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官职相关称、职、衔

 秋风_1233 2011-11-06

中国古代官职相关
此书只整理的古代官职的总论和,相关朝代中的“秦、汉、唐、宋、明、清”,内容有一些散,不过我差不多都找来贴上了,虽然感觉有点狗尾续貂啊,有些地方颇为冗长,看着可能就有点累了。有兴趣的就耐心看吧,大家就当了解了解历史(非正史),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知识,未尝不可!
----------------------------------------------------------------------------------------------------------------------------前章节一至六属总论,后面每一章节即一个朝代,涉及“秦、汉、唐、宋、明、清”。
----------------------------------------------------------------------------------------------------------------------------章节一: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令史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别驾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三老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可汗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刑
提辖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内阁 厂卫 太监 都司
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总兵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土 宣政院 集贤院
军机处 翰林院 钦天监 内务府 布政使 未入流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
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 绣衣直指 监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翰林学土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 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
远古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
章节二: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
章节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提升官职,对无官认识的提拔。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陆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陆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
章节四:
古代秘书官制简介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央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等级与管理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
章节五: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
章节六: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
章节七
秦代官职制度及其相关
分类:经史子集
秦国的政制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形成,灭六国之后,秦朝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高度集中的秦朝官制,这些体系与之前的秦国制度有所不同,也为后世的汉魏等朝延袭,其监察官制度与九卿制度甚至延续到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
----------------------------------------------------------------
秦朝政权机构的构成:
最高权利者为皇帝,皇帝下设三公(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并管理下属各郡。
郡设郡尉,郡守,监御史。
郡守管理下属各县,县设县尉,县令。
县令管理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啬夫(管理大乡),有秩(管理小乡)。
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
中央官制
秦朝中央官制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强大的君权以及对旧公族的特权的不断削弱,也是秦国最后取代在文化上优越的其他各国而统一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后,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国尉、九卿等组成的中央政府,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政事务。
------------------------------------------------------------------
A,
1,丞相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国丞相之设始于秦武王二年,是年设左、右丞相,秦昭王三十二年,改相国,秦王嬴政未亲政时,以吕不韦为相邦,并置丞相昌平君,期间或左右二相并置、或设独相、或称相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制置丞相一人,以李斯为之,秦二世诛李斯后,以赵高为相,因其为阉人而称中丞相。秦制,出任丞相的人均受封侯爵。
2,御史大夫
秦创置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为副丞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通典·职官典二》:“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与战国时列国普遍设置的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御史不同,秦国的御史专掌纠察百官,是中国古代专门监察官制度的发端。御史大夫属官有两丞,一为御史丞,为大夫之副;一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
3,九卿
九卿,仰丞相政令,分掌国事。九卿之属有负责皇室事务的如奉常,有负责国家政务的如廷尉。
4,奉常
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通典·职官七》:“奉常,周为春官宗伯,掌邦礼,秦改奉常。”),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九卿皆同)。属官有负责宫廷音乐的太乐;负责太庙祭祀事务的太祝;负责皇帝饮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太宰(与周朝的太宰不同);负责管理巫医的太医;负责观察天时星象、兼皇家史官的太史;负责应皇帝诏命进行卜筮太卜。
5,郎中令
郎中令,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秦会要》:及主诸郎之在殿中侍卫,故曰郎中令)。郎中令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
6,大夫
大夫,为专门的谏议官,无定员,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称(《齐职仪》:秦置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
7,郎
郎,为待选之官,有评议国事的议郎、有陪侍皇帝车驾的中郎、侍郎等,无定员,除授常达千人之多。案《汉书·百官公卿表》,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郎中秩比三百石。中郎分统于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郎中分统于车郎中将、户郎中将、骑郎中将。郎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作为皇帝的扈从,一方面学习政务,是秦汉之际出仕的重要途径。
8,谒者
谒者,掌殿廷朝会礼仪、接受臣民章奏。置七十人,秩六百石。秦朝的谒者也常常作为朝廷的专使出外处理临时公事。
9,仆射
仆射,原为战车上的射手。秦朝则侍中、尚书、谒者、博士等官署皆置,为本署副长官,长官为令。《太平御览》卷二百零一:“秦汉之世,委政公卿,尚书之职,掌封奏,令赞文书,仆射主开闭,令不在,则仆射奏下其事。”
10,卫尉
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属官一公车司马令,凡吏民上书、四方贡献、朝廷征召等,按法律要使用公家的车马,公车司马令即掌其事;属官二卫士令,统领诸宫门卫兵。
11,太仆
太仆,本周朝官职,秦朝沿置,掌皇家车马。赵高出任郎中令之前任此职。
12,廷尉
廷尉,最高司法官。属官有廷尉丞。廷尉署有狱,称廷尉狱,大臣有罪则下廷尉狱。
13,典客
典客,掌诸侯与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朝觐事务、接待诸郡县上计吏。属官有行人,备临时差遣远。
14,宗正
宗正,又称宗令,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皇族宗室有罪,则绝其属籍。属官有宗正丞。
15,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属官有太仓令、太仓丞,掌国库中粮食的贮存;有平准令、平准丞,掌京师及诸郡物价。(《通典·职官八》)
16,少府
少府,掌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属官有:
17,御府令、御府丞,掌皇帝服饰织造与保管;
18,尚冠令、尚冠丞,掌皇帝各种礼服所需的皇冠;
19,尚衣令、尚衣丞,掌服侍皇帝更衣;
20,尚食令、尚食丞,掌服侍皇帝饮食;
21,尚沐令、尚沐丞,掌皇帝洗浴;
22,尚席令、尚席丞,掌皇帝就寝用具;
23,尚书令、尚书丞、尚书仆射,掌宫中文书发启、呈送皇帝;
24,太官令、太官丞,掌烹调皇帝饮食;主御膳食;
25,宦者令,掌宫中诸宦官;
26,中书谒者令、中书谒者丞,掌内宫导引、接待、典仪等,以宦官充;
27,太医令、太医丞,掌皇帝与后宫医药;
28,都水长、都水丞,掌诸郡县水利事务,在各重要水系都派驻官署;
29,乐府令、乐府丞,掌宫廷音乐的排练、演奏、整理,以及音乐艺人的管理;
30,永巷令,掌后宫宦官、宫女的生活,以及宫人犯罪的惩处。
少府的这些属官中,尚书、中书谒者两个官署对后世各个朝代的政制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余诸“尚”后转为女官。
B,
警卫、侍从与宫官:
1,中尉
中尉,掌京师治安、兼管消防,是京城的卫戍长官。中尉署有丞、左右中侯、千牛等官佐。属官有武库令、武库丞,掌军器制造、贮存;有静室令,皇帝出巡时负责担任清道夫。
2,将作少府
将作少府,掌皇宫等公共建筑事务,本署有两丞,左右中侯。属官有石室令、东园主章令、主章长、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后校令、中校令。石室掌建筑石料、东园主章令掌木匠、主章长掌伐大木、五校掌营建。五校所属多为刑徒。
3,典属国
典属国,专掌召抚西南诸夷。
4,主爵中尉
主爵中尉,掌诸侯以下诸爵的封赠及宾客祭祀飨食等事务。
5,中常侍
中常侍,侍从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可以经常出入皇宫禁地,汉朝为宦官职务。
6给事中
给事中,职掌同中常侍,位次之。
7,詹事
詹事,太子卿,掌太子家,统领太子宫臣,秩二千石,詹事丞副之。属官有:
8,太子家令,掌太子家刑罚、饮食、仓储、奴婢等事;
9,太子率更令,掌漏刻、礼乐等;
10,卫率,掌太子侍卫;
11,中庶子,侍从太子;
12,太子舍人,掌太子文书;
13,子洗马,太子出,则洗马为前驱;
14,少庶子,掌太子诸庶务;
15,太子仆,掌太子家车马。
秦朝虽然详细设置了太子宫官,但确未正式册立过太子。
C,
皇后诸卿
1,将行,掌皇后礼仪。
2,皇后卫尉,掌皇后卫队。
3,皇后少府,掌皇后私人事务。
4,皇后少仆,掌皇后车马。
D,
武将官制
1,国尉
国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国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国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2,护军都尉
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预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3,将军
秦朝仿周朝制度,设置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位上卿,率军镇守边郡。另置上将军、将军,为临时职务,有大征伐时选武将出任,军还即撤任。
E,
地方官制
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施行郡县制度,秦国设县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咸阳是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汉书·百官公卿表》: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位同九卿,得参预朝政。
内史属官有:
都水长、都水丞,掌水利;
铁官长、铁官丞,掌冶金、制造农器;
廪牺令、廪牺丞,掌粮食仓库和牧养祭祀用牲畜。
F,
1,郡制
郡作为一级行政地方,军民兼治。郡设郡守、监御史、郡尉三个互不隶属的主要官员。
2,郡守
郡守,郡的长官,边地多为武将,内陆多以郎官出任,银印青绶、秩二千石。秦朝的郡守权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员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3,监御史
监御史,隶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
4,郡尉
郡尉,掌郡驻军,主管治安、侦缉盗贼,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郡尉直辖于朝廷,与郡守相抗礼。郡尉属官有丞,内陆诸郡设丞一人、大郡则设两人。边塞诸郡则每百里置都尉一人,都尉辖士史、尉史各二,掌边塞卫戍;关隘之处置关都尉,均隶属本郡郡尉。
5,郡丞
郡丞,郡的次官,辅佐郡守综理郡政,铜印黑绶、秩六百石。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时,郡丞代行郡守职务。属官有卒史、主簿、牧师令等。边塞诸郡另置长史,管理兵马军政,与郡丞同秩。
6,县制
县为秦朝最低一级行政地方,秦朝的正式官职也仅仅设在县一级。
7,县令、县长
秦朝按县的人口多寡,万人以上的县置县令、以下的县置县长。县令铜印黑绶、秩千石至六百,县长铜印黄绶、秩六百石至五百石。县令与县长都是县的行政长官。
8,县丞
县丞为县的次官,职比郡丞,铜印黄绶、秩四百石。
9,县尉
县尉掌治安、捕盗之事,职比郡丞、唯不掌兵,秩同县丞。
10,功曹
功曹,掌县吏的考绩等第升降。
11,令史
令史,管理文书档案。
12,狱掾
狱掾,县狱的典狱长。
13,文无害
文无害,所谓公平吏,掌巡查监狱,复查案卷,以防止冤狱。
14,厩驺
厩驺,掌一县车马之政。
15,仓吏
仓吏,县库的长官。
16,治狱吏
狱吏,县狱的狱卒。
17,乡亭
县以下置乡,乡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这些都是以宗族为核心的人民自治组织。
18,三老
三老,一乡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有所谓孝悌仁义之家可以申报郡县予以表彰,并可以推荐优良子弟出任郡县吏。
19,有秩,啬夫
人口达五千人的乡,由郡指派一人为有秩;不足五千人的乡,由县指派一人为啬夫。两者职责相同,都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政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
20,游徼
游徼,为徭役的一种,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
21,亭长
亭长,吏职,也是徭役的一种,汉高祖在秦朝曾任此职。掌同啬夫。亭长之属为亭父、求盗两卒,前者负责本亭保洁、后者负责追逐盗贼。
----------------------------------------------------------
后记:
这是关于秦代官职找到的若干素材,至于更详细的演变过程大家可移架找找秦史,不说继续~
----------------------------------------------------------
章节八
汉代官职
分类:经史子集
-----------------------------------------------------------
中国汉代大小官员职位表
A,汉代官职一览表
1,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2,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3,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4,卫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5,太 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6,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人钟繇为太。
7,太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8,太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9,太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10,少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11,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12,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13,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14,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15,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17,从 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18,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19,司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20,司 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21,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22,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23,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24,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25,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26,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27,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28,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29,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30,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31,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32,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33,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34,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35,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36,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37,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38,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39,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40,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41,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42,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43,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44,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45,相 国:即丞相。
