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

 传统文化网站 2011-11-10


不尚1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2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尊崇贤能,使人民不去争什么功名利禄;不珍贵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去为盗;不显露出引起人民欲望的意愿,使人民的思想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国家的办法是:空虚人民的思想,填饱人民的口腹,减弱人民的意志,强壮人民的筋骨。经常使人民处于没有愚昧的智慧和没有欲望的状态。并且使所谓的有愚昧的智慧的人不敢妄为。用无所作为的原则,则没有处理不好的事情。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是就“有”、“无”的情况来说明的。正因为崇尚、尊崇贤能,人们才会去争夺这个贤能的名气,才会去争夺功名利禄,争夺得来了也就是占据了。如果不崇尚尊崇什么,那么人们也就没有什么好争夺的了,也就不会去占据了。其实当个贤能的人也是很累的,贤能的人是人们效法的榜样、典范,因此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便会遭到人们的指责。正因为你珍视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才有人想来偷盗,因为他没有而又想拥有。如果你不珍视它们,视它们为平常、平凡之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去珍视它并且去偷盗它了。正因为你有了这样那样的欲图享受的欲望,人们仿而效之,思想就会被搅乱。如果你没有什么欲望,平平淡淡的,平平凡凡的,人们也是仿而效之,思想也就不会被搅乱了。商纣王“酒池肉林,使男女相裸逐于其间”的享受,是人之常情,任何人只要有了这个条件,都会如此。但由于自己没有这个条件,便想要创造这个条件,于是,争抢与掠夺便开始了,斗争和战争便开始了,人们的思想就更混乱了。

周文王在《易·巽》卦中用风无处不到,无孔不入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周国建立新都,搬迁新都,而贪图享受的思想亦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的情况,从而认为贪图享受会使人们麻痹大意,最后则会导致有凶。周文王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非常英明的。新都城建设好了,人们也按等级搬迁完毕,住进了新居。这时地处西北边陲的周国的人们由于从来没有享受过殷商王朝的较为豪华舒适的生活,由于改换了新的生活方式而兴高采烈,人们在这个时候也就只顾自己的享受,丢掉了建筑用的工具,得意忘形了,只想贪图享受了,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还必须帮助、给与、周济其他还处在贫穷当中的人们。面对着这一切,周文王仍然保持着相当清醒的头脑,他认为人们这样做是很不好的,但面对着人们的兴高采烈,他一时还拿不出办法,也说服不了众人。这说明他对此有着很重的忧患意识。其实,这种事情在二千多年后又发生了,李自成攻进北京,由于部下以及他自己的得意忘形,而使他最后一败涂地。周文王的这种忧患意识,是自夏启开国后,私有制的畸形发展而形成的。正因为财产的私有,财富所带给人们的舒适的享受,才会使人们拼命去争夺财富,去争夺可以生产财富的土地,这种欲图占据、欲图拥有、欲图享受的思想,自夏桀以后、自西周以后愈演愈烈,从而使战争不断,使统治者剥削、掠夺人民的手段更加丰富。

因此老子才提出“有”、“无”的思想,才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思想,才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思想。其中心意思就是反对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他这是按照周初周文王提出的“富家,大吉”(《易·家人·六四》)的思想而言的。“富家”并不是要人们去仿效商纣王的贪婪与荒淫,而是要人们在生存环境的问题上能够改善一下,能够使自己吃饱并且有余粮上交给国家。这就是后来管子“藏富于民”的思想。财富散落在民间,人民就会聚集在君子周围。

老子继承了周文王的这些思想,因此而认为,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只有空虚人民的思想,不要让人们去仿效商纣王的贪婪与荒淫,填饱人民的口腹,使每个人都能改善生存环境,减弱人民的意志,使人民不贪,强壮人民的筋骨,使人民不弱而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整个国家、整个天下才能治理好。老子的这种思想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就人生的终极目的而提出的。

那么,人生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人类自从有了思维以后,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体的感官能获得最大的愉悦。于是,食物、衣物、房屋、车辆舟船等被相继发明出来。然后这些东西就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要,越来越使人们离不开。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爱、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这些需要一般来说是没有止境的,是无法满足的。明明一盘菜就可以下一顿饭,但总想要十盘、八盘的,吃得丰富一些。明明爱一个人就可以了,但总想爱她十个八个,爱得浪漫一些。被一个人爱也就够了,可很多人却想要被所有的人爱,人人都来爱我,我就太幸福了。这些都是“需要”的过度、过份!而获得更好的东西,即可以满足人们身心的愉悦;于是人们的欲求心就越来越强。而人的所有欲望统而言之,即是寻求快乐。无论是财富、名誉、地位、情爱的求得,都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快感。以至于到现在,再高明的科学技术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而欲望(包含着贪求、贪婪、渴望、热望、贪恋、恐惧、挫折感、自负、烦恼、愤怒、焦虑以及寻求欲、获得欲、享受欲、贮藏欲、消费欲等)却得不到满足,除了极少数人似乎能得到满足外——不论是狂喜的满足还是恬静的满足——人们都不会突然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还要想好,然而大部分人的欲望都是得不到满足的。虽然有些有短暂片刻的满足,但转瞬间即象泡沫一样消逝在广大的欲海中,人们又开始新的欲望的渴求,有了新的期盼,希望拥有未来的意向。然而快乐和幸福却是稍现即逝,难得长久的,长时间留给人们的只有痛苦的追求和感受,因而快乐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人们就越来越痛苦。

对此,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得很清楚,用智慧(智),用真心诚意的态度(信),寻求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从而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良好的生存环境,以使自己和别人都能获得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然而,要彻底消灭人的欲望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人类要欲求食物与空气,使自己能得以生存。所以孔子认为,人的需要、需求应该维持在中间,既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也不能明明有这个条件而非要去过苦行的、低贱的生活。这与老子的“知足常乐”是同一个道理。所以,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心态平和,即使生活得简单粗糙一点,却也是快乐的了。那么,人们满足于既得的或容易满足的目标,树立起“仁、义、礼、智、信”的信念,就能使自己身心的愉悦能够保持得长久一些,人的这一生也就是快乐的了。

既然用“仁、义、礼、智、信”就能改变生存环境,创造出快乐而幸福的生活,那么还去贪求什么呢?还想妄图什么呢?还要去占据什么呢?“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是老子的思想。

——————————————————

【注释】1.尚:《易·丰·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书·君陈》:“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国语·晋语》:“尚有晋国。”《孟子·万章下》:“尚论古之人。”《史记·五帝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说文》:“尚,曾也,庶几也。”徐灏注笺:“尚者,尊上之义,向慕之称。”《集韵·漾韵》:“尚,贵也。”《字汇·小部》:“尚,崇也,又尊也。”这里用为崇尚、尊崇之意。

2.虚:《易·升·九三》:“升虚邑。”《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诗·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庄子·人间世》:“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荀子·解蔽》:“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逸周书·文政》:“无由不通,无虚不败。”孔晁注:“国无人谓之虚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其国。”这里用为空虚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