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与一位经营咨询公司的朋友聊天。当时,他已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投资方,心情很 好。我问他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他呷了一口咖啡说:“我的原则是:永远不要与穷人合作。 其详。”朋友说:“穷人的特点是急于和你谈条件,如果你招聘穷人做员工,他会先与你谈: 你必须给他什么职务、什么工作环境、多少薪水、多少奖金、多少干股,低了少了他不干。 这样的人,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条件,心态不好,对企业没有忠诚度。投资方也一样啊, 也有穷的投资人,投资额不大,但患得患失,赢得起输不起,这样的投资人,合作起来很麻 烦!” 和心态上的。 态上的穷人却多了。记得一位老教授曾对我说过:深圳就象一片热带雨林,为了争夺阳光,所 有的植物都在想方设法向上疯长。 林的植物一样“穷”长。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和“穷”人打交道很难,找到完全不“ 穷”的人太难了,即使我们自己也保不准此一时不“穷”,彼一时却“穷”了。 们的事业? 类,你会发现所谓商人,大致跳不出这四种类型: 人”,我们姑且称他们为“窘迫型”人。] 宽容,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压迫型”人。 这么一分,你会骇然惊觉“穷”人真是大多数: 条生路来。 实在没路,就弃车攀岩呗。 释然地享受生活和周遭的人际关系。“压迫型”人是心态上的“穷”人。 要有长期修炼的良好心态,有多少人可以二者兼备呢?如果按照朋友“不要和穷人合作”的理 论,我们理想的合作伙伴就仅限于从容型人了。 体在中国招聘关键员工时,就特别青睐年届三十、心智成熟但走投无路之人。这类人会有时不 我待的紧迫感和强大的成就驱动力,给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竭尽全力舞出精彩。 “压迫型”的对立面是“大度型”,大度型虽然处在为立身而奋斗的阶段,但他们仍站得高、 看得远,心态良好。这类人,一为成就大事者;一为清心寡欲,内心祥和者。前者,值得冒险 追随;后者,值得做一个终生的朋友。说了半天,这四种人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 要不要与穷人合作?”我的答案是“要!”。 合作。比如现在,我的投资人是“从容型”和“压迫型”的组合,我的工作团队是“大度 型”、“窘迫型”、“从容型”和“压迫型”的组合,我们彼此间的合作很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