46,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47,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48,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49,校 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50,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51,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52,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53,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54,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55,督 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56,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
-----------------------------------------------------------------
后记:
关于汉官职本人一直觉得和秦代时没差太多,以上章节八,即为汉代官职相关~
PS:那个关于唐代官职的这些,网上找到的素材实在是有写散乱,希望看的大家莫怪尽力了~
不多说继续~
-------------------------------------------------------------------
章节九
唐代官制及其相关
一,唐代中央管理制度
比较中国古代历代的中央管理机构设置,唐代的政权组织形式比较合理,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三省六部制,既可相互制约,又分工明确,正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积极的、合理的封建科层制功能,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政务清明,迎来繁荣一时、洋洋泱泱的盛唐气象。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最昌盛的时期,而且走在了当时全人类社会的发展前列。
A、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师西周时期已较成熟,原都是宗族的长老,对王负有指导、辅佐、监护的责任。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君师者,治之本也”(《大戴礼记。礼三本》)在君主年幼或尚未成熟之时负起全面的指导作用。非道德功勋崇高,则不居其位,宁缺毋滥。到唐代,转变成三公,名位高但不实际行使权力的虚职,不属僚属之列的荣誉职位。
B、三省并相(中书、门下、尚书)
中央行政机构还有其他省、寺、监等各部门,但以此三为最要。其中中书省为受命于最高指令制定、推出各项政令等职能的机关;门下省为朝廷政令及各类上行文的审议机关;尚书省最高的执行机构,执行各项政令。
--------------------------------------------------------------------
三省的职能分割和职位设置主要有:
1、中书省:正职长官为中书令,副职长官为中书侍郎。下辖:
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集贤殿和史馆(机构)
2、门下省:正职长官为门下侍中,副职长官为门下侍郎。下辖:
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城门郎、符宝郎、弘文馆(机构,掌管图书、礼仪、制度沿革等)
3、尚书省:正职长官为尚书令,副职长官为左、右仆射。六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下辖六部二十四司情况:
1)吏部——掌管官吏选拔、任免、升降、考试等。下属官员有 主事、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甲库令史、亭长、掌固 等。
2)户部——掌管户口、经济、财政等。下属官员有 主事、令史、书令史、计史、掌固。
3)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教育等……
注:以上三部左司统之。
4)兵部——掌管武官选拔和军事行政
5)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审判
6)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建设和后勤有关工作
注:以上三部左司统之。
-------------------------------------------------------------------
C、六部是政务机关,而另外还有事务机关——九寺,来源于秦汉时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长官为卿、少卿。具体分门如下:
1)太常寺
2)光禄寺
3)卫尉寺
4)宗正寺
5)太仆寺
6)大理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7)鸿胪寺
8)司农寺
9)太府寺
另外,还有从中分离独立出来的直属机构——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军器监、将作监、都水监。
D、内设的侍从机构
有殿中省、内侍省、学士院、内枢密使。其中学士院为唐玄宗所始设。最初招揽才学之士谓“待诏”,又从朝官中选拔有才艺者居翰林,叫“翰林供奉”,后改称“学士”,专掌内命。后来又有“内相”的别称,尤其加上“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等头衔。|
E、区别于职务的品阶制度
包括不任实际管理职务的工作人员都各有品阶,许多时候,职务与品阶并不一致。文官品阶及其名称如下:
1、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2、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3、正二品:特进
4、从二品:光禄大夫
5、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6、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7、正四上:正议大夫
8、正四下:通议大夫
9、从四上:太中大夫
10、从四下:中大夫
……
30、从九下:将仕郎
另外,还有对皇组宗室成员、战功等的奖赏所勋封的不同待遇称号。
F、监察、谏议制度及其结构设置
唐代的御史台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监督结构。御史台下分三院:
1)台院侍御史,负责纠举、弹劾朝廷百官。
2)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各种仪式。“正班,列于阁门之外,纠离班,语不肃者”。
3)察院监察御史的督察范围非常广泛。巡按各地。监察御史虽只八品小官,但手握天宪,气魄很大,“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摄州县,为不任职”!
另外,除三公也有这种权利、职责外,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和补阙、拾遗也是专门的谏官。以“犯颜强谏”著称的魏徵,就做过谏议大夫。并形成了“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的制度”。
------------------------------------------------------------------------------
二:议唐代官制及其渊源
每一个皇朝均有皇室及政府之分。皇室以皇帝为代表,而丞相则是政府的第一把手。丞和相都是副的意思,所以丞相也是一个副官,在先秦时代他实际上是王或诸侯等贵族的副官。在内管家称宰,在外理事称相。秦统一天下以后,所有的贵族都倒台了,只剩下一家贵族,那就是皇族,所以他们家中的丞相就变成既要管理国家,又得管理皇帝的家事。这就是丞相的由来。
唐代宰相采取的是委员制而异于两汉的领袖制。共有三个衙门:中书、门下、尚书,此三个部门的职能外加御史台才等于汉代丞相的职权。可见唐代丞相的分权。
1、中书省----发令。这些命令唐代叫做“敕”,虽以皇帝的名义发出,却不由皇帝拟定,而由中书省拟订。其程序如下:由中书舍人草拟圣旨多份,称“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中书省长官)或中书侍郎(中书省副官)选出一份并稍加润饰,成为正式诏书,接着由皇帝画一敕字成为皇帝的命令,最后下达门下省。
2、门下省----复核。由中书省发出的皇帝命令,至此须经过复核。若复核不通过则由给事中(有封驳权的官)批注送还中书省,称“涂归”,意思是要求中书省重拟。若复核通过,还需侍中(门下省长官)或门下侍郎(门下省副官)签名,诏书才正式生效,然后下达尚书省执行。若由皇帝直接发出命令,而没有中书、门下的印章,在唐代这被认为是违法的。
3、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叫尚书令,李世民在做皇帝前曾任此职,所以其后朝臣无人敢再当尚书令,常虚悬其缺。尚书省实权遂在其副官,称左、右仆射者。左仆射管吏、户、礼三部,右仆射掌兵、刑、工三部,六部职能见zxc789兄《唐代中央管理制度小考》。每部下有四司,共二十四司。
--------------------------------------------------------------------------------
政事堂----由于一道诏书要经过中书、门下两省才正式生效,为了方便就在讨论重大事件时,由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召开联席会议,会议所在称“政事堂”。若一人身兼左右仆射,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有权进入政事堂议事(由于尚书省的长官是虚设的)。但在开元以后,仆射就不能进入政事堂议事了,尚书省变成一个纯粹的执行机关。因此在唐代中书、门下的长官才是真丞相。

再介绍一下御史台。它分为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中央政府官员,主要是尚书省六部官员,而中书、门下省不在监察之列;右御史检查各地方官员,全国分十道,每道一个,称“观察使”。这“观察使”本是中央的监察官,在各道巡查,后来就变成常驻地方的中央官了,无形中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假使他的任务是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又赋予他全部权力以应付地方事宜,这即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调度一切,故称“节度使”。由于其权力极大,所以逐渐演变成“藩镇”。
-------------------------------------------------------------------------
唐代分九品官,一、二品官处以元老,不实际负责政治事务,即“三公”等衔。以上所述的“三省六部一台”的第一把手都为三品官。除“三省六部一台”外的官职,多为闲职。这里说一说“九寺”。来源于秦汉时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长官为卿、少卿。
1、太常寺----“常”,本作“尝”,取以食物供奉祖先,让其时时尝新之意,故太常寺管皇帝理祭祀之事;
2、光禄寺----其来源为汉代光禄勋,“勋”通“阍”,是皇家的门口,故光禄寺掌管宫门警卫;
3、卫尉寺----汉本是皇家卫队,至唐变为仅管皇帝依仗帐幕等;
4、宗正寺----掌管皇帝的宗族之事;
5、太仆寺----仆,是赶车人的意思,故太仆寺掌管皇帝的舆马;
6、大理寺----源于汉代廷尉,为中央审判机关;
7、鸿胪寺----胪,是传呼之义,源于汉代之大鸿胪,掌管皇帝的待人接物,等于皇帝私人的外交部;
8、司农寺----源于汉代大司农,管政府经济的机构,天下田赋收入名义上均归司农寺管理,而入国库;
9、少府寺----也是管经济的机构,但是是管山泽盐矿等税的,这部分收入纳入皇帝私人钱库中去。
---------------------------------------------------------------------------------------------
注:以下可能有些重复,再补上个介绍。
---------------------------------------------------------------------------------------------
三,
A,唐朝官职
1,正第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将,九年省。)
2,从第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爵。)
3,正第二品
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上柱国。(勋官。《武德令》有尚书令,龙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4,从第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扬、幽、潞、陕、灵。)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官。)
5,正第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班正四品上,大历二年升。)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则天初又改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宾客、(旧兼职无品,《开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宝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旧班从三品,广德年升。)内侍监、(唐初旧制,内侍省无三品官,内侍四员,秩四品。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护、(已上除八大将军,并为文职事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散官。)冠军大将军、(武散官。)怀化大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上护军。(勋官。)
6,从第三品
御史大夫、(旧班在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旧雍、洛长史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长史、(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四品上,《开元令》加入从三品。)亲王傅、(巳上并职事官。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开国侯、(爵。)云麾将军、(武散官。)归德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护军。(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长史、司马,九年省也。)
7,正第四品上阶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正四品下阶,《开元令》加入上阶也。)尚书左丞、(永昌元年进为正三品,如意元年复旧。)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诸司侍郎,吏部郎中为正四品上。贞观三年复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复旧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卫、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府率、中州刺史、军器监、(武德初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复置,九年又省,十年复置北都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武德令》统军正四品下,后改为折冲都尉。《垂拱令》始分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职事官。率及折冲为武,余并为文也。)正议大夫、(文散官也。)开国伯、(爵。)忠武将军、(武散官。)上轻车都尉。(勋官。)
8,正第四品下阶
尚书右丞、(永昌元年进为从三品,如意元年复旧。)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从四品上。《贞观令》,一切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职事官。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也。)通议大夫、(文散官。)壮武将军。(武散官。)
9,从第四品上阶
秘书少监、八寺少卿、殿中少监、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内率、监门副率、太子亲勋翊卫中郎将、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内侍、大都护亲王府长史、(已上职事官。府率、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将军、(武散官。)轻车都尉。(勋官。)
10,从第四品下阶
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上州别驾、(已上职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别驾正五品上。二十三年为长史,前上元年,复置别驾,定入从四品也。)中府折冲都尉、(武职事官。)中大夫、(文散官。)明威将军。(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从事中郎,九年省。)
11,正第五品上阶
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武德令》,从五品上。《贞观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复旧也。)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赞善大夫、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会昌县令、(武德元年,敕万年、长安令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为从五品。贞观初复旧也。)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府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谘议参军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军器少监、太史少监、亲王府典军、(已上职事官。郎将、典军为武,余并为文。《永徽令》,亲王典军从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文散官。)开国子、(爵。)定远将军、(武散官。)上骑都尉。(勋官。)
12,正第五品下阶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药奉御、太子亲勋翊卫郎将、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已上职事官。郎将、折冲为武,余并为文也。)朝议大夫、(文散官。)宁远将军。(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军谘祭酒,九年省。)
13,从第五品上阶
