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的选择一所适合孩子成长的初中【转载】

 苦涩的铁观音 2011-11-09
来源:中国校长网

理性的选择一所适合孩子成长的初中

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校学校副校长
丁玉祥

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一个门槛都有无数的孩子和家长在竞争。每年“小升初”,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所理想的初中而四处奔波,相互取经,到处求人问经,有的全家“4+1”抱团四处实地考察,实在愁煞了人。家长感言:孩子的前途容不得半点疏忽的,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即使再难,我们还是要择校。所以这样苦了家长和孩子,尤其是苦了那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拔尖、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富裕家庭。“择校难”实际上是“择好学校难”。小升初,一场持久战,一场艰苦战,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孩子的教育是个非常慎重的问题,择校尽管择的现在,其实也在赌未来三年后的结果。由于南京市教育局提出控制班额的政策(每班不超过48人),今年公办初中择校名额较往年有所缩水,但各校还是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尖子生”。但是家长不能仅仅关注是一时的择校热,更应该考虑孩子三年的初中教育乃至未来一生的成长,不能被目前“小升初”社会上呈现的一些不正确的“择校观”而轻易的改变自己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合理定位,莫误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初中阶段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选择一所适合孩子成长的初中学校显得很重要。初中阶段是孩子生长和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与关键期,此时正处于形象化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也是学生自理能力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初中阶段,学生心理上的成人意识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自尊心增强,心理自我意识的觉醒,有了自己的想法,心理上的闭锁现象也逐步增多,不太愿意与家长谈学习、生活上的事情。因此,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升入初中以后,学习竞争的压力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很多家长期望用择校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一些家长不能客观、慎重的考虑孩子的学业基础,硬把孩子挤入名校。由于基础和能力的薄弱导致孩子在学习中容易屡遭措施,反而心理上收获的更多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家长不要因为过分看重名校的牌子,而忽视了孩子学习基础,做出拔苗助长的事情,因此选择合适的初中,创造适宜孩子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

1.名校不等于高质量。一些学校采取集团化办学,多采取名校挂牌的方式吸引生源,但是有的挂牌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名校的牌子并不相称。因此家长择校时一些所谓名校分校的质量还要进一步考察。家长不仅看牌子还要重“里子”,不仅看校名还要重实质,不仅重名气更要看实惠。一些民办学校打公办名校的牌子采用民办机制办学,因其办学成本高而导致学费昂贵。而就近入学的公办初中,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长更应看重,尽量享受其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惠。

2.择校是拼素质还是比平时。中学最看重学生的什么?基础知识的扎实,全优。小学生在学识方面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一是学校里面学习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基础扎实、学习努力,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二是知识面广阔,课外阅读量大,眼界比较开阔,见多识广。其实择校客观上是比成绩,其实在比平时。择校没有谁是赢家,永远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更好的学校。家长择校不仅要重视孩子六年级的成绩,更要重视孩子平时习惯的培养,只要平时学习基本素质打得牢,选择怎样的初中都不怕,孩子到哪都会很好。

3.择校择的既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文化。给孩子选择一个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与自身的家庭各方面条件相比差不多的是最合适的。孩子慢慢长大了,不成材要成人,一个好的环境将可能会直接影响他的一生,如果所有家长、老师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让孩子活得开心、自信,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失败,做家长的还要担心什么?无论多么好的学校,都有很差的孩子,无论多差的学校,都有很好的孩子,现在家长择校,看得更多的是一个大环境,以及在一个高层次中孩子能接触更高素质的同学,所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

4.择校在考察家长的心态。猛看起来,南京中学那么多,一时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真正你可以选择的就那几所。没有主见的择校很盲目。有人说,小升初时只要家长一盲目,孩子就要“发疯”。很多时候,花钱择校,为的是将来不让孩子抱怨家长今天没有努力择校,所以花些钱就是让自己心太更安稳些、平衡些。有的家长与同事、邻居相互之间攀比,碍于面子,盲目追求上名校。由于择校的过程招生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家长择校并不一帆风顺,容易产生烦躁和焦虑,因此一些家长会盲目的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要求,拼命去上各种辅导班或竞赛班,让孩子苦不堪言,另外一些家长则会盲目跟风而迷失方向,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择校。此时家长一定要有主见,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可以“货比三家”。因为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在选择学校方面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太过受外界信息的影响,不能一听到那个学校招生了就跑过去,一听到某个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了什么学校自己也跟风,一听说某个邻居的小孩上了什么班获得什么荣誉自己也盲目的去上。家长的心态要平和,情绪更要理智,不必跟风,应仔细分析孩子的特点,做出有目的的选择。因为时间可证明一切!

