连续的色彩或其任一
明色和暗色。

冲突设计
4 68
4 68

冲突设计

把一个颜色和它补色
左边或右边的色彩配
合起来。

互补设计
92 44
92 44

互补设计

使用色相环上全然相
反的颜色。

单色设计
81 85 88
81 85 88

单色设计

把一个颜色和任一个或它所有的明、暗色配合起来。

中性设计
17 32 26
17 32 26

中性设计

加入一个颜色的补色或黑色使它色彩消失或中性化。

分裂补色设计
20 57 73
20 57 73

分裂补色设计

把一个颜色和它补色任一边的颜色组合起来。

原色设计
4 36 68
4 36 68

原色设计

把纯原色红、黄、蓝色结合起来。

二次色设计
53 86 20
53 86 20

二次色设计

把二次色绿、紫、橙色结合起来。

三次色三色设计
57 28 95
57 28 95

三次色三色设计

三次色三色设计是下面二个组合中的一个:红橙、黄绿、蓝紫色或是蓝绿,黄橙、红紫色,并且在色相环上每个颜色彼此都有
相等的距离。


色度学原理  设计师必看!
 
 
        色度学是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是一门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以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本文重在理论性,艺用性仅供参考,美术工作者可选读。)

色度学

色度学与物理光学等学科的基础不同, 物理光学可以认为是客观的科学, 是与人类无关的。而色度学却是一种主观的科学, 它以人类的平均感觉为基础, 因此它属于人类工程学范畴, 以对光强的度量来说, 物理光学以光的辐射能量这个客观单位来度量, 而色度学却以色光对人眼的刺激强度来度量。

色度学确切的讲它是研究人眼对颜色感觉规律的一门科学。以对光强的度量来说, 物理光学以光的辐射能量这个客观单位来度量, 而色度学却以色光对人眼的刺激强度来度量。辐射能量很大的波长很长的红光对人来说却没有辐射能量很小的黄光亮, 人们就认为黄光的强度比红光大。

在人们眼中所反映出的颜色,不单取决于物体本身的特性,而且还与照明光源的光谱成分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在人们眼中反映出的颜色是物体本身的自然属性与照明条件的综合效果。我们用色度学来评价的结论就是这种综合效果。

色度学是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是一门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以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

每个人的视觉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在正常视觉的群体中间,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色度学上为国际所引用的数据,是由在许多正常视党人群中观测得来的数据而得出的平均结果。就技术应用理论上来说,已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和可靠的准确性。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ed I'Eclairage-CIE)

主要研究照明的专业术语、光度学和色度学的国际学术研究机构。设在巴黎。早在1924年前就已从事标准色度学系统的研究,1931年根据莱特(W.D.Wright)在1928-1929年和吉尔德(J. Guild)在1931年研究三原色的角度观察效果,加以平均,规定了CIE 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并据以绘制出偏马蹄形曲线的*色度图,称为“1931 CEL-RGB系统色度图”,后经修改被推荐为1931 CIE-XYZ系统,为国际通用色度学系统,称为“CIE标准色度学系统”,所作的图则称“CIE 1931色度图”。1964年又综合斯泰尔斯(W.S. Stiles)和伯奇(J.M.Bruch)以及斯伯林斯卡娅(N.I.Speranskaya)195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制定了CIE1964补充色度学系统以及相应的色度图,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据以进行色度计算和色差计算。1964年又提出了“均匀颜色空间”的三维空间概念,1976年加以修订,并正式被采用。CIE为此还提出了确定的参照光源,称“CIE标准光源”。

眼睛的剖视结构

▲  虹膜(Iris):

位于形成眼压的房水(Aqueous Humor)后面(水晶体前面)决定眼睛的颜色白种人儿童虹膜色素少,为蓝色,年老色素增多成棕黑色)其肌键可控制瞳孔(Pupil)大小(约为2 - 8mm之变化)使得影像随外界明暗变化成像于视网膜上。

▲  角膜(Cornea):

眼球壁的正前方,1mm厚,为一弹性的透明组织占眼球壁面积1/6,光线经角膜曲光折射进入眼内。

▲  水晶体(Lens):

