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善孝为先

 月迷津渡去网吧 2011-11-08

百善孝为先

简介

出自《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古籍记载: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麼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於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顺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顺从,比如对媳妇对公婆的孝顺,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顺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4章内容相关,故一并解释。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此章的无违由孔子自己后面的说明看来,应是不违背礼的意思。

  至于为何孔子在此要分两段解释无违呢?有学者以为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贤而好礼,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违其父之志向行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亲言行未必一定合礼,此时子女就不应以不违背父亲为孝,而应该以不违背礼为孝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

  此章有三种解释分述如下:1.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须小心保重自己;3.子女应只担心父母的疾病,其它则不宜过分担心,否则反而会使父母不安。

  此章言外之意乃是因为疾病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则人的主控力较强,所以作子女的必须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现良好,使父母不会因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为子女担心操烦。

  由此观之,孔子此章之真意也许可以理解为:子女须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为子女多担操烦。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

  此章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两解:1.狗和马也一样有人供养;2.狗和马也一样可以侍奉人;但若依第二种解释似乎就不须字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当有事时,年轻人去做;有丰盛美食时,由长辈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此章的色难亦有两解:1.晚辈的神色(详解如上);2.长辈之神色:是指能够在父母神色未变之前,先得知父母的心意。

  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为政篇这四章加上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65)章皆属两端四角启发式教学。

  综合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戊子季秋念孝文·百善孝为先第十

百善孝为先这一句出自清人《围炉夜话》的文章之中。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为何以孝为百善之先?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门人,就有十三人。

  其实正因这句话说到了根本处,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孝为先。这又为何?因没有孝,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父母养子女叫做,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这叫天经地义(天经地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如何叫天经地义?人栽果树,此树领受天地雨水日光,必然开花结果。就算是人参果树那样精贵的树种,也要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没有受人滋养而不报答的天地道理,这就是天经地义。

  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下面是,上面是,所以《说文》讲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

  所以人生在天地之间,《论语》记先师之言曰:三十而立。为何是三十才称为,是以人伦人道人理立在天地之间。以德行道理立,断然不是以财利立。人生到三十岁的年纪,非但自己为人子女,并且已作人父母,应上知人子之道,下知为父母之道。关于人为何而来?如何而来?将往何处?当做何行?这些根本的知识,应有一番体认。这种体认,并非一定用文字文章文采编织成锦绣出来,比如乡间的老人,他们不识字,却行善积德,友待乡邻。这种知识,不是从书本而来,不是从锦绣文章而来,而是数十年为人之行的体认。因为道不远人(《中庸》),根本的道理是最简单易行的。这就是,《论语》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后,这是根本的次序。

  并且,假如,人在未有余力(余力是行的余力,孝行德行的余力),德行未修,不能称的时候。故作文采(文采包括文字功夫等等一切文艺的技能),他的心,必定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总之一概的行为,都将其内心表露无遗。因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心中作祟,才付诸于行动。

百孝经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如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

孝顺篇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 

  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 

  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 

  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 

  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 

  到晚莫往旁处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凉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顿饭,三顿茶饭留心观。 

  恐怕饮食失调养,有了灾病後悔难。 

  休说自己劳苦大,爹娘劳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扳。 

  此篇劝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迟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幼儿咒骂我,我心好喜欢;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亲何相悬? 

  劝君今後逢怒,也将亲作小儿看。 

  儿辈出千言,君听常不厌; 

  父母一开口,便道多管闲。 

  非闲管,亲挂牵,皓首白头多谙练, 

  劝君钦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乱言。 

  夫妻携钱包,买衣又买糕; 

  罕见供父母,多说饲儿曹。 

  亲未膳,儿先饱,爱护心肠何颠倒? 

  劝君多为老人想,供养父母光阴少。 

  市上检药物,只买肥儿丸; 

  老亲虽病弱,不买还少丹。 

  儿固瘦,亲亦残,医儿如何在父先? 

  割股还是亲的肉,劝君及早驻亲颜。 

  富贵孝亲易,双亲未曾安; 

  贫贱养儿难,儿女无饥寒。 

  一条心,分两般,亲则推贫儿不言; 

  劝君莫推家不富,薄食先亲自然安。

孝是宽容

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

  宽容老人的唠叨

  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

  孝是报答

  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

  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

  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

  孝是耐心

  耐心听取老人的话

  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

  耐心说服老人

  孝是善意的欺骗

  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

  孝是常回家看看

  拿不拿东西是次要,陪老人说话很重要

  前一段时间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百善孝为先》,教师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学生泣不成声地真情对白,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母子深情,令人感动,加上结课时动情的音乐,使在座的听课教师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回到办公室我还是抑制不住,索性任它尽情流淌。

  也许这节课触动了我心灵的最底线,感情的闸门一下子关不了;也许就是那句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父母对我不仅有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更不该怠慢呀!

