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讲义

 旭日总是东升 2011-11-04

草 书 讲 义

时间:2011-07-30 00:23来源: 作者:李贺年 点击: 41 次
在学过隶书、行书之后,前两节课接触了一下孙过庭《书谱》目的是先让大家对草书有个认识,从这节课开始一起来学草书。

 

  • 关于草书的形成

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谓:“汉立而草书兴”即在秦末汉初就有了隶草,从居延、楼兰汉简等不少书写记录和文件中,发现隶书的快写即称为古草的写法,那时的草书,以浓厚的波磔多有隶书快写的形状,也即现在称之的章草。到了后汉末,杜度、崔瑗、张芝等草书大家的出现,章草已趋成熟。

草书即把古隶加以美化,使它有俯仰之势,有波磔便成了八分,八分就是完全的隶书。八分再经过省略,快写便成为章草。章草一部分是隶书,一部分是草书。把章草波磔换方呈圆,上下字相接,便成了今日的草书体—今草。

过去先有楷书,后有草书之说并不确切,楷、行、草,草书是最早的。宋张栻认为,文字之始,便有草书“书之不谨”,便成草书的看法,不无道理。

接触过文字学的同志都清楚,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文字,也创造了各种书写方法,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每种字体出现之初,都是首先考虑的实用,从一种字体,衍化到另一种书体,都是求简、求易、求美。所以书写发展的动力是实用的需要。书法的产生、发展主要有两种使命。一是使用。二是玩赏。实用是主要的。这是讲的古代或者说民国以前。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铅笔、钢笔等工具后,使用价值有些减弱,到计算机盛行,书法的使用价值几乎全部让位于艺术价值。从艺术角度讲,书法这个传统的国学不仅没有减弱更加兴盛,极度繁荣。2000年以前六、七届国展投稿件数一般在两万件左右,短短几年,中国书协学举办的书展投稿人数和件数成倍上升。2007年全国老年书展投稿34800件,只入展了    。九届国展达到56000件,过去很少听到职业书法家,现在专门从事书法的职业书家达几万人。书法的繁荣,引发了草书体的大兴。六、七届国展、中青展开始,草书在书展中的比例一直是30%。,行草占40%左右,行草书体一直占据各书展70-75%的江山。而行草书多是行兼草,纯行书体又很少见。这就说明草书更适应时代的快节奏。由于“简而动”也更适宜于情感的抒发和人生的乐趣。从书法创作本身讲,我认为章法布局是草书体繁荣的另一个原因。我曾在过去讲过,书法创作不提倡简化字,创作中又常常遇到相同偏旁,相同字,有些书家对异体字知识较差,书法又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尚异忌同”不仅字法忌同,偏旁点画也不能雷同,加之古人对七、八划以上的汉字大多做了草简法,古体字,笔划越多,草法笔划越少。所以书家热衷选择草书。加上女子书协不少同志热爱草书,又有这方面的要求,故借草书的形成这个题目,讲了为什么学草书的起因。

二、草书的理论阐述和艺术价值

如前所述,草书这种书体,由于简约,流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古至今一直受到推崇。有人统计,唐楷是唐代的国体书,但在唐诗中无一首赞许楷书,而对草书的赞扬多达57首。汉代赵   、两晋索靖、南朝萧衍、唐代孙过庭、清时的刘熙载等中国最著名的书论家,都对草书大加推崇。清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称,“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变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止于至善耶”。(后段是说这是由于草书的技艺千变万化,如果固执的追求探索,就会失之更远,非善于领悟的天才,哪能达到最美的境界呢)。这段说明了草书的至上。难书、高者称圣,也说明草书变化多端,难以把握。南朝宋江羊欣在其《采古隶能书人名》中记载:“张芝高尚不化善草书,精劲绝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使,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南朝萧衍《草书状》称:草书“疾茗惊蛇之失道,迟茗渌水(清水)之徘徊,缓则鸭行,急则鹊历(鹊之奋起)抽茗雉(野鸡即雉、抽、行笔提按意)点如免掷(跳跃)乍驻,乍行,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暴雨)风回电驰。状云山之玄玉(黑色赫色玉石)河汉之列星……..。

