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爱情诗歌欣赏

 风云际会2009 2011-11-08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和不朽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吟咏爱情的篇章是灿若繁星,丰富深刻、感人至深的好作品也不胜枚举。早在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就有《关睢》、《蒹葭》的爱情诗篇,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汉乐府的《上邪》《孔雀东南飞》,唐诗中的《无题》、《长恨歌》,宋词中的《钗头凤》、《鹊桥仙》,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现代的新诗如徐志摩、舒婷等人的诗歌爱情诗歌专题等等,都是爱情诗歌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爱情既有永恒不朽的承传性,又有历久弥新的变异性。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表达形式,有诗有词有文,诗中又有古诗格律诗新诗等等。就是在同一爱情主题下,因情感的复杂性,在内容上,它又呈现出多棱镜般的不同,又有着不同侧面,在爱情作品中,有表达迷蒙的怀想,有表达凄绝的哀伤,有表达天国的寄托,也有表达尘世的欢畅,有表达寻而不得的落寞,也有表达失之交臂的追悔,有表达刻骨铭心的思念,也有表达追寻与失落交织的恨憾。这些都是文学中永恒的爱情母题中的分主题。

  《上邪》(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注释:
  上邪:上,指天邪,感叹语气词此句是指天作证的意思
  命:通“令”,使。此句是说,要永远相爱,使感情永不衰竭、破裂。
  山无陵:大山变为平地。

  这首诗是汉代的乐府诗,写得简单,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这段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它以不可实现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诗中主人公连用了五种绝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示爱对方一直要爱到世界末日。诗歌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还珠格格》中的紫薇就是以这首诗向同样深爱她的尔康立誓的,令人感动。这首诗来自民间,不象后来的文人词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
  最早的爱情诗歌从《诗经》开始。有人把诗经比做一条河,一条从上古流淌下来的,承载着我们祖先劳作和呼吸,爱情和怅惘的河。沿着这一条河,两千多年前的浪花仍溅湿着我们在河边行走的鞋子。翻开《诗经》,我们遇上的第一条河便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而蒹葭,又因为那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在水的那一方,是那可望而不可即却又让人们百般追寻的爱情。执着追寻与难以企及的矛盾,并不只是诗经《蒹葭》中的主人公才有,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但即使是悲剧,柔韧的蒹葭也成全了一典雅的诗意。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为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汜。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注释:
  蒹葭:芦荻,芦苇。苍苍:繁盛的样子,后两章“萋萋”“采采”义同。
  伊人:这个人。指诗人所追寻的人。
  溯洄:洄,水流回旋。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溯洄即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从之:追寻
  宛:宛然,好像。
  湄:岸边。
  跻:高。右:迂回曲折。
  坻:水中的小洲。址:水中的沙滩。(址:应为三点水偏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首句用了比兴手法。借助眼前的景物起气氛,起感情。这里所起的气氛是一种清秋的萧瑟寂寥;其感情倾向,略带有凄凉哀婉的感情色彩。这是以清秋的萧瑟寂寥的景象,引起主人公想见伊人而不可得的思念怅惘之情。风草萧瑟,白露凝霜,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虽然只是两句写景,但为下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境。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繁霜点点,晨风吹过,寒意袭人.茫茫水天,又使人思绪万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三四两句是中心情境——隔河企望,追寻伊人。这是这首诗一而再、再而再三出现的境况——可望而不可即。天地之大,“伊人”何处?那大约在河对岸的水边吧?“伊人”,即“彼人”、“那个人”,“所谓”指心中所说的所思恋的那个意中人。“在水一方”是诗人设想之词,它还有一重象征意义:即阻隔,意味着可望而不可即。执着追求,望穿秋水,但伊人仍可望不可即。因此,这两句既是一种境况,又是一种心境。古典诗词中常用“水”意象表达受了阻隔,或感情的悠远深长。如李之仪的“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屈原的“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在水一方”是诗人设想之词,大概是在水那一边,但也许又不在那一边——既然白天梦里都渴望着和她见面,怎能由于不知确定处所而放弃追求呢?于是诗人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上下求索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五、六句讲的是逆流追寻的困境:“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逆流而上。从之,追寻她。“阻”是险阻难行。逆流追寻,道险阻且漫长,总不可达,这是一种无奈的困境。于是再换个方向。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顺流而下继续追求伊人,走了一段,看见伊人的踪影仿佛在水的中央。究竟是不是呢?这只不过是思极伊人而出现的幻象。“宛在”,仿佛在的意思,可见这仅是迷离的幻象,看得见触不着,幻象难近呵。这两层都是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两种境况(逆流、顺流)的描述。逆流追寻,是道阻且长,顺流追寻,又是幻象难迷离。无论是顺流逆流,任你百般追寻,伊人皆不可得,这种处境让人叹惋。
