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更年期综合症>> (一)临床表现 妇女通常在48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相应发生月经紊乱,直至月经闭止。 在月经将绝未绝的1—2年间,称为“更年期”。在此期间,可出现 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情绪不稳定,思想不集中,容易烦躁激动、忧郁、 疲倦、头痛、失眠、出汗、面部阵发性潮红、忽冷忽热,以及心律不齐、血 压波动和月经不调等症状,总称为“更年期综合症”,中医称其为“绝经” 或“断经”前后诸症。 (二)辩证分型 1.肾阴虚型 头目晕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 膝酸疼;或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或皮肤干燥、瘙 痒,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肾阴,佐以 潜阳。 2. 肾阳虚 面色晦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纳呆腹胀,大 便溏薄;或经行量多,或崩中暴下,色淡或黯,有块,面浮肢冷,夜尿多或 尿频失禁;或带下清稀,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 宜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 (三)食物疗法 1.肾阴虚型 (1)首乌大米方(民间验方):首乌10—30g(布包),大米(或小米) (2)莲子粥 (《饮膳正要》):莲子肉50g(去皮心),糯米50g至100g, 冰糖适量。用水同煮莲子、糯米成粥,加冰糖水。每日晨起吃一小碗,或不 拘时作点心食之。 2.肾阳虚型 (1)枸杞栗子羊肉汤(民间验方):枸杞子15g,栗子18g,羊肉60g, 粳米60g。用法:以上诸味煮粥,常食。 (2)芡实粉粥(《本草纲目》):芡实粉30g,核桃肉15g(打碎)、 红枣5个(去核),白糖适量。用法:先将芡实粉用凉开水打糊,放入滚开 水中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粥,加糖,不拘时食之(一次量)。 (3)金樱子粥(《饮食辨录》):金樱子30g,粳米50g。用法:先用 水煮金樱子取汁去滓,用汁煮米做粥,睡前作夜宵食之(食时亦可放入盐少 许)。 (四)药酒疗法 1.肾阴虚型 地黄煮酒(《太平圣惠方》):黄酒 200ml,生地黄 6g,益母草 10g。 用法:黄酒倒入瓷杯中,再加后二药,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20 分钟。每次温饮50ml,每日2次。 2.肾阳虚型 宁杞杜仲酒(《百病饮食自疗》):宁杞30—60g,杜仲30g,白酒250g。 用法:将上药浸于酒中3—5天,即可取用。每次饮用15—30ml,每日2次。 (五)茶疗法 1.肾阴虚型 玉米芯茶(《江苏省中医验方交流汇集》):玉米芯不拘量(或30g)。 用法:将玉米芯切碎,加水煎汤,入糖适量即可。每日1—2剂,代茶频饮。 2.肾阳虚型 花生叶茶(《百病饮食自疗》):花生叶 50g,冰糖适量。用法:将花生叶洗净,煎水,调入冰唐令溶化即得。当茶频频饮之。 十、<<产后身痛>> (一)临床表现 妇女产后皮肤汗腺功能旺盛,借以排泄孕期体内所积贮的水分,所以产 褥期前数日出汗较多,尤其是在睡眠和初醒时更甚。产妇产后由于身本抵抗 力下降,受凉后很容易感冒。部分妇女在产后,出现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麻 木不仁;甚至发生身热头痛,腰膝活 动不灵等症状。中医称之为“产后 身痛”或“遍身痛”。 (二)辩证分型 1. 血虚型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 脉细无力。治宜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2.