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末小结(书稿)

 中学化学课堂 2011-11-07

章 末 小 结

本章知识回顾

网络图表

知识归纳

1 基础知识

1)物质的分类

①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②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③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④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例如:

2)化学反应的分类

①根据反应形式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化学粒子特征分: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等。

3)胶体

①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粒度在1nm100nm之间。

②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

③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1:写、改、删、查;  方法2:写、断、写、查。

注意事项:

①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②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③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④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⑤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⑥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5氧化还原反应:

①特征:化合价升降;②实质:电子的转移。

③基本规律

守恒律: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转化律:邻价转化最易。化合价只靠拢,不交错。

2 基本概念

胶体: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情况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在反应中获得电子的性质,叫做氧化性;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性质,叫做还原性。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后的生成物,叫做氧化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

3 基本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2)酸、碱、盐与电解质的关系:酸、碱、盐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包含酸、碱、盐。

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4)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反应中):

失去n个电子,化合价升高n 

还原剂       

(具有强还原性)

氧化产物     

(具有弱氧化性)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n个电子,化合价降低n 

氧化剂       

(具有强氧化性)

还原产物     

(具有弱还原性)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Fe

Fe2+ 

Fe3+ 

强还原剂

强氧化剂

弱还原剂

弱氧化剂

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

5)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本章专题探究

离子共存问题

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问题。从历年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这类问题都属于中等难度偏易题,但这类题的区分度都比较高。也就是说,题不难,但考生在这类题上得分差异较大。造成之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将众多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并进行有序的存储,因而在提取、再现、辨认时,或出现错误,或发生障碍,或不完整。也有知识掌握不完整,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不清晰,在解决问题时缺乏信心等因素造成。

相关知识点: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ClFe2+S2Ca2+PO43Ag+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SiO32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OH不能大量共存。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2NO3ClO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思维技巧点拨: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1)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等。(2)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3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4)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在水中间;碳酸、磷酸两种盐,溶者只有钾、钠、铵;

盐酸难溶银、亚汞,硫酸难溶是钡、铅;碱溶钾、钠、铵和钡,注意钙盐常是微。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Ag+NO3Cl   BBa2+Na+CO32OH      CMg2+Ba2+OHNO3

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    FK+Na+NH4+OH

研析:A组中:AgClAgCl↓; B组中,Ba2CO32BaCO3↓; C组中,Mg22OHMg(OH)2↓; D组中,2HCO32CO2↑+H2O 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OH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答案:E

2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2AgNO3Cl        BCu2NaSO42Cl

CBa2KNO3Cl         DZn2NaOHSO42

研析:题目给出两个重要条件:酸性和无色透明,并要求找出能共存的离子组。选项A中的AgCl不能共存,生成的AgCl不溶于HNO3HNO3),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各离子能够共存,但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不符合题意。D中的各离子虽都是无色的,但OH能共存于酸性溶液中,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各离子能够共存,且为无色,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C

 

综合能力探究演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5分)

1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Mg2    BCa2    CNa    DFe3

 1.答案:C

解析:NaK+Cl等离子在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在大量出汗后,这些离子随汗液一起排出,如不及时补充,会使神经和肌肉的应激受到影响,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因此,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Na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能通过滤纸

C.胶粒是静止的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2.答案:B

解析: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外观均匀,胶粒带相同电荷,且不停的运动,所以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在通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沉淀。滤纸通常用来分离沉淀和溶液,但其孔径大于胶粒粒度,因此胶粒能通过滤纸。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H2O 2NaOH         BCu2(OH)2CO3 2CuOH2OCO2

C2COO2 2CO2         DNa2CO3CaCl2 CaCO32NaCl

3.答案:C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据此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本题中只有2CO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正确。

4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原子的得失

C化合价的升降                       D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4.答案:D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D正确。

5.电解质电离时一定相等的是

A.阴、阳离子数                       B.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质量

C.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             D.每个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5.答案: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的原则,任何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也就是说,电解质电离时,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一定相等。比如说1mol Na2SO4电离出的2 mol Na+1mol SO42,两者个数、质量、每个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均不相等,但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6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l2       BFe3+→Fe2+         CCuO→Cu       DH2SO4→BaSO4

6.答案:A

解析:ACl元素化合价升高,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CFeCu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D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碳酸钠溶液跟稀H2SO4混合:CO322H+ H2OCO2

B硝酸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Cu2+2OH Cu(OH)2

C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H+OH H2O

DMg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Ba2+SO42 BaSO4

7.答案:C

解析: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注意:①反应要符合事实;②微粒书写形式要正确;③方程式要配平。C醋酸是弱电解质,应写成CH3COOH的形式。

8.下列变化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Zn与稀盐酸反应      BCOO2反应         CCCO2反应        DNa2O溶于水

8.答案:BC

解析:从基本反应类型来看,四个选项中的反应分别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角度看,只有D中反应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其它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考虑,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C

9.航天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份之一,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2O3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BC2O3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CC2O3CO都具有还原性             DC2O3C的燃烧产物都是CO2