5.勿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迷失方向。教育如同沏茶,需要慢功和时间滋养,在教育上想急功近利往往是要跌大跟头的。现在“小升初”的择校固然是为将来做好准备的,但是一个人的童年不会再来。如果说为了“小升初”择校一味牺牲孩子的童年幸福来换取各类竞赛证书,那么失去的比你得到的要重要的多。让孩子失去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会给孩子今后人生留下怎样的回忆?因此家长必须保证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意义,绝不能为了某一个阶段而要一定要去牺牲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阶段。如果让孩子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渴望,这将是多么的可怕。有家长说“小学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才是一生的财富”这话不无道理。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成为一个阳光少年,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6.中等生最好就近入学。中等生的水平的界定是相对的。因为不同小学办学水平客观上的差异,使得各所学校中等生群体的学业水平差距是不可忽视的。通常省级实验小学的中等生与一般小学的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学业水平是基本相当的。因为办学质量好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科等第为“良”与一般小学的学业综合素质评价为“良”是不等值的,可能从学业水平和潜力上要稍强一些。一些中等生或成绩一般的学生在选择基本差不多条件的学校时,如果采取就近入学,选择一些有“优录”协议的学校可能会更好些。另外,就近入学让家长和孩子没有了交通上的烦恼,也少去了家长天天接送孩子的麻烦,避免了三年上学的风雨奔波。因为就近入学,能够为睡眠赢得时间,每天让孩子能多睡一小时,这样孩子能够有充足的体力,有了充沛的体力,更能够保证学习的精力。一些学生为了择名校,每天要跨过南京几个城区,路途远的每天要在路上上学来回多花费三个小时。如果每天让孩子休息赢得多一小时睡眠,多一小时的课余活动,孩子的学习生活将不再是天天没有白天与黑夜。对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意义就更重大了。

7.竞赛证书不是唯一的“敲门砖”。目前,全市各所初中对学生择校基本标准还没有明确的个性化的招生要求,只有小升初咨询登记的基本标准。客观上看,对优秀的标准难以统一,缺乏具体的考量依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不应简单的用同一且未必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多一把尺子会多出一批优秀的孩子。可是“小升初”的现实是孩子拼奖状,家长拼能量。没有竞赛证书就会低人一等吗?其实,目前各类竞赛证书鱼龙混在,组织很不规范,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对所谓的竞赛证书的认可也各不相同,竞赛证书的含金量也大不一样。各所初中对竞赛证书的认可可谓大相径庭。除了作为艺术特长生之外,琴棋书画之类的对择校几乎没有作用。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各类竞赛的证书不能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因此,各类竞赛证书并不是择校的通行证,证书只能是绿叶配红花,仅仅作为初中学校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学生的参考因素。对于名校以“掐尖”为目的的“自主”招生,在没有明确的选拔标准出台之前,学校不看竞赛成绩,显然是缺乏“操作性”。由于“奥数”对中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它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去参加,所以,与其让孩子盲目的上一些没有兴趣的奥数等学科竞赛培训班,不如让孩子有个好的特长或业余爱好,这会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更为有利。

8.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上名校。既是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机会,未必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语言。选择南外人更多的是选择一种升大学的另一种途径。盲目跟风冲南外是容易吃大亏的,要知道南外也不是保险箱,三年后也可能会被南外淘汰。贪图面子的择校有时会后悔一辈子。家长的虚荣心有时会害了孩子。为了面子和一时的虚荣,失去的可能是一生的成长机遇。“小升初”择校不要盲目攀比,家长过多的考虑面子,一定要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合适的班级。其实大部分择校的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定要明白家长是在为谁选择学校?大部分家长都是在为自己选择学校,因此家长只看重名称,好以后亲戚朋友说起来有面子,都没想过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名校的。