在我国书体中唯甲骨、金文、帛书、楚简、草书难认、难书。草书亦是难认难书之体。唐蔡希综《法书论》中说:“草书尤难“,清包世臣谓:“唯草书至难”。这是包世臣认真临摹了张芝、智永、二王、张旭等人法书后体会谈。当代书法大家潘伯膺先生讲:“以学书的艺术,技艺论,草书是最高境界。因之,学书者不能以草书胜人,终不为最卓越的书家”。当代沈鹏先生讲:“在各种书体中,笔法最丰富者属草书,草书对各种书体的笔法无所不悟,所以是草书表现力丰富的奥秘,也是草书创作中难度大的一个原因。”沈先生在《世间无物非草书》中谓“草书作为传递信息(使用)的功能已弱化到了最低限度,而艺术性、创造性、却达至了极致。”

书法重在表意,即抒情达意,书意是书法家运用线条的复杂组合和丰富变化,表现内心活动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思想感情、意气、志趣等诸多心理状态,付诸文字的反映,刘熙载则谓:“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还讲“写字者,写意也”。王羲之曰:“取诸怀抱”,“因寄所托”。而作兰亭序。草书在诸书体中最能抒情达意,最能看出书者的性情。意即笔意,就是依靠书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以及书者的运笔技巧,而使书法造型、线质显示出各种动态神情、风韵、气势。或雄强、或妩媚,在书面上表达出既生动又含蓄的精神意趣。正是此时书家的神情意气也必然随着笔墨运动变化,有意无地流露出来,组成心与笔和谐的旋律。“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产生撼动读者的心灵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这就是写意。

书法之妙在于表达的感情比较  在,含蓄抽象,象音乐诗歌一样使人产生更多的回味与联想,因之而有无限的生命力。这要靠书家的形象思维。看书者的情感理想学养能否通过心身融注到线条作品中去。

 

三、如何识草

前几课讲了草书的美学价值等有关问题,现在开始讲关于如何识草。因为识草是学草、习草的前提,是基础,也是草书家基本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否则下笔矜持,写了上字把不准下字之草法,把行书字的点画连贯起来代替草法,那是对草书的误解。尤其写大草必须是真正的草法(即符号草法)不能或很少用行书字代替。这是从艺术角度提出的要求。如果从使用角度也应掌握一定数量的草书字,即使自己不写草书字,不等于别人不写,人家写了,你不识草,对实用带来不便。要强调的是,一个书家切忌任意涂抹、随意乱画、杜撰自造草书字。

古今草书家积累了很多识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要注意借鉴。现在的资料十分丰富,不像七八十年代买书都困难。要根据草法的基本规律可购些《草书百韵歌》《草字汇》《草书入门》或《草书大字典》《标准草书字汇》《草书编》(大四本,收字宏富,很有使用艺术价值)。最好的办法是经常临习诸如王羲之《十七贴》、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黄庭坚《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等范帖,特别是墨迹本。购大字典一类的书,必须是原迹本,最好墨迹本(即从原贴上计算机拍照或影印字,下边注王羲之、怀素、黄庭坚等)千万别买摹写本,摹写本草法没多大问题,用笔神韵照原迹差远了。也可制作一些常用草字卡片,随身携带,更好的办法是多读帖,背临草字或用集古字办法写些古诗词、名句、对联,记的牢,收效快。如果是刚入门可选学一下胡公石着的《标准草书字汇》。

(一)胡公石先生是著名草书家,于右任大弟子,标准草书社社长,早在三十年代跟随于右任探究标准草书的编校工作,书艺很高。标准草书,对历代草书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对前人每一个字的结构,结体以及不同部位的部首,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以代表符号为经,以易写、易识、准确、美丽四原则为纬,从各朝代,数十万草书作品中筛选出比较理想的6600多字汇编成《字汇》,以于右任千字文标准草书为依据,增加到单独符号150个,代表符号由原千字文的74个增加为87个,部首由原来的349个增加为384个,按照历代草书所总结的规律,亲自书写面成。注意了结构的规范要求和笔划转折的准确性。查一字可知相关一批字,又真草对照,易识易写,一目了然。书艺水平也很高。可临写做字范。标准草书促进了草书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尽管也有不足之处,总的讲是简便可学。查字时与其它草书字典互为参改,很实用。《字汇》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规范:

草书形近字很多,是因为并借的部首。并借的偏旁范围很广,加上同一部位的部首不统一、造成草书难字难记。如一个“东”字傍就有30多种写法,如        

                       等(见附1放大字)。标准草书“   ”代诸写法。《字汇》还将一般所实用代表符号加一整理归纳分成左旁、右旁、字上、字下、字中、对称、右上、左下、交笔等代表符号87个(见《字汇》附图1-8页)或1-111页)单独符号152个。(字汇112-128页)。

2、规范的目的,还在于把许多相似的字加以辨别。这项很重要,古从很重视这一项,宋人《草诀百韵歌》提出辨似字240多个。明历本《草诀百韵歌》辨似字310多个。《字汇》举出355字,复印了一下,发给大家,也是很好地识草资料,另见复印件疑似字举例。

3、标准草书即《字汇》的部首,依草书的组织结构为主,楷书组织结构为次,不同于《草书字典》的编排,凡代表两个以上部首的符号,就叫代表符号。代表符号分单体、会体,都是易记易写,如部首“享”字符单用时享作,“京”作系、“  ”作车、“矛”作  、“哥”作  “  ”不单用,形联时皆可以符号“  ”代表。如(敦)  (就)(轻)(矜)(朝)作。“干”“  ”易混。干字右旁可用原形草作“  ”、“歌”、“软”易混,“  ”字右旁可用原形草作“  ”。草书大字典上则不同,如享:张瑞图,孙过庭,贺知章,智永。矛字:鲜于枢泮伯鹰王遽常。代表右旁月字符,月鸟蜀肉(月)   单用时月作、鸟作、蜀作、肉作肉、少单用,形联于右旁时皆可以符号“  ”代表,如  (明)  鸣  (独)(胡)  (祸)  (将)  (得)。

4、符号草法与原形草法。在这项内容中要特别注意代表符号的应用,必须以不混于“它”字为原则。如左旁“舟”本可以“”代之,如果船作  与般就相混,为避混用“舟”可以用原形草“  ”般的右旁也可以用原形草作“  ”。

5、标准草书对原草书中的习惯字,仍保留原貌,未按标准法统之。如  (相)   (空)  (常)  (发)  (叔)  (使)  (有)  (宜)  (谓)  (助)          (曹)  (甚)  等等因其笔划便利,组织又简单,约定俗成,就仍保持了原草法。(见举例放大页)(2)

6、草贵简而流,标准草书体现了这个原则,绝大多数的草法也科学、准确,多是右贤曾书写用过的草法。《字汇》又规范了一下,如(俯)  (循)  ()(捕)  (挑)  (放)  (懦)()  ()  (赚)  (绫)  (编)   (缚)  (骤)  ()  ()  (胸)  ()  ()  (嵘)  (瑟)  等等,大多都比大草减少了笔划,这是可贵。我们要注意,书法能简就不要繁,有些草法很简单,非多加几笔,故意多绕,以此为美,事实完全相反。(另见放大草写3)《字汇》还有好多可学之处,大家看看《标准草书字汇》就觉得对初学者是实用的,由于它纯线条化省笔较多,更加简化,创作中偶尔掺用,完全可以,是初学草书者识草的很好途径。但也不可过分依赖。因标准草书的产生本于实用。现在草书实用价值不大,属于纯艺术性以后,它的局限性就凸现出来。“标准化”“统一偏旁”易记易读。这没错。但对艺术创作中尚异忌同、随时而变,多变统一等原则,就显得有此欠缺。如一幅作品遇到几个相同字,相同偏旁全用标准草书法就不如用古草法更灵活、更自由。最好的办法,古草法、标准草法互用,随势而变,随意造型。以求势求神韵为上。