尚书左右诸司郎中、(《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诸司郎中正五品上。贞观二年,并改为从五品上也。)秘书丞、(《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奉御、献陵昭陵恭陵桥陵八陵令、(《武德》,诸陵令从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献、昭二陵令,为从五品。已后诸陵并相承依献、昭二陵也。)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已上职事官。典军为武,余并为文也。)朝请大夫、(文散官。)开国男、(爵。)游击将军、(武散官。)骑都尉。(勋官。旧有太公庙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从五品上,开元二十四年省也。)
14,从第五品下阶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太子典内、(旧正六品上,《开元令》改。)下都督府上州司马、(《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贞观初改。)亲王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宫苑总监、上牧监、上府果毅都尉、(已上职事官。果毅为武散,余并为文。)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并武散官。驸马自近代已来,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车,有唐已来无其人。)朝散大夫、(文散官。)游击将军。(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主簿、记室、参军,九年省。《神龙令》有库谷、斜谷监也。)
15,正第六品上阶
太学博士、(《武德令》,从六品上,贞观年改。)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议郎、太子舍人、中郡长史、(《武德令》,中州别驾从五品上,贞观年改也。)太子典膳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德元年敕,雍州诸县令阶从五品上,七年定令改。)亲王府掾属、(《武德令》,从五品下也。)武库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令,从七品下,太极年改武库令阶,开元年改中尚令阶。)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镇军兵满二万人已上司马、(已上职事官。司阶、果毅为武,余并为文也。)亲勋翊卫校卫、卫官。朝议郎、(文散官。)昭武校尉、(武散官。)骁骑尉。(勋官。)
16,正第六品下阶
千牛备身左右、(卫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孙起家为之。)太子文学、下州长史、(武德中,下州别驾,正六品,贞观二十三年,改为长史丞。永淳元年,诸州置别驾官。天宝八载停别驾,下郡置长史。后上元二年,诸州置别驾,不废下府长史也。)中州司马、(《武德令》,中州治中,从五品下,《贞观令》改。)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已上文职事官。)上镇将、(武职事官。《武德令》,从四品下也。)承议郎、(文散官。)昭武副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诸曹参军事,九年省也。)
17,从第六品上阶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武德令》,吏部员外郎正六品上,诸司员外郎正六品下。贞观二年改。)八寺丞、大理司直、国子助教、(《武德令》,从七品上。)城门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武德令》,正七品上。)著作佐郎、(《武德令》,正七品下。)侍御医、(《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龙令》,从六品下。开元改。)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署令、(武德四年进为从五品上,七年定令,复旧也。)下州司马、(《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亲王文学、主簿、记室、录事参军、(《武德令》,亲王府文学已上,并正六品下也。)诸州上县令、(已上文职事官。)诸率府左右司阶、(武职事官。)镇军兵不满二万人司马、(文职事官。)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卫官。)奉议郎、(文散官。)振威校尉、(武散官。)飞骑尉。(勋官。)
18,从第六品下阶
侍御史、(旧从七品上,《垂拱令改》。)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太子内直典设宫门郎、太公庙令、司农寺诸园苑监、沙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互市监、中牧副监、(已上文职事官。)下府果毅都尉、(武职事官。)亲王府校尉、(卫官。)通直郎、(文散官。)振威副尉。(武散官。)
19,正第七品上阶
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尚食尚药直长、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长史、军器监丞、诸州中县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录参军事、大都督大都护府录事参军事、亲王府诸曹参军、(已上文职事官。《武德令》,亲王府功曹、仓曹、户曹、兵曹参军事,从五品下;骑曹、铠曹、田曹、士曹、水曹参军事等,七品下也。)中镇将、(武职事官。《武德令》,从五品下。)太子千牛、亲勋翊卫队正副队正、(已上卫官。)朝请郎、(文散官。)致果校尉、(武散官。)云骑尉。(勋官。)
20,正第七品下阶
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直长、太子通事舍人、内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府诸曹参军、中都督上都护府录事参军事、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武德令》,别将正五品上,后改为果毅。圣历三年复置别将。)上府长史、(《武德令》,统军长史正八品下也。)上镇副、(《武德令》,从五品下。)下镇将、(《武德令》,正六品下。)下牧副监、(已上职事官。中候、别将、镇副、镇将为武,余并为文也。)宣德郎、(文散官。)致果副尉。(武散官。《武德令》又有天策上将府参军事,九年省。又有盐池盐井盐、诸王百司问事谒者。)
21,从第七品上阶
殿中侍御史、(《武德》至《乾封令》,并正八品上,垂拱年改。)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武德令》,从八品下也。)门下录事、中书主书、尚书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内率监门率府长史、太子侍医、太子三寺丞、都水监丞、诸州中下县令、亲王府东西阁祭酒、(《武德令》,正六品下。)京县丞、(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奉先、会昌、太原、晋阳。)下都督府上州录事参军、中都督上都护府诸曹参军事、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职事官。别将、镇副为武,余并为文。)左右监门直长、勋卫、太子亲卫、(已上卫官。)朝散郎、(文散官。)翊麾校尉、(武散官。)武骑尉。(勋官。)
22,从第七品下阶
太史丞、(监局同。)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御史台、国子监主簿、旧正八品,《垂拱令》改。)掖庭令、宫闱令、上署令、(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官、左藏令、乘黄、典客、上林、太仓、平准、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庙、诸陵、典农、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开元初改之也。)诸州下县令、(天宝五载,一切为中下县。)诸陵署丞、(永徽二年加秩。旧有太庙署丞,武德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从七品上,开元年省也。)司农寺诸园、(苑副监,《神龙令》有诸副监)宫苑总监丞,下都督府诸曹参军,太子内坊丞、(旧正八品上开元初改)亲王国令、(旧规,流内正九品,太极年改。)公主家令、(旧规,流内正八品,太极年改。)上州诸参军事、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武德令》,从六品下。)诸屯监、(《武德令》有芳酝监,《神龙令》有漆园监。)诸率府左右中候、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已上职事官。别将、镇副、中候为武,余并为文也。)太子左右监门直长、亲王府旅帅、诸折冲府校尉、(已上卫官。《武德令》,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宣议郎、(文散官。)翊麾副尉。(武散官。)
23,正第八品上阶
监察御史、(旧从八品上,《垂拱令》改。)协律郎、诸卫羽林龙武军录事参军事、中署令、(钩盾、右藏、职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中州录事参军事、太医博士、太子典膳药藏丞、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旧从八品下,开元初改。)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武德令》,从八品下,《神龙令》有库谷、斜谷、太阴伊阳监丞。)镇军不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已上文职事官。)翊卫、太子勋卫、亲王府执仗执乘亲事、(已上卫官。)给事郎、(文散官。)宣节校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典签,九年省。)
24,正第八品下阶
奚官内仆内府局令、下署令、(太卜、廪牺、珍羞、良酝、掌醢、守宫、武器、车府、司仪、崇玄、导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神龙令》又有干、楫二署令也。)诸卫羽林龙武诸曹参军事、中州诸司参军事、亲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府参军事、(《武德令》,亲王府参军,从七品下,《雍州》行参军,正八品上。)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丞、太子内直宫门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已上文职事官。)诸卫左右司戈、上戍主、(已上武职事官。《武德令》有中镇长史。)备身、(卫官。)征事郎、(文散官。)宣节副尉。(武散官。)
25,从第八品上阶
左右拾遣、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武德令》,以九品上。)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下州录事参军、(《武德令》有中下州诸司参军事。)诸州上县丞、中牧监丞、(《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县主簿、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录事参军、中都督府上都护府参军、亲王府行参军、(《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府博士、(《武德令》,雍州博士,从八品下。)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武德令》有盐池盐井监丞,《神龙令》有太和监丞。)保章正、(已上文职事官。)太子翊卫诸府旅帅、(已上卫官。《武德》、《乾封令》,诸府旅帅,正七品下。)承奉郎、(文散官。)御侮校尉。(武散官。)
26,从第八品下阶
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医监、太子左右春坊录事、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诸曹参军事、太子诸署令、掖庭宫围局丞、太史都水监主簿、(太史为局则省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吏部考功礼部主事、(旧从九品上,开元二十四年改七司入八品,其省内诸司依旧。)上署丞、(《武德令》有芳酝监丞。)下都督府上州参军事、中都督府上州博士、诸州中县丞、诸王府典签、(《武德令》,正八品下。)京县尉、亲王国大司农、(旧规,流内正第七品,开元初改。)公主家丞、(旧规,流内正第九品,开元初改。)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镇仓曹兵曹参军事、(《武德令》有下镇长史。)挈壶正、(已上文职事官。)中戌主、上戌副、永府左右司戈、(已上武职事官。)太子备身、亲王府队正、(已上卫官。)承务郎、(文散官。)御侮副尉。(武散官。)
27,正第九品上阶
校书郎、(《永徽令》加入从八品下,《垂拱令》复旧。)太祝、太子左右内率监门府录事参军、太子内方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亲勋翊卫府羽林兵曹参军事、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武德令》,正八品下。《神龙令》有漆园丞,《开元前令》有沙苑丞。)诸州中下丞、中郡博士、(《武德令》,正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主簿、武库署监事、(已上并文职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录事。其武库监事,从九品下,太极年改也。)儒林郎、(文散官。)仁勇校尉。(武散官。)
28,正第九品下阶
正字、(《永徽令》改入上阶,《垂拱令》复旧。)太子校书、(《永徽令》改入上阶、《垂拱令》复旧。)奚官内仆内府局丞、下署丞、尚食局食医、尚药局医佐、尚乘局奉乘司库司廪、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太子左右内率监门率府诸曹参军事、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录事、(龙朔年置桂坊录事,咸亨年省。)太子亲勋翊府兵曹参军事、诸州下县丞、诸州上县中县主簿、中州参军事、(《武德令》,正九品上。)下州博士、(《武德令》,中下州博士,从九品上,下州博士,从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中府兵曹、亲王国尉、(旧规,流内正八品,开元初改。《武德令》有亲王府镇事及司阁。)上关丞、(《武德令》有上津尉。)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已上职事官。执戟戍主为武,余并为文。)诸折冲府队正、(卫官。)登仕郎、(文散官。)仁勇副尉。(武散官。)
29,从第九品上阶
尚书诸司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馆校书、太史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匹总监主簿、中牧监主簿、(《永徽令》有监漕。)诸州中下县主簿、上县中县尉、下府兵曹、(已上并职事文官。)文林郎、(文散官。)陪戎校尉。(武散官。)
30,从第九品下阶
内侍省主事、国子监亲王府录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咒禁博士、太卜署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太医署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亲王国丞、(旧规,流内正第九品,开元初改从正流内。)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子诸署丞、太子典食署丞、太子厩牧署典乘、诸监作诸监事计官、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下州参军事、(《武德令》,中下州行参军,正九品,下州参军,从九品上。)中州下州医博士、诸州中县下县尉、京县录事、下牧监主簿、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公主邑司录事、诸津丞、下镇兵曹参军、(《武德令》有诸桥诸堰丞。)诸率府左右执戟、(已上职事官。长上、执戟为武,余并为文。)亲王府队副、诸折冲府队副、(已上卫官。)将仕郎、(文散官。)陪戎副尉。(武散官。)
------------------------------------------------------------
B,三省六部
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王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高宗死后,移至中书省,玄宗时改名中书门下);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
宋承唐制,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元丰改制,以三省取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除正、副宰相外,门下、中书省分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掌原谏院所领谏诤弹劾职务,起居郎、起居舍人掌原起居院所领修起居注职务,又分设门下后省、中书后省,为门下省及中书省下属机构,分别以给事中及中书舍人主管,以给事中掌原封驳司的封驳职务,并以封还词头的方式行使封驳权。尚书省下领六部,由各部尚书、侍郎主管,以原审官东、西院,流内铨,三班院所领职务归吏部,以原三司与司农寺所领主要财政职务归户部,以原太常礼院所掌礼仪职务复归礼部,以原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覆刑狱及三司有关审核会计帐册等职务并归刑部,以原三司有关修造、坑冶等职务归工部,某些次要军务归兵部,并废除枢密院之外的旧有机构,恢复六部下属二十四司。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建炎三年以礼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比部兼司门,工部兼虞部,屯田兼水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司封兼司勋,礼部兼祠部,兵部兼驾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
辽代南面官系统中,设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
后记:以官职代表的话,觉得唐宋属一个阶段,宋承唐制,到了宋代后,那些官职真冗官啊`
注:以上官职差不多就这些了。
--------------------------------------------------------------
章节九
宋代管制及其相关
1,各级官府层次重复,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但是,却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权,他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要职,也可随时撤换无能之辈。历代的官制,宋朝大多保留下来。
2,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职事。《宋史·职官志一》说: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又说: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3,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自赵匡胤建宋以后,三师、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多,尤其是太师一官,只以赵普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

---------------------------------------------------------------
A,关于宋代官职
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为18个级别(本朝好像是25级),从杨家将,水浒和精忠岳传中可以留意一些官职的设置。
正一品有如下官员: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少师,少傅,少保,亲王。
潘美就当过太师,是文官里面最高的人物了,还有蔡京也是太师,对了,秦桧也是太师,怪不得古装戏里面太师都是反角。
从一品主要是枢密使和郡王,还有太子太保等。
岳飞被收了兵权之后,就和韩世忠张俊一起当枢密使,岳飞后来被平反,追赐的鄂王称号也属于郡王一级。
正二品的官有太尉和参知政事(就相当于宰相)
水浒里面逼反林冲的高俅就是这一等级,基本上是武官的最高职位,可见宋朝以文官为重。
从二品是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和金吾卫上将军以及节度使。
正三品是翰林学士,散骑常侍等
从三品有御史中丞,开封尹,上将军,护军,正议大夫、通奉大夫 )
-----------------------------------------------------------------
