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

 tonyabbs 2011-11-06
瑞典在生态城建设领域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7日| 浏览次数:1000次|  责编:caiec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在人口、土地、水、能源、交通以及垃圾收集等领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正成为新的课题。 
瑞典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家,环境技术领先,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上个世纪90年代起,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开始对哈马碧(Hammarby)工业区进行改造,如今“哈马碧”已经建成令人瞩目的现代化生态新区,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城建设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城市的起源、瑞典对生态城市的定义、特征以及“哈马碧”滨水新城在生态城整体规划、交通解决方案、内部环境循环链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一、关于“生态城市”的起源和定义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在这一计划的研究过程中,“生态城市(Eco-city)”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并逐渐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查?热基斯特(Richard Register)教授在其“为健康的未来建造城市(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一书中也首次提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尽管“生态城市”的概念尚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但相关专家、学者和城市实践者对“生态城市”作出了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生态城市对内着眼于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和谐和舒适,对外把城市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生态城市被认为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瑞典对生态城市的定义基于“可持续发展城市(Sustainable City)”或“共生城市(SymbioCity)”的概念,主要由斯维可(Sweco)公司等提出并发展形成。瑞典的定义认为,较传统城市而言,一座生态城市必须拥有相当低的生态印记(Ecological footprint),同时必须使现在和下一代的居住者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舒适程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维持高于传统城市的水准。在生态城市中,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相互解耦(decoupling),城市与其依赖的周边环境的关系必须被考虑在内。总之,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空间目标必须得到履行,既使生态城市既有足够的吸引力,又在碳排放方面保持中立。 
瑞典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应是一座生态城市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在空间、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等总体框架下,城市中所有的子系统,包括能源、水、污水、交通、绿地、城市功能、建筑等,需要整合在一起,通过全面、综合的方法得以协调应用。1990年代开始规划设计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马碧(Hammarby)”滨水新城在其规划、设计、招标、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环节均采用了全面、综合的方法,大多数环境指标得以实现,用户的满意度也很高,可以说完全具备了瑞典生态城市的显著特征。 
二、“哈马碧”滨水新城在建设取得的主要经验 
“哈马碧(Hammarby)”,瑞典语意为“锤子村”,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的交汇处。该地区过去曾是位于城市边缘的一处小型工业区和港口,多为波纹钢搭建的临时建筑。上个世纪90年代起,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开始对该地区进行改造。在斯德哥尔摩申请2004年奥运会举办地过程中,该地区还一度被规划成为未来的奥运村。经过10余年的规划和改造,哈马碧生态城于2000年开始施工建设,目前一期已初具规模,成为现代化的宜居新城。二期包括3260套公寓、1.5万多平米办公区和1.5万平米酒店区以及配套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正在建设中。预计到2015年,哈马碧生态城全部建成后将容纳1.1万套单元房,供3.5万人居住和工作。“哈马碧”滨水新城作为一座生态城市,在建设中积累了独具特色的经验: 
(一) 综合规划与环境目标的实现融为一体 
综合规划在前、土地开发在后,是哈马碧滨水新城在建设中取得最主要的经验。哈马碧滨水新城的目标是成为健康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其整体环境负荷与1990年代初期建设的小区相比要减少一半。早在1996年,斯德哥尔摩市规划部门就在土地使用、交通、建筑材料、能源消耗、给排水、垃圾回收等方面为哈马碧滨水新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严格、苛刻的环境要求: 
