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大家归有光

 苏迷 2011-11-03

散文大家归有光

——娄江漫语之九

我楚狂人

昆山城有震川路,是纪念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而命名的,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又号项脊生,因名文《项脊轩志》而得名,江苏昆山人。明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门人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入仕仅6年,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同时代的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众所周知,归有光的时代是明代复古派文学流派“前后七子”统治文坛的时代,与归有光同时代的文坛领袖就是“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但是身为乡间塾师的归有光并不畏惧位高名重的王世贞,斥之为“妄庸巨子”。归有光批判王世贞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诋排前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导之欤?”归有光公开把王世贞讥之为“妄庸巨子”,王世贞得知后很是无奈地说:“妄诚有之,庸则未敢闻命。”归有光则毫不客气地回敬道:“唯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事见《列朝诗集小传·震川先生归有光》)王世贞在晚年有“悔其少作”之念,在为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代名家矣,”赞云:“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他在给归有光古文很高评价的同时,也道出了自己的“迟暮自悔”之情。归有光用自己的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使他的对手为之折服。

平心而论,归有光不是当官的料子,他在当长兴知县时,遇到断狱,总是操着一口昆山土话喋喋不休给人讲道理,全无半点决断,形如乡间老儒。他的上司很烦他,明升暗降,给他弄了个顺德通判的副职闲置。幸有大学士高拱推荐,改任太仆寺丞,参与修史,直至去世。

归有光归葬故里,安葬于昆山城东南门内金潼里(今邮电局附近)。现在昆山归有光墓,为旅游景点一。

附:《明史·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卒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触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少子子慕,字季思。举万历十九年乡试,再被放,即屏居江村,与无锡高攀龙最善。其殁也,巡按御史祁彪佳请于朝,赠翰林待诏。

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原创)散文大家归有光 - 我楚狂人 - sz5zzcl的博客

 

(原创)散文大家归有光 - 我楚狂人 - sz5zzcl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