以下的官僚就又多又滥啦,没有耐心的请跳过
-----------------------------------------------------------------
B,
通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开国伯,上轻车都尉,为正四品。 太中大夫,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 七寺卿,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轻车都尉,为从四品。
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开国子,上骑都尉,为正五品。
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开国男,骑都尉,为从五品。朝议、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尚书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骁骑尉,为正六品。
朝请、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尚书诸司郎中,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飞骑尉,为从六品。
朝请、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尚书诸司员外郎,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枢密副承旨,枢密院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太子侍读、侍讲,两赤县令,云骑尉,为正七品。
承议郎,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合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武骑尉,为从七品。
奉议、通直郎,七寺丞,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开封府诸曹参军事、军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县令,两赤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令,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为正八品。
宣教、宣议郎,御史台检法官、主簿,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合门祗候,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东、西头供奉官,从义、秉义郎,太子诸率府副率,亲王府记室,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监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京府、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推官,诸州签判,节镇、上中下州录事参军,京府诸曹参军事、军巡判官,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丞,诸州上中下县令、丞,两赤县主簿,尉,诸府诸曹,节镇、上州诸司参军事,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三省枢密院主事,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为从八品。
-----------------------------------------------------------------
C,
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
D,宋朝二十九阶文散官
1,开府仪同三司
官名。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亨受三公的竺遇。三公(司徒、司寇、司空)官名都有“司”字,故称三司。东汉延平元年(106),邓骘加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官名“仪同三司”始此。曹魏景初三年(239),任黄权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之官名始此。魏、晋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南北朝时,渐成官号,不必有开府置官属之实。北齐有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隋用为散官之名。有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官品自从三品至正五品。唐、宋文散官以开府仪同三司为第一阶、从一品。金、元以开府仪同在司为第一阶,仪同三司为第二阶。金武散官一、二阶同文官。金均从一品,元正一品。明、清废。
2,特进
官名。西汉后期始置,本非正式官名,为引见之称。如成帝时张禹以老病罢,仍以列侯身份朔望朝见,位特进,见礼如丞相。行之既久,渐成加官。以赐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朝会时位仅次三公。魏、晋、南北朝沿东汉之制,皆为加官。隋用文散官名号,位于开府仪同三司之上。唐、宋为文散官,第二阶,正二品,位开府仪同三司之下。金、元位于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下,官品相同,金从一品。元正一品。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文散官最高官阶,无单称特进之官。清无。
3,光禄大夫
官名。秦有中大夫,为郎中令属官。汉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为比二千石,员额无定,掌论议应对,在诸大夫中地位最尊,及至东汉,因权臣不复寇此衔,渐成宋散之职。魏、晋以后,作为加官与褒赠之官。晋于光禄大夫之外,又添置左右光禄大夫。左右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光禄大夫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自此又有金紫光禄大夫、银天地光禄大夫的名号。隋、唐、宋均用作文散官称号。隋光禄大夫从一品,左右光禄大夫分别为正二品、从三品。金紫正三,,银青从三。唐、宋光禄大夫从二品,金紫正三品,银青从三品。金、元升金紫、银青于光禄大夫之上。明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光禄大夫从一品、清光禄大夫正一品。
4,正奉大夫
文散官名。宋为文官第六阶,正四品上阶,元丰改制后停用。大观二年(1108)再置。为文官第七阶。金为第十二阶,从三品。元、明均从二品。正侍大夫宋阶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三阶为正侍大夫,以代旧官延福建省宫使。
5,中奉大夫
文散官名。宋为文散官第七阶,正四品。元丰改制后停用。徽宗大观二年(1108)又置,为文官第十三阶,金为从三品。元升从二品。明亦从二品。
6,太中大夫
官名。秦官,掌论议,汉以后各代多沿置。唐、宋为文散官第八阶,从四品上。宋元丰属制用以换左右谏议大夫。后定为文官第十一阶,金称大中大夫,从四品。元升为从三品。明亦称大中大夫,为从三品加授之阶。
7,中大夫
官名。秦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光禄大夫,掌论议。东汉于光禄大夫外,另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秩依次递减。《宋书·百官志》叙此,“太中大夫”作“中大夫”,应系误书。北周依《周礼》设六官,有中大夫,秩正五命,位似秦汉后的九卿、尚书等官。北齐始再有在大夫,与上大夫同为王国官。唐置为文散官第九阶,从四品下,宋为从四品,元丰改制后,以换秘书监,后定为第十二阶,金从四品上,元为从三品升授之阶。明为从三品。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定文官分九秩,中大夫为第五秩,简任,五年七月废。
8,中散大夫
一、官名,简称中散。王莽时置,或作东汉光武置,掌论议政事,员额三十人。历代沿置。唐、宋为文散官,正五品上,为文官第十阶。宋元丰改制后,以换光禄卿至少府监各官。后定为第十四阶。元废。
二、金、元宦官散官名。均宦官最高官阶,金从四品上,元升为正二品。
9,朝奉大夫
宋文散官名,正五品,文官第十一阶。元丰改制用以代后行郎中。后定为第十九阶。
10,朝散大夫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从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阶,宋为从五品上,文官第十二阶。元丰改制用以代中行郎中。后定为第十八阶。金仍从五品。元升为从四品。明废。
11,朝请大夫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从五品上,文官第十二阶。宋从五品,第十三阶。元丰改制用以代前行郎中。后定为第十七阶。金从五品上,元升为从四品。明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清废。
12,朝奉郎
宋文散官名。正六品上,文官第十四队,相当于唐之朝议郎。元丰改制用以换后行员外郎、左右司谏。后定为第二十二阶。金、元均不常。
13,承直郎
文散官名。宋徽宗崇宁初置,以换留守、节度使、观察使的判官,正六品,金正七品下,元正六品,明为正六品初授之阶。
14,奉直郎
宋文散官名。从六品上,为文官第十六阶,相当于唐的奉议郎。元丰改制后不用。
15,通直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宋为文官第十七阶,唐从六品下,宋从六品。元丰改制用以代太子中允、赞善大夫、太子洗马。后定为第二十五阶。金元均不置。
16,朝请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三,炀帝时罢。唐、宋无均文官第十八阶,正七品上。元丰改制用以代前行员外郎、侍郎史,后定为第二十阶。金、元均不置。
17,宣德郎
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十九阶,正七品下。宋沿置,亦为第十九阶,正七品。政和六年(1116)改名宣教郎,并定为第二十六阶。明宣德郎为从六品吏员出身升授之阶。清吏员出身者从六品授宣德郎。
18,朝散郎
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四,炀帝时罢。唐为文官第二十阶,从七品上,宋同。元丰改制后以代中行员行郎、侍御史。后定为第二十一阶。金以后废。
19,宣奉郎
宋文散官名,从七品。为文官第二十一阶,相当于唐之宣义郎。元丰改制后不用。
20,给事郎
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五。炀帝时罢。唐为文官第二十二阶,正八品上。宋同唐。元丰改制后废。
21,承事郎
文散官名。宋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三阶,正八品,相当于唐的征事郎。元丰改制用以代大理评事,为状元及第、宰相任子之初官,后定为第二十九阶。金正八品下。明升为正七品初授之阶。清废。
22,承奉郎
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六。炀帝时置。唐为文官第二十四阶,从八品上。宋同唐,元丰改制用以代太祝、奉礼郎,并为执政任子初官,后定为第二十九阶。金、元均不置。
23,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时,尚书各司,在侍郎外,各置员外郎一人,管理本司籍帐,侍郎出缺,代其职务。炀帝改侍郎为郎,废员外郎,每司增设一郎。既而又裁去所增之郎,改设承务郎,实即原员外郎。唐复(620)改为员外郎。另置承务郎为文散官第二十五阶,从八品下。宋同唐。元丰改制用以代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金从七品上。元升为从六品。明为从六吕初授之阶。清废。亦以“承务”为地主富人通称,与“员外”相似。
24,林郎
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七。炀帝时罢。唐为文官第二十六阶,正九品上。宋正九品上。元丰改制用以代节度、观察掌书记,支使,防御判官、团练判官。后定为第三十二阶。金正七品下。元从六品。明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儒生出身者升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升授宣德郎。清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德郎。
25,登仕郎
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郎。
26,文林郎
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见“朝议郎”)中位第八。炀帝时置,唐为文官第二十八阶,从九品上。宋从九品上。*元丰改制用以代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后定为第三十三阶,金正八品上,元升为正七品。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
27,将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文官第二十九阶,即最低一阶,从九品下,宋同。微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参军,主簿,县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为第三十七阶,仍为最低阶。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将仕三郎,以奏补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金、元、明将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两阶。清废。
-----------------------------------------------------------------------------
7,宋朝官职制度的特点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有五大特点,即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和军事上内重外轻。宋朝的政治体制演变,以元丰(宋神宗年号)改制为界限,改制前与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
(一)中枢机构的演变
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机构。宋初,沿袭唐朝后期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从尚书丞。郎到三师皆可加此等衔为宰相或副相。尚书令、侍中、中书令等三省长官,品高位重常“缺而不置”。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为次相。名义上恢复三省,实际上趋于一省,次相以兼中书侍郎因请旨而更接近皇帝。副相,包括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徽宗时,一度将首相改为太宰,次相为少宰。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为副相,废尚书左、右丞官。从宰相官称来看,三省已并为一省。孝宗时,索性将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未变(左。右丞相,唐玄宗时为尚书省长官,宋为中书的长官)。宋朝还有一些特殊宰相官称。蔡京权势最盛时曾任“太师总领三省事”,文彦博、吕公著曾以元老任“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南宋韩侂胄当权时,曾任“平章军国事”。他不用军国“重”事称号,因为加上“重”字测权力受限制,只能过问重事;用“同”则权力不专⑴。蔡、韩的称号都是权臣耍弄权术的一种伎俩,并非宋朝常制。 枢密院的由来,也不一般。唐朝有左、右内枢密使,向由宦官担任。唐朝后期的枢密院是在三省之外复有一省,内枢密使是在宰相之外复有宰相,是正常国家机构之外的多余机构,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宦官擅权的产物。唐末朱温在夺取政权之前,把掌握朝廷实权的宦官杀掉,改用文士为枢密使;同时使枢密使由全面掌权改变为专管军事。宋朝继承了五代的制度,也设立了专管武事的枢密院这一机构和枢密使这一职官。二府制下枢密使的设置,分了宰相的权,形成文武分权;同时又侵夺了原来专管军事的兵部的权力,宋朝枢密院长官自称“本兵”。枢密院长官的官称,宋初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署)和同签书枢密院事。元丰改制,专用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官称。改制时,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把权力合并于兵部。神宗强调祖制,他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⑵因而元丰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这一机构保留了下来。宋朝的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充分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制特点。宋朝有“宰执”这一提法,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宰指宰相,只限于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及南宋的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左、右丞相等首相和次相。副相包括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合称“执政”。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权力不能合在一起,因此无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后来因用兵西夏,宰相与枢密院长官不相通气,对军事指挥不利,于是在庆历年间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西夏用兵结束,又恢复原状,兼职没有形成制度。到了南宋,一些权臣如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等都曾以宰相兼任枢密使,但还不是定制。宁宗以后,宰相兼枢密使才成为定制。宰相不能兼枢密使,是防止大臣权重威胁皇权。后来权臣兼任两职,确实曾使皇权受到影响。
(二)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
唐朝后期,正常行政机构、职官之外另设机构、派官掌管的现象已很普遍。宋朝开国,太祖用赵普为相时以及太宗时期都没有做整齐划一、较大幅度的调整。因而宋初制度很乱,例如,兵部之外有枢密院侵夺了兵部的职权,并升为中枢机构;唐朝吏部、兵部分别主管文武官员的铨选,此时另设审官东院管文铨,审官西院管武选;户部尚书、侍郎职权,已由三司使(五代时并户部、盐铁、度支为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取代,被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礼部之外有礼仪院;刑部之外有审刑院。元丰改制,一律恢复唐朝前期制度,以《大唐六典》为准,权归六部。除枢密院保留外,其他机构、职官一律废除。从此,结束了唐末到宋初官制上的混乱状态。
(三)台谏制度的演变
宋朝的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与唐相同。照例不除御史大夫,而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元丰改制前沿袭唐制,御史大夫为加官,改制时取消此制。宋朝规定,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以避免宰相与台长勾结为祸。实际上宰执仍能控制御史台,并利用为工具以打击政敌(宋朝习惯,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朝的谏官制度,元丰改制前沿袭唐制,左、右省虽有谏官存在(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由补缺改,左、右正言——由拾遗改),但“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净”。另有“谏院”,命别官知谏院。元丰改制,废谏院,恢复谏官职权,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长,仍隶左、右省。门下省的给事中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地位比较重要。给事中正四品,品位在左谏议大夫(从四品)之上。分管门下后省,执行门下省的封驳权。中书舍人级别也比右谏议大夫高,分管中书后省,对皇帝任命官吏所下的“词头”,若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因此在宋朝,侍中、中书令不置,门下传郎、中书侍郎又为宰相或执政,给事中和中书舍人遂成为两省的实际负责人。