风寒型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宛如锥 刺,或肢体肿胀,麻木重着,步履艰难,得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治宜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3.肾虚型产后腰脊酸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舌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宜补肾,强腰,壮筋骨。 (三)食物疗法 1.血虚型 (1)生姜归芪羊肉汤(民间验方):当归 30g,黄芪 30g,生姜 15g, 羊肉250g。用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用布包好,同放砂锅内加水 适量,炖至烂熟,去药渣,调味服食,每天1次,连服4—5天。 (2)薏米大枣红糖方(民间验方):薏米30g,大枣15g,红糖、米酒 各适量,同煮粥食。每天1剂,连服数天。 2.风寒型 (1)姜艾木瓜肉桂汤(民间验方):艾叶 15g,生姜 9g,木瓜 9g,肉 桂2g。用法:上药加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数天。 (2)葱白苏叶红糖方(民间验方):葱白100g,紫苏叶9g,红糖50g。 用法:先用水煎葱白、紫苏叶,再冲红糖温服。每天1次,连服3—5天。 3.肾虚型 姜参鲤鱼补虚方(民间验方):鲤鱼约 500g,生姜 20g,党参 15g,白 术25g,茯苓25g,当归15g。用法:将鱼去鳞内脏,药物用布包好,同放瓦 锅内加水1000ml,文火炖至烂熟,去药渣,用葱、蒜、无盐酱油调味,食鱼 肉喝汤。 (四)药酒疗法 1.血虚型 (1)独活人参酒(《太平圣惠方》):独活45g,白藓皮15g,羌活30g, 人参20g。用法:将独活、羌活分别去芦头:上四味,捣为粗末,每次用10g 药末,同水7份,酒3份,煎至7份,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2)当归独活酒(民间验方):独活60g,大豆500g,当归10g。用法: 将独活去芦头后,上三味药中先将独活、当归捣碎细,置干净器中,以酒 2 斤浸之1宿后,将大豆炒令其青烟出,投入酒中密封,候冷,去渣备用。每 日3次,每次温饮1杯。2.风寒型 (1)黄芪防风酒(《普济方》):黄芪 60g,蜀椒 60g,白术 60g,牛 膝 60g,葛根 60g,防风 90g,炙甘草 30g,山萸肉 30g,制附子 30g,独活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用生白布袋盛,置干净器中,用酒1.5公斤浸, 封口。春夏3日,秋冬5日后开封,去渣备用。每次温服1杯,不拘时。 (2)僵蚕豆淋酒(民间验方):黑豆 250g,僵蚕 250g,酒 1000g。用 法:将黑豆炒焦,以酒淋之,绞去渣,贮于净器中,将僵蚕投入酒中,经 5 日后取用。每日2次,夜1次,每次温饮50ml。 3.肾虚型 (1)乌鸡酒(《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乌鸡2000g,当归800g,桑寄 生500g,红枣2000g,益母草浸膏500g,黄精800g。用法:以适量酒浸泡上 药,口服1次30ml,1日2次。 (2)杜仲寄生酒(《太平圣惠方》):杜仲(去粗皮,炙微黄,剉)60g, 桂心、丹参、当归、菴蔄子、川芎、牛膝(去苗)、桑寄生、附子(炮裂、 去皮、脐)、熟干地黄(剉)各30g,川椒(去闭口及目,微炒)15g。 用法:上药细剉,用生绢袋盛,用好酒1000ml,瓷瓶中浸7日,密封后 开取。每日空腹及午食前,温饮50ml。(注:阴虚火旺者忌) (3)毛鸡药酒(《治疗与保健药酒》):干毛鸡160g(或鲜毛鸡320g, 均除去毛、内脏),当归160g,红花160g,赤芍15g,桃仁15g,白芷160g, 茯苓20g,川芎160g,千年健160g。 用法:以上九味药,干毛鸡(鲜毛鸡不蒸)用蒸气蒸15分钟,放凉,用 白酒适量浸泡 25 天后,与当归等八味置容器内,加白酒(前后两次共 17000ml)密闭泡45—55天,滤过即得。口服每日3次,一次15—30ml。 