  全诗三章,重章叠句、反复叠加,突出了主人公追寻的执着,无论道阻且长也好,高而难攀也好,迂回曲折也好,主人公都没有放弃追寻,这便更让人叹惋。
  这首诗让人称道的特色主要在这样两点上:
  一是凄清的秋景和迷茫的意境,有一种飘乎不定,渺茫难测,朦朦胧胧、雾里看花的艺术氛围。风草萧瑟,白露凝霜,这典型的暮秋景象又正好与主人公在对伊人的追寻中所产生的寂寥怅惘的感情心绪交融在了一起。
  二是“在水一方”的意境和这意境的象征意义。诗歌简简单单的几句,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迷离朦胧,百般追寻和追寻后的失落让人涌起一种叹惋,可望而不可即,此事古难全,这样的歌,从古唱到今,一种情感的困境,永恒的困境,横亘在人类面前。如果把这“在水一方”不仅放在语义层面而放在再现层面上的话,这层面便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诗歌中追寻的执着与难以企及之间所构成的矛盾,表现了人生带有悲剧色彩的处境和心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生命的两难、人生的困境,看作是人世间一切难以达到之景的艺术泛形和抽象。它即可是心中的恋人、友人、贤人,也可是抽象的爱情、理想、前途、佛地、圣地等,这些,都可以因这一幅象征性图景产生联想,引起共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不正是人生常驻有的境遇吗?从追寻的兴奋,到受到阻隔时的烦恼,再到总不可即时的失落惆怅,这种心理流程,有一点阅历的人不是也常有?后世读者可以通过联想,唤起这方面的心理体验,这便是文学产生的象征性的通达作用,更是诗歌艺术的独到之处。这种意境上的象征,使诗歌蕴含了无穷尽的哲理意蕴,凡有追寻、阻隔、失落,都是“在水一方”的再现表现天地。所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成了一个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文学主题。
  就是现代新诗创作中大量也有这样主题的诗篇,比如《远水之殇》一首新诗就与“在水一方”的意境有相通之处。

  《远水之殇》
  江南梅

  远水如烟
  在心情之外
  在住着你的名字和睡眠的地方
  注定一生的跋涉都是徒劳
  道路曲折河流漫长
  谁来指引我漂泊的脚掌
  秋天的落叶
  总与一些伤感的故事有关
  流年似水柔情似水
  隔着千年的诗经
  你的水草和碧波
  为谁苍苍又为谁茫茫
  用省略号结束一个故事
  是意犹未尽还是无话可说
  红烛高烧燃尽今生今世
  我不是水湄的女子
  谁又是你如期的新娘
  我的舟子在岸边泊成传说
  远水很远
  那支春天的柳已牢牢牵系
  我小小的桨
  这首诗是“在水一方”的现代版。
  --------------------------------------------------------------------------------
  到了我国抒情文学的鼎盛时代的唐宋,其代表文学唐诗宋词中,不乏精美动人的爱情诗篇,并且出现了象李商隐、柳永这样有名的爱情诗人。但总的说来,唐宋时期的爱情文学多描写闺怨和风月。这和时代内容有一定关联,如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立功边塞的价值取向,勾起了无数征人思妇不尽哀怨之情。但随着大唐气数的衰绝,这闺怨之声便转入凄凉低迷。到了晚唐,士人心态由外张到内敛,更多地是通过对爱情的追寻来抚慰失望无奈的心灵。李商隐是一个代表人物,他无疑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爱情诗人之一。李商隐的爱情无题诗已在名家专题已专门讲过,再看两首唐代的爱情小诗小词: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早在唐朝,大诗人元稹就写过这样一首极负盛名的小诗《离思五首》(其四),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
  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你看诗的开头即点明:‘曾经沧海难为水’,说明经过一番大境界以后的心境,细小之物便难以入于眼中了;接下来的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又进一步阐述了志向和境界。一般来说,‘巫山云雨’常用来比喻爱情,所以,这里的两句,便诉说了一种爱情的境界,而且,格调高雅。有意思的是后面的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行走在蜂舞蝶飞的花丛中,却懒得回首——这里含蓄地把美人比喻成鲜花,正是诗的妙处。‘取次花丛懒回顾’,既是说面对一个一个貌美如玉的人,却无有心情去注意她们,什么缘故呢?诗的最后一句作了答复,‘半缘修道半缘君’,既是说: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修养道德,另一半的原因就是因为曾经与‘你’结识过、相爱过呵!仔细琢磨它的更深层的意思,似乎‘半缘修道’也是虚的,只是一种铺垫和衬托,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在最后的三个字‘半缘君’上。不是经过深深爱的经历和对诗歌的艺术修养,怎写得出这样意味深长的作品来!
  再看李白的一首小词:
  《秋風詞》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知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尽。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到了宋代词的创作阶段,情爱的表现更是铺天盖地。可以说,唐宋词是恋情表达的一块最突出的园地。并不是说在唐宋词出现以前,人们忽略情爱题材,事实上,我们前面讲的诗歌都属于这个题材,当然还有我们没讲到的许多。然而,在唐宋词以前,中国诗歌写恋情还是“有节制”或“有约束”的。这和历来人们认为诗歌是个庄重的体裁有关。词最初兴起时,它并还不是文人的案头文学,不象我们现在认为是一种很高雅的文学样式,它最初是伴随着音乐的歌词,只是歌曲的一部分,大多出现在娱乐场合供演唱之用,娱乐性很强,因而往往格调轻松,没有一副严肃的面孔。只被看作是“小技”,在这个领域,可以不受或较少受到礼教的束缚而畅快淋漓地吐露出人们心中对于爱情的渴望,词在最初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被披上“载道”和“言志”的外衣,而能尽情地抒写情爱内容。一些文人在庄重地写诗的同时,却是能够毫无顾忌地表现自己的恋情,不象以前一些文人诗那样,还带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躲躲闪闪。因此,“诗庄词媚”,“词为艳科”成为词体与诗歌的一个重要区别。这种区别直到苏辛的豪放词出现以及词逐渐脱离歌曲,成为文人的案头文学才有了一点改变,但主流还是婉约抒情。试读词史,简直到处可以看到那些或香艳,或凄美,或热烈,或哀怨的恋情词篇。它们有的描写欢聚,有的描写相思,有的表现对于爱情的向往,有的抒发对于恋爱悲剧的哀伤。只要一踏进唐宋词苑,就简直如同踏进了张张“情网”,踏进了情的天地。爱情专题专门讲词也不为过,这类作品实在太多太多。只讲下面几篇:
  先讲一讲写情词的高手柳永。柳永原名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以创作大量慢词翻开了宋词发展的新一页。成为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的词人之一。他的词影响很大,流传也很广,特别在民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
  柳永除了对慢词发展有很大贡献外,还是宋代第一个精通音律的专业词人。他早年游学京都,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常常流连歌舞场所,为歌伎们作曲填词,四方传唱。连皇帝宋仁宗都知道他的词名。他曾写过一首《鹤冲天》,末一句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结果这一句还误了他的事。据说有一年他考进士时,本来是榜上有名的,名字却被宋仁宗划了去,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因此落第。他干脆自我解嘲地号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真的就专门作词去了,成了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的一首代表性的情词是《雨霖铃》,这首词将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念,那一腔离恨,写得细腻而感人。我们来领略一回词坛妙手柳永的《雨霖铃》。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表现词人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具体来说,是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遗恨悠悠的丝竹调。
  上片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催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的一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全词警策之句,是想象今霄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时分,不见梦中人,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由“今宵”又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在临界安(杭州)任职期间,描写的是一个元宵之夜的喧闹景象和作者追慕的一个孤高自洁的女子在人海中被发现的情形。
  词的上片用铺叙的手法,极写了上元灯节华灯逞艳、歌舞声喧的节日景象,写得非常热闹,其实所有的热闹都是为最后冷清中的发现作铺垫的。
  从描写笔墨上看,上片不过是渲染了节日的那一片热闹景况,并不出奇。精华在下片。词的下片,诗人换了一副笔墨,写出了一种清新雅洁境界,恰恰与上片所描绘的生活情感成鲜明的对照。如果说上片是以浓艳的彩笔着力描绘出一幅繁华似锦的行乐图,那么词的下片则是以朴素的线条轻淡地勾勒出诗人孤芳自赏的肖像画。
  下片的开头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里说的“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当时妇女头上用的妆饰品。诗人在这里以妇女的三种首饰来拟画一个美丽的女子。这种写法,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惯用的一种描写手段,人们称它为艺术上的借代手法。接下来“笑语盈盈”是形容那个女子言笑含情的样子。“暗香”,来自宋代诗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原本是歌咏梅花的孤芳,这里诗人用以点染所追慕的那个女子的幽洁。“笑语盈盈暗香去”是说那个女子从诗人身边走过去的时候,她那清脆的笑语,轻盈的体态,绰约的风姿,立即触动了诗人的情怀;然而,转眼间,那个动人的形象却不见了,而且竟然是全无踪影,只留下一缕缕让人回味让人神往的幽香。
  众里寻他千百度。意思是说,尽管诗人后来寻了又寻,找了又找,可是在那沸腾的人海中,再也找不到她。这或许是因为诗人按照了惯常思维,只是在人群中找寻,所以找不到那个不同凡俗的女子。这一句,不仅使前文描写佳人翩翩出现的情绪来了个跌宕,也给下文伏下一笔;它既为前者作了转折,又为后者进行了铺垫。
  末两句情景突然一变,展现了一个奇丽动人的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人不曾想到,在失望之余,猛一回头,忽然在灯火寥落、游人稀疏的地方,看见了那个女子。全词到此,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未止,耐人寻味。
  词的下片,诗人以曲折多姿、扑朔迷离的笔法描绘出一个民间动人的女子形象。当这一动人的形象刚刚出现的时候,诗人的眼前不觉为之一亮。然而瞬息之间,她又飘然而逝。不用说,诗人刚刚兴起的惊喜之情,也随之消失于渺渺茫茫之中,他只是想着找到她,也许,在寻找的诗人眼前晃过了许许多多的丽人,但是,都不是他意中关切之人,诗人只想寻找他见到他理想中的那一个,却总是寻而不见,踪影全无,可以想见,他多么地怅惘和失落呵。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灯光黯然的不起眼处,他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就是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不显山不露水地独自相处。诗人喜出望外,然而诗人并不是接着抒情,而是就此完篇。这里隐含着的情感,任由读者自己的想象去补充。我们不难想见在发现一瞬间时的那一种心情,这发现的一瞬间,是怦然心动,是相互凝视,是悲喜莫名,是喜出望外,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在这里,我欣赏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独处的情趣,那遗世独立的风范,更赞叹辛老夫子身陷滚滚红尘却不忘空谷幽兰,也正因此,才有了那“蓦然回首”间一刹那的交流和理解。一切尽在不言中,也不需言。这一“回首”间所跨跃的,又何止千年万年、千里万里!