(四)军事制度的演变
宋朝军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兵权由几个机构分管,各部门权力分散,权力集中于皇帝。宋朝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统率禁军;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吏部负责武官铨选(武选唐朝归兵部管,宋朝元丰改制前由审官西院管,改制后权归吏部)。宋朝实行募兵制,士兵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每逢有饥荒,从饥民中招募士兵,补本城。宋朝政府对从饥民中招募士兵的办法很得意,说是“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也就是说把社会上的可能反抗者变为镇压者,一举两得。宋朝还有个从后周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是从地方厢军中选拔出强壮者充实到中央禁军。这种作法被称作“强干弱枝”,也是宋朝军事制度的一个特点。另外,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⑶。这种办法可收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效果,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但对作战十分不利。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废除了这种办法⑷。南宋初,允许将领募兵,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这触犯了宋王朝的大忌讳,有成为私人武装的危险。因而南宋有收回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兵权的举动。岳飞有大功于国,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杀害。“三衙”,即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是中央统率禁军的三个机构。除殿前司单独有最高级的军事职官都点检、副都检点(后不置)外,各衙的长官是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禁军分布在各地驻防。统率军队的率臣,有都总管、总管、副总管(初名部署,后避英宗讳改称总管)等军事职官。宋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厢军的长官亦称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但厢军均是老弱,无战斗力,兵士地位甚为低下,有如“给役”(只是一种“听差”)。南宋置御营司,自收三大将兵权后,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其将领为都统制、统制、副统制和统领。
(五)地方官制的特点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级官吏则称“判XX事”。以州为标准单位,多称“知X州军州事”。知州照例兼厢军正印职。除知州外,每州设“通判”一人,其地位类似隋朝通守。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牵掣一下知州的权力。 县一级的官吏,主要有知县、县丞、主簿和县尉。知县由中央派出的官吏担任,也是一种差遣。 府州军监以上的大区称“路”。路一级的机构和职官,有监司和帅司。监司包括:“漕司(即转运司,长官称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宪司(即提点刑狱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刑狱;仓司(即提举常平司,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负责一路的仓储。宪司和仓司也有监察责任,因而路一级可视为监察区。帅司,即安抚司(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安抚使照例兼任禁军军区的马步军都总管等军事职官,同时兼任某州、某府的地方官知州或知府。因此,安抚使下设有管军的幕职官和管地方事务的曹掾官。安抚使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权限较宽。为防止安抚使权力过重造成危害,因而安抚使要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同时要受到下属的“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可直接向朝廷汇报安抚使的情况。由于路一级的军、政、财、监四权分散,无统辖各权的职官,因而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员始终没有正式形成三级制。宋朝的节度使、观察使,名存而实废,两使下的幕职官、曹掾官与唐代不同,仅是闲差。宋朝很重视总结前朝政制利弊,并加以改革和调整,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去掉一些旧隐患,又生长出一些新弊端,影响着宋王朝国力的发展。
--------------------------------------------------------------------
章节十
明代官职及其相关 
⑴明朝官职设置与莆田官员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
明朝初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明朝兴化共出了12位尚书,除上述三人加封太保、少保外,其余九人为翁世资(户部)、郑纪(户部)、林俊(刑部)、康大和(工部)、林云同(刑部)郭应聘(兵部)、陈经邦(礼部)、曾楚卿(礼部)、林兰友(兵部)。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而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销。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
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佐天子,掌国家政事。
三孤 少师、少傅、少保 从一品
内阁 大学士
(中极殿、
建极殿、
文华殿、
武英殿、
文渊阁、
东阁) 正五品 皇帝顾问 洪武十二年,废中书省,十五年设大学士。仁宗以后,其位渐崇,掌实际上的宰相职权。
A,六部
(明代迁都北京后,另设南京六部,此略) 尚书 正二品 同唐之六部 明代六部除户、兵二部各十三司外,其它四部均各四司。
左、右侍郎 正三品
各司郎中 正五品
都察院 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掌监察、执法 即前代的“御史台”,明初改之。
左、右副都御史 正三品
左、右佥都御史 正四品
十三道监察御史(末年为十五道) 正七品 掌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B,总督
(总理)
巡抚 明之总督、总理、巡抚,均因事而设,以重臣任之。
翰林院 学士 正五品 掌修史、著作、图书等
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从五品
侍读、侍讲 正六品
修撰(史官) 从六品
编修 正七品
检讨 从七品
国子监 祭酒 从四品 掌教育行政
司业 正六品
五经博士 从八品
助教 从八品
学正 正九品
六科 都给事中
(每科一人) 正七品 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官之事。 六科为吏、户、礼、兵、刑、工。
左、右给事中 从七品
给事中 从七品
廿四衙门 十二监太监 正四品 掌皇帝宫中日常生活上的各项事务。 以宦官掌之。
四司司正 正五品
八局大使 正五品
C,承宣布政使司
(地方) 左、右布政使 从二品 掌一省之政 明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为省一级的最高行政机构。
左、右参政 从三品
左、右参议 从四品
D,提刑按察使司
(地方) 按察使 正三品 掌一省刑狱之事 与“布政司”及管军事之“都指挥使司”合称一省中之“三司”。
副史 正四品
佥事 正五品
E,府
知府 正四品 掌府之政 明代改路为府,分上、中、下三等。
同知 正五品
通判 正六品
推官 正七品
州 知州 从五品 掌州之政
同知 从六品
判官 从七品
吏目 从九品  
F,县
知县 正七品 掌县之政 县分上、中、下三等。明之典史,典文移出纳,如县无丞、簿,则兼领之。
县丞 正八品
主簿 正九品
典史 未入流
G,都指挥使司
(都司) 都指挥使 正二品 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明代在全国设十六个“都司”。
都指挥同知 从二品
都指挥佥事 正三品
H,卫指挥使司
(卫) 指挥使 正三品 各“卫”,齐统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
指挥同知 从三品
指挥佥 正四品
I,千户所
(所) 正千户 正五品 “所”统于“卫”
J,副千户 从五品
-------------------------------------------------------------------------------
明代的后宫宫女很多。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宫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最高。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大明与宦官共天下。暂且先不论这句话是否完全正确,
不过从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太监在明朝具有巨大的权力,是其他任何一个朝代不能
相比的,明朝的宦官机构庞大,主要以二十四衙门为主。
----------------------------------------------------------------
已经有人对这些机构做了简单的整理: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掌内外奏章,御前勘合。
内宫监:掌印、总理、管理,掌宫室、陵墓等营造。
御用监:掌印、把总、掌司,司御用物什。
司设监:掌印、总理、管理,掌仪仗、卤簿。
御马监:掌印、监督、提督,掌御马房、象房。
神宫监:掌印、佥书、掌司,司太庙洒扫,香灯。
尚膳监:掌印、提督、总理,掌御膳及宫中饮食。
尚宝监:掌印、佥书、掌司,掌宝玺、敕符、印信公文。
尚绶监:掌印、佥书、掌司,掌铁券、诰敕、勘合。
直殿监:掌印、佥书、掌司,掌皇宫殿院、廊庑洒扫。
尚衣监:掌印、管理、佥书,掌御用冠冕、袍服。
都知监:掌印、佥书、司房,御驾鞍前马后导警跸。
惜薪司:掌印、总理、佥书,掌宫中薪炭之事。
钟鼓司:掌印、佥书、司房,掌出朝钟鼓及诸内戏。
宝钞司:掌印、佥书、管理,掌造粗细草纸。
混堂司:掌印、佥书、监工,掌宫中沐浴。
兵仗局:掌印、提督、管理,掌军器、火药制造。
银作局:掌印、管理、佥书,掌金银器皿打造。
浣衣局:掌印、佥书、监工,掌老年及罢宫女安置。
巾帽局:掌印、管理、佥书,掌宫中所用帽靴。
内织造局:掌印、管理、佥书,掌宫中御用、内用缎匹染造。
针工局:掌印、管理、佥书,掌宫中御用、内用服饰。
酒醋面局:掌印、管理、佥书,掌宫中食用酒醋糖酱酿造。
司苑局:掌印、管理、佥书,掌蔬菜瓜果。
以上列举出的就是所谓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共计二十四衙门。
其中监为正四品,司、局为正五品。
上述列举法其实并不全面,也不详细。
-----------------------------------------------------------------
首先,宦官机构还有许多名目 繁多的设置,如:鞍辔局、内承运库、供用库、赃罚库、内灵台、御酒房、 弹子房、牲畜房、刻漏房、甜食房、更鼓房、汉经房、道经房、盔甲厂、 王恭厂、白洗厂、汤局、荤局、素局、点心局、手盒局、冰膳局、御药房、 弓箭房、御茶房、猫儿房、鹰房、豹房、百鸟房等等等,名目之多,不胜枚 举。     
其次,明朝的宦官机构不仅规模大,而且权力更大,其中以司礼监为最。
司礼监,设有提督太监一人,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和随员太监不等。
提督太监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当差、听事、门禁皆出其下。
掌印太监掌理内外奏章,御前勘合,传宣谕旨。
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照内阁票拟进行批朱。
后来明朝设立了东厂、西厂、内行厂,皆由司礼监的太监提督,这导致了宦官
权力更加显赫,使其权力一度超越了内阁。
以上的条件,再加皇帝的信任,明朝出现权阉也就不奇怪了。
------------------------------------------------------------------
再附上一个:⑵
明代官衔
1.正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都属於正一品的官职。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勋位,文官叫左柱国,武官叫右柱国。
2.从一品官:包括少师、少傅、少保和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及都督同知。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勋位,文、武官都叫柱国。
3.正二品官:太子太师、少傅、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工、刑)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督指挥使、衍圣公(孔子的后代)都是正二品官。文官初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勋位,文官叫正治上卿,武官叫上护军。
4.从二品官:布政指挥同知。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勋位,文官叫正治卿,武官叫护军。
5.正三品官:太子宾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太常卿、檐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勋位,文官叫治资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6.从三品官:光禄、太仆、参政、苑马卿、运使、留守指挥同知卫、指挥同知宣慰使。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勋位,文官叫治资少尹,武官叫轻骥都尉。
7.正四品官:佥都御史、太仆、通政太常、苑马少卿,少詹太常、京府丞副使、鸿胪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勋位,文官叫赞治尹,上骑都尉。
8.从四品官:祭酒、参议运司、宣慰副使、宣抚。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清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勋位,文官叫赞治少尹,武官称中骑都尉。
9.正五品官: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春坊的大学士、翰林学士、庶子通政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卿、光禄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上林监正、寺中宗人经历、按察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佥事、宣抚同知。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勋位,文官叫治少尹,武官叫骁骑尉。
10.从五品官: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少卿、员外、五府经历、知州、运副、正提举、京府判、卫所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使、宣抚、副安抚使。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勋位,文官叫协正庶尹,武官叫飞骑尉。
11.正六品官:大理寺正詹事丞、中允侍讲、侍读、司业、太常、都察院留守、尚宝司丞、大仆寺丞、京知县、司都司经历、通判、上林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判、兵马指挥、断事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副招讨宣抚佥事。文官初授奉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12.从六品官:赞喜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署正、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正提举安府副长官。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目:宣德郎;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13.正七品官: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评事、行人司正、五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博士、典簿、兵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副断事审理、副安抚佥事、蛮夷长官。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称:宣义郎;武官初授忠靖校尉,升授忠勇校尉。
14.从七品官: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典簿、署丞詹事、太仆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问卫运司宣慰经历、布政司都事副理、蛮夷副长官。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武官初授敦武校尉,升授修武校尉。
15.正八品官:国子监丞、行人部院司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卫、按察司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正府经历、县丞。文官初授迪光郎,升授修职郎;武官没有正八品以下的官阶。
16.从八品官:翰林典籍、光禄事监事、典簿博士、国子助教、鸿胪主簿、京府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祀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经历、知观。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佐郎。
17.正九品官:校书、倚书、国子学正、部院司检校、鸿胪署丞、上林典署监候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知事。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18.从九品官:待诏、詹事、上林录事、司谏通事舍人、正字司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19.未入流的官:包括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做官人家的太太叫「命妇」,也依官人的等级不同,称谓也灰粯樱?
1. 一、二品都可称「夫人」。
2. 三品叫「淑人」。
3. 四品叫「恭人」。
4. 五品叫「宜人」。
5. 六品叫「安人」。
6. 七品叫「孺人」。⑶
----------------------------------------------------------------
1,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2,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
3,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
4,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5,翰林院: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
明代官职  
A,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左宗正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右宗正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左宗人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右宗人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经历 一人 正五品 宗人府经历司
