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村姑润儿 2011-10-28

 

 

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大意是说,婚姻是围城,进了城的男女,喜欢出轨,渴望外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于丹教授总结的。仔细一想,于丹教授并非信口开河。

 

  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这“莫不”就有全部的意思。喜出,自然是女人出墙、男人出轨。出墙,出的是婚姻围城这堵墙;出轨,出的是婚姻秩序这个轨。在围墙里生活很郁闷,郁闷的时候就想探出头来透透气,要么趴在墙头上看看,要么翻过墙头跑跑;在轨道上走路很受约束,走得久了,就想离开轨道到原野上疯疯。出墙也好,出轨也罢,都是为了好奇的“外”——墙外的天地,轨外的世界。里面的风景很无奈,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认可这句话。所以,望外之心,人皆有之,人常有之。

 

人在有生命的时候,欲望是永远不会停歇的。吃饭,有吃得更好的欲望;睡觉,有睡得更香的欲望;求美,有追求更靓的欲望;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也还有生的欲望。在这所有的欲望中,人最容易迁就、最容易放纵的欲望,是情的欲望。婚姻中的男女,往往会羡慕别人的婚姻,甚至艳羡别人的丈夫或者妻子,也有人会艳羡那些未婚男女的自由与洒脱。由羡慕到出墙或者出轨,这有一个内心争斗的过程,最终是望外之心战胜了守内之心。假若我们抛却道德的面具,这种“出”和“外”恰恰是人性回归自然的一种本能。

 

每个人都想追求一种完全自我的自由和快乐,这就是放纵,但这不是道德家所说的放纵,它是人类本性使然的放纵。其实,人都有一个力求正经的表面和企图遮掩的内心,有一个表面的光明和内心的黑暗或暧昧。内心期望着一种暧昧的放纵,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堕落,在语言和道德的冠冕下,感官及精神总是躁动不已。在社会的、家庭的、观念的、伦理的约束之下,希望着出位和放纵的旗帜不时猎猎飘动,甚至希望得到预料之外又情不能禁或情不自禁的收获。

 

婚姻中的男女,“喜出”的是情,“望外”的也是情。道学家曾经提出过“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其实,天理也谓天伦,天伦之乐难道没有“情”做基础吗?至于人欲,既是自然法则,更是天理之一部分。天理、人欲实为一体,何以灭之,又何以能灭之?

 

于丹教授这句话,真的是一句实话,是摒弃了一切虚伪和堂而皇之的说教以后的一句实话。世界上没有不食烟火的圣人,自古到今,大人物、小人物,政治家、学问家,甚至道德家,在婚姻这个圈子里,或多或少都“喜出望外”过,有的还因为“喜出望外”而名声大噪,显赫一时。

 

但是,是不是因此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喜出望外”了呢?是不是因此就完全地放纵身与心而“出”而“外”了呢?当然不是!人有放纵自我、追求自由的欲望,也有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假若因为“喜出”和“望外”而使自己的身心更加痛苦,甚至是毁灭,那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意义还有什么价值呢?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来理解“喜出望外”。“喜出”,是我们喜欢生活中出类拔萃的人,也力求自己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社会成员;“望外”,放眼眺望外边的世界,不画地为牢,不固步自封,不沾沾自喜,虚怀若谷地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我们的眼界宽了,我们的天地大了,我们就不会拘泥在婚姻围城里自怨自艾,斤斤计较。墙里墙外,轨上轨下,风景一般秀美。“出”,是一支锦绣,我们为什么不喜出?“外”,是一片阳光,我们何乐而不望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