虹膜后透明双凸透镜,两曲面之曲率不同,厚4mm,9mm直径曲光率靠睫状肌(Ciliary Body)收缩而改变。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视觉原理

人眼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个包含在巩膜内的不透光暗室。它具有一个由角膜﹑前房水﹑水晶体和玻璃体组成的折射光学系统﹐它们将入射光线聚焦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像。

虹膜上的小孔叫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改变﹐以便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通量。在低亮度它完全打开时﹐直径可达8mm左右﹐而在高亮度环境中﹐其直径为1.5mm左右﹐其有效孔径(光圈)从f/11到f/2﹐焦距约为16mm。

视网膜由一个感光细胞薄层组成﹐上面的细胞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锥形的﹐一种是杆形的﹐它们大约有一亿二千五百万个﹐不均匀地分布在视网膜上。这两类细胞的作用不同﹐杆形细胞作用相当于高灵敏度﹑粗颗粒的黑白底片﹐它在很暗的光照下还能起作用﹐但不能区别颜色﹐的到的像轮廓不够清晰﹔锥形细胞作用相当于灵敏度比较差﹑颗粒细的彩色底片﹐它在较强的光照下才能起作用﹐能区别颜色﹐得到的像的细节较清晰。

进入眼睛的光线通过瞳孔后到达水晶体凸透镜﹐在周围睫状肌的作用下﹐透镜可以适当地调节它的形状﹐使一定远近范围内(约从无穷远到15cm)的物体都能分别成像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把像的讯号经过视神经信道传送到大脑。

水晶体是折射率不均匀的物体﹐其外层折射率为1.38﹐内层折射率接近1.41﹐水晶体的焦距可以靠其表面曲率的变化来改变。

随着物体离眼睛距离的不同﹐水晶体焦距作相应的变化﹐因而在视网膜上可以得到物体清晰的像﹐这个过程称为调焦。

正常的眼睛处于没有调节的自然放松状态时﹐无穷远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即眼睛的像放焦点正好与视网膜重合﹐所以眼睛观察远处物体不容易疲劳﹐故目视仪器的调节应使像成于无限远处。

观察近距物体时﹐水晶体周围的睫状肌向内收缩﹐使水晶体曲率半径变小﹐这时眼睛的焦距缩短﹐像方焦点由网膜上向前移动﹐使有限距离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放大图片

进入眼睛的光线被视网膜(Retina)上的杆状(Rod)和锥状( Cone)细胞(见右图)所接受,并产生电子讯号刺激后方的神经细胞层在精于大脑整合产生视觉影像。
     杆状(Rod)细胞主司明暗的判别,平均约有1亿两千万个细胞,可接受400~600nm波长的光线,不具色彩判别力。锥状( Cone)细胞,则集中在视网膜中央的部分,可接受400~700nm波长的光线,具辨别色彩的能力,但数量只有6百万个。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人的眼睛对明暗对比的判定,要比色彩的变化来的敏感的原因。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之所以能够看清一个物体,乃是由于该物体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所反射或透射的光进入人眼,刺激了视神经,引起了视觉反应。当这个物体从眼前移开,对人眼的刺激作用消失时,该物体的形状和颜色不会随着物体移开而立即消失,它在人眼还可以作一个短暂停留,时间大约为1/10秒。物体形状及颜色在人眼中这个短暂时间的停留,就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正因为有了这种视觉暂留现象,人们才能欣赏到电影、电视的连续画面。视觉暂留现象是视错觉的一种表现。

眼睛的分辨能力

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与视网膜的结构(主要是其上面的感光单元的分布)有关﹐不同部分亦很大的差别。在网膜中央靠近光轴的一个很小的区域(称为黄斑直径约为1.5mm)里﹐分辨能力最高。能分辨的最近两点对眼睛的张角﹐称为最小分辨角。在白昼的照明条件下﹐黄斑内的最小分辨角接近1'﹐趋向网膜边缘﹐分辨能力急剧下降。所以人的眼睛视场虽然很大﹐水平方向视场角约为160度﹐垂直方向约为130度﹐但其中只有中央视角6~7度的一个小范围内才能较清楚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另外﹐眼睛的分辨能力与照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夜间照明条件比较差的时候﹐眼睛的分辨能力大大下降﹐最小分辨角可达1度以上。

