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荼

 昵称7942270 2011-10-26
四川人爱喝茶,所以有人说:“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茶馆,就成为四川人最世俗化又最活泼的生活场景。
  我的家乡双河场是川西平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岷江从小街旁流过,四周是一派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林盘里茂林修竹环抱农舍,田陌上是满眼的绿,沁人心扉。传承川人爱喝茶的习俗,于是,茶馆便成了小镇一景。临街的陈旧的老式穿斗房铺面,遗留着明显的岁月痕迹:凹凸不平的地面,不白不黑的墙面,四方桌,竹制的靠背椅。灶台上面的几把老式茶壶“吱吱”的冒着热气,小贩不时穿堂,边走边吆喝:“瓜子、花生、糖”... ...这一切,正是过去“老成都”“老茶铺”的模式。那时的茶铺还都烧柴,通常都是烧的青杠劈柴,火大经得熬。茶铺泡茶的水也十分地讲究,要用井水,井水还得经过滤缸过滤。泽渊大爷的滤缸就是用小石子、粗河沙、棕皮和木炭一层层地铺放在大瓦缸里。将井水取来倒在缸里,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从一小竹管流出,才可以烧开泡茶。
  盖碗茶里有人生,也有人生百态。当茶中繁华落尽,浮出来的正是小镇历史文化的积淀。每天天边一出现亮色,临街的门扇便“咿呀呀”地打开,睡眼惺忪的女主人搂来柴火,添水烧锅。这时,铺着青石的街道上便响起了茶客的脚步声。家乡的老人素来有喝早茶的习惯,他们不约而至,相互打着招呼,纷纷入座候茶。茶铺女主人笑眯眯的面容洋溢着温馨,道声“早啊”!便右手提铜茶壶,左手卡住锡托盘,左手一扬,“哗”地一声,一串茶盘脱手飞出,茶盘刚停稳,“咔咔咔”,茶碗便放在了茶盘上,拎起茶壶,蜻蜓点水,一圈茶碗,碗碗鲜水掺得冒尖,却无半点溅出碗外。这种冲泡盖碗茶的绝招,往往使人又惊又喜,成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盖碗茶,以其茶具而得名。这种茶具由三部分构成:茶盖、茶碗、茶盘(托)。是“一层套一层”,“层层相套” 地最有特色的茶具。茶盘为最底层,它与茶碗一样大,面大脚小,上面托着茶碗。当年的茶盘均为铜錫锻制。茶碗位处中间,茶盘在下,茶盖在上。三件茶具,各有功能。其寓意为“天盖之,茶盖;地载之,茶船;人育之,茶碗。”它表达了蜀人朴素的人文思想。茶碗装茶水,茶盘方便敬茶,有客来访敬茶时,只需端着茶盘敬请客人品茶,既文雅,又大方实用。茶盘、茶盖还方便喝茶,喝茶时,人们可一手端着茶盘往嘴边送,另一手拿着茶盖,茶盖稍稍打开缺口,挡着上浮的茶叶,让茶水流出,顺利入口。茶盖还有保温留香的作用。茶碗注入沸水后,茶味一时无法全出,用茶盖盖严,使茶味在热水中浸出。茶盖就有保茶香不外溢,加浓茶味的功用。茶水须趁热而饮,方能沁脾、提神、清心。品茶时,一般都比较慢,时间较长,如果茶碗没有盖,茶水很快就会变凉。卸下茶盖,又可散热,使其温凉适宜。茶馆里,老茶铺里的老茶客们,大口地喝着两个铜元一碗的茶,或是吸着叶子烟,或是打着长牌,麻将,或是摆着“龙门阵”... ... 舌品茶味,鼻嗅茶香,暖胃涤肠,清心醒脾,心旷神怡。一切是那样的悠闲自得。阳光透过屋顶的破壁,照射在茶铺内,一切是那么温馨,那么质朴,仿佛回到了他们过去的时光。 听说曾有人问及:“喝茶有什么好处?”原本以为会得到一些处理膳食方面的知识,谁知答案却是:“茶里有‘禅’”。我不禁惊叹于成都人茶文化的普及与深入。茶神合一,正是茶道之精神的真义,茶文化的市民化正反映出成都人成熟的心智和旷达的人生观。 这真是一种难以磨灭、令人追忆的成都人情习俗之魂。这番景象百年来不曾变过,身临其中,时光俨然凝固了一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