B,三公
太师 无定员 正一品 三公
太傅 无定员 正一品 三公
太保 无定员 正一品 三公
C,三孤
少师 无定员 从一品 三孤
少傅 无定员 从一品 三孤
少保 无定员 从一品 三孤
D,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 无定员 从一品 太子三师
太子太傅 无定员 从一品 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 无定员 从一品 太子三师
E,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少傅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F,东宫
太子宾客 无定员 正三品 东宫大臣
G,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武英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东阁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H,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右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平章政事 一人 从一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右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参知政事 一人 从二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左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 一人 正六品 中书省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检校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照磨
管勾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参议 一人 正三品 中书省参议府 吴元年革参议府
参军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断事官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断事官
断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经历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中书省
都镇抚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都镇抚司 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考功所 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 十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旧名直省舍人
I,吏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吏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吏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吏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吏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文选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稽勋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吏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文选清吏司 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考功清吏司 正统十一年增设
J,户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户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户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户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户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浙江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江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湖广清吏司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户部陕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广东清吏司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户部山东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福建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河南清吏司
郎中 四人 正五品 户部山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四川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广西清吏司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户部贵州清吏司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户部云南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户部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户部四川清吏司 宣德七年增设,后仍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户部云南清吏司 宣德七年增设,后仍革。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 宣德以后主事 七人 正六品 户部云南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浙江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江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湖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陕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福建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河南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山西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户部山东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户部四川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户部贵州清吏司
照磨 一人 正八品 户部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户部
提举 一人 正八品 户部宝钞提举司副提举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宝钞提举司 后革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宝钞提举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钞纸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钞纸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印钞局 后革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印钞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宝钞广惠库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户部宝钞广惠库 嘉靖中革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广积库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广积库 嘉靖中革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广积库 嘉靖中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赃罚库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户部赃罚库 嘉靖中革 ,
大使 五人 正九品 户部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
副使 六人 从九品 户部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丁字库二人,嘉靖中革一人,并革乙字、戊字二库副使。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广盈库
副使 二人 未入流 户部广盈库 嘉靖中革
大使二人 正九品 户部外承运库 后革
副使二人 从九品 户部外承运库 后革
大使一人 正九品 户部承运库
副使一人 从九品 户部承运库 嘉靖中革。行用库,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行用库 后革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行用库 后革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太仓银库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太仓银库 嘉靖中革 御马仓,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御马仓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御马仓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军储仓 后革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军储仓 后革副使 四人 未入流 长安、东安、西安、北安门仓,各副使一人
仓旧 二人 未入流 户部东安门 万历八年革一人。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 隆庆六年革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 隆庆六年革
K,礼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礼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礼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礼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礼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仪制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祠祭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主客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精膳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礼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礼部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礼部仪制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礼部祠祭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礼部主客清吏司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礼部铸印局
副使 二人 未入流 礼部铸印局 万历九年革一人
L,兵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兵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兵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兵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兵部司务厅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兵部武选清吏司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兵部职方清吏司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兵部车驾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兵部武库清吏司 万历九年并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武选清吏司 后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武库清吏司 后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职方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兵部
主事 三人 正六品 兵部武选清吏司
主事 四人 正六品 职方武选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兵部车驾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兵部武库清吏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兵部会同馆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兵部会同馆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兵部大通关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兵部大通关
M,刑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刑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刑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刑部其属
司务 一人 从九品 刑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浙江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江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湖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陕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广东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山东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福建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河南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山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四川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广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贵州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云南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刑部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刑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浙江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江西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湖广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陕西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广东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山东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福建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河南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山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刑部四川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刑部广西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贵州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云南清吏司
照磨 一人 正八品 刑部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刑部
司狱 六人 从九品 刑部司狱司
N,工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工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工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工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工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工部 营缮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工部 虞衡清吏司
郎中 五人 正五品 工部 都水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工部 屯田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工部
员外郎 二人 从五品 工部营缮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工部虞衡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工部
主事 五人 正六品 工部都水清吏司
主事 三人 正六品 工部营缮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工部虞衡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工部屯田清吏司
所正 一人 正七品 工部营缮所
所副 二人 正八品 工部营缮所