人们大约可分辨出一百多种颜色。这种单波长的色光非常鲜艳, 人们称为纯色。实际看到的色光大多数是由许多种波长的光组成的。例如太阳光就是从红光到蓝光的连续光谱组成的。

颜色的视觉 (视网膜的颜色区)

对颜色的感觉是光的辐射能对视网膜上锥体细胞作用的结果﹐由于锥体细胞的分布不同﹐因而不同区域对颜色的感受能力也不同。

视网膜中央能分辨各种颜色﹐由中央向外围部分过渡﹐对颜色的分辨能力逐渐减弱﹐直到对颜色的感觉消失。

观察小视场和大视场的颜色会有不同结果。

眼感受到颜色﹐不只决定于客观的刺激﹐还取决于用眼的什么位置接受这个刺激。

(例﹕当比较两种颜色时﹐视场的角值不应超过1.5度)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颜色的视觉 (颜色辨认)

颜色是外来的光刺激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因而物体的颜色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还与光源、周围环境的颜色,以及观察者的视觉系统有关系。

一般来说可见光谱上的各种颜色随光强度的增加而有所变化(向红色或蓝色变化)。这种颜色随光强度而变化的现象﹐叫做贝楚德-朴尔克效应。但在光谱上黄(527nm)﹑绿(503nm)﹑蓝(478nm)三点基本上不随光强而变。

人眼对波长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的辨认能力(颜色辨认的灵敏阈)﹐在光谱中的不同位置是不同的。人眼刚能辨认的颜色变化就称为颜色辨认的灵敏阈。

最灵敏处为480nm(青)及600nm(橙黄)附近﹔最不灵敏处为540nm(绿)及光谱两端。灵敏处只要波长改变1nm﹐人眼就能感受到颜色的变化﹐而多数要改变1~~2nm才行。      

颜色的视觉      (颜色的分类)

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

非彩色指白色﹑黑色和各种不同深浅的灰色。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彩色就是指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对于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100%﹐称它为纯白﹔而对于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其反射率为零﹐称它为纯黑。

白色﹑黑色﹑和灰色物体对光谱各波段的反射和吸收是没有选择性的﹐称它们为中性色。

对光来说﹐非彩色的黑白变化相当于白光的亮度变化﹐即当白光的亮度非常高时﹐人眼就感觉到是白色的﹔当光的亮度很低时﹐就感觉到发暗或发灰﹐无光时是黑色的。

颜色的视觉 (非彩色的特性)

1)非彩色的特性

可用明度表示﹕明度是指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

影响的因素:辐射的强度大小(亮度的大小)

一般亮度越大﹐我们感觉物体越明亮﹔但当亮度变化很小﹐人眼不能分辨明度的变化﹐可以说明度没变﹐但不能说亮度没变。因为亮度是有标准的物理单位﹐而明度是人眼的感觉。

人的经验

在同样的亮度情况下﹐我们可能认为暗环境高反射率(例如在较暗环境中的白色书页)明度比亮环境较低反射率(例如在光亮环境中的黑墨)的物体明度高。

彩色的三个特性  (明度)

彩色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和饱和度。色调和饱和度又总称为色品(色度)。

明度     

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每一种颜色在不同强弱的照明光线下都会产生明暗差别,我们知道,物体的各种颜色,必须在光线的照射下,才能显示出来。这是因为物体所呈现的颜色,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光线中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性能。前面提到的红布之所以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只反射红光,吸收了红光之外的其余色光。白色的纸之所以呈现白光,是由于它将照射在它表面上的光的全部成分完全反射出来。如果物体表面将光线中各色光等量的吸收或全部吸收,物体的表现将呈现出灰色或黑色。同一物体由于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的能量不同,反射出的能量也不相同,因此就产生了同一颜色的物体在不同能量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明暗的差别。

白颜料属于高反射率物质,无什么颜色掺入白颜料,可以提高自身的明度。黑颜料属于反射率极低的物质,因此在各种颜色的同一颜色中(黑除外)掺黑越多明度越低。

在摄影中,正确处理色彩的明度很重要,如果只有色别而没有明度的变化,就没有纵深感和节奏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层次。

彩色的三个特性 (色调)

