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阅读2

 天涯寻芳PGHR草 2011-11-05

主持人陈丹枫(新加坡翻译协会会长):E时代,还有人去书店买书吗?今天我们请到了著名作家英培安老师、玲子传媒的林得楠先生,以及盛大文学的周桢炜先生三位嘉宾,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新加坡著名作家诗人英培安:开了一家“不需要”的书店。


英培安简介:出生于1947年的英培安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及评论家,已出版的著作供有24本,创作文类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评论等。他在2003年获得新加坡文化奖。他的小说《一个像我这样的男人》获1988年新加坡国家书籍理事会书籍奖,小说《骚动》获2004年新加坡文学奖。小说《我与我自己的二三事》在2008年获新加坡文学奖,同时也被香港《亚洲周刊》誉为2006年十大中文小说之一。


我想从独立书店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1958年,新加坡有53家出版社,如今虽然提倡双语教育,但年轻人已经基本不看华语书了。出版业越来越差,华文书很难生存。


我的草根书局明年是开业的第17年。大部分是从香港、台湾、中国大陆等地进口的高品质华语作品,由于运输费和7%的消费税,价格也稍高。新加坡本地作品书却不够一栏,收录很少。我的顾客大多来自中国、马来、台湾、香港等,以及支持华文阅读的少数新加坡人。我跟他们都成了朋友。


E时代,网络阅读的出现的确影响了书店,不仅是中文、英文书店也如此。现在网上订电子书比买纸质书便宜得多,书店很难生存。况且在新加坡,人们都不喜欢把钱花在书店里。本地的出版业太差,在台湾好一些,他们是实体书店和网上平台并存,比如诚品书店会举办各种作家见面活动吸引读者,同时可以网上订书,在7-11等便利店配送,这样能取得一些效果。现在看来,我好像开了一家新加坡并不“需要”的书店(比喻阅读风气的衰败)。


玲子传媒执行董事兼总编辑林得楠:内容是王道,与作者合作,与尖端科技合作。


林得楠简介:林得楠,1963年出生。1984至1994期间于新加坡《联合早报》任新闻编辑,现任新加坡出版社——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编辑,是新加坡知名的华文图书出版人。林得楠少年时期开始发表诗作。其诗歌作品于2001年获得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新加坡金笔奖的华文诗歌组第二名,2003年获得金笔奖第一名,已出版个人诗集《梦见诗》(新加坡文学奖2007提名作品之一)、诗帖《怀念小灯笼》儿童文学作品《快乐王子》、《玩具王国》、《喊喊哥哥我问你》,并主编多部华文文学作品集。


接着英老师的问题,我想,新移民之所以还没有去书店买书的习惯,可能是因为价格差太大(进口费和消费税)。


在新加坡光做出版很难生存,要出版加多渠道卖书才可生存,我们主要是去校园推广,走学生市场路线。


传统的阅读习惯至少在未来10年内是不会消失的。人们有不同的需求,就会去买不同的书。比如有的人喜欢收藏自己喜欢的书,摆在家里,那么他会买实体书。甚至有些书他并不急着看也会先买下来收藏着。而有的人讲究快速、轻便,就会去买电子书。一般人上网购买电子书时,只会买有用的,或者当时急着要看的。


传统的实体书可以世代流传,而电子书有时效性,或者管理上的限制,有的下载看过之后就无法再次阅读了。所以有人说实体书比较有存在感,这就像手表和手机的区别。手机也可以看时间,但还是有很多人戴手表,因为“可以感觉到时间的存在。”


不过不管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内容还是最重要的。以《乔布斯传》为例:


本月初,乔布斯病逝,轰动全球。在今年初由乔布斯授权出版的《乔布斯传》,提前在10月24日在全球同步面市。


据说由中国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简体中文版本,在预售期已收到了超过百万册的订单。中国各大网络书店,也收到了数以万计的订购单。其中当当网就号称预购量超过10万本。 在网络时代,致力推崇电子书的乔布斯逝世后,他的传统纸质书《乔布斯传》在面对电子书的同步竞争下,还有人买,而且是抢购,这说明了在网络时代,还有人会买传统纸质书。而且,也许更多人是通过网络购买传统书的。


我们会继续寻找好的内容,这才是在网络时代发展策略的基本重点。


我们在一年前已经和盛大文学新加坡公司合作了。当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体验新平台。现在玲子出版的很多书籍都可以在盛大文学的网站上看到。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也应该登上一艘大船,一起看看电子时代的新风景。


回到“E时代,人们还去书店买书吗?”这个话题,我认为并不适合新加坡本土讨论,因为新加坡的阅读风气实在很弱,无论什么时候看什么书的人都不多,要提高全民的阅读风气才可改变这个现状,才可以讨论这个话题。


盛大文学新加坡公司总经理周桢炜: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对立,是文化传承的过程。


周桢炜简介:周桢炜先生目前任盛大文学新加坡公司总经理,盛大文学隶属于盛大集团(盛大集团(Nasdaq:SNDA)是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公司)。周先生在媒体和信息产业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他建立创办了盛大新加坡公司,目前主持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出版系统,将中国丰富的互联网媒体技术、数字出版经验和新商业模式发扬到新加坡。


随着科技的发展,载体变了,内容还是内容。电子书是作为新的方式兴起,但纸质书并不会死掉,不会消失。


盛大文学拥有200多万作家,每天超过6千万文字更新,旗下7家文学网站,已经从网络文学公司转型到版权运营公司,打造全版权运营的新模式,即把内容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今天的话题,其实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的投票讨论,大部分网友认为纸质书不会死掉也不会消失,但是会萎缩,电子书是新的方式,内容还是内容,只是载体变了。两者并不对立。


举例说明本地签约作品:Seals of light,作者:Thomas Lim。图书接受PDF、txt、doc等多种格式,上传至云中书城,经DRM版权保护技术供读者网络阅读(PC\Web),并同步发散至平板电脑、或使用IOS,Android系统的终端(Mobile App),以及各种类似盛大锦书Bambook等电子阅读器中(e-Reader)。如此,作者的作品得到了多渠道平台的推广。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蜗居》作者六六,她的作品就是在网上写作并推广的,后来还和影视公司合作,拍摄成电视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视及游戏改编也是盛大模式的一大特色,并且持续不断地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最近在中国热播的《裸婚》、《步步惊心》等都是由我们旗下的小说改编的。


这种多平台模式及多渠道的改编,将给文学带来新的机遇。所以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对立,而是文化传承的过程。


观众提问


1、新加坡缺少读书风气,要如何培养读书风气。


林得楠:走进校园,从下一代开始培养。


2、传统书店与读者沟通太少,有没有解决方案?


周桢炜:解决方案就是要增强互动。网络阅读的好处就在于作者可以充分跟读者互动,甚至读者的意见会影响到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向、角色的设置等等。这样的互动使得作者和读者充分沟通,也能培养出很多受欢迎的优秀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