9.答案:B

解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可判断A正确;C2O3COC的化合价分别为+3+2,都没有达到最高价态,都具有还原性,C2O3C在燃烧后C的化合价都会变为+4价,而生成CO2,因此,CD也是正确的;C2O3H2CO3C的化合价不同,C2O3不是碳酸的酸酐,B错误。

10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分子数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Ba2+NO3       BNa+Cl         CNa+NO3        DAg+SO42

10.答案:C

解析:将三种物质按分子数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Ag+ClSO42Ba2+恰好完全反应转化成AgClBaSO4沉淀,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NO3

11.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11.答案:B

解析:题中涉及的反应,除2FeCl3Cu2FeCl2CuCl2,还可能有2FeCl3Fe3FeCl2FeCuCl2FeCl2Cu等。铁的还原性大于铜,当FeCu均为少量时,选项D为可能Fe足量时,选项C为可能Fe为少量、Cu为足量时,选项A为可能。若剩余Fe,则溶液中不可能含Cu2+,必有Cu单质存在。

12.美国发射的航天器已将我国研制的质谱仪带入太空,其目的是探索反物质的存在。反物质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以下可表示反物质酸和碱中和反应实质的是

AHOH+H2O                        BH+OHH2O

CH+OH+H2O                        DHOHH2O

12.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但本题明确告诉:反物质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所以反物质酸和碱中和反应实质应该是HOH+H2O

13.现有2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结束时,所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23,则往酸中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

A2.8g       B5.6g        C8.4g        D16.8g

13.答案:C

解析:虽然HCl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但H2SO4是二元酸,分别与等质量的Fe反应,若Fe足量,则产生的H2应为12,若Fe不足(酸过量)则产生的H2相应为11。而现产生的H223因此必有一反应酸不足,另一反应酸过量,因为2HCl→H2→H2SO4→H2,所以Fe粉对盐酸过量,对H2SO4不足,可以通过与H2SO4反应放出H2的量求铁的量。

1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16H+10Z2XO42X2+5Z28H2O2A2+B22A3+2B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的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

14.答案:BD

解析:由可知氧化性XO4>Z2,还原性Z>X2+,可知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由可知氧化性Z2>B2,还原性B>Z,故AC正确,D错误。Z元素在中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在Z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故B错误。

15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正确的是

15.答案:A

解析:依据不同的标准,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有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Fe2H+Fe2+H2↑,有的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如:Ag+ClAgCl↓。

二、非选择题55分)

16.(8分)(1)欲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是                                             

2)将碎蛋壳放到盛有食醋(含CH3COOH)的家用杯子中,会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推知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完成上述两个离子方程式:                        。如果给你少量澄清石灰水,你在家里如何操作可验证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简述操作过程:          

                                                                                 

16.答案:(1)铁、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FeCuSO4FeSO4CuCu2AgNO3Cu(NO3)22Ag

2CaCO3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CO2Ca2+2OHCaCO3H2O;取玻玻璃片,涂上石灰水,罩在反应的杯子上,有浑浊生成即是。

解析:(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区别,规律是活泼的金属可以将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选用铁、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通过“FeCuSO4FeSO4Cu”证明FeCu活泼,通过“Cu2AgNO3Cu(NO3)22Ag”可以证明CuAg活泼。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应该是CO2,因此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aCO3。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醋酸的书写形式。

17.(8分)(1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Fe元素约2g。主要以Fe2+Fe3+形式存在于人体内。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Vit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

①人体中经常进行Fe2+ Fe3+的转化,在过程A中,Fe2+         剂,过程BFe3+         剂。

Vitc使Fe3+转化为Fe2+Vitc在这一过程中做            ,具有            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氧化剂、还原剂

①“曾青得铁化为铜”:                                                       

②用CO还原Fe2O3炼铁:                                                    

17.答案:1)①还原,氧化   ②还原剂,还原

2)①FeCuSO4CuFeSO4  氧化剂:CuSO4;还原剂:Fe

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Fe2O3 还原剂:CO

解析:(1①过程AFe化合价由+2升高到+3,被氧化,Fe2+做还原剂,过程BFe化合价由+3降低到+2,被还原,Fe3+氧化剂。Vitc使Fe3+转化为Fe2+Fe3+被还原,可推知:Vitc在这一过程中被氧化,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①CuSO4Cu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Fe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②COC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Fe2O3Fe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18.(6分)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则这4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B                C                               D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

3)写出碱式碳酸铜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答案 2A  CO2B     Cu     C   O2 D H2O  。(2

3 Cu2(OH)2CO34H+ Cu2+3H2O2 CO2

19.(12分)物质A~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可发生如图所表示的反应:

1)写出相应物质的名称和类别:

 

A

B

C

D

E

名称

 

 

 

 

 

类别

 

 

 

 

 

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19.答案:(1

 

A

B

C

D

E

名称

氯化铜

氢氧化铜

氧化铜

硫酸铜

类别

单质

氧化物

2)①②⑦;①⑦;⑥;②;③④⑤;③④⑤⑦      3CuO2H+CuH2O

20.(7分)砖瓦是用含铁元素等杂质的粘土隔绝空气烧制而成的,当烧窑作业临近结束时,若用淋洒水的办法来降低温度,窑内处于还原性气氛,砖块中的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因而砖呈青色。若用捅开窑顶自然冷却的办法,砖就变成了红色.