9.当鸡头不做凤尾。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做名校后20%的人群要谨慎,更要理性。不当名校的后20%,为的是给还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以及今后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成绩中等或一般的学生挤入名校初中,很容易遭遇挫败感,成绩未必能进步很快。在普通初中,孩子能处于班级的前20%,最能鼓励孩子进步。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家庭条件不错,也不管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名校的教学要求和学习能力要求,就是一味死追名校,总是“挤破头”想通过择校进入名校。其实,初中的选择不能盲目,尤其不能只重名气,不顾及孩子的实际性格特点。是择“鸡头”还是择“凤尾”,值得考虑。去年篮球巨星乔丹的儿子马库斯就将从高中毕业上大学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选一流的篮球名校,而选了一所并不出名的学校——佛罗里达中区大学,这所学校在美国NCAA第一等级排名中,只排到100位左右。放弃名校 只为不当替补。作为乔丹的儿子,他备受关注,而一些篮球名校也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包括斯坦福、爱荷华、迈阿密,甚至一流篮球大学阿肯萨斯大学。但最终选择的却是一所篮球水平很一般的学校——佛罗里达中区大学。为何要选择一所篮球水平并不高的大学?乔丹其实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宁做鸡头,不为凤尾。乔丹虽然是超级巨星,但儿子却并没有遗传太多的篮球天赋,至少现在看来,小乔丹的水平并不是一流。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他想进入大学队后能打上球,然后能够以自己为核心提升球队的实力;二是他高中时最好的朋友兼队友正就读于这所学校。乔丹的意思也是这样,让自己的孩子有球打,好过当替补。儿子的高中教练史洛特-加龙省说道。其实,各层次学校的考生水平是有差异的,学校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一些基础能力弱的孩子通过择校进入名校与正常录取的考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进名校后学习会比较吃力。家长不要攀比当前的名气,满足于孩子现在考上了某某名校的虚荣心,可是三年后因为孩子学习跟不上名校学习要求导致最后落榜而懊悔。如果一些优秀的考生适当下移所选择的学校的层次,将会把自己置身在低一层次中佼佼者的行列,会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机会,得到的社会锻炼或班干部培养的机会更多。辟如南京第三初中、南航附属初中注重均衡化教育,尤其是都对优秀生源给予更高的关注。如果自学能力、自觉性不够强的学生选择南京二十四中开设小班化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有美术特长,选择南京六中的美术特长班则非常的理智而实际,因此中等偏上的孩子到办学质量中等的初中,要比在所谓名校垫底好得多。其实一个人群后20%的人,通过三年努力变成前20%的几率,远远小于20%。与其在名校垫底,不如在普通学校保证前20%,这要比在名校升到前20%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要小得多,同时他们也要比名校后20%成功的可能性或概率要大得多,而且获得的表扬、关注和肯定也要比在名校多。在名校的后20%,收获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自卑和考试失败的体验更多,如果在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既能保持持久的上进心,天天听到老师的表扬,更能每天获得天天进步的动力。中等生在普通学校是个宝,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老师天天追着找。

10.跨进大门还是选对小门。在人的成长道路中最重要的是遇到一批好老师。择校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教师。一些家长择校时很在意学校的牌子或名气。其实近几年,南京市初中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初中总体上呈现相对均衡的格局。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硬件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说,目前南京市一些所谓名校的初中其硬件并不是最好的。择校首先不再是择名校的教育基础设施。要知道一些学校办学规模达15甚至近30个班的规模,学校的师资条件并不会因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展而成正比例的提升。在任何一所学校优质师资的比例总是比较少的,因此,选择年级办学规模相对过大的学校不如选择规模相对在810个班级规模的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择校不如择班,家长还考虑所选择学校初一年级师资情况。因此,跨进名校大门,不如选择适合孩子的班级。如果遇到一位好的班主任,或许对孩子的今后的三年成长将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二、莫入误区,让孩子在错误的选择中虚度三年