(二)识草中还有几点注意的问题提醒一下

1)、草书中的补笔问题,一种是补笔符,代表符号,一种是补字之不足,还一种是  识别,还有便利引笔、驻笔、破笔。为了流畅防止滞留,故或联点为画,或于字后补点,目的是审其气势,辨其异同而定其位置,这就是补笔变化的由来。如:

1、补笔符:

(1)一种是字中本来就没有的

(2)原本就有点

(3)代表字右部的点                             

(4)代表字中部的

(5)代表右旁的多数点

(6)代表字下内部的点

(7)代表左旁的短画

(8)代表字右上的部首

补笔也是代表符号,其功用:

(1)补不足:智永僧在《心成颂》中谓:“疏当补续”。其注中引用王羲之书“神”字处字旁皆加点为例。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也说:“结构点画如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所谓“结构失趣”就是字势的不足;“补续”“旁救”就是补笔。                               

(2)   识别

(3)便利引笔

(4)便利驻笔

(5)破笔

(6)补笔有内补、外补笔之别

2、词联之说:联部首而成字叫形联,部首用于形联,因左右上下的相互参照,有时减其笔划易其形状或以符号代表。联字而成词叫词联。这专指前人在书法中习惯用的联词。

 

 

 

 

 

 

 

 

3、就注意的几个问题待到章草、行草、狂草各章中去讲。

 

 

 

 

 

章草是隶书化的一种字体,与简书一样都是以隶书为本体,是秦到西汉前带有篆书笔意的隶草。研究这一独特的书体,既有窥探文字演变的意义,以有寻绎书体发展的价值。

至于章草中的“章”字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汉章帝诏使杜度上章奏时所用之草而得名、一说汉章帝喜好得名、或说是史游作草书《急就章》之章而名、还有说取“章程书”意。(意即其草法规范化、法则化、程序化)故名。莫衷一是。但并非一时一人所创造。是秦晚期在“官书繁冗,战攻并作”的客观条件下,为省便书的隶草。

这种字体兴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汉以后它的实用价值渐减,但它的艺术之光仍然以一种瑰丽的艺术形式,显得很有生气。很深沉遽远,有人称是书法各书体中的阳春白雪,如果再将它融入今草之中,使今草更具新意,别有****。自古至今,工今草者多写章草,也即“写草必入章”。近人王世镗有《草书章今之故》一文,论及章草与今草的区别与关系时称“约而言之,初学宜章,即成宜今”。“今出于章,习今而不知章,是无规矩而求方圆,未风其可也”。其言甚确。章草是书体发展的关键一环,特别学草习草,若不知章草则等于“习武练腰”。古之书法大家杜度、崔缓,蔡邕、张芝、皇象、陆机、索靖、二王父子、虞世南、孙过庭、张旭、怀素无一不是章草大家。我们学草,先学章草,继之今草、大草,就是为了先打下学今草、大草的基础,为学今草、大草溯源求本,以期根深叶茂。

一、章草的特征:

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章草结体简古,(简:亦指汉简,不仅仅只是简约)峭爽,外拙内秀,介乎隶书与草书之间,既有隶书古朴之意态,又有今草潇洒灵动之形象。第二:作草先求字安(“安”稳也)。用笔平直爽快,无一波三折之状、无春蛇、蚯蚓之态。便捷、严谨而又合乎法度(孙过庭书谱:“章务简而变”)。用笔内敛,刚柔相济,横画上挑,捺有波桀,行笔平稳,疾迟分明,凡走部的平捺多趋旋绕上扬。如“”(边)        ,带动整个字形既险峻,又灵动。第三:通篇之中,字字独立,上下不连带,字内有连笔,不同于汉隶,笔划意连,更不同于今草、大草、二字、三字数位相连。通篇字形大小相间,章法严谨,不同于今草,随意参差奇侧。

  • 章草草法:

章草草法严谨,极讲法度,是准确易识而又美观的依据,它的结字、笔划已臻省变、精练、一点一画都有根据,有来源。归纳有以下四种:

1、省简笔划:省即省略了其中某些笔划或结构,省了笔划也就是减了笔划。文字学中就专有“省”笔之说。“简”就是把原来较复杂的部分用简单的符号代之。下面举一些省简的例字:省笔中如“夫”章草作“   ”、“天”章草作“  ”、“时”作“        ”、“有”作“  (居延简)  (索靖)  (章草决)  (王)、“密”作“  ”、“  ”作“  ”、“  ”作“  ”、“尉”作“  ”、“  ”作“  ”、“血”作“  ”、“尚”作“  ”、“昌”作“  ”、“等”作“  ”等。值此,同大家以文字的角度分析几个代表字。如方才讲的“夫”字。甲:                    隶书夫章草,皇象急就章  ,居延简   章草诀  。许慎《说文解字》,夫丈夫也,从大,国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商一尺15.8CM、战国23.1CM)故  丈夫。夫成人也,成人带  ,字倚大人,国尺成人长一丈故日丈夫。伟人日大丈夫,许慎言,汉八寸为国一尺。(汉尺2.375CM)人长八尺也。后妻称夫为丈夫,是为借用,也是引申义,夫有时用作大如夫甲,指从量词。“天”字,甲骨文      、金      、秦     、汉印    、帛书    、隶书   、居延简   索靖月仪贴  、草诀歌   王千文  。《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字与元字的本意同,为人头,“大”象正立形,甲骨文中的一金文的  。都表示人头,“一”也是指事符号,甲骨文用刀刻划把“一”写成“口”实际上    为象形字,  指事字。后来人们认为人的头上就是天空,所以本意人之  引伸为至高无上的天空了。甲骨卜中的“天乙”“天戊”(戊务言,天子第五位,代指中央),可释为“大乙”“大戊”“天”也做上帝皇帝讲。如天命、天子(皇帝)。为字甲骨文   金文    汉金文   隶  帛书  章草敦煌简  居延简   宋急就   王急就  。从甲文中不难看出,象人用手牵着大象为人类作事。又如商人服象、训象。说明商代王使用大象。说文“为”母猴也,有误。许认为下形象母猴,这是因许未志过甲文,那时甲文已佚失,无人知晓,许氏误认在所难免,他又是以小篆“象”字来分拆“为”字字义的所以有误。(说文“为”字    ),后“为”字的基本用法做动词是引申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为”字可解释为各种不同的动词。从以上一些字例不难看出,章草书的省笔与追源溯本  体变化,说明了文字由繁趋简,是一个渐变过程,章草书字的每每省简,也都是有根据有历史原因。

简,即把原来较复杂笔划较多写起来不便的字,简化为较少的笔划或符号,有的是官方认定,有的是“约定俗成”。如以点代口的“  ”(君)“”(器)“”(始)“”(量)“”(古)“”(名)“”()“”(怀)等,简省往往发生在偏旁部首和初文。如言作“”诗作“”登作“”页作“  ”月作“”作“”简作“”贝作“”赋作“”费作“”宾作“”财作“”贱作“”走作“”赴作“”趋作“”起作“”等。

  • 连法

连法:主要是讲章字内连,因章草字字独立,不与他字连属,所以说连法是狭意的。连即把某些笔划或部件连在一起写,以求便捷。笔划的连写减少了起笔与收笔的次数,书写速度自然以得以加快。连法以“行顺路近”为原则,则兼顾准确美观。如  “穷”下部把穷字连写,(迅)迅字把右边连属显得简约美观,字把提与手右旁的疑字连起来原17笔,改成了3笔书,能作  11笔变成了一笔书。好()字  (娟)字  (头)(承)(州)(争)  (改)       (歌)  (变)  (辨)  (就)  (教)  (角)  (奋)  (贤)(绝)    (聚)(舞)(事)等近十划十几划的字,通过内联,有的一笔多至三四笔成其字。