十一、<<产后出血>> (一)临床表现 产妇把胎盘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达4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属中 医“产后血晕”的范畴,主要因子宫收缩无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 现是: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血液积存产道,严重者可发生 休克。产后出血所伴随的症候,可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 浮肿、乳汁分泌缺乏、脱发、畏寒等。 (二)辨证分型 1.血虚气脱型产后出血过多,突然头晕眼花,心悸胸闷,烦躁欲吐,不 能坐起;渐至昏迷不知人事,甚则眼闭口开,手撒肢凉,冷汗淋漓,面色苍 白;舌淡少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等。治宜补气固脱为主。 2. 血淤气逆型 恶露不下,或下而不爽,小腹疼痛拒按;甚至心下满急, 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色紫暗;唇舌赤 紫,脉弦或涩等。治宜行血逐淤为主。 产后出血的治疗除采用止血、输血、输液抗休克、抗感染和必要时手术 治疗外,可及时选用食疗、酒疗、茶疗等,可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三)食物疗法 1.血虚气脱型(1)桂圆红枣粥(经验方):桂圆肉10— 用法:上几味放入砂锅内,加水400ml,采用文火至微滚到沸腾后10分 钟,见粥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可停火焖5—10分钟即成,晨起空腹与睡前各 服食1次。 (2)醋酒蟹爪饮(经验方):蟹爪 100g,米醋和黄酒适量。用法:上 三味加水适量共煎服。 (3)鸡蛋三七方(经验方):鸡蛋 1枚,汉三七末5g。用法:将鸡蛋 开 1小孔,装入汉三七末,糊口蒸熟。食之。 (4)鸡蛋黄酒方(经验方):鸡蛋黄 5 枚,黄酒 50ml。用法:将上二 味加水少许调匀,酌加盐少许,蒸30分钟。每日食1—2次。 (5)大米人参姜汁粥(经验方):大米50g,人参末、姜汁各10g。用 法:大米煮粥,加入人参末、姜汁搅拌均匀。供早晚餐服食。 2.血淤气逆型 (1)韭菜方(《傅青主女科》):韭菜适量,醋适量。用法:韭菜(切) 入瓶内,注热醋,以瓶口对鼻。 (2)黑豆红花煎(经验方):黑豆30g,红花6g,红糖60g。用法:黑 豆、红花水煎,加红糖60g,温服。 (3)木耳冰糖饮(民间验方):黑木耳、冰糖各适量。用法:上二味炖 烂,每服1匙,每日2次。 (4)良姜米醋鸡蛋方(民间验方):良姜10g,鸡蛋2枚,米醋15ml。 用法:把良姜研制成粉,打入鸡蛋并调匀,入锅干炒,将熟时以米醋炙之。 顿服。 (四)药酒疗法 1.血虚气脱型 (1)当归地黄酒(经验方):生地黄、当归尾各50g,黄酒500g。用法: 将上药共细碎,用酒煎数百沸,去渣备用。每温饮20ml,每日3次。 (2)地榆菖蒲酒(《药酒验方选》):菖蒲20g,地榆50g,当归40g。 用法:上三味药捣为细末,黄酒 500ml,同煎取一杯,去药渣。饭前分三次 温服。 (3)地黄煮酒(《太平圣惠方》):黄酒 200ml,生地黄 6g,益母草 20分钟。每次温饮50ml,每日二次。 2.血淤气逆型 (1)红蓝花酒(《普济方》):红蓝花60g,用法:上药为末,分二服, 每服温酒二盏。 (2)没药酒(《圣济总录》):没药 15g。用法:上一味,用酒三盏, 将没药磨尽,每服一盏,煎沸。温服,每次服一盏。 (3)菖蒲酒(《妇人大全良方》):菖蒲45g。用法:上细剉,以酒二 盏,煮取一盏,去渣。分温三服,食煎。 (五)茶疗法 1.血虚气脱型 (1)红糖茶方(民间验方):红糖适量,和茶饮。日饮3次,一般不超 过10天。 (2)益母草茶方(民间验方);绿茶 2g,益母草 200g(鲜品 400g),红糖25g,甘草 3g。用法:上四味加水600ml,煮沸 5分钟即可。分 3 次温 饮,每日1剂。 2.血淤气逆型 蒲黄茶(民间验方):蒲黄100g。用法:将上药用水煎代茶饮。 