“小升初”的过程从,由于受到社会功利因素的影响,家长之间的盲目跟风和缺乏理性的攀比,一些招生宣传先入为主的印象干扰,导致在小升初的过程中产生各种认识上误区,从而做出错误的择校选择,让孩子在一个不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校中虚度三年:

1.买贵的还是买对的?其实“小升初”择校也要适当考虑择校的教育成本。目前全市所有公办初中学校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教育,民工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每个学生每学期只要交讲义费和代办费一百多元,与民办学校每学期40008000多相比,相差四五十倍。作为家长,要明确一个认识,不是学费越高,教育质量就越高。民办学校的高收费与其办学成本密切相关,家长的学费高投入与孩子三年后的产出未必等值。有的家长感觉再苦不能苦苦孩子,如果不花钱择校就是对子女的不负责任,就对不起孩子。其实这样就苦了全家。今年民办校办学成本的增加导致今年学费又看涨,作为一般工薪阶层的家长还是有些经济负担的。因此对于工薪阶层对于择校费用与实际教育成本应适当考虑。另外,今年全省民办学校进行清理,5月份左右要有明确结果,选择一些办学主体不是很明确的民办初中学校时,家长应适当考虑到一些可能变化的因素。

2.是否签约越多越保险?一些初中为了吸纳优质生源,一般会对学生公布一些招生的优录协议,享受到各种不同标准的优录,即所谓“签约”。现阶段,很多学校会与部分优秀学生签订择校协议,承诺一定的优惠条件给家长吃一个“定心丸”。家长要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签约越多孩子择校的保险系数就越大。其实任何一个孩子在初中择校时,有用的签约最多两个,能真正起到作用的一般就是与自己最想去的签约学校。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认真研读签约内容,不要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其实有些签约的内容与说法比较模糊,如果学校遇到更好生源或因为招生政策的变化,可能某些协议会发生单方面的毁约,因此家长一定要头脑清醒,看清签约协议的具体内容与条款。

3.学校是否名气越大越好?一些家长对初中名校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对于名校的了解仅来自于同事、邻居或媒体的一些不太全面或客观的介绍。有的连学校门都没有进去过,仅凭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就盲目认为名校名气大,办学质量一定高。其实名校办学质量好是针对一个群体而言的,不是针对每一个学生而言的。再好的学校都会一些所谓的落后学生。还有一些家长选择学校时,仅凭一些媒体教师招生宣传,看重有所谓几个名气大的教师,就认为名校的名师多,其实名校的教师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名师的教育,与其选择名气大的名师宣传,有时还不如选择一些更有责任心的中等生水平的教师。所谓名气大的教师未必教学效果都好,有些名师的名气与实际教学情况并不一定相符。

4.媒体与网络上的信息都能信吗?小升初中,各初中学校生源大战,为了赢得家长的亲眯,在各类媒体上做足了宣传。一些家长在通过学校的网站了解到有关的办学宣传内容大过其实,一些学校的排名更是缺乏依据。而学校只选择有利于学校自身内容宣传,学校的不足和薄弱点尽力回避。因此,家长需要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不要被一些表面的数字说迷惑。具体了解学校办学情况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实地考察,通过在校的邻居孩子了解,或者通过学校已毕业的学生了解。

5.看升学人数还是看升学比例?一些学校对于升学人数或比例宣传过于夸张,突出自己学校升入四星级高中学生的人数达几百名,有的言过其实。那么家长在看学校办学质量介绍时,是看升学人数还是看升学比例?其实很多初中学校的办学规律接近30班,有的是集团化办学,把所有分校的优等生人数算在一起进行宣传。看上去人数挺多,如果还原到各自分校,可能一所学校升入四星级高中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家长择校时仅看学校升入高中的人数并不靠谱,应该算算升入热点高中人数的具体比例如何。所以一个初中考入名校的人数相对多并不等于高升学率,一所初中升入名校的绝对人数不足百人,其升学比例未必低。如果家长考虑到未来三年后中考的“指标生”政策,孩子选择一所升入热点高中比例高的普通初中,将来升学的保险系数会更高。