所丞 二人 正九品 工部营缮所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文思院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工部文思院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皮作局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工部皮作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鞍辔局 隆庆元年革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鞍辔局 隆庆元年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宝源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宝源局 嘉靖间革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颜料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军器局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工部军器局 后革一人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节慎库 嘉靖八年设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织染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织染所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杂造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杂造局
大使 各一人 未入流 工部广积、通积、卢沟桥、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
副使 各一人 未入流 工部广积、通积、卢沟桥、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 大通关提举司,
提举 一人 正八品 工部大通关提举司 万历二年革。
副提举 二人 正九品 工部大通关提举司 后革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工部大通关提举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柴炭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工部柴炭司
O,都察院
左都御史 无定员 正二品 都察院
右都御史 无定员 正二品 都察院
左副都御史 无定员 正三品 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 无定员 正三品 都察院
左佥都御史 无定员 正四品 都察院
右佥都御史 无定员 正四品 都察院
经历 一人 正六品 都察院经历司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都察院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都察院司务厅
照磨 一人 正八品 都察院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都察院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都察院司狱
监察御史 一百十人 正七品 都察院
P,通政使司
通政使 一人 正三品 通政使司
左通政 一人 正四品 通政使司
右通政 一人 正四品 通政使司
誊黄右通政 一人 正四品 通政使司
左参议 一人 正五品 通政使司
右参议 一人 正五品 通政使司
经历 一人 正七品 通政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通政使司
Q,大理寺
卿 一人 正三品
左少卿 一人 正四品 大理寺
右少卿 一人 正四品 大理寺
左寺丞 一人 正五品 大理寺
右寺丞 一人 正五品 大理寺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大理寺司务厅。
寺正 一人 正六品 大理寺左寺
寺正 一人 正六品 大理寺右寺
寺副 一人 从六品 大理寺左寺
寺副 一人 从六品 大理寺右寺 后革
评事 四人 正七品 大理寺
R,詹事府
詹事 一人 正三品 詹事府
少詹事 二人 正四品 詹事府
府丞 二人 正六品 詹事府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詹事府主簿厅
录事 二人 正九品 詹事府
通事舍人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
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庶子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谕德 一人 从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中允 二人 正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赞善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司直郎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清纪郎 一人 从八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司谏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左春坊
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庶子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谕德 一人 从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中允 二人 正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赞善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司直郎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清纪郎 一人 从八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司谏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右春坊
洗马 一人 从五品 詹事府司经局
校书 二人 正九品 詹事府司经局
正字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司经局
S,翰林院
学士 一人,正五品 翰林院
侍读学士 二人 从五品 翰林院
侍讲学士 二人 从五品 翰林院
侍读 二人 正六品 翰林院
侍讲 二人 正六品 翰林院
五经博士 九人 正八品 翰林院
典籍 二人 从八品 翰林院
侍书 二人 正九品 翰林院
待诏 六人 从九品 翰林院
孔目 一人 未入流 翰林院
史官修撰 无定员 从六品 翰林院
编修 无定员 正七品 翰林院
检讨 无定员 从七品 翰林院
庶吉士 无定员 未入流 翰林院
T,国子监
祭酒 一人 从四品 国子监
司业 一人 正六品 国子监
监丞 一人 正八品 国子监绳愆厅
五经博士 五人 从八品 国子监博士厅
助教 十五人 从八品 国子监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
学正 十人 正九品 国子监
学录 七人 从九品 国子监
典簿 一人 从八品 国子监典簿厅
典籍 一人 从九品 国子监典籍厅
掌馔 二人 未入流 国子监掌馔厅
衍圣公 正二品 孔氏世袭
教授 从九品 教授司 孔、颜、曾、孟四氏
U,太常寺
卿 一人 正三品 太常寺
少卿 二人 正四品 太常寺
寺丞 二人 正六品 太常寺
典簿 二人 正七品 太常寺典簿厅
博士 二人 正八品 太常寺
协律郎 五人 正八品 太常寺
赞礼郎 三十一人 正九品 太常寺
司乐 三十四人 从九品 太常寺
奉祀 一人 从七品 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谷殿、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显陵、康陵、永陵、昭陵各祠祭署,俱一人
祀丞 二人 从八品 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谷殿、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显陵、康陵、永陵、昭陵各祠祭署,俱二人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太常寺牺牲所
V,提督四夷馆
少卿 一人 正四品 提督四夷馆
光禄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光禄寺
少卿 二人 正五品 光禄寺
寺丞 二人 从六品 光禄寺,
典簿 二人 从七品 光禄寺典簿厅
录事 一人 从八品 光禄寺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各
署正 一人 从六品 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各一人
署丞 四人 从七品 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监事 四人 从八品 光禄寺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光禄寺司牲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光禄寺司牲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光禄寺司牧局 嘉靖七年革。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光禄寺银库
W,太仆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太仆寺
少卿 三人 正四品 太仆寺
寺丞 四人 正六品 太仆寺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太仆寺主簿厅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太仆寺常盈库
监正 一人 正九品 太仆寺牧监 后革
监副 一人 从九品 太仆寺牧监 后革
录事 一人 未入流 太仆寺牧监 后革
群长 一人 未入流 太仆寺群 后革
X,鸿胪寺
卿 一人 正四品 鸿胪寺
左少卿 一人 从五品 鸿胪寺
右少卿 一人 从五品 鸿胪寺
左寺丞 一人 从六品 鸿胪寺
右寺丞 一人 从六品 鸿胪寺
主簿 一人 从八品 鸿胪寺主簿厅
署丞 一人 正九品 鸿胪寺司仪署
署丞 一人 正九品 鸿胪寺司宾署
鸣赞 九人 从九品 鸿胪寺
序班 四十八人 从九品 鸿胪寺
Y尚宝司
卿 一人 正五品 尚宝司
少卿 一人 从五品 尚宝司
司丞 三人 正六品 尚宝司
Z,六科
吏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吏科
户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户科
礼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礼科
兵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兵科
刑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刑科
工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工科
吏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吏科
吏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吏科
户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户科
户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户科
礼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礼科
礼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礼科
兵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兵科
兵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兵科
刑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刑科
刑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刑科
工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工科
工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工科
给事中 四人 从七品 吏科
给事中 六人 从七品 礼科
给事中 八人 从七品 户科
给事中 十人 从七品 兵科
给事中 八人 从七品 刑科
给事中 四人 从七品 工科
AA,中书科
中书舍人 二十人 从七品 中书科
BB,行人司
司正 一人 正七品 行人司
左司副 一人 从七品 行人司
右司副 一人 从七品 行人司
行人 三十七人 正八品 行人司
CC,钦天监
监正 一人 正五品 钦天监
监副 二人 正六品 钦天监其属,主簿厅,
主簿 一人 正八品 钦天监主簿厅 春、夏、中、秋、冬
官正 五人 正六品 春、夏、中、秋、冬各一人
五官灵台郎 四人 从七品 钦天监
五官保章正 一人 正八品 钦天监
五官挈壶正 一人 从八品 钦天监
五官监候 二人 正九品 钦天监
五官司历 二人 正九品 钦天监
五官司晨 二人 从九品 钦天监
漏刻博士 一人 从九品 钦天监
DD,太医院
院使 一人 正五品 太医院
院判 二人 正六品 太医院
御医 十人 正八品 太医院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生药库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生药库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惠民药局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惠民药局
EE,上林苑监
左监正 一人 正五品 上林苑监
右监正 一人 正五品 上林苑监
左监副 一人 正六品 上林苑监
右监副 一人 正六品 上林苑监
左监丞 一人 正七品 上林苑监
右监丞 一人 正七品 上林苑监
典簿 一人 正九品 上林苑监典簿厅 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
典署 一人 正七品 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一人
署丞 一人 正八品 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一人
录事 一人 正九品 上林苑监
FF,五城兵马指挥司
指挥 各一人 正六品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副指挥 各四人 正七品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吏目 各一人 未入流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GG,顺天府
府尹 一人 正三品 顺天府
府丞 一人 正四品 顺天府
治中 一人 正五品 顺天府
通判 三人 正六品 顺天府
推官 一人 从六品 顺天府
儒学教授 一人 从九品 顺天府
训导 一人 未入流 顺天府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顺天府经历司
知事 一人 从八品 顺天府
照磨 一人 从九品 顺天府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未入流 顺天府
HH,武学
教授 一人 从九品 京卫武学
训导 一人 未入流 武学
II,僧录司
左善世 一人 正六品 僧录司
右善世 一人 正六品 僧录司
左阐教 一人 从六品 僧录司
右阐教 一人 从六品 僧录司
左讲经 一人 正八品 僧录司
右讲经 一人 正八品 僧录司
左觉义 一人 从八品 僧录司
右觉义 一人 从八品 僧录司
JJ,导录司
左正一 一人 正六品 导录司
右正一 一人 正六品 导录司
左演法 一人 从六品 导录司
右演法 一人 从六品 导录司
左至灵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右至灵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左玄义 一人 从八品 导录司
右玄义 一人 从八品 导录司
神乐观提点 一人 正六品 导录司
知观 一人 从八品 导录司 嘉靖中革
龙虎山正一真人 一人 正二品 导录司
阁皁山灵官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三茅山灵官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KK.教坊司
奉銮 一人 正九品 教坊司
左韶舞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右韶舞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左司乐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右司乐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LL,王府长史司
左长史 一人 正五品 王府长史司
右长史 一人 正五品 王府长史司
典簿 一人 正九品 王府长史司
审理正 一人 正六品 王府长史司审理所
副 一人 正七品 王府长史司审理所
典膳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膳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膳所
奉祠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
典乐 一人 正九品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
典宝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宝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宝所
纪善 二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纪善所
良医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良医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良医所
典仪正 一人 正九品 王府长史司典仪所
副 一人 从九品 王府长史司典仪所
工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工正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工正所 以上各所副官,嘉靖四十四年并革。
伴读 一人 从九品 王府长史司
教授 无定员 从九品 王府长史司
引礼舍 二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仓、库副使后俱革。
MM,郡王府
教授 一人 从九品 郡王府
典膳 一人 正八品 郡王府
镇国将军府
教授 一人 从九品 镇国将军府
NN,承宣布政使司
左布政使 一人 从二品 承宣布政使司
右布政使 一人 从二品 承宣布政使司
左参政 无定员 从三品 承宣布政使司
右参政 无定员 从三品 承宣布政使司
左参议 无定员 从四品 承宣布政使司
右参议 无定员 从四品 承宣布政使司
经历 一人 从六品 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
都事 一人 从七品 承宣布政使司
照磨 一人 从八品 承宣布政使司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
理问 一人 从六品 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副理问 一人 从七品 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提控案牍 一人 未入流 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司狱司
库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承宣布政使司
仓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承宣布政使司
大使 各一人 从九品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
副使 各一人 未入流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
OO,提刑按察使司
按察使 一人 正三品 提刑按察使司
副使 一人 正四品 提刑按察使司
佥事 无定员 正五品 提刑按察使司
经历 一人 正七品 提刑按察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提刑按察使司
照磨 一人 正九品 提刑按察使司照磨所
检校 一人 从九品 提刑按察使司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提刑按察使司司狱司
PP,行太仆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行太仆寺
少卿 一人 正四品 行太仆寺