1、土地使用方面:要求每户公寓(以100平米为例)拥有不低于15平米的绿地,方圆300米内必须有一处25-30平米的花园或公园;要求花园中有不低于15%的面积能够在春秋季保证4-5小时的光照;空置绿地的开发应与生物群落的栖息地相互补,以保障周边生物的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资源应被排除在开发之外;被污染的场地或土地应在开发前就恢复到不对健康和环境带来危险的水平。 
2、交通:到2010年,80%的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至少15%的住户和5%的商用住户参加公用汽车联盟(Carpool);所有(100%)的重型车辆不能进入小区。 
3、建筑材料:材料的选择在项目开始前即以资源、环境和健康为出发点;禁止使用压缩木板;在室内、外以及纵横方向的水管禁止使用铜;暴露在环境外的镀锌材料应做涂料处理;尽量避免使用新挖的碎石和沙子;只有技术和经济上可行,且对环境和健康无害,应鼓励使用回收材料。 
4、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沼气产品,实现余热再利用以及高效能的节能建筑;使用具有环境友好型标签的电力。提供供热系统的能源必须全部来垃圾发电或可再生能源。 
5、给排水:人均日用水量由目前的150升(斯德哥尔摩地区均量)减至100升;污水中95%的磷回归土地;从适宜能源和排放的角度出发,对土地中氮的回归量以及废水中化学含量进行生命周期分析;污水中的重金属和其他危害环境物质含量应比斯德哥尔摩其他地区低50%;净化后的污水中,氮含量不得高于60毫克/升,磷含量不得高于0.15毫克/升。 
6、垃圾回收:2005年至2008年每户产生的垃圾,其重量应减少15%,产生的威胁垃圾应减少50%;减少垃圾堆放处的数量;提供可分类垃圾回收点;80%的厨余垃圾经生物质处理后回田或用于生物质发电;减少本地区用于垃圾运输的车辆。 
严格的环境要求需要全新的环境方案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环境目标、解决方案与城市的综合规划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整个生态城建设过程中。为此,哈马碧滨水新城的项目机构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即来自不同市政管理部门或机构人员,打破门类界限,从项目一开始就采取集中办公的模式。市政管理机构或部门与建筑设计师、建筑承包商以及负责垃圾处理、能源、供水及水处理的企业协商,共同寻找和开发能够实现环境目标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决策的过程大大缩短,资源得到了共享,一些环境领域的新技术得以应用和实施,参与综合规划的各相关方都在最大程度地寻找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废物产出、增加回收使用率以及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的可行性。 
(二) 不同解决方案构成内部环境循环链 
将不同的环境解决方案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环境循环链,这是哈马碧在生态城建设中取得的另一个成功经验。在哈马碧的环境循环链中,能源、给排水、废物处理的解决方案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例如: 
1、垃圾处理方案: 
哈马碧滨水新城采用的是就近楼层、就近街区和就近地区三级垃圾处理系统。第一级:就近楼层主要分拣最重和最占地方的废物。可燃烧的废物、厨余垃圾以及报纸、废纸等被分开,或投入不同的垃圾投掷口中,或堆放在楼层入口旁。第二级:就近街区回收间主要回收包括包装物、废旧物品、电子废物和纺织物等不适合投入垃圾投掷点的废物。第三级:危险废物,例如颜料、油漆和粘合剂残留、溶解剂、电池和化学品等,经分拣后交由就近地区的环保站回收处理。 
此外,哈马碧滨水新区还建成了一套可处理不同废物的垃圾抽吸系统。每个小区中均设有分类垃圾投掷点,垃圾投掷点通过地下管道与一个中央收集站联结。垃圾被投掷后,通过真空抽吸被输送到中央收集站内,再通过控制系统输送到大的集装箱中。这样,大型垃圾车可以不进入小区就取走垃圾,也省去了人工收集垃圾的过程。在环境循环链中,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比如,有机垃圾可以被转化或制成生物沉渣并用作田间肥料。可燃烧的垃圾也可以成为当地热电厂的燃料。 
2、给、排水解决方案: 
哈马碧滨水新城采用的是降水收集网络与污水管网分离的系统。即对来自屋顶或花园的雨水和融化的雪水进行直接处理,或渗入地下,或被导入运河和海中。哈马碧滨水新区许多建筑的房顶上还种有绿色植物,这种绿色屋顶的作用是蓄积雨水,延缓其下流并使其蒸发,同时也是一种美化城市景观的绿色装饰。流入马路地沟中的降水被导入两个封闭的蓄水池中,通过自然沉淀后再导入运河或海中。哈马碧滨水新城还建成了自己的水处理实验厂,随时监控水质情况。这里只接受本地区住户的污水,不包括日常降水和工业用水,从而尽可能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水处理厂的淤泥也被开发为有价值的燃料。淤泥中的沉积物经腐烂发酵后,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气,主要为当地的公交汽车提供燃料,也可以为哈马碧新城约1000个家用燃气灶提供燃料。剩余的固态物还可以回田成为土地肥料。 
3、能源解决方案: 
在生态城市中,能源解决方案尤为重要。哈马碧滨水新城预计在全部建成后能源自给率将达到50 %,也就是说哈马碧地区消耗的一半能源由自己生产。例如,位于H?gdalen地区和哈马碧的热电厂使用社区提供的可燃烧垃圾作为燃料,生产当地所需的热力和电能。哈马碧滨水新区的许多建筑物外墙和房顶中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用于房屋公共空间的照明和供应家用热水。在哈马碧热电厂中,污水在净化后由热交换泵冷却。通过这种利用“余冷”的方式可以对哈马碧滨水新城集中降温网中循环的水进行冷却,从而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能源。 
(三) 值得称道的立体交通方案 