十二、<<产后腹痛>> (一)临床表现 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被称为“产后腹痛”。临床主要表现是在新 产后,痛在下腹部,多为阵发性,不伴有寒热等症。病人除有腹痛之外,尚 有头晕耳鸣,腰部坠胀;或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等症状。 (二)辩证分型 1. 血虚型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 燥,舌质淡红,苔薄,脉虚细。治宜补血益气。 2.血淤型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热稍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 紫暗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暗、苔白滑,脉沉紧或 弦涩。治宜活血祛淤,散寒止痛。 (三)食物疗法 1.血虚型 (1)姜归益母汤(经验方):益母草 50g,生姜 30g,红糖 15g,当归 (2)当归羊肉汤(民间验方):羊肉500g,当归、党参、山药各25g, 佛手 15g。用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党参、佛手用纱布包好,一同放 于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微火煮2小时,去药渣,调味服食。每天 1次,连服7—8天。 2.血淤型 (1)炮姜活血饮(经验方):当归10g,炮姜3g,川芎3g,桃仁3g, 炙甘草3g。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 1剂,早晚各 1次。 (2)红鸡冠花鸡蛋方(民间验方):红鸡冠花 3g,鸡蛋 2 枚。用法: 以红鸡冠花浓煎取汁,乘沸冲生鸡蛋,再置火上微沸,待温时顿服。 (3)桂皮红糖方(民间验方):桂皮6g,红糖12g。用法:上方加水适 量煎服。每天2—3次,连服4—5天。 (四)药酒疗法 1. 血虚型 (1)大补中当归酒(《千金方》):当归 40g,续断 40g,肉桂 40g, 川芎40g,干姜40g,麦冬40g,芍药60g,吴茱萸100g,干地黄100g,甘草 用法:上药共碎细,布包,置干净器中,用酒2公斤浸之,经一宿,加 水1公斤,煮取1.5公斤,备用。每日3次,每次饭前温饮15—20ml。 (2)羌活酒(《普济方》):羌活120g。用法:将羌活加入2000ml白 酒中,煮取1000ml。每次20—30ml,每日2次。 (3)桂心酒(《备急千金要方》):桂心90g,白酒3000ml。用法:将 桂心入酒中煮取2000ml,去渣。每次30ml,每日3次服。 2.血淤型(1)生牛膝酒(《备急千金要方》):生牛膝 用法:将生牛膝入酒中,煮取2公斤,去渣。若用于牛膝根,以酒渍之一宿, 然后可煮。每次服30ml,每日2次。 (2)泽兰酒(《百病饮食自疗》):泽兰30g,米酒300g。用法:将上 药共煎,饮时再加少量米酒。视酒量大小,以不醉为度。 (3)玄胡酒(《百病饮食自疗》):玄胡10g,白酒300g。制法:将玄 胡入酒中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饮用15—30克,每日2次。 (4)红蓝花酒(《金匮要略》):红蓝花30g。用法:用白酒200ml, 煎减至半,去渣候温。每次服50ml,不止再服。 (五)茶疗法 1.血虚型 (1)菊花根茶(《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白菊花根3枚。用法: 上药洗净,切碎,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2)红糖胡椒茶 (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红糖15g, 胡椒1.5g, 茶叶3g。用法:红糖炒焦,胡椒研末,与茶叶共用沸水冲泡。随意饮之。 2.血淤型 (1)益母糖茶(《百病饮食自疗》):益母草6g,红糖15g,茶叶3g。 用法:上三味用开水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2)山楂茶 (经验方):绿茶2g,山楂片25g。