6.是否所有孩子都适合上南外?南外作为特殊的语言类学校,在语言教学上方面尤其独特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还是都在语言领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如果一味的追求将来升高中后的所谓高“推荐率”,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对孩子个人其他优势的一种扼杀和抑制。所以,在南外“择校”路上,不少家长和子女都很辛苦,择校过程中深深浅浅,个中滋味,家长最清楚。很多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进行英语的专项培训,而从录取方式看,南外目前采取的先摇号再综合测试的录取模式,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如果摇号要要不上,学业再优秀,想进南外的机会真的希望非常的渺茫。这对于辛辛苦苦准备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生而言,感觉到所有的辛苦都是白费,自己的运气太差,摇号“落榜”对孩子心理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对孩子而言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对孩子成长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希望的泯灭。如果“小升初”的定位不是“一条路走到底”,而是采取多条路并行的方式,这对孩子而言,“东方不亮,西方亮”,其心理的压力和遭遇挫折的痛苦要小很多。因此家长没有必要非南外不上。

7.进城上学将来一定有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郊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少家庭认为郊区除了县中的初中外,城市里的教育条件要比郊区好,不少加强很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市里就学,走上了从农村“包围”城市择校策略,在城市中租房子住,父母陪读,或每天坐车过江很辛苦。其实孩子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环境,到了城市中心,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调整得好今后的三年发展可能会更好,也有的孩子因为与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后,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自身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学习精力上反而分散,最后学业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实郊区的孩子是否选择进城上学,家长是否陪读,要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而定,不能简单从事。最好与孩子商量一下,或听取老师的建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郊区孩子都适合进城上初中,也不是说进城上学将来升学的可能性就一定高。

8.特长生出路只有一条?不要家长从小就给孩子进行一些特长的培养或培训,希望将来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目前看,小升初中的特长生主要包括体育类、科技发明类以及艺术类三种。其实特长生不一定从小就要过早的定向,比如体育类是否就一定要去上体育运动专业学校,艺术类的是否就一定上艺术院校的附中。目前,每年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全市很多初中都可以招收特长生。这些特长生通过报考适合自己特长的学校,通过专业测试达到录取学校的标准后就能够上这所初中。通过特长生录取的学生,按政策不要交择校费,仍然可以享受公办就近入学学生享受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因此,特长生的出路很多,可以选择的学校也有很多。如果特长生没有被说报考的特长学校录取,仍然可以享受就近入学的政策,到自己就近入学的学区所在的初中积极就读。比如以“天地对话”活动闻名全国的南京三中文昌初中的“业余无线电”项目,对于有科技创新和发明特长的学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有排球特长的女生,报考该校的女子排球更能享受到世界中学生女子排球冠军队训练条件。

9.小班化是否等于高质量?近年来,全市中小学大力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有近百所学校已成为小班化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校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班化实验学校倡导的“关注每一个”教育理念正在被广泛的落实。小班化教学为学生享受个别化教育提供了可能,为教师提供了关心每个孩子,为每个孩子提供精细化辅导与指导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可能。但是由于小班化学校的生源结构的变化,以及家长对小班化学校认识的提高还有一个过程,小班化的学校的质量还没有达到家长期望的优质初中学校的水平,所以从现阶段看,小班化还不能与高质量完全的划等号,但是小班化的教育设施硬件水平完全可以达到全市一流水平,为学校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可能。进城务工的人员如果证件齐全,找个小班化学校会更好。比如南京二十四中作为首批初中小班化实验学校,结合“百校老校出新”工程,政府投资一千五百多万,进行了校园的整体性改造出新,其民国的建筑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孩子提供了一流的教育条件。所以选择小班化实验学校,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享受了一流的优质硬件教育资源,也为孩子学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0.公办校实验班是否还有?传统意义上公办学校的实验班总体来说生源要比普通班质量好得多,师资好,学习气氛浓,学生之间无形中在竞争,能够互相促进学习。而普通班有些直升学生还是不错的。但是去年全省对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的规范办学的要求,不得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以任何考试形式录取学生,因此公办学校均衡分班后,班级的整体质量要比过去好得多。但是任何学校不再以实验班进行单独招生,但是部分学校会对优秀学生提供一些优录政策,家长可以进一步与学校沟通咨询。