除了综合规划和内部环境循环链外,哈马碧滨水新城的交通解决方案也颇具特色。哈马碧滨水新城的目标是到2010年,80%的当地居民和工作者使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为实现这一目标,哈马碧滨水新城规划了大片适宜步行和自行车骑行的绿地、人行道和公园,并建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系统。这套立体交通系统主要由有轨电车、轮渡、地面公交线、地下快速线等构成,并与市中心以及其他地铁线路联结。为避免对生态保护区的破坏,新建的交通快速线采取了沉入地下的方式。由于哈马碧是滨水新城,这里还全年开通了轮渡交通,可直达市内码头。 
此外,为方便私人轿车使用,哈马碧社区成立了对所有居民和工作者开放的公用汽车联盟。目前该联盟已有350位会员,拥有25辆汽车。会员可通过手机获取开车密码,就近取车,用完后再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地点。 
三、瑞典“哈马碧”生态城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上海、天津、哈尔滨、重庆、常州、成都、秦皇岛、日照、贵阳、唐山、襄樊、长春、长沙等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陕西、福建、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份都在近年来提出了建设生态省(市、区)的奋斗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在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指导纲要中提出,震后所建设的城镇应该成为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城镇。未来中国在生态城建设领域潜力巨大,也给中瑞两国加强生态城领域合作带来了机遇。 
(一)“哈马碧”模式是否符合中国生态城发展方向 
近年来,哈马碧滨水新城越来越引人关注。2008年4月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访华期间,中瑞双方签署一系列有关能源与环境技术、可持续发展城乡合作的协议和意向书。瑞典斯维可(Sweco)、普拉克(Purac)等公司还积极参与了唐山曹妃甸生态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水处理等项目合作。哈马碧滨水新城越来越成为瑞典生态城市建设一个样板。 
从生态城模式和分类来看,哈马碧滨水新城属于小型宜居型生态城市,其主要特点是人口规模小,建成期短,以实用技术而不是高端技术作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为建筑和交通主体。哈马碧滨水新城规模虽小,但具有低成本、可复制、可持续和可改进的特点,符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有关“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中国生态城发展方向,值得中国在建设中小型生态城镇、卫星城、生态社区的过程中学习。 
(二)如何借鉴瑞典的生态城建设经验 
首先,做好生态城市的综合规划。生态城市是一个整体概念,为保障城市中所有的能源、水、污水、交通、绿地、城市功能、建筑等子系统的协调运行,同时还要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必须提前做好综合规划,兼顾到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瑞典的经验,在项目伊始就打破门类界限,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以便加快决策过程,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在建设中认真履行规划目标。生态城市的目标仅仅依靠规划难以实现,需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通过如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选择、各承包商的配合等加以实现。 
第三,创建可持续的内部环境循环链。生态城市并非建成形象工程,其要求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低,消耗的能源更少。因此,在生态城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吸收瑞典在集中供暖/制冷、垃圾回收、水处理、垃圾焚烧、生物发电以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先进技术,创建可持续的环境循环链,使生态城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第四,培育公共环保意识。生态城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所有的规划、技术解决方案和环境目标的实现都以人为本。因此只有提高公共环保意识,使公众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习惯,才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生态城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当前,中国的生态城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中国的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排放量大、环境技术欠发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足、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很多生态城都是全新的城市,政府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行政推动力很强,中国市场对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很大。这都为中瑞双方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以及环境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