  末句可以说是奇峰突起,勾勒了一个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置身局外的女子形象。这样一个自甘寂寞、不慕荣华,不肯随俗的女子,犹如鹤立鸡群,独标一格。这一首爱情词的寓义是:爱情的路上经过千番努力万番追求,真爱真情终于没有被错过,正果就在你不经意回首间被你得到。这是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
  有人说这一首情词是有别的寄托的,但不管怎么理解,有一点却是公认的,它将蕴藉在内心深处的炽热感情,寄寓在极为委婉的形式之中,让宋代词苑婉约与豪放的两种风格,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把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作到“绵里藏针”,这是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表现,也是宋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
  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写下近万首诗词,其中的爱情名篇是《钗头凤》: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首词是一场催肝断肠的爱情悲剧的见证。陆游平生除了时代艰难不幸外,私人感情生活上也曾遭遇过一件不幸的事。这个故事很有名,是关于他和第一个妻子的故事。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他的表妹唐婉,夫妻感情很好,可不知因为什么,他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强迫陆游休弃了他的妻子。据说陆游在外面租了房子,让离婚后的唐婉住,他们时常在那里会面。但是他母亲知道后不依不饶,硬是逼着他们分开了。此后的陆游,一直怀念着唐婉。
  写这首《钗头凤》的时侯,唐婉已经改嫁,陆游也已再娶,这一年春天,30岁的陆游在仕途上初次碰壁,他到山阴城里的沈园去散心,没想到他在那里碰见了被休的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他们不能对话,唐婉让仆人给陆游送来一杯酒。面对这杯酒,陆游内心倒海翻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作为一个恪守孝道的儿子,他作出了什么样的牺牲啊,此刻沈园相遇,陆游顿然想起曾经的千般恩爱,禁不住内心疼痛,于是他在沈园壁上题了这首词以诉衷情。
  开头三句写陆游与唐婉分离又重逢在沈园,唐婉设酒款待的情形。“红酥手”是描写唐婉的手,“黄滕(feng)酒”(黄封酒,古时官家酿的一种酒)是唐婉敬给陆游的美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上点明相逢的时间,并泛指重逢的地点在绍兴。因为绍兴原是古代越国的都城,故称宫墙。这里绘出绍兴沈园内杨柳依依,一派春色。“红酥手’是美的,“黄滕酒”是美的,“满城春色宫墙柳”更是美的,从宜人的风景联系到人,以柳喻唐婉,此时唐婉已另嫁,犹如宫墙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即,也是空有良辰美景,这里表达了作者无限惆怅的情怀。
  “东风恶”四句是悲愤交集的句子,暗点出当年的那场家庭惨变。“一怀”极写愁绪之多,心情悲凉。最后的“错,错,错”三个迭词的连用,可见出他的感情是极为愤激和悔恨的。陆游当年一定是在对母亲的孝和对妻子的爱之间几经挣扎,现在回想起来,听了母亲的话与唐琬离异真是大错。这里面有对他母亲的怨,有对无情命运的诘问,也有对自己软弱的自责,交织而成复杂的心境,用一连串“错”表露。
  下面画面又转让到现在:“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春如旧”句包蕴了多少伤感,虽然春风依旧,然而已是各有家室,人事皆非了。“人空瘦”和“鲛绡透”可见出离别后二人的痛苦感伤的情形,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用萧条冷落的景物,进一步烘托两人伤感分离之情。结句是说两人分离时虽海誓山盟永不相负,可现在却是“锦书难托”了。因为两人都已婚嫁,按情理讲,即使写了书信又怎能相寄呢?原本是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现在却连书信也无法相通,这残酷的现实,怎不令词人发出绝望的呼喊:“莫、莫、莫”。如果说上片的“错错错”是饱含着泪水的呐喊的话,那么“莫莫莫”已是浸透悲凉的哀叹。全词在哀音里结束。
  据说唐婉后来也和了一首相同词牌的词: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残,泪痕干,欲笺心事,独语栏干。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
  角声寒,放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从这首词看,唐婉也是个有才情的女子。她受的折磨比陆游更甚,因为她不能分开表达她的伤痛,只能嚼碎了咽进肚子里。泰戈尔说过:“隐藏的忧伤犹如熄火之炉,能将人化成灰烬。”这话并不夸张,唐婉不久便郁郁而逝。
  在后来的岁月里,陆游始终念念不忘唐婉,为她写下许多缠绵忧伤的诗,七十五岁还写有《沈园》(二首),直到死前的一年,也就是八十三岁时还在思念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他与唐琬共同生活不到三年,既然他们如此相爱,想必这三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与此后六十年分离岁月相比,这场梦也实在是太匆匆了。
  以陆游与唐婉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新诗介绍两首:
  《沈园》
  叶想
  沈园的忧郁是很古典的
  你的回忆很遥远
  去旧池台守侯那一种心情
  憔悴很久的传说
  会渐渐复苏
  如那些修长的紫藤萝
  缓缓爬上残红的楼阁
  沈园的忧郁是很古典的
  陆游与唐婉
  他们的诗歌是很美丽的
  所以你的痛苦是很安静的
  现在桃花已落尽
  最后的游人也相携归去了
  这时你听见
  苔痕布满的小径那端
  有人轻声饮泣
  那是沈园千年未愈的伤口
  又在淡紫色的暮霭中
  隐隐作痛了
  沈园的回忆是很近的
  陆游和唐婉
  他们的背影是很瘦削的