寺丞 无定员 正六品 行太仆寺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行太仆寺
QQ,苑马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苑马寺
少卿 一人 正四品 苑马寺
寺丞 无定员 正六品 苑马寺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苑马寺
监正 一人 正九品 苑马寺牧监
监副 一人 从九品 苑马寺牧监
录事 一人 未入流 苑马寺牧监
圉长 一人 从九品 苑马寺各苑
RR,都转运盐使司
都转运使 一人 从三品 都转运盐使司
同知 一人 从四品 都转运盐使司
副使 一人 从五品 都转运盐使司
判官 无定员 从六品 都转运盐使司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都转运盐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从八品 都转运盐使司
SS,盐课提举司
提举 一人 从五品 盐课提举司
同提举 一人 从六品 盐课提举司
副提举 无定员 从七品 盐课提举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盐课提举司
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盐课提举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盐课提举司
市舶提举司 提举 一人 从五品 市舶提举司
副提举 二人 从六品 市舶提举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市舶提举司
TT,府
知府 一人 正四品 府
同知 无定员 正五品 府
通判 无定员 正六品 府
推官 一人 正七品 府
经历 一人 正八品 府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九品 府
照磨 一人 从九品 府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未入流 府
司狱 一人 未入流 府司狱司
UU,州
知州 一人 从五品 州
同知 无定员 从六品 州
判官 无定员 从七品 州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州
VV,县
知县 一人 正七品 县
县丞 一人 正八品 县
主簿 一人 正九品 县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县
WW,巡检司
巡检 从九品 巡检司
副巡检 从九品 巡检司
XX,爵
公 无定员 超品一等爵
侯 无定员 超品二等爵
伯 无定员 超品三等爵
驸马都尉 无定员 超品位在伯上
五军都督府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属
左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右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都督同知 无定员 从一品 都督府
都督佥事 无定员 正二品 都督府
经历 一人 从五品 都督府经历司
都事 一人 从七品 都督府
YY,京卫指挥使司
指挥使 一人 正三品 京卫指挥使司
指挥同知 二人 从三品 京卫指挥使司
指挥佥事 四人 正四品 京卫指挥使司
镇抚 二人 从五品 京卫指挥使司镇抚司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京卫指挥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京卫指挥使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京卫指挥使司
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京卫指挥使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京卫指挥使司
ZZ,王府仪卫司
仪卫正 一人 正五品 王府仪卫司
仪卫副 二人 从五品 王府仪卫司
典仗 六人 正六品 王府仪卫司
AAA,留守司
正留守 一人 正二品 留守司
副留守 一人 正三品 留守司
指挥同知 二人 从三品 留守司
经历 一人 正六品 留守司经历司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留守司
断事 一人 正六品 留守司断事司
副断事 一人 正七品 留守司断事司
吏目 一人 未入流 留守司
BBB,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 一人 正二品 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同知 二人 从二品 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佥事 四人 正三品 都指挥使司
经历 一人 正六品 都指挥使司经历司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都指挥使司
断事 一人 正六品 都指挥使司断事司
副断事 一人 正七品 都指挥使司断事司
吏目 一人 未入流 都指挥使司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都指挥使司司狱司
CCC,卫指挥使司
指挥使 一人 正三品 卫指挥使司
指挥同知 二人 从三品 卫指挥使司
指挥佥事 四人 正四品 卫指挥使司
镇抚 二人 从五品 卫指挥使司镇抚司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卫指挥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卫指挥使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卫指挥使司
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卫指挥使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卫指挥使司
DDD,所
正千户 一人 正五品 千户所
副千户 二人 从五品 千户所
镇抚 二人 从六品 千户所
百户 十人 正六品 千户所

EEE,土官
宣慰使 一人 从三品 宣慰使司
同知 一人 正四品 宣慰使司
副使 一人 从四品 宣慰使司
佥事 一人 正五品 宣慰使司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宣慰使司经历司
都事 一人 正八品 宣慰使司
FFF,宣抚司
宣抚使 一人 从四品 宣抚司
同知 一人 正五品 宣抚司
副使 一人 从五品 宣抚司
佥事 一人 正六品 宣抚司
经历 一人 从八品 宣抚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九品 宣抚司
照磨 一人 从九品 宣抚司
GGG,安抚司
安抚使 一人 从五品 安抚司
同知 一人 正六品 安抚司
副使 一人 从六品 安抚司
佥事 一人 正七品 安抚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安抚司
HHH,招讨司
招讨使 一人 从五品 招讨司
副招讨 一人 正六品 招讨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招讨司
III,长官司
长官 一人 正六品 长官司
副长官 一人 从七品 长官司
吏目 一人 未入流 长官司
JJJ,
皇子
亲王
郡王
KKK,
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
LLL,
皇女
大长公主
长公主
公主
郡主
县主
郡君
县君
乡君
----------------------------------------------------------------
章节十一
清代官职及相关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A,官员的服饰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用的。
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
文一品补服前后绣鹤,惟都御史绣獬豸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
武一品补服,前后绣麒麟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
文二品补服前后绣锦鸡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镂花珊瑚。
武二品补服,前后绣狮。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镂花珊瑚。
文三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蓝宝石;补服前后绣孔雀,惟副都御史及按察使前后绣獬豸。
武三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蓝宝石补服前后绣豹。
一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猞猁狲,间以貂皮,月白缎里。
文四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蓝宝石一,上衔青金石。补服前后绣雁,惟道绣獬豸。
武四品补服,前后绣虎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蓝宝石一,上衔青金石。
二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红豹皮为之,素红缎里。朝服冬、夏均翦绒缘,色用石青,通身云缎,前后方襕行蟒各一,腰帷行蟒四,中有襞积。
文五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补服前后绣白鹇,惟给事中、御史绣獬豸。
武五品补服,前后绣熊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
三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黄狐皮为之,月白缎里。朝服冬、夏俱翦绒缘。
文六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补服前后绣鹭鸶。
武六品补服,前后绣彪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
蓝翎侍卫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戴蓝翎。端罩、朝服、朝珠均同三等侍卫。
文七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水晶一,上衔素金。补服前后绣鸂鶒。
武七品补服,前后绣犀牛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水晶一,上衔素金。
文八品朝冠,镂花阴文,金顶无饰补服前后绣鹌鹑。
武八品补服前后绣犀牛朝冠朝冠,镂花阴文,金顶无饰。
文九品朝冠,镂花阳文,金顶。补服前后绣练雀。
武九品补服,前后绣海马朝冠,镂花阳文,金顶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饰图案为獬豸)
--------------------------------------------------------------------
B,宗室封爵十有二:曰和硕亲王,曰多罗郡王,曰多罗贝勒,曰固山贝子,曰奉恩镇国公,曰奉恩辅国公,曰不入八分镇国公,曰不入八分辅国公,曰镇国将军,曰辅国将军,曰奉国将军,曰奉恩将军。
嫡子受封者二等:曰世子,曰长子。福晋、夫人之号,各视夫爵以为差。
公主之等二:曰固伦公主,曰和硕公主。格格之等五:曰郡主,曰县主,曰郡君,曰县君,曰乡君。不入五等曰宗女。
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尚固伦公主中宫所生女。曰固伦额驸,秩视固山贝子;尚和硕公主妃所生女及中宫抚养者。曰和硕额驸,秩视超品公。
亲王女曰郡主,额驸秩视武职一品。
世子、郡王女曰县主,额驸视二品。
贝勒女曰郡君,额驸视三品。
贝子女曰县君,额驸视四品。
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曰乡君,额驸视五品。
近支格格予岁禄,远支止予虚衔。下嫁蒙籓亦如之。所生之子,各予其父品级 .
-----------------------------------------------------------------------
C,清代官衔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
-------------------------------------------------------------------------------------------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二品 武显将军 武功将军
三品 武义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骑尉 武德佐骑尉
六品 武略骑尉 武略佐骑尉
七品 武络骑尉 武络佐骑尉
八品 奋武校尉 奋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
D,宗室封爵 
皇帝 阿哥 固伦格格正宫所出封为“固伦公主”例外为恭亲王之女芳茹 
1 亲王 如宗室无“世袭罔替”之“恩”,爵位下传要降封一等,只至奉恩将军止。 和硕格格(汉名郡主) 
2 郡王 多罗格格(汉名县主) 
3 贝勒 多罗格格(汉名郡君) 
4 贝子 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5 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 格格(汉名乡君) 
6 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 
7 镇国公 
8 辅国公 
9 镇国将军(分三等) 
10 辅国将军(分三等) 
11 奉国将军(分三等) 
12 奉恩将军 
--------------------------------------------------------------------------------------------------
清朝的封建统治与明朝一样都是中央集权制。为了使权力集中于中央,因此清代遵循明代“封而不建”的原则,认为明代的“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是长治久安的良策。基于这种想法,清代将明代表面上存在的郡国形式也给取消了,而仅给诸王以封爵的美名。由于清代诸王爵无“国”可就,因此,诸王在分府后,只能呆在京城建邸,于是王府便集中于北京了。北京现存的王府建筑大多是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建造的。 
清朝定制:“太宗以下支派称宗室,用黄带;其疏者,称觉罗,用红带。”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清宗室爵位,入关之前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蒙古儿泰、皇太极)各领一固山。八旗是汉语,在满语中是固山。固山是军事单位,后来变成划分氏的军-民混用单位。每固山下皆有一定的贝子,所以叫固山贝子。崇德元年定为九等。入关以后,满洲分为五等爵: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顺治六年定为十二等级,据《大清会典》记载,最高一级称和硕亲王,以下为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至奉国将军又各分为三等。再往下,则为闲散宗室,用四品顶戴。典章规定,一般爵位均为降级世袭。 
贝勒,贝子在满语中原意是对男子的尊称,后来发展成为对贵族男子的通称。依清例,满洲男儿都是旗兵。所以每旗都有很多个姓。例如正黄旗就不单是爱新觉罗一姓。反之同一姓也分布于不同的固山之中。和硕是指城或国(等同于汉朝的国,不是国家是王国)。多罗是指汉人的乡。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
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为“永宁长公主”,复改为“温庄长公主”。顺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见上表。“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
例如清高宗一生共生了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另外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她是个例外,因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后下嫁给和的长子丰绅殷德。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此外,乾隆帝还收养了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后来加封为和硕和婉公主。
从以上事例来看,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
乾隆四十三年,高宗为了褒扬八家入关有功的王爵,恢复礼、肃、郑、睿、豫、承泽六亲王,克勤、顺承两郡王的原封号,并决定其子孙可以“世袭罔替”,俗称“八家铁帽子王”。八大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清中后期,乾隆封康熙十三子怡贤亲王允祥,同治封恭亲王奕 ,光绪封醇亲王奕 和庆亲王奕 ,亦为"世袭罔替"。所以清朝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 
-----------------------------------------------------------------------------
清代分封爵位方式有: 
一、功封,宗室中因勋劳显著而受封,如太祖、太宗诸子中大部分人。 
二、恩封,宗室近支或皇子成年,即皇帝兄弟子侄。 
三、袭封,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病故或因罪革爵,由宗人府从其子嗣中,选拔一人承袭。 
四、考封,亲王以下至辅国将军中,除有一子袭爵外,其余诸子年及二十岁经期考后,亦可减等授爵。
-------------------------------------------------------------------------------
E,
王爷贵为皇亲国戚、天潢贵胄,当然是与众不同,其穿戴也有特殊的规定。不但王爷身价高贵,就是其福晋也不例外,她们的穿戴也有明文规定。《清会典图》中对皇子、亲王、郡王、贝勒及其福晋们的穿戴,都有详细的规定。
亲王补服,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色用石青,凡补服,色皆如之。 
郡王补服,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 
皇子朝服,金衔玉方版四。每版饰东珠四,中饰猫睛石一。带及左右佩绦,用金黄色。带纷下广而锐。亲王朝带制同。 
郡王朝带,每版饰东珠二,猫睛石一。余制如皇子朝带。 
皇子冬朝冠,有薰貂,有青狐。惟其时瞻上仰,上缀朱纬长出瞻,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梁二。在顶左右瞻下两旁垂带,交顶下。亲王冬朝冠制同。 
郡王冬朝冠,顶饰东珠八,余制如皇子冬朝冠。 
皇子福晋冬朝服,用香色。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龙缘,绣文。前后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一,襟行龙四,披肩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二。裾后开,领后垂金黄绦、杂饰惟宜。亲王福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王福晋、郡主、县主冬朝袍制同。
------------------------------------------------------------------------------
清朝官员品级 :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
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
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
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
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
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
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
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
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
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
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
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
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