色调    

就是指不同颜色之间质的差别,它们是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视觉上的特有标志。

色彩所具有的最显着特征就是色调,也称色相。它是指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别。从表面现象来讲,例如一束平行的白光透过一个三棱镜时,这束白光因折射而被分散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形成这条光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就是不同的色调。从物理光学的角度上来讲,各种色调是由射入人眼中光线的光谱成分所决定的,色调即色相的形成取决于该光谱成分的波长。

物体的色调由照射光源的光谱和物体本身反射特性或者透射特性决定。例如蓝布在日光照射下,只反射蓝光而吸收其它成分。如果分别在红光,黄光或绿光的照射下,它会呈现黑色。红玻璃在日光照射下,只透射红光,所以是红色。

光源的色调取决于辐射的光谱组成和光谱能量分布及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彩色的三个特性 (饱和度)

饱和度     

是指构成颜色的纯度也就是彩色的纯洁性﹐色调深浅的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的比例。彩色比例越大,该色彩的饱和度越高,反之则饱和度越低。从实质上讲,饱和度的程度就是颜色与相同明度有消色的相差程度,所包含消色成分越多,颜色越不饱和。色彩饱和度与被摄物体的表面结构和光线照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同一颜色的物体,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的物体饱和度大;强光下比阴暗的光线下饱和度高。

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光谱色(即单色光)掺入白光成份时﹐其彩色变浅﹐或者说饱和度下降。当掺入的白光成份多到一定限度时﹐在眼睛看来﹐它就不再是一种彩色光而成为白光了﹐或者说饱和度接近于零,白光的饱和度等于零。物体彩色的饱和度决定于其反射率(或透过率)对谱线的选择性﹐选择性越高﹐其饱和度就越高。也就是说物体色调的饱和度决定于该物体表面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性程度,物体对光谱某一较窄波段的反射率很高,而对其它波长的反射率很低或不反射,表明它有很高的光谱选择性,物体这一颜色的饱和度就高。

不同的色别在视觉上也有不同的饱和度,红色的饱和度最高,绿色的饱和度最低,其余的颜色饱和度适中。在照片中,高饱和度的色彩能使人产生强烈、艳丽亲切的感觉;饱和度低的色彩则易使人感到淡雅中包含着丰富。

颜色的视觉  (颜色的特性)

亮度或明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是指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也可称为色阶。亮度有两种特性:同一物体因受光不同会产生明度上的变化;强度相同的不同色光,亮度感不同。

饱和度指色彩纯粹的程度。淡色的饱和度比浓色要低一些;饱和度还和亮度有关,同一色调越亮或越暗越不纯。

色光的基色或原色为红(R)、绿(G)、蓝(B)三色, 也称为光的三基色。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合,可成为各种色光,但原色却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色光的混合是光量的增加,所以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而两种色光相混合而成白光,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光的物理性质由它的波长和能量来决定。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能量决定了光的强度。光映射到我们的眼睛时,波长不同决定了光的色相不同。波长相同能量不同,则决定了色彩明暗的不同。

色调与饱和度合称为色度(Chromaticity),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色度再加上亮度,就能对颜色作完整的说明。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

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2)在由两个成份组成的混色中﹐如果一个成份连续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变化。由此可导出﹕

补色律     

如果两种彩色以适当的比率混合后可以产生白色或灰色﹐称该两种彩色互为补色。如果两者按其它比例混合﹐则产生近似于比重较大的彩色成份的非饱和色。每一种彩色都有一种相应的补色。

中间色律     

任何两种非补色相混和﹐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决定于两彩色在色调顺序上的远近。

3)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 在视觉效果上相同的光﹐可以是由不同光谱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同色异谱现象 )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凡是视觉上相同的颜色﹐在颜色混合中都是等效的。由此又可导出﹕

颜色代替律       

如果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式中的“=”表示视觉上的相同)﹐那么就有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B +颜色D。(式中的“+”表示相加混合)      例如﹕如果 C=A+B 且 B=X+Y 那么就有 C=A+(X+Y)     .