三、理性思考,什么样的初中是一所好初中

小升初对每个家庭确实是个案,但对全市择校的家庭来说,却不是个案,他们当然要选择好的或者是最适合的学校。一般家长社会的价值认同,一所好的初中办学有特色,校风正,学风浓,学得负担轻,将来升学率高。作为孩子而言,其心理趋向于学校有课程有特色,校园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教师爱护和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教师教学风趣幽默,教学水平高,作业负担轻。其实,从个人的发展而言,一所理想的初中,除了家长和学生说期望的特征外,更为重要的是一所初中是否适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学校可能提供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支持能否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能否有利于孩子的后期的发展与持续成长。作为家长在择校需要综合考虑。其实各做初中都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办学水平也各有差异,如同孩子的学业水平发展一样,也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家长与学校都遵循“选择最适合的”理念,那么就一定能为孩子选择到一所最合适的初中,最适合孩子成长的初中,从孩子角度看,就是最好的初中。因此,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初中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要以孩子为成长为本。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兴趣,适当加以引导。家长一定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你是在为谁择校,是为家长?还是孩子?”可是有多少家长是在择校中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的,听听孩子的看法的,有多少家长是在择校时带孩子去要选择的几所学校看看的,感受的。很多的时候,择校是家长择校,而不是孩子择校,最后孩子可能上了一所其实自己并不喜欢的学校。

二是好高骛远还是脚踏实地。在家长的眼里,自己孩子都非常优秀,其实与学校的标准未必统一。择校一定要务实,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应该是择所谓名气最大的,而应该选择对自己来说是最适合的或者是比较适合的。所谓“适合”一方面是孩子自身水平要和学校水平相匹配,也就是要“门当户对”,另一方面就是家庭条件与学校情况要适合,例如上学交通情况、上学费用、同学群体家庭状况等等,有时就要考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才能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作为普通家庭孩子周围的伙伴全是来自于非富即贵的家庭,对孩子也会有点负面影响的。

四、分类选择,找准一所心仪的理想初中

1.信息的过滤与筛选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来自网络的消息最快,经验也最多,不少家长“趴”在网络上找信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基本是“盲人摸象”,家长容易受到各类招生信息先入为主的影响,有些信息对家长的影响甚至是根深蒂固的,乃至后期很难纠正,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家长不能只凭感觉择校,这也是家长感到最不踏实的地方。有些家长想选名校,却担心门槛高,怕进不去,选择学区校,怕环境差学风不好,影响前程,会害了孩子的,很苦恼!另外今年的招生格局的不确定性,招生政策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因此交战要做好招生信息的过滤与筛选,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了解小升初信息。密切注意报纸电视里的消息,一般从每年3月开始,报纸上就会陆续公布有关小升初的政策和日程安排,当然各个初中会提前进行优质生源争夺战的。对于各个初中的动向,“西祠胡同”里几个学生版家长们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是从细节了解学校办学实情。家长可以从细节反观学校管理的落实,从升学出口看学校办学成效,听校内在校生感受把握办学的真实水准。另外注意学校招生咨询教师说的情况与在校学生和家长的真实感受两个方面进行验证。

三是同事的信息参考性的听。因为很多同事提供的小升初信息有很大程度偏面性。因为同事说说的择校一般来源于自己孩子的择校经历,或听其他熟悉人事的交谈,自己孩子的择校经历不具有普遍意义,仅供参考。而其他熟悉人事的说法更多的有时会夹杂着非常个人主观性的色彩和情绪,这类信息更要选择性的听,最好通过不同的人的信息进行相互佐证,否则容易受负面影响。

四是老师的信息选择性的听。一类是孩子学校的老师,另一类是招生学校的老师。比如有个孩子在5年级时,其各科老师就曾专门找家长,分析说该孩子应该有能力冲南外,让我们家长重视,可家长觉得老师希望大部分孩子都冲南外,有意在抬举孩子。其实,平时多与各科老师交流,应该可以知道他们对孩子的真实看法,是不是孩子真如他们所说的有能力或是为了学校的名誉。因为一些学校老师为了学校的名声好听,动员很多学生报考南外,有些家长也受了错误信息的引导,一味强迫孩子进行南外冲刺,其实到最后得不偿失。