  所以你的痛苦是很清楚的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陆游的不幸恰恰是文学的幸事,否则我们到哪里去找他这些动人的诗词呢?英国一位作家说过,爱情给人们带来的唯一益处在于让受尽爱情之苦的人们还能读上几首写得很美的爱情诗。这自然是偏激的话,但这话却也包含着偏激言论中常有的那种智慧。人们总以为伊人在水一方,却不太知其实在水一方才伊人。有“水”然后才有“伊人”,有“伊人”然后有《蒹葭》诗。尼采说:“最好的东西就是你得到的东西。”其实他忘了最好的还有某些你拥有过但却失去的东西。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那段经典台词广为流传——“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至尊宝在自己剖开的胸膛上看到那一滴依附在心上的爱情泪珠真正清楚了谁是自己的最爱之际,也是他万劫不复再难回头之时,这时侯他才会真正地痛真正地悔,真正地去惦量那场爱的份量,才感觉或是错觉那失去的是最好的。死亡会将美好的东西定格成永恒,“再也得不到”的结局会将把这失去的美无限地夸大,让你忍受“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痛苦,如果你碰巧是位诗人,那这痛苦就可能挣扎为一首好诗。不能否认,陆游和唐婉曾是一对恩爱夫妻,陆游深爱着唐琬。但如果陆游与唐琬白头偕老的话,他最多只能写出《浮生六记》那样的文字,即使在别的方面他仍然能写出极好的诗来。
  这一段古典的爱情及其悲剧能够至今天被人传唱不是因为那件事,而是因为陆游的那首词。
  《绍兴黄昏》
  商略
  是一个朝代的黄昏
  被词人吟唱痛了的黄昏
  题墙之笔如一柄尖刃。记记刻骨
  谁还忆得啊?老了红酥手。冷了黄藤酒
  那些陈旧庭院。是一群忧郁的观者
  东风起时。侧身倾听。水流无声
  乌蓬船呀乌蓬船
  围炉煮酒。却上一碟茴香豆
  无橹无桨。堪听河上。雪落有声。
  如果今天走进沈园,古典的味道恐怕已经被现代公园的氛围冲淡了,当然沈园的墙上必定还会有那首《钗头凤》,但那墙已是很现代的水泥墙了,且用黑漆涂过,幽幽地泛着光亮。听说起有一个游园的小姐的大声地诵读这词,居然把“一怀愁绪”念成了“一杯愁绪”。但愿陆游已经走远,不要因为别人把他的“一怀愁绪”简单地看成浅浅的“一杯”而伤心难过。但沈园会继续存在下去,
  它毕竟不是一块墓碑,而是一段感人而无奈的爱情故事的见证。只要人世间爱情还没有死去,它就该活着,并且像一把古筝,时时为爱的吟唱而拨动。
  --------------------------------------------------------------------------------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燕邱处。
  这是一首借咏物来歌咏爱情的词。这首词是为情而作,缘于一件事情。作者在词前的小序中说了这件事情: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也。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因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为雁丘。这就是说,雁殉情而死的事,强烈地拨动了作者心灵的琴弦,使其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词。作者在这种词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紧紧围绕“情”字,对大雁殉情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词的主旨是赞美爱情的坚贞专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词的开头三句陡然发问,破空而来。作者本来要咏雁,却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情是何物”,这似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事实上“情”的真谛又有几人了悟?作者劈头这么一问,显然是要唤起世人对“至情”的关注。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互爱的双方可以生死与共。情是何物而至于以生死相许!这是因大雁殉情一中引起的普遍感叹,同时是对至情力量的讴歌。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便补足了“情”这个“物”的魔力之大。我们常常会被这样的力量震撼。
  接着,作者便凭借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雁的生活、雁的心理活动和列情原因,层层深入地展开描写。“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生活。“天南地北”是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一往情深。其实,雁的殉情决不是简单的“深情”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所以作者接下去又用抒情的笔调描绘雁的痴情,指出它们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既有团聚的欢乐,也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痴儿女”三字,使用拟人化手法,表现了这对“双飞客”的心心相印与感情的深挚专一。然后写孤雁的心理活动。君,指殉情的大雁。当这只脱网的大雁获得了一线生机,但想想情侣已经亡逝,自己形孤影单,前途渺茫,即使能苟活下去,也了无生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一头栽地而死,去九泉方向追自己的昔日伴侣去了。
  下片主要是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出大雁殉情之后的凄苦。这里用了几个典故,不讲了,总之是一派萧条冷落的景色,增加了悲剧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殉情大雁强烈而真挚的哀悼与惋惜。词的最后,写作者对殉情大雁的礼赞。作者认为,孤雁之死,其感情价值之高,上天也应生妒意,虽不能其死“重于泰山”,但也不会与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而了事。它的美名将永世长存,万古长青,这就是所谓的“千秋万古”。“千秋万古”是从下面歌颂;“莺燕黄土”的从反面衬托。相反相成,强调了大雁殉情的价值。对雁之殉情的赞美,投射了作者对人间青年男女坚贞专一的爱情理想。同时,也是对人间爱情受到梗阻破坏的叹息。至情,是这种词的主旨。
