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五象之鹰 2011-11-03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2. 不知愁:又作‘不曾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3. 凝妆:盛妆。4. 陌头:意谓大路上。5. 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深闺中的少妇本来不懂忧愁,春日里巧妆打扮登上了翠楼。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去取爵觅侯。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盛装登楼欣赏美好春光时心头突然激起思夫之情这一瞬间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位女主人公被离愁别绪所困扰时的愁姿怨态,含蓄地表达了夫妇朝夕相爱胜似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思想。
    诗的起句“闺中少妇不知愁”,“不知愁”三字,表现出闺中少妇天真、娇憨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热爱、达观的态度。正因为她娇憨得不知愁,才会一度向往世俗的荣华,劝“教夫婿觅封侯”;正因为她热爱生活,所以面对大好春光,她才会精心地打扮自己,象孩提时那样蹦蹦跳跳地登上翠楼,去饱览人间春色。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
    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第二句“春日凝汝上翠楼”,则是“不知愁”之形态的注解和具体表现。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从“凝妆”
    二字上我们可以体会她登楼前那“不知愁”的欢悦心境;一个“上”字,又将她登楼时步子的轻盈描绘得真实可感。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杨柳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意象,“柳”有“留”的谐音,在送别、闺怨诗中很常见,少妇看见杨柳色,想起了当初送别丈夫离开时情景,不觉想念起在外的丈夫,从而点明诗歌闺怨的意题。
    “忽见”表明所见的突兀、感触的陡生、联想的迅捷。
    其实,在大好春光中,处处都有柳暗花明、莺歌燕舞,见柳是不会令人大惊小怪的。然而这里所见的“杨柳色”有它特定的地点—— “陌头”。这个“陌头”,它使人联想到:也许从前他们夫妇曾携手经此而游春;也许当年她曾在此“陌头”亲自折柳送夫从军,以期觅得封侯,求取荣华。然而丈夫一去数年,这美妙的“陌头杨柳色”却无人共赏,一种怅惘、孤寂和愁苦的感觉不免要袭上心头,并引燃久蓄心头的离愁别绪,于是目光与“陌头杨柳色”相撞,就会猝然迸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个火热的念头。于是由“愁”而“悔”,由“悔”而见“怨”。“悔”字是“愁”和“怨”所化合而成的衍生物,而“愁”和“怨”又是“悔”的根源。在离愁袭扰心头的时候,这位闺中少妇的“怨”,不涉夫婿、重在责己,这就更衬托出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这里的“悔”,也是闺中少妇瞬间对人生世俗功名利禄的一种彻悟,它从另一个角度含蓄地暗示黩武的开边战争破坏了多少人的爱情和幸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有致,诗的画面感极强,境界优美而含蓄。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诗题为“闺怨”,但诗句却无一字道及“怨”字,一切意在言外。
    唐代前期,民族战争和对外战争频繁,大丈夫从军戍边,保家卫国成为一种风尚。因此,从军就成为人们当时“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这位闺中少妇,一定对夫君远行求取功名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呢!否则不会有诗中的“悔教”一语。夫君既是在她的支持下参军,故她的思念和愁绪或许还夹杂着几分希冀,平日这种情感只是淡淡的,像晴空中的几朵浮云,不易察觉,故曰“不知愁”,这是第二层含义。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杨柳色”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少妇不仅韶华正茂,风姿绰约,而且志趣非凡,抱负不俗。在盛唐那个“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峥嵘年代,她没有陶醉于花前月下的缠绵缱卷,也没有沉湎于卿卿我我的柔情密意,而是宁愿独守空房,慨然鼓励丈夫离家己,从军远征。到遥远的边关去建功立业,大而言之是忠君报国,小而言之显亲荣名。这份高昂的热情,这种豪迈的精神,实属难得。千载之下,我们也要向她投以敬佩的目光。然而,在那个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的春日,她精心打扮一番以后,款步登上了敞亮华丽的楼台,天朗气清,她的心情格外舒畅。可是当她凭栏眺望,远处地头道胖那青青的柳色映入她是眼帘时,她顿时感到腿软气短,怅然若失,心里涌起如烟如雾的悔恨。她悔恨当年的劝夫远征,悔恨自己的虚度年华。年年岁岁柳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美丽的生命悄然流逝,未知的功名获又何益。那青青的柳色,潜入了她的心底,拨动了尘封的心弦,弹奏出幽凄悲苦的音调,至今亦令人动容。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江南曲》里说:“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女人多么矛盾,要男人建功立业,要男人腰缠万贯,又希望男人能与其日夜厮守。男,难也!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其中的怀春之意,是将自然世界的春和精神世界的春都写进去了。
    风、花、雪、月,乃大文章也。千年之后,仍有写头。只愿:风要趋于真清,花要趋于真鲜,雪要趋于真美,月要趋于真皎!

⊙当你把脚印留在我家园,你就走进了我的心田里,我会用感激的目光注视你,紧追寻着你离去的足迹,把幸福与快乐给你带去。五象之鹰图书馆祝你开心每一天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