  有时,我想给母亲买点儿补养品,老人家说什么都不肯;过年过节买件衣服吧,父母总说衣服不少,老了要什么样子,这些还可以穿吧。其实,父母并不需要子女做什么,只要有空陪着说说话,拉拉家常,心里就不寂寞;看到子女都过得很好,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说孝道,首先就要说到五伦。所谓五伦,指的是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一个都不能离开人群而独处。而五伦,正是与每一个人都关系最为密切者。任何一个人,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与自己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其他一切人际关系。

  五伦中的任何一伦,都有其特殊的规范,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礼臣忠等。它要求每一个人根据所处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各尽己责,如父母的责任要是要慈爱养育子女,子女的责任就是要尊敬孝顺父母,等等。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对子女要慈爱,而兄长对于弟妹、上级对于下级就可以不慈爱。慈、友、礼、孝、恭、忠等品格是一切人际关系都要遵循的,只不过在父子关系中,对于父母来说是最主要的,对于子女来说是最主要的。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人的童年少儿时期,是整个人生阶段的预备期。在此阶段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就是使孩子从小就沐浴在仁爱忠信的光辉里。《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孩子在幼童时期即教以孝道,使孩子从小即明事理,讲道德,则无异于从小就把握住了人生的根本,从小就走在仁爱的人生正道上,这正是与圣人同一本色,同一践履。长大成人后,承继少年时期的理想与信念继续前进,则其必为正人君子,必为社会一优秀分子,其于社会人群之贡献必大矣!能听闻圣教,能实践圣人的正确教诲而于社会有所贡献,则此生没有虚度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至此,夫复何求!这正是中国人百善孝为先、从小即教以孝道的甚深渊旨所在。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提倡孝道精神,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提倡孝道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今天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家庭中四二一的结构越来越普遍,即老人四位,父母两个,众星捧月般守着一个小宝贝。一脉单传,加以生活优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想被溺爱也几乎不可能。由此使现代的孩子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精神不足。人过于自私,必将使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多有冲突,对他个人生活的幸福感也多有负面影响。如何逐步泯除私欲,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好的、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家庭入手,从教导孩子孝道入手。家庭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让孩子从小即体会爱父母是什么滋味,孩子易懂易学易做,且感到特别亲切。以此为第一步,孩子自可慢慢体会出爱同学、爱老师的滋味,再逐步引导至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今日学校、社会的品德教育,多从家庭外部着手,一开始即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其道理固然千真万确,惜乎其方法有大而无当、流于空洞之弊。不从身边最亲密的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入手,不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如何使孩子能够真正体会爱祖国、爱人民是何等滋味?相形之下,中国传统教育以孝道教育为第一步,确实是极其科学、极其合理的。究其原因,它符合人性,符合孩子的天性。

  其次,提倡孝道可使父母真正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众所周知,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有人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会逐渐减轻,老年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此论甚是,然更有深意在其后焉。人处老年,不仅要求吃饱穿暖,生活平静,更要求能尽享天伦之乐,于亲情的要求尤为迫切。世道艰难,人生坎坷,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人往往到了老年才更加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子女尽孝,才是真正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关键所在。至于经济负担问题,则非其重点所在。有些人认为使老人生活优裕,或者使老年人同住公寓,老人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则使老人无寂寞之感,无后顾之忧,这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养老方式。此言又差矣!科学永远不能替代人情。亲情之温暖与可贵,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可替代者。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其中的幸福感乃发自人心深处,即使是再豪华舒适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也不能替代亲情。一首《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不正是表达了老年人的的共同心声吗?

  其三:提倡孝道正是传统文化得以复兴的基础与契机所在。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体会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希望能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以使人生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社会近几年持续升温的国学热,亦以此为背景。要使国人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关键是四个字:身体力行。一方面要继续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国学复兴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在百姓的工作生活中,逐步用祖国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来作参考,作引导,使其对传统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和好感。普通民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其生活的价值所在,则国学复兴的基础于此立焉,国学复兴的希望大大增加矣。如何使百姓迅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莫过于在家庭中从教孩子孝道入手。孝道精神迄今仍是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本身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于孩子而言,孝道本身易懂易学易做,且特别可亲可近;于父母而言,孩子有一丝孝行,则父母就会有莫大之欣慰与欣喜。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复兴,以孝道开始,岂不下手易而又有立竿见影之效乎?