  悼亡诗:
  所谓悼亡诗,具体来说就是专为哀悼亡妻而作的诗。作为一种特殊的爱情诗其名称的出现,始于西晋潘岳为悲念亡妻而作的《悼亡诗三首》,之后,悼亡诗就成为有专指的一种特殊的类别。从世俗习惯和传统观念出发,在古典诗歌中,“不言内”几乎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纯粹的爱情诗要么写于婚前,要么写给歌女,多是文士和歌女们的卿卿我我,才子佳人们的风流倜傥,“儿女情”往往是与“英雄气”对举的,这和英雄美女相连的习俗有关。真正言及夫妻伉俪之情的作品,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这大概是因为妇女在封建宗法社会中地位低下,“男尊女卑”成为传统的伦理观念,同时也是夫妻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些都对古代诗人起着一种无形的束缚作用。尽管如此,一些以真挚情感为底蕴的悼亡诗还是屡见层出,在突破了世俗的诸多约束后传达出一种生生世世的情愫。唐代以来,悼亡诗的数量也由少趋多,象唐代的元稹、李商隐,宋代的苏轼、贺铸等一大批诗人,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情深意绵、感人肺腑的悼亡诗。文学三大永恒主题是生、死、爱,悼亡诗是将这三者纠合在一起的作品,生和死,或者爱与死这些个对比度如此强烈的主题如果在一首仅仅几十行甚至几行的诗里同时出现,情感的冲击力将比一般诗词会更大。
  逝者已逝,生者却还得疲倦地走下去。失去的、再找不回的往往最弥足珍贵,死亡反使爱情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一层放在敏感多才的诗人们身上,其往复幽咽就更是别一番滋味。对于失去妻子的诗人而言,写诗其实正是其内心极端绝望和痛苦一点一滴地转移入诗中的过程。一首首悼亡诗,正是一个个喷射口,使诗人郁结于胸的伤痛之情得到宣泄、转移和疏导。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是一首悼亡诗。是苏轼抒写自己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的悼亡词。当时诗人外放密州,仕途坎坷,心情更为抑郁。东坡的亡妻王弗,通晓诗书,二人感情很好,即使逝去十多年了,仍让东坡耿耿不能忘怀,常常思念很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词的一开头就直述生离死别之苦。十年了,生死殊途,阴阳隔绝,两相渺茫,互不相知。“两茫茫”,既表达了诗人思念亡妻之情切,也暗示出其妻爱诗人之情深。不然,他就不会有此设想了。唯其如此,所以,要诗人不去想念妻子是不可能的。“不思量,自难忘”,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对其亡妻感情的深挚,怀念的殷切,已达到了不由自主的地步——即使不去思念她,但心中怎能遗忘。这确实是“此情无计可消防,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看来,诗人之所以这样想念亡妻,不仅仅由于过去恩爱之深,也是因当前人生道路的崎岖而加浓的。政治上的失意,唯有最了解自己的妻子才足与倾诉吧!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不仅人不在,连其坟墓也孤零零地远在千里之外,我到哪里去诉说内心的凄凉呢?“无处话凄凉”句,含有无限的辛酸眼泪。人生最难堪的,就是无人了解或有苦无处诉。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语意相类似。不过,柳词是与情人离别之苦,苏作却是悼念亡妻之悲。这里,“千里”是和上文“十年”相呼应的。“十年”是就时间来说,相思十年,足见其相思时间的漫长之苦;“千里”是就空间来说,生死相隔千里,足见其相念而无从得见的渺茫。千里之外是孤坟,这是与对方的孤寂,而千里的这一边,自然是自己的了。这两句是写千里两头皆孤零寂寞,这使诗人的愁苦悲伤又深了一层。其实,十年来,诗人不仅有丧妻之悲,而且仕途坎坷潦倒,在这双重哀愁悲愤的煎熬下,尽管年纪才四十,但头发已白,容颜憔悴不堪,远非十年前的模样了。所以即使能和妻子相见,恐怕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这就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句所写的意思。这淡淡的字句里面饱含了多少愁苦的经历和辛酸眼泪呵。不难想象,要是他们夫妻真的能见面,妻子看到他那满面灰尘,苍苍白发,又该是怎样地伤心!这“尘满面,鬓如霜”正是诗人十年来的转辗奔波和对妻子日夜思念的结果的形象概括。
  下片是诗人思极入梦和梦中的情形。久别相见无门,希望在梦中一见,是人之常情。诗人在把离别之情推向高峰再转入梦境就非常自然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忽还乡”写出了作者突然而来的喜悦,其音容笑貌跃然纸上。他看到妻子象十年前那样,在明亮的小窗下正梳妆着。这无疑是妻子生前的生活习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此刻作梦,就很自然地涌现在意识中了。既然是久别重逢,两人该是多么高兴啊!然而,反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两人互相怀念太深切太长久了,忽然间相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何况这十年来,双方的经历又是那么曲折;死别的悲哀,人生的艰难,一起涌上心头,这样的感情太复杂了,太激动了,悲喜苦乐,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所以此时相见只是默默相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内心的万般感触,从“泪千行”中尽情流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惟”字加强了语气,显示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抽象的悲愁在这里以具体的泪水形象地传达了。他俩的梦中相见就在“泪千行”这高潮中结束,十分感人。美好的幽梦是短暂的,只能是使人一时从痛苦中开脱。梦回之后,残酷的现实仍摆在诗人的面前,幽梦留给诗人的,只是一丝又甜又苦的回忆,所以最后不得不喊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可以预料得到,今后年年使我肝肠寸断的地方,就是那冷清清的明月照着长满短松树的小山岗上的孤坟了。过去十年,已经使自己“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了,可是今后年年岁岁空对明月照孤坟,怎么叫人不思之断肠呢?我们从结句中更见出诗人的沉痛、凄凉和抑郁难堪。