4)亮度相加律   

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种颜色的亮度的总和。

上述的颜色混合定律不适合用于染料或涂料的混合。

颜色匹配

把两种颜色调节到视觉上相同或相等的方法﹐称为颜色的匹配。通过颜色相加的混合方法﹐改变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特性。

其中两个相互匹配的颜色,尽管处在不同条件下,两个颜色仍始终保持匹配,即不管颜色周围环境的变化,或者人眼已经对其它颜色光适应后再来观察,视场中两种颜色始终保持匹配。称为颜色匹配恒常律。在一个给定的光源条件下,一对具有不同光波的物体可以产生相同的颜色,这一现象叫做条件配色,这一对物体称为条件配色对.

颜色的混合

颜色的相互混合称为混色。混色分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将几种颜色光同时或快速先后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便产生不同于原来颜色的新的颜色感觉,这就是颜色相加混合的方法,称为加法混色。

格拉斯曼定律认为,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和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地变化,混和色的外貌也连续变化。根据颜色的代替律可知,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同的,便可以相互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相同的,因而可以利用颜色混合的方法来产生或代替所需要的颜色。染料的混合称为减色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染料等量混合之后的颜色为黑色。

Kubelka-Munk的色料混合理论认为:当几种色料混合时,总的吸收与散射为各色料的吸收与散射之和。如果各色料之间不起化学作用,则混合物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为各色料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之和。因颜料的吸收作用使光能下降,所以透明颜料的混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

混色规律

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新的颜色,这种方法称为混色法。混色分为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相加混色是各分色的光谱成分相加,彩色电视就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相加产生各种不同的彩色。相减混色中存在光谱成分的相减,在彩色印刷、绘画和电影中就是利用相减混色。它们采用了颜色料,白光照射在颜色料上后,光谱的某些部分使被吸收,而其它部分被反向或透射,从而表现出某种颜色。混合颜料时,每增加一种颜料,都要从白光中减去更多的光谱成分,因此,颜料混合过程称为相减混色。

相加混色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相加混色,除了将三种不同的基色,同时投射到某一全反射面产生相加混色外,还可以利用人眼的某些视觉特性实现相加混色。

1. 时间混色法:将三种不同的基色以足够快的速度轮流投射到某一平面,因为人眼的视觉惰性,分辨不出三种基色,而只能看到它们的混合色。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2.空间混色法:将三种基色分别投射到同一表面上相邻的三点,只要这些点足够的近,由于人眼分辨力的有限性,不能分辨出这三种基色,而只能感觉到它们的混合色。空间事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3.生理混色法:当两只眼睛同时分别观看不同的颜色,也会产生混色效应。例如,两只眼睛分别戴上红、绿滤波眼镜,当两眼分别单独观看时,只能看到红光或绿光;当两眼同时观看时,正好是黄色,这就是生理混色法。

颜色匹配 (转盘匹配)

利用转盘进行颜色混合﹐实现颜色匹配。如右图(a)所示﹐假定所选定的三原色为红(R)﹑绿(G)﹑蓝(B),它们各自的量以扇形面积表示﹐被匹配的颜色(C)放在转盘的中心﹐当转盘转动时﹐R﹑G﹑B先后刺激人眼产生混合色的效果。改变R﹑G﹑B的比例﹐直到与C匹配为止。黑色扇形(图中加阴影部分)的加入﹐是用以调节混合色的明度﹐使其与C的明度一致。以便获得匹配的最好效果。当C很饱和时﹐用图(a)的办法有可能不能实现匹配﹐此时可将三原色之一(例如B)加在被匹配的颜色C上﹐如图(b)所示。

(a)图可以看做是相加混色法中的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足够快的旋转中﹐使人眼分辨不出三种基色,而只能看到它们的混合色。

遥为匹配某一特定颜色所需三原色的数量称为三刺激值。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颜色匹配 (白色屏幕匹配)

用三原色光照明白色屏幕的同一位置﹐光线经过屏幕的反射而达到混合。改变三色光的比例﹐即可实现匹配。如右图所示﹐被匹配的颜色C加在屏幕的另一侧。匹配后﹐视场中S及F两部分的视觉外貌相同。

颜色匹配 (视觉邻近匹配)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颜色匹配 (视觉邻近匹配)