五是媒体的信息验证性的听。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这个学校有多少能上四大名校的,中考成绩、排名情况,其实这并不是学校的关键所在,如果遇不到好老师,当然也是白搭当然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六是邻居的信息慎重性的听。因为邻居是与自己接触和居住最接近的人,他的孩子择校遇到的问题可能与自己非常的相似,因此,邻居的反馈的信息要慎重的听。但是有时邻居的孩子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可能有择校失败的经历,其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负面的。这时家长更需要慎重的听。因为邻居择校的失败经历不一定就会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而且每个孩子的个性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邻居提供的信息不要轻易的做否定和肯定的判断,建议慎重处理。

2、简历的准备与制作:名校初中录取材料制作很重要。首先,投递材料前要准确“定位”,自己是选择什么层次的学校,其次,就是制作简历。包括各种证书奖状,如果简历内容过多,可以制作一个分类目录,上面清楚列明了自己所获的重要奖项和优势,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可以方便老师更快了解自己。简历的附件中除了常规的《成长的足迹》、各类获奖证书外,可以附上了自己以前发表的作文,以展示自己成长的过程。第三,就是报名与投递简历。投送简历时,要确定几所自己已经考察和心仪的学校,带上复印件去学校招生咨询处,登记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并把材料留给学校,同时要了解自己孩子是否能够达到学校的优录条件。

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的简历应坚持重点突出、证书分类清晰。简历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孩子的成长大事记,四、五、六年级《的成长足迹》的内容,着重表达孩子的优点所在。第二部分是整个简历的重点,包括学校奖励、各类学科竞赛、琴棋书画水平和体育活动等等,还有由五花八门的单位组织的竞赛获奖奖状,要记住,择校的标准不是以简历的精美程度来决定是否录用,“豪华简历”没有必要,既花费多也费时费力。有的学生还请老师写的推荐信,还有家长附上自己对学校的期待。无论怎样的简历,关键是突出孩子的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3、学校的考察与比较:学校的考察一般可以从学校办学质量,管理举措,学生社团活动,学科特色课程设置、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考察。家长应关注学校的与学习暂时落后学生的帮扶措施看一个学校是否贯彻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求,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学生的指导是否到位,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还是有特别指定的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另外,学校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学校办学思想是否端正。很多家长非常反感学校不重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而不断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的做法,盲目的进行课外辅导。所以,一些学校招生咨询时,反复强调学校如何抓得而中午不要学生休息或吃饭进行作业订正以及学科辅导,其实既不科学,效果也不一定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教师在课堂教学可能效益不高。从某种角度看,考察一所学校应当注意细节的考量,从学校的传达室的管理,厕所的清洁以及校园的环节可以看出学校的管理是否严谨、规范到位。我们都不敢冒这个风险。

4.特色的把握与识别。学校的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所在。但是学校的特色未必就是孩子的特长。学校的特色一般通过课程来把握,学校特色的识别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识别。对于一些初中学校的特色尽管明显,如果与孩子的个性和特长不相融合,比如学校的活动时间,家长学会适当的放弃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5.交通的换乘与远近。学校最好不要离家太远。如果路途过远,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赶公交车,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家长在择校时,在满意学校办学质量的同时,也应适当考虑交通的因素,因为距离家庭过远,孩子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很多,对孩子的健康与学习都是不利的。如果到学校的公交路线乘换方便,乘地铁能直达,有时距离也就不成为问题,家长或许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适宜发展的难得环境。

6.校风的考察与体验。关于校风,很多家长都比较重视。在社会大环境下,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是净土,再好的学校也有学生早恋或学习跟不上的。其实一个学校的校风应当关注与学校的整体校风如何,不能只关注个别而忽视整体。家长判断一个学校校风最简单的办法,你在你想上学校的门口每当中午下午放学就站在那里“看”,“听”,一个星期后,你就知道这个学校校风大概怎么样了