3、变

   这里讲的变,不是讲一字多写的变,而是把原来的笔划形式点画位置和相互关系,改变笔顺成另一种表达形式。如  (相)字,。由原来的“相”改变成章草符号,“木”下边左右撇,一笔代之。右边的“目”改为  字相合,常字作“”变原竖笔悬针为“”。“归”(即)把原来的悬针竖变为上钩连写。(米)(章)  (奉)  (许)  (平)  (郎)  (幸)  (  )   (成)   ()   (辛)   (辟)   (微)   (曹)   (  )等这样地竖笔、戈钩     改变笔顺,使得字容易处理,也显美观。还有的把部件移位;如    (野)   (男)    (助)   (勉)    (布)   (阙)   (彭)   (戏)等,改变原来结构,有的用异体字,使章草字更为绵密、美观。

4、章草诸法合用与其形成:

 

前边讲了省、简、连、变几种草法,实际上章草字并不是二种方法能达到目的,而是诸法并用,如前边讲到的“  ”字,“  ”(意)字,既有省、简,又有连、变。还如“賢”字,章草作“  ”(前边已讲过)“  懸”作“  ”,“变”作“  ”,“将”作“  ”,“谦”作“  ”,“卿”作“  ”,“  ”作“  ”等等,每个字的草法各有侧重,但都是诸法并用。前边例字不少都远离了原来的笔画形象,好多都是近于纯符号,但都是下笔有源。前边举的“夫、天、为”三字之演变,细品则能从中查出章草书体之来源,也能寻绎章草草法之渊源及其法家与笔画形成的规律。清孙星衍《急就章考异序》云,急就之体盖出于篆。章草草法从篆不难解释。如侯字篆作     金作    ,章草作  ,作字 甲  金  汉的   章草作   。有字,甲骨     ,金文    帛 ,隶书    ,章草如前边例字篆字的身形明显。而有些字,几经变化,已难见篆书的影子。章草从隶更好理解,因其本从隶书之捷,如竹、  不分,左旁的字符“白“、“日”不分,即是从隶。

四、章草法辩异

上课讲识草时,粗讲了一下,胡公名《标准草字汇》形似字的辨识,胡先生的草字多有章意,现在讲的章草辩异,也不少与《字汇》疑似相同。因章草笔画简省甚多,所以字形本来不同的字就难免趋于形似。如“蔚”字,章草作“  ”,“财”字章草作“  ”,前者收笔为点,后者收笔作捺点并与竖笔交叉,写这些字时就应格外小心,一笔不苟。在识读时,也要认真辨别,不可马虎。章草“辨似”该意在驰。“势的取的,造成气的生成,气的通畅表现在作品的整个节律中。势生气、气生韵,由韵而生神,草书的核心是气和意。草书用笔要求行云流水,畅达和谐。其灵魂有二,“势和意 ”,笔锋落低势如破竹,笔所未到气已尽,笔到气亦不尽。草书是书家表现欲、抒情欲、震撼欲集中体现。所以说草情,就是抒发性情。性情是书家的一种精神面貌,是书家性格和情感的表露。如果寻求隶韵,那就要抓住隶书雄强质这个主要特征。利用前边讲的疾势 “涩笔“这种技巧,以流  畅达的草书情韵,在章草中尽情的发挥、创作,定能有好的收效。

章草,可以说兼有篆、隶、楷、行、草诸体用笔之道。所以,写章草,用笔更须有节奏感,轻重有序,快慢时宜,不能一味疾,也不能一味涩。过于沉着而不痛快,则过涩、过死;过于痛快而不沉着则野,则乱。不论如何,只要能操纵笔锋,心手如一,想写什么样的线条,出怎样的效果,就能如愿,才算四知用笔,会用笔了。

五、章法

章草章法相对比今草、大草容易些。但是不意味着不谋篇布局。事实上,一副较好的作品,其笔画之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既有主次与轻重之分,亦有大小、疏密、枯润之别。通篇之气息必须是圆融的、浑然和谐的。绝不能没有呼应,没有协调,彼此独立,布若算子,缺乏行气和一盘散沙。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