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型教师必备的创新能力

 老友茶馆 2011-10-30
创新型教师必备的创新能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4 更新时间:06-28

 

一、思考能力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教师创新能力中最必需也最重要的素质。教学生学会思考并养成思考的习惯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养成思考习惯。首先,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某跨国公司在辞退一位员工时,老总和员工有这样的精彩对话:“我有30年的工作经验。”“不,你只有一年的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30次!”这句话读来令人深思。

 

1、提高教学方法需要思考。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授渔”式的教学方法,关键是教师要掌握“授渔”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惟一目标。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比如;不少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前几分钟总要布置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学生做完这些练习(教师往往把“标准式”的答案告诉学生),这堂课也就“圆满”结束了。其实,这种练习大都是为应付考试而做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统统被扼杀。那么,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能否把“句号”结束的课改为以“问号”结束的课呢?例如下课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留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思考和探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2、灵活运用教材需要思考。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着力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排?是否有更好的编排方法?只有这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才真正能帮助我们熟悉教材,领会教材,驾驭教材。在备课时,脑子里要多装几个“问号”,如教材中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根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否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必要的增减?

 

3、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发展的状态,这是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学生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与教师是否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关。中小学各科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真正处于主动发展的状态,那么,必定会喷出无限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倘若教师自身的思维也颇具创造性,那么,学生的思维火花必定能放射出理想的智慧光芒。

 二、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也是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与创新教育格格不入。教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主见,不拘泥于所谓“成型的教学模式”,要敢于用质疑的目光、发展的思路对那些有碍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比如:我们要敢于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成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说一个“不”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得教会学生质疑。所以,教师自己就要有敢于对“权威”说“不”的能力。比如,不要以为凡是教材上、教参上讲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型教师应该既是学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家。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应该像高明的医生那样,善于“诊病”、“治病”、对症下药。要求学生解决的难题,教师应先“下水”试一试,并向学生披露自己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过程,这对学生进行创造造性思维活动将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四、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中小学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不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而是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改善。为此,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提炼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之升华为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和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并能推陈出新。在这方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与读书匠不同,创新型教师能够用科研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五、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它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这种自我监控性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

 

1)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教师在课前不仅要明确自己所教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还要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具有较高的教学预测水平,是我们对创新型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有这样一个教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一位教师正在给学生讲朱自清的《春》。这时,一位学生突然轻声唱了一句“春天在哪里”。此时,班里大多数同学把目光转向了那位唱歌的学生。面对这一情况,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训斥那位唱歌的学生,而是机智地说:“现在虽然不是春天,但却孕育着春的生机。诗人雪莱有一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位唱歌的同学,你还记得雪莱的话吗?”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无不为他的教学机智所折服。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巧妙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也是每一位创新教师应达到的教学境界。

 

3)教材的呈现过程。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随时进行有意识的反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创新型教师要动态地呈现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大胆质疑,大胆创造。

 

4)反省与评价。在上完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之后,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应及时分析、评价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