用法:上二味加水400ml, 煮沸5分钟后分3次温饮(加开水复泡可续饮)。每日1剂。 (3)红糖10g,茶叶末少许,热黄酒适量冲服。(经验方) 十三、<<恶露不绝>> (一)临床表现 恶露是指分娩或流产后阴道的排出物,包括宫腔内积血、坏死的胎膜组 织和宫颈粘液等。妇女分娩或流产后,由于子宫肌肉收缩和细胞自体分解作 用,阴道可陆续排出少量暗红色的液体。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产后3—4天内 为红色,量多,含有较多的血液、血块及坏死的胎膜等;以后逐渐变为淡红 色,产后2 周左右变为黄色,一般 3—4 周后恶露才净。如果产后超过 3—4 周以上,这种紫暗色液体仍未停止,或因此而引起较多的出血,叫做恶露不 绝。另外,还有腰痛、小腹下坠胀急等症状。有时可引起出血过多,或者产 后感染等。 (二)辨证分型 1.气虚型 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质稀薄、无 臭气;小腹空坠,神倦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脉缓弱。治宜补气摄血。 2. 血热型 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质稠粘,有臭秽气;面色 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虚细而数。治宜养阴、清热、止血。 3.血淤型 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爽,量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 舌紫黯或边有紫点,脉弦涩或沉而有力。治宜活血化淤。 (三)食物疗法 1.气虚型 (1)党参白术黄芪粳米汤(民间验方):党参9g,白术18g,黄芪15g。 用法:先把前三味布包煎汤,再入粳米煮粥吃。每天1剂,连服6—7天。(2)鸡蛋三七方(民间验方):鸡蛋 1 枚,汉三七末 5g,用法:将鸡 蛋开一小孔,装入汉三七末,糊口蒸熟。食之。 (3)鸭蛋苏木藕节方(民间验方):鸭蛋1个,苏木6g,藕节30g。用 法:将后两味煎汤去渣,然后加入去壳熟鸡蛋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天 1 剂,连服3—5剂。 2.血热型 益母草木耳红糖方(民间验方):益母草 50g,黑木耳 10g,白糖 50g。 用法:上三味,水煎服。或益母草膏每天3次,每次 1汤匙,水冲服。 3.血淤型 益母草鸡蛋红糖方(民间验方):益母草 30—60g,鸡蛋 2 个,红糖适 量。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加红糖调味,吃蛋饮汤。每天 1 剂,这服5—6次。 (四)药酒疗法 1.血虚型 (1)黑豆酒(《普济方》):净黑豆(炒令甚热)1000g,羌活 30g, 无灰酒 5000g。用法:用黑豆炒令甚热,以无灰酒淋之,入羌活同浸。适量 饮服。 (2)鸡蛋醋酒大枣方(民间验方):鸡蛋3个,醋 1杯,酒 1杯,大枣 20枚。用法:把鸡蛋生壳,与醋、酒搅匀,再加大枣及水适量煎服。每天1 剂,连服数天。 (3)猪肾酒(《普济方》):牵牛30g,猪肾1个。用法:用牵牛碾细 去皮,取末入猪肾中,以线扎青竹叶包,用慢火煨热。空腹温酒嚼下。 2. 血热型 地黄酒(《普济方》):生地黄汁 1000g,生姜汁 100g,清酒 2000g。 用法:上药先煎地黄汁3—5沸,次入生姜汁,并酒再煎一两沸。每次温服一 小盏,每日3次。 3.血淤型 (1)牛膝酒(《普济方》):牛膝(去苗)45g。用法:以酒一大盏半, 煎至一盏,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 (2)归芍姜桂酒(《外台秘要》):当归 60g,生姜 90g,桂心 90g, 芍药60g。用法:上四味药切细,以水酒各3500ml,煮取2000ml,每, 次 30ml,每日2次服。 (3)红糖茶叶黄酒方(民间验方):红糖100g,茶叶3g,黄酒适量。 用法:先把前两味加水煎汤,去茶叶后用热黄酒冲服。每天1—2次,连服3 —5天。 (五)茶疗法 1.血虚型 红糖茶(《陕西中医》):红糖适量。用法:和茶饮,每日3次,一般 不超过10天。 2.血热型 赤豆茶(《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赤豆 50—100g,红糖适量。 用法:上药煮汤,入红糖令溶。代茶饮。 3.血淤型 蒲黄茶(经验方):蒲黄100g。用法:将上药用水煎代茶饮。十四、产后缺乳 (一)临床表现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足”,或“浮汁 不行”。产妇除了缺乳之外,尚有面色苍白,食少、便溏;或者有乳房胀满, 神志抑郁,胸闷纳差等症状。 (二)辨证分型 1. 气血虚弱型 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 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虚细。治宜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2.肝郁气滞型 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胸胁胀闷,情志抑郁不乐, 或有微热,食欲减退;舌正常,苔薄黄,脉弦细或数。治宜疏肝解郁,通络 下乳。 (三)食物疗法 1.气血虚弱型 (1)黑芝麻饮(民间验方):黑芝麻适量。用法:黑芝麻炒老研末,冲 服。如加猪蹄汤冲服更好。亦可用芝麻炒研后加盐少许食之。 (2)猪肉黄花饼 (民间验方): 黄花菜 (水泼发后) 250g, 猪肉末 500g, 葱、盐各少许,白面粉适量。用法:将黄花菜、肉未及佐料调成肉馅,再用 和好的白面做成馅饼,或烙或油煎, 1次或分数次食用。 (3)鲶鱼鸡蛋(《药膳食谱集锦》):鲶鱼 1 条,鸡蛋 2 枚。用法: 选用重约 250g 之鲶鱼,去内脏及杂物,洗净切碎与鸡蛋共煮成汤,当点心 服食,服3—5剂即可奏效。 (4)荞麦花饮(《偏方大全》):荞麦花50g,鸡蛋1个。用法:荞麦 花煎煮成浓汁,打入鸡蛋再煮。吃蛋饮汤,每日 1次。 2. 肝郁气滞型 (1)莴苣炒蛋(《鸡蛋养生食谱》):莴苣300g,鸡蛋3枚,绍酒5g, 姜末少许,精油4g,素油50g,清汤50g。 用法:将莴苣去叶除根再去皮,留茎洗净,用刀顺长剖为两片,再斜切 为薄片,入碗,用少许盐拌匀,腌渍片刻,捞出挤出汁,待用。鸡蛋磕入碗 中,放入绍酒、精盐打匀,将炒锅上火,放油30g烧热,倒入蛋液炒熟后装 起。再放油 20g,下姜末炒香,放入莴苣片炒片刻,倒入清汤,加少许精盐 烧沸,再倒鸡蛋,炒匀后装盘即可。顿服。 (2)催乳肉醋饮(民间验方):醋 500ml,肥猪肉 250g, 生姜 100g, 番木爪2只,红糖适量。用法:将番木瓜去皮核,切成块,同猪肉、姜、醋 加适量水煮熟,加红糖分次食之。 (3)赤小豆粥(《长寿粥谱》):赤小豆50g,粳米100g,红糖少许。 用法:先将赤小豆煮开花,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酌加红糖,每日2次, 早晚服用。 (四)药酒疗法 1.气血虚弱型 (1)吴茱萸根浸酒(《圣济总录》):吴茱萸根(粗者)l尺,麻子50g, 陈皮70g,酒 1公斤。用法:将吴茱萸根切碎,捣陈皮、麻子为泥,然后拌 入吴茱萸根,用酒浸1宿后,慢火上微煎,去渣,贮瓶。分作5份,空腹温服。 (2)鱼灰酒(民间验方):鲤鱼头(瓦上烧灰)5枚,黄酒500ml。用 法:将上1味细研为散,用酒同煎数沸,去渣备用。早、午、晚各温饮15— 20ml。 (3)虾米酒(《本草纲目》):虾米、黄酒各 500g。用法:将净肉捣 烂为膏,每用2勺,调黄酒1杯。每日温饮2次。 2.肝郁气滞型 (1)栝萎酒(《圣济总录》):栝萎(黄大者捣碎)1 枚,好酒 5 杯。 用法:将上药,熟捣令烂,用酒煎去3杯,剩2杯,去渣。每温服1杯,不 拘时候。 (2)涌泉酒(《验方新编》):王不留行、天花粉各10g,当归7g,穿 山甲(炙黄)5g,甘草 10g。用法:将上药,共为细末,每取 7g,同黄酒 2 杯,煎取1杯,候温备用。温饮,每日2次。 (3)催乳酒(《千金要方》):猪蹄(熟炙捶碎)2 枚,通草(细切) 量饮酒食肉。第十四章 眼、耳、鼻、喉、口腔科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