  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孝也者,正是千里之跬步,江海之小流。百善孝为先,可不信乎?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百善孝为先歌曲

日前,龙梅子,陈少华,李琛,衡越,宇桐非,易欣,蓝雨,黄勇,王麟,赵杰,晏菲,阿伦娜,恭喜喜,崔铃儿,刘腊,李菲菲,何慕男,霍思雨等数十位艺人齐聚北京,共同灌制并拍摄了了一首大型公益歌曲《百善孝为先》。作为在外打拼的孩子们献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这首由北京普天同乐文化传媒创意发起的歌曲,不仅汇集了时下众多歌坛新生代力量,同样也引起众多圈内人的诸多关注。不少音乐人闻讯之后纷纷要求参加录制。很多圈内人士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歌手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因为工作的关系,平常很少有时间和父母在一起,甚至过节也都是分开过的,而这首歌不仅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同样也可以当做一份礼物送给父母,代替自己陪伴父母身边。

  其实,我们平常很少这样的人文关怀的歌曲,这次制作这个歌曲的初衷,也是为了集合时下乐坛新生代力量,发起一种新的呼吁。此次灌制歌曲的发起人,国内著名经纪人阿龙面对采访谈到。时下,越来越紧张的工作节奏,让我们陪伴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这样的一个音乐形式,来唤醒大家内心深处的那种最伟大的情结。

百善孝为先歌词

  龙梅子 陈少华 李琛 衡越 宇桐非 易欣 蓝雨 黄勇 王麟 赵杰 晏菲 阿伦娜 恭喜喜 崔铃儿,刘腊,李菲菲,何慕男,霍思雨等数位明星录制公益感恩歌曲《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演唱:群星

  合家欢是全家美

  百事和是善子缘

  我心若在天地间

  敬老爱幼喜连连

  总从很小我就懂

  要把孝字常常念

  逢年过节常问候

  家人自会乐开颜

  百善长存仁孝心

  人人才能有相融

  百事可乐万事兴

  孝敬父母从内心

  天地有爱在人间

  愿人有爱友善行

  小小事有小小情

  孝子常把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中华的美德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百善孝为先

  常在心里念

  福禄皆由孝字得

  孝能感动地和天

 

 

万恶淫为首

【释义】

  淫心是一切罪恶的开始。淫的意思是过分、不节制,即一切罪恶,应当以过分、不节制为首要大恶

出处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围炉夜话 (清)王永彬

 

为什么万恶淫为首”? 
 
 
因为淫乱是最能动摇性情和败坏德行的事情,而且会带来极恶的名声,且在中国有"桀之亡,以姝喜;幽之灭,以褒姒.晋之乱,以骊姬;吴之祸,以西施.汉成溺,以飞燕,披香有'祸水'之讥.唐祚中绝昭仪,天宝召寇于贵妃..."等等(写太累,就懒一下吧,咯咯,参见忍经之色之忍第三),国家灭亡都和色淫有关,何况平常人呢?..虽然这些文字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层意思,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敢说因天子荒诞淫乱而亡国的,所以只 
能将罪魁指向女性,抛开这层表象,可以看到色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虽然人有七情六欲,男女之间有情是应该的,但不该沉迷于此,要有截止,更不该陷于情色甚至荒淫之中不可自拔,...所以春秋末年卫大夫石que("+",抱歉电脑里没有):"骄、奢、淫、佚(正确的是三点水加失,电脑里没有,凑合看吧),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这是有道理滴...

色之忍第三》

【原文】

桀之亡,以妹喜;幽之灭,以褒姒。

晋之乱,以骊姬;吴之祸,以西施。

汉成溺,以飞燕,披香有祸水之讥。

唐祚中绝于昭仪,天宝召寇与贵妃。

陈侯宣淫与夏氏之室,宋督目逆于孔父之妻,败国亡家之事,常与女色以相随。

伐性斤斧,皓齿蛾眉;毒药猛兽,越女齐姬。枚生此言,可为世师。噫,可不忍欤!

【解说】

夏朝君主桀的灭亡是由于宠爱妹喜;周幽王的灭亡是由于宠爱褒姒。

春秋时晋国五世大乱,都是由于骊姬蛊惑挑拨致成的;春秋时吴国的祸患都是由于听信收纳了西施的缘故。

汉成帝溺爱女色赵飞燕,当时有个披香殿学士淖方成大骂汉成帝,说这是祸水

盛世的国道中断是因为唐高宗宠爱武则天,封为昭仪,后来则天称帝;唐玄宗天宝年的安史之乱,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才召来大祸。

陈灵公因公开和臣子的妻子夏姬私通,才有后来被杀之祸;《左传》上记载宋太宰华父督在路上看到孔父嘉的妻子,一直用目光把她送走,后来终被人杀死。所以说历史上有的人倾国败家,有人自取灭亡,大多是因为有女色相随的缘故。

西汉枚乘在他的《七发》一文中曾经说过:皓齿蛾眉,是砍伐性命的斧子;又说:越女在前伺候,齐女在后奉迎,来往玩乐吃喝,这好似毒药和猛兽。噫,美色的祸害这么大,难道不可以忍受自己的色欲吗?

接下来请欣赏《忍经》之《酒之忍第四》。

 

 

 

百善孝为先  福建省南平市 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 陈硕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本内容查字典原文地址:http://www.chazidian.com/zuowen-1944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