  此词情调悲凉沉郁,以情动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日希,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年近五十时曾居苏州三年,其间妻子亡故。贺铸伉俪长期相濡以沫,甘苦共尝,痛定思痛,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哀伤动人的悼亡词。
  pA!]t|B*gVd|T6703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阊门是苏州城西门。词人北行后回到苏州,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于此,不禁悲从中来,发也物是人非这慨叹“同来何事不同归?”这一问问得有点奇怪---他夫人又何尝愿意先词人而去呢?问得似乎无理,然而,文学是讲情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也许正是极有情之语。无理而有情之问,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如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秋]词中向月亮的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东坡面对中秋满月却不得和家人兄弟团圆,怅惘之下便向月亮发出这样的问题:月亮你总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可你为什么偏偏要在人们离别孤单的时侯变圆呢?言外有埋怨明月太无情之意。这是一种痴问,问得似乎毫无道理。月亮怎么能理解人情,怎么能对人间的伤情离别负什么责任呢?可是这种无理之问却更充分地表现了苏东坡其浓郁的离愁伤情,无理之中含深情。贺铸在这里问天、问九泉下的妻子“同来何事不同归?”虽然问得毫无道理,但作者那撕肝裂肺的哀怨凄楚,全部都包含在这血泪交夹的一声呼喊中了。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桐”当指连理梧桐。古诗文中多以“梧桐半死”比喻丧偶。又唐孟郊《列女操》云:“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贺铸即以这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喻自己的丧偶。借“清霜”“头白”来喻年老。“清霜”后已是深秋之时,借岁之将暮以喻人之垂老。“头白”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是有一撮白毛的(李商隐《石城》诗有句:“鸳鸯两白头”)白头一方面是鸳鸯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暗示词人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了。清霜后的梧桐却半死,头白了的鸳鸯却失伴。这两句形象而贴切地刻划了作者本人丧偶的孤独和年老失伴的凄凉。
  原上草,露初日希。旧栖新垅两依依。此六字亦比亦兴。从比的角度讲,词人是用草原之露比喻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初日希”是指他夫人的新丧。从兴的角度讲,草、露亦是荒郊坟上应有之景,联强下文要提到的“新垅”(新坟)周围的环境,是为兴,有它导引,下文的“新垅”乃不显突兀。“两依依”是一个很动感情的词,生前依依,死后仍是依依,尽管“旧栖新栊”不在一个世间,地上地下两相阻隔,但并未改变“依依”之态。此时的“依依”是魂魄依依。无限伤楚蕴含在淡淡的语言中。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末两句尤其感人。上句写了词人长夜不眠之思,在秋雨梧桐叶落时,他独守空床,卧而难眠,听着南窗雨沙沙地在弹奏哀曲。在这样凄冷的夜晚,词人难以入眠,心中只有丧妻的哀痛和无限的思念。往事历历在目,词人在这里并没有去写他与妻子生前的生死不渝的浓烈情感,不去写往日伉俪的温馨,单单挑了一件极细小的生活细节来表现---“挑灯夜补衣。”这个细节展露的是一个贤慧而勤劳、体贴而细致的贤妻形象,虽谈不上辉煌却十分朴实感人。无限温馨和相濡以沫的感情,竟包含在这样一个极普通的生活细节之中了。词人当此雨叩南窗、一灯如豆、空床辗转之际,最不能忘怀的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活细节,夫妻生前的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伴随左右的情形,从这个细节中透出。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把这哀婉凄绝的一幕深深楔入千万读者的心扉。
  再看一首今人悼亡诗,同样是感人肺腑:
  《给一个人的回忆》
  商略
  这夜。是回忆的炉壁
  明明灭灭。是未烬的记忆片断
  暂且让我在漫长冬夜。得到些许温暖
  我似个雪人般。戴雪的头颅。满脸是汗
  刻骨十年。这短短的糊乱过着的
  十年。便刻骨成这般伶仃模样
  在春天的夜里游荡
  我的灵魂。找不到平静的入口
  枕花而卧。枕骨而卧
  无处安葬的头颅一遍遍地做梦
  如果我死了。被记忆的刀子杀死
  那刀子。该是用你如水之影锻成的
  如果有风吹醒我。在欲罢不能的梦里
  这风。肯定是你的悠悠鼻息。
  《给一个人的回忆》读之让人动容。“枕花而卧。枕骨而卧/无处安葬的头颅一遍遍地做梦”。枕花而卧的味道我们可以想象,枕骨而卧是怎么一种滋味?这首诗让人想起一篇台湾人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男子,在爱妻去世后,把她的骨灰瓮藏在家里。每次吃饭,便拌一点骨灰吃下去。和商略的这首诗歌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绝望的思念啊。“如果有风吹醒我。在欲罢不能的梦里/这风。肯定是你的悠悠鼻息。”寥寥数句,将那纠缠于内心至死方休的深切情感和盘托出。
  --------------------------------------------------------------------------------
  下面再介绍几首现代爱情诗:
  《重读琵琶行》
  佚名
  在烟水茫茫的渡头
  在芦花似雪的今夜
  你来了
  别来无恙