1)从化学角度看,砖瓦呈红色的原因是           

2)现有一块红砖,实验台上有浓H2SO43mol·L1的盐酸、0.1mol·L1KSCN溶液,0.1mol·L1FeCl3溶液、0.01mol·L1NaOH溶液、蒸馏水等试剂,请选用中学化学常用仪器,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捷的方法验证红砖中含有三价铁。(简述实验步骤,所用仪器、产生现象、所得结论)

20.答案:(1)捅开窑顶,空气进入窑内,铁元素被氧化生成Fe2O3而呈红色。

2)砸碎红砖,取少量放入研钵内,研成粉末,取该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3mol·L1的盐酸,振荡,静置,然后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Fe3+存在。

21.(6分)ABC3种单质(其中A为固体,BC为气体),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BC反应的产物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A       B       C      

2F中加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的化学方程式是             

21.答案:(1FeCl2H2;(2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由“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这一信息可判断,DFeCl3;以此为突破口,加之“其中A为固体,B为气体”的信息推出AB分别为FeCl2;再根据“BC反应的产物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E”这一信息,不难推出CH2

22.(8分)为测定一种复合氧化物型的磁性粉末材料的组成,称取12.52 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硝酸后,配成100.00 mL溶液,取其一半,加入过量K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4.66 g固体.在余下的50.00 mL溶液中加入少许KSCN溶液,显红色;如果加入过量NaOH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 g固体。则:

1)磁性粉末材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该磁性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2答案:(120.4%  2BaFe2O4BaO·Fe2O3

解析:(112.52 g 样品中

n(Ba2)2n(BaSO4)4.66 g /233 mol10.0400 mol

n(Fe3)4n(Fe2O3)3.20g/160g·mol10.0800 mol

m(O)12.52 g137 g·mol1×0.0400 mol56.0 g·mol1×0.0800 mol2.56 g

w(O)2.56/12.52×100%20.4%

(2)n(O)2.56g/16 g·mol10.160 mol

n(Ba2)n(Fe3)n(O2)124

化学式为:BaFe2O4(或BaO·Fe2O3

 

 

 

本章答案解析与研读

教材章末习题(P56

1.答案:(1)悬浮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胶体,悬浮颗粒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移动。

2)将食盐溶于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等于7

2.答案:(1AC 2BC 3AB 4C

解析:(1)物质包含的元素如果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氯化亚铁具有氧化性,在与锌的反应中做氧化剂,但在与氯水的反应中做还原剂,A错误;还原剂在反应中应该被氧化,D错误。

2AD中都是物质被还原的过程,BC都是物质被氧化的过程,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

3AB中都是都是物质被还原的过程,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CD中都是物质被氧化的过程,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

4)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答案:(1Ag+ClAgCl↓(2Cu2Ag+Cu2+2Ag

3NaOHHClNaClH2O2KOHH2SO4Na2SO42H2O

4CuCl2FeFeCl2CuCuSO4FeFeSO4Cu

4.答案:(1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22FeCl3Cu2FeCl2CuCl2

3A.①Fe FeCl2 CuFe HCl FeCl2 FeCl3

BCuCl2FeFeCl2Cu2FeCl3Fe3FeCl2Fe2HClFeCl2H2↑;2FeCl2Cl22FeCl3

解析:废液中含有FeCl3腐蚀Cu后生成的FeCl2CuCl2,为了保证Cu被完全腐蚀,FeCl3应该是过量的,此废液中还含有少量的FeCl3。从废液中回收Cu,可加入Fe置换,但由于氧化性Fe3+Cu2+,故先后发生如下反应: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为了保证Cu2+ 全部转化成Cu,应加入过量的Fe,所以滤渣③中不仅含有Cu,而且含有Fe。除去FeCu混合物中的Fe,可用稀盐酸,这样,既可得到Cu,又可得到FeCl2溶液。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可得到FeCl3溶液。

5.答案:2.5×103mol·L1;正常。

解析:n(Ca2+)2.0×103 L×5.0×103mol·L1×5mol÷2mol2.5×105mol

c(Ca2+)2.5×103mol·L1

此人血钙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6.答案:(1)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形式上分:

①金属:金属钠、金属铜;②非金属:氯气、氢气、氧气、硫单质、液溴;③氧化物:氧化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硅;④氢化物:氨气;⑤酸:硫酸;⑥盐: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铁、硝酸钾、碘化钾。

2)其它方法:

①单质:金属钠、金属铜、氯气、氢气、氧气、硫单质、液溴;②电解质:氧化镁、硫酸、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铁、硝酸钾、碘化钾;③非电解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硅、氨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