7.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择校定位。到底选择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一直都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招生政策上就有差别,比如民办学校大部分招生计划都是要电脑摇号的,所以家长在选择上民办之前,最好可以为孩子联系一所确定的学校。民办学校的收费相贵较高,不同民办学校的学费也差别较大,每学期最高的达八千以上,少的约三千多,还不含择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的1.5万的择校费。另外,如果施教区里有一所资质不错的公办学校,家长不要为了一味地上名校而舍近求远。学校距离家太远,对孩子学习生活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8.寄宿学校的慎重选择:由于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初中阶段没有特殊的困难建议最好不要住校。一些家长有时因为工作的原因,想多花点钱省事,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内,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后,三年后就会变成一个优秀的小孩。其实对一个孩子影响力最大的始终是家长,不管是进名校还是普通学校,家长对孩子的督促作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些生活和学习习惯不自觉的学生,家长甩手了,平时家长是解放了、轻松了,但是对孩子的习惯的培养则会有不利的影响。

9.合理测算择校的基本费用。从目前看,由于公办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影响,加上办学成本的加大,今年大部分民办学校的学费会有所提高。一些民办校的学费一学期就要七八千,加上住宿费、餐费、杂费等要一万以上,有些甚至要一万二以上,3年初中下来大约需要7-8万。至于花钱进南外、树人,进门可能就要更多。公办校择校一般也要15000元。如果有学业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可能会被优录,而不需要交择校费,每学期除一百多元的讲义费和代办费外,基本上享受免费教育。因此择校时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从教育的性价比看,有些公办校的有优录、无收费,其性价比是比较好的。

10.适当考虑交通的便利因素。如果选择的学校很远,交通不便,孩子过多的时间花在上学路上,必然很辛苦,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健康成长。选择住校有利也非常有弊,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孩子,住校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有的家长路途较远,开车送也要半小时,包车一个月要500600元,合租分摊要130160元。如果居住地点距离学校较远,建议选择的学校应靠近地铁沿线,这样上学更为便利。比如南京第三初级中学学校操场地处张府园地铁出口,出了地铁站就到了学校,该校的办学质量在全市公办初中一直位列前茅,每年乘地铁到该校择校的学生有近数十人。

11.注意区分小班化与特色学校的差别。小班化学校的主要特点是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学校提出“关注每一个”的办学理念,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的机会更多些。小班化从学科上看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但是作为一些以学科特色为主体特色学校则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南京六初中美术班和管乐班,在全市属于一流水平,其管乐对参加国际比赛获过金奖,并在维也纳音乐厅做过演出。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升学选择上多一种“砝码”,强迫孩子学习本来没有兴趣的内容。这是一种功利性的想法,这样做有的时候非但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害了孩子。给孩子选择特色学校,重要的是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是不是真正地热爱,只有孩子喜欢才会坚持,才能学好。所以建议打算给孩子学艺的家长一定要针对孩子的情况和意愿去选择。

1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好的学校未必是最适合的。如果你的孩子平时成绩不是很突出,自学能力不是很强,那么有可能不适应一流的学校或者一流的班级,因为这些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基础好,学习和理解能力突出,教学进度就比一般学校和班级快得多,教的内容也多得多,有些孩子跟不上,日积月累成绩就会变得很差,其实还不如选择与自己自身能力差距不大的普通学校。一些民办校里有不少摇号生,也是因为家长一味慕民办学校的名,而不顾自己的学习实际,摇号进了民办校却因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进度而掉队。家长如果忽略了学生在智力、反应水平上的客观差异,一味将孩子“拔高”,结果适得其反。家长应该放弃虚荣,给孩子选择一个最适合自身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13.名校不是小升初的唯一选项。由于名校数量少,不过那里却集中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客观上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如果是特别优秀的孩子,去冲刺名校无可厚非,在名校师资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也会非常有发展。不过这种“实力派选手”毕竟只是比较少。对进入名校的孩子来说面临的都将是重新洗牌,能再次迈入精英团队的毕竟是少数,这就会让大部分孩子出现心理落差。然而小孩的调节能力有限,如果长期跟不上班级整体的教学节奏与进度,孩子产生的失落感无法排解,会对学习和身心健康都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找对位置,放平心态找对了学校也能有发展,可能对孩子还更有利。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性质的学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一所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