  一袭青衫,依然前世的书生
  两鬓风霜,仍旧未改的颜容
  那朵梅花是个劫数,你说
  这一片的蒹葭才是相约
  而我已束发
  前身明月,今世相照
  依然肝胆皆冰雪
  铅华洗尽,我的琵琶也绝世无双
  在我最美丽的时候
  你没有来
  那时,我还在长安的青楼里
  为一些并不相干的人歌舞
  那时,多希望你能携我离去呵
  离去那泪浸的红尘
  一曲之后,君仍是
  江湖的游子
  我还是,天涯的歌女
  珍重
  如果,还有来生
  如果,你还来,我就来
  
  此诗甚有意味,是借古诗之意,表今人之情。翻唱《琵琶曲》,来表达错过的爱情错过的恨憾。一支琵琶再弹曲,把个前身、今世和来生都写到了:“前身明月/今世相照”,而今世“在我最美丽的时候/你没有来”,于是把所有的期许寄托在几近无望的来生上——“如果/还有来生/如果/你还来/我就来”,由此,“此事古难全”的恨憾在一派怆然中娓娓道出。
  
  《彼此是梦》
  佚名
  一棵男孩子的树
  种在一个女孩子的心里
  便成了心事
  后来他们彼此是梦
  心儿相系
  却都寂寞地等
  等那树长大
  等那树开花
  等到树梢抵到心壁
  有一种美丽的心痛
  树就不再长了
  树也不曾开花
  春天再度来临
  是别种情绪
  是异样风景
  树叶纷纷落了
  惊讶与感伤
  他们默认
  那树不会开花
  却不知是春天来迟了
  一棵男孩子的树
  种在一个女孩子的心里
  便成了记忆
  后来他们彼此是梦
  《虚掩》
  叶想
  这扇门
  其实是虚掩的
  一花虚掩一春天
  一月虚掩一世界
  两片睫毛
  虚掩一颗心灵
  一扇门,虚掩一个
  被错过的天堂
  《慢板十四行》
  江南梅
  一
  感觉那个夏天真正的意义
  是因为认识了你
  四月的阳光真好
  象清晨户外第一次呼吸
  你水一样的目光漫来时
  我的心荡起涟漪
  多少年的梦想与寂寞
  被你一声轻浅的赞美叩开
  像一枚核桃
  一击之下就为你露出
  最温柔最真实的部分
  很久以后想起你那时的笑容
  我依旧感动得
  不能自已
  二
  裙裾飘荡长发飞舞
  我被谁遗弃在这个秋天
  仿佛所有情节都被精心安排
  我只能站在这里
  细数缤纷的落叶细数
  你美如蝶翅的诺言
  挥别一段情感像挥别
  一只候鸟
  我要如何在濯净双手之后
  才能把关于你的记忆
  一一摊到面前
  或者我可以把自己瘦成一根琴弦
  只是又怕
  被你无情地弹断
  三
  流年黯淡而来沧桑而去
  我要经过多少岁月
  才能把这段感情深埋
  有雪飞舞的日子
  我关好门窗走进诗歌
  在诗歌里将我们的故事
  细细剪裁
  一千零一座山冈之后
  是一千零二座山冈
  我要在远离红尘的地方
  藏好你的名字
  再把自己种植成梅
  寂寞地盛开
  并且,多姿多彩
  《在黑夜抚摸你的名字》
  江南梅
  在黑夜抚摸你的名字
  像反复擦拭
  一块埋藏多年的黄金
  你渐渐呈现的光茫
  温柔地照亮
  我秋霜轻覆的人生
  端坐水湄
  你的名字牵引我的航向
  今夜
  我是逆流而上的人
  你为我打扮又打扮的小屋
  哪怕只是竹篱茅舍
  哪怕只是海市蜃楼
  也依然可以
  居住我清洁如水的爱情
  爱与被爱是一件多么精致的瓷器
  即使破碎
  你也要把忧伤与怀念
  深埋在心
  今夜
  我把你的名字做成一只酒杯
  从此无论有多少寂寞与无奈
  我都会把酒临风
  并且无悔地
  饮尽
  《青梅青梅》
  江南梅
  多雨的五月
  你以拒绝成熟的姿势
  成熟
  从此
  一个酸酸涩涩的故事
  就永远挂在
  历史的枝头
  江南多情
  长芍药牡丹
  长梅兰竹菊
  唯独不长
  南国的红豆
  树下守候的人
  等到桃李都落了
  才知一颗青青的梅
  娶不回心爱的女子
  如今在多雨的江南
  是谁穿过今天与昨天的词典
  于五月的枝头
  古典地摘你
  青梅青梅
  问这自古至今的一握
  能不能唤回
  骑着竹马
  伤心离去的少年
  --------------------------------------------------------------------------------
  《今年春天的美》
  天骄
  天空湛蓝,动得很
  整个春天动得很慢
  这样的美不是每一个
  幸福的人都能懂得
  这样的美是你踮着脚尖
  绕过我的后背
  翻阅我写给你的诗篇
  或者微笑,或者
  默默留下不经意的泪水?
  波子,我不是一个把话说得
  可以让听者动容的人
  这些年来,我只是守着黑夜
  看星辰在高旷的窗外缠斗
  白天,我在人群中又冷又累
  每当夜色降临,波子
  我趴在满桌的白纸上
  词不达意,欲说还休
  今年的春天别样清晰
  我心柔似水,穿过植物和香味?
  波子,我在春天里
  见到了树枝难以隐蔽的喜悦
  见到了鸟儿们在枝头啁啾
  我真的感谢它们,把我想说的话
  念给你听,而你目光专注
  听得竟是那样入神?
  《谁能想象一株青草掀起的风暴》
  易水寒
  谁能想象一株青草掀起的风暴
  在这行将逝去的夏季
  一段爱情使一个人沉默
  使秋天成为一道绳索
  谁能重新点燃一根淹没的火把
  潮水的来临只是一瞬
  而退去也许需要一生
  爱与不爱甚至来不及呼吸
  谁能阻止一个曾经温暖的名字
  在心里慢慢冷却成刀
  回忆象地底倒长的树
  永不破土而出却能疯狂蔓延
  谁能给我一场长醉不起的梦境
  让我再次走过星星的街道
  在大雪覆盖的小屋里
  沉沉睡去从此不再醒来
  《掌纹》
  佚名
  一条掌纹指明我
  歌唱的方向
  掌心的春天
  在南方以南
  泅渡的河流之外
  漂泊着诺言和梦想
  虹虹
  真的无法抗拒
  你的名字在我宿命的掌纹里
  熊熊燃烧
  伏在焦黑深刻的掌纹里
  我等待一盏神灯
  将我小小的幸福点亮
  《转瞬即逝》
  佚名
  一生里,有各种亮度不同的瞬间
  与你的相会
  总是那些闪烁得明亮的点
  但相见与别离何其难
  难于上青天
  一旦相聚
  我们却又各自将自己束缚着
  你说:这就是生活
  我们必须让步这永久的茫然
  在这漫长与短促的一生中
  我们才有多少心灵相撞的机会
  我们还有多少能够浪费掉的相会时辰
  你又走了
  我不愿再回头
  看一眼你远去的背影
  不知你的心里
  是否同样也有难言的沉重?
  《悟》
  我知道
  什么也不该发生
  走了很久也在懵懂中
  找一个你不会等待的地方
  停下最后一次想你
  再停下最后一滴泪水
  冻结我一世的怆然
  离开你
  让一路心思
  永远缄默
  
  《注定》
  注定的你将走出我的视线
  在夏日某个黄昏
  只让我阅读你宽大的背影
  就象这场注定要下的雨
  任性而矜持地要下
  湿润了整个季节的情绪
  注定的!叹息悄悄跨上季风
  却哗啦啦从天空注下
  是注定的吗?
  我最终丢失了
  你有意味的目光
  挥挥衣袖
  却带走了全部的云彩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