不同的颜色刺激同时作用到视网膜非常邻近的部位﹐也可产生颜色混合现象。这就要求三色光在物面上要靠的足够近。彩色显象管就是基于此原理而实现颜色混合的。

在上述的三种颜色匹配方法中﹐第二种白色屏幕匹配的颜色混合是在外界发生的﹐而其它两种﹐颜色的混合是通过视觉器官实现的。

总结前面提到的颜色匹配的方法﹕

1)颜色的混合是在外界发生的。

2)颜色的混合是通过视觉器官实现的。

色对比和色适应

在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叫做色对比。它包括有明度对比、色调对比、彩度对比。一般的颜色对比是这三种对比的综合结果。对比的结果是增强了相邻颜色间的差异。人眼对某一色光适应后,观察另一物体的颜色时,不能立即获得客观的颜色印象,而带有原适应色光的补色成份,需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才获得客观的颜色感觉,这个过程称作色适应的过程,这种现象称作色适应。

黑体

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谱分布。这种谱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们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black body),以此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通常的光源如太阳,日光灯,白炽灯等发出的光统称为白光.但由于发光物质不一样,光谱成份相差也很大.如何区别各种光源因光谱成份不同而出现的差别呢?为此物理学中用一个称为黑体的辐射源作为标准,这个黑体是一种理想的热辐射体,它的辐射程度只与它的温度有关.

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当然黑体仍然要向外辐射)。显然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许多地物是较好的黑体近似( 在某些波段上)。

基尔霍夫辐射定律(Kirchhoff),在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所辐射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比与物体本身物性无关,只与波长和温度有关。按照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黑体必然是辐射本领最大的物体,可叫作完全辐射体。

色温

当用其它光源和黑体辐射作比较时,察看它的辐射与黑体何种温度时的辐射特性相当(即它们的光谱成份相同),就以黑体此时的温度(绝对温度)称为某光源的色温.在实际使用中,这常是用光源中的蓝色光谱成份和红色光谱成份的比例来区别,光源色温的高低一般是蓝色成份高时色温较高;红色成份高时色温较低.

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相关色温:当光源的光谱只能与黑体某一温度下的光谱相近似,而不能精确等效时,则称这一温度为光源的相关色温。

由于黑体这个温度与颜色有关,故名色温注意,光源的色温与光源本身的温度是两回事,通常两者是不相同的。例如白炽灯光源本身温度为2800K,但其色温是2845K。

维恩(Wien)位移定律指出: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最大的发射本领向短波方向移动(见图2.1-1),所以色温较高的光源,其发出的辐射能较多地分布在波长较短的绿光和蓝光之中;而色温较低的光源,其辐射能较多地分布在波长较长的红光中。因此,在标准白光中,色温较低者,偏红;色温较高时,偏蓝。

电磁波谱

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只有波长380nm到780nm(1nm=10*-6mm)的辐射能引起人们的视感觉,这段光波叫做可见光。

 

色度学原理。 - │Icê Blüe│ - 。。∧rt 

 

颜色的波谱

光色                    波长λ(nm)          代表波长

 红(Red)          780~630             700

 橙(Orange)     630~600             620

黄(Yellow)       600~570             580

绿(Green)       570~500             550

青(Cyan)         500~470             500

蓝(Blue)          470~420             470

紫(Violet)         420~380            420

标准照明体

1) 标准照明体A     代表绝对温度大约为2856K完全辐射体(黑体)的光。

2) 标准照明体B     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4874K的直射日光﹐它的光色相当于中午阳光。

3) 标准照明体C     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774K的平均日光﹐它的光色近似阴天天空的日光。

4) 标准照明体D65       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504K的日光。

5)其它D照明体     代表标准照明体D65 以外的其它日光﹐如D55﹑D75。 D55代表相关色温为5503K的典型日光﹐常用于摄影。 D75代表相关色温为7504K的典型日光﹐用于高色温光源下进行精细辨色的场合。

上述照明体﹐B和C不理想﹐因而用照明体D代表日光。在应用中﹐推荐A和D65作为普遍应用的标准照明体。

标准光源

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以统一色调值。这4种标准光源的名称见下表,在这4种标准光源中,常用的C光源和D65光源,我国以D65为标准光源。

1) 标准光源A      色温2856K的充气钨丝灯。

2) 标准光源B       A光源加一组特定的戴维斯-吉伯逊液体滤光器﹐以产生相关色温4874K的辐射。

3) 标准光源C        A光源加另一组特定的戴维斯-吉伯逊液体滤光器﹐以产生相关色温6774K的辐射。

标准照明体D ﹐CIE尚未推荐出相应的标准光源。

我国以D65为标准光源。

关于颜色视觉理论

现代颜色视觉理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杨-赫姆霍尔兹的三色学说,二是赫林的“对立”颜色学说。前者从颜色混合的物理规律出发,后者从视学现象出发,两者都能解释大量现象,但是各有欠缺之处。例如:三色学说是最大优越性是能充分说明各种颜色的混合现象,但最大的因难是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对立学说对于色盲现象能够得到满意的解释,但是最大的困难是对三基色能产生所有颜色这一现象没有充分的说明,而这一物理现象正是近代色度学的基础,一直有效地指导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视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视技术中是依靠三色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

在1971年后阶段学说逐渐的取而代之,其认为有三种色彩的接收器,在接受到光线刺激时,将来自不同波长的刺激透过神经细胞传送电子讯号给大脑。而大脑的则将送进来的讯号依对立色彩学说的原则进行处理而反应成你所认知的色彩。也就是说眼睛视网膜底部的色彩接受端会对三原色的波长(R.G.B)产生反应,并且产生神经电子讯号送往大脑进行判读。而大脑会将所得到的讯号转换为红,绿,黄,蓝四色(C.M.Y.K.)并组合成影像。

光学基础知识:白光、颜色混合、RGB、色彩空间

 

1665年,牛顿(Isaac Newton)进行了太阳光实验,让太阳光通过窗板的小圆孔照射在玻璃三角棱镜上,光束在棱镜中折射后,扩散为一个连续的彩虹颜色带,牛顿称之为光谱,表示连续的可见光谱。而可见光谱只是所有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

牛顿认为白光(太阳光)使复杂的,由无数种不同的光线混合,各种光线在玻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棱镜没有改变白光而只是将它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把这些组成部分混合,能够重新恢复原来的白色。利用第二块棱镜可以将扩散的光再次合成为白光。

在重新合成之前,通过屏蔽部分光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Young在1802年的实验表明:如果在红、绿、蓝区域选择部分光谱,这三者适当的混合可以再现白光。

后来,Helmholtz成功地定量分析了这种现象。混合物中红、绿、蓝比例的变化可以产生多种颜色,几乎可以产生任何颜色,红色、绿色、蓝色三者等量的混合可以再现白色

所以:红、绿、蓝这三种颜色就称为“三原色”(RGB)

红色(Red)

绿色(Green)

蓝色(Blue)

红、绿、蓝光的混合结果暗示了人眼也拥有三种颜色的灵敏读,分别对应于红、绿、蓝。这种三灵敏度理论称之为Young-Helmholtz颜色视觉理论。它可以对三原色合成颜色作出非常简单的解释。

三原色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涉及视觉的场合。

补色的概念:从白色中减去颜色A所形成的颜色,称之为颜色A的补色 (complementary color)。

补色的形成:(白色减掉三原色,就是黑色)

补色的特点:当使用某个补色滤镜时,该补色对应的原色会被过滤掉:

原色以及所对应补色的名称:

原色

红色(Red)

绿色(Green)

蓝色(Blue)

补色

青色(Cyan)

洋红色(Magenta)

黄色(Yellow)

颜色再现有两种方式:

1、原色加法:三原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白色,任意其中两种原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补色。

这是合成的示意图:

加色法

2、原色减法:三补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黑色,任意其中两种补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原色。

这是合成的示意图:

减色法

原色加法比较简单,由原色叠加而形成其他颜色,但是应用较少;而原色减法是从白色中减掉相应原色而形成其他颜色,就是用补色来叠加形成其他颜色,应用的场合比较多。

色彩空间

随着数字摄影的兴起,计算机处理图象已经成为主流,但是现在多数的计算机设备无法完全再现人眼可辨认的色彩。一般的数字影像都是采用了sRGB色彩空间,处理范围比较宽的是Adobe RGB。下面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颁布的CIE1993-RGB系统的色度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