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太场论----最终的大统一理论?

 天高地圆 2011-11-10
什么是以太?科学家一直未能证实!但很多实验从不同角度看确是以太存在的明证!!
首先对以太作一最简单的假设:
A.“无限小” 的只存在刚性碰撞的以略高于光速运动的粒子;(以太存在波动速度问题?波动速度即是以太传播动能的速度,和以太运动速度基本一致。)
B.以太如何分布:以太分布在空间中的状态包括1.基础分布2.密度分布——引力产生的原因3.波动分布——电磁分布
        这里重点说下基础分布:因以太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相互碰撞除外),其简单的均匀分布状态可看作基础分布状态——空间区域中以太各方向上的动能和为0,可假设为绝对的参照系(可假设一个平均密度分布),空间中物质的绝对运动速度以此作为参照——但这好像不可能做到!无法做到如此精度的实验验测算0速度下物体的状态.
那么如何证明以太的存在呢?最直接证据:
1.想把物体加速到接近光速时需要巨大的能量——如果在绝对真空中物体速度是无所谓的不管是0.1m/s还是2倍光速,或考虑到引力场因素那就不一样了,那引力场是否是物质传播??得出结论是绝对真空的空间中存在我们所知物质形态以外的物质.
(但在垂直引力方向呢???就可排除引力因素了)
2.关于时间的实验——高速运动物体时间会变慢??
对于我们来说的时间,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对于相对论来说,时间好像赋予了新的含义。关于时间的试验大家都有了解,其实我们也可把实验以好好说说:如果在绝对真空环境中(空间不存在介质以太或者说时空),任何速度的物质都是无差异的(绝对真空意味着无参照物)。在相对论中提出时空的扭曲,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空间必须存在物质以太或所谓的时空。时空概念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定义,但是这里的时间不应该和我们所理解的时间概念混淆,相对论体系下的时间是确立在原子的运行周期条件下的,那么超越了原子结构后的时间是否失效呢?回头说下关于时间的实验,实验中的原子钟变慢了,在绝对真空中原子的运行是不该有影响的,也就是说真空中存在物质才影响到原子运行周期,而以太场论和相对论体系下的时空概念都可以解释这现象,但是时空概念在超越光速和时间上出现了诘难,同时在原子结构层面上又无法与量子理论融合,但是对已有的以太理论中以太作一基本假设(同时也是最简化假设)就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
时空概念是一个复合量,理论上的时空概念的时间和传统的时间是两码事,我们应该把时空概念再分解——以太空间和粒子结构问题
3.光速不变的实验
这是以太基础分布决定的。空间的能量一方面表现为该区域以太动能总和的方向,即以太流动是该区域某方向上运动的以太的量大于其他方向,以太作为介质来说不流动,而以太的流只表示该方向上以太动能和的方向及该方向上高密度以太流存在。
假设光是粒子向空间发射的以太粒子束流(直线方向上看),(以太中的波动的特殊性)那么以太速度是不变的;
粒子的移动会影响到光的纵向频率,即红移和蓝移
空间中以太动能分布和密度比粒子中以动能分布均匀、密度分布更低,光在空间中传播基本不受影响,而在粒子中的以太动能分布和密度分布极高,对光产生其他效应。
        在以太空间中由于以太的无相互作用,其波动形态不能以常规的横波和纵波区分,纵波有相互挤压与吸引;横波还要有重力因素。
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空间物质必须存在——以太。
那么什么是以太场呢?
这里可以假设一切物质都是由以太形成的,而作为基本粒子是以太形成的状似漩涡的以太场如下图:

基本粒子假设的二维简图
漩涡运动可以看作为是一种最基本的运动,在原始的以太空间中以太密度分布较高,必然产生漩涡结构,那么这里对以太漩涡作个简单分析:
1.整个粒子区域内以太粒子各方向动能相同,即整个系统的理想状态动能和为零(该区域内动能考虑方向,方向相反的看作为动能和为零);
2.环形箭头表示该区域内的动能和的方向;
3.环形线的密度表示以太的密度:区域内定向运动的以太比例越高,则该区域的以太密度越高;(以太密度指单位时间内穿越该空间的以太数量;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以太速度极高、以太粒子极小、基本粒子尺寸极小的问题,所以以太密度在微观尺度上如此定义)
以太定向位移比例越高,以太密度越高,造成周围以太向中心位移(可理解为中心压力低于周围)直到达到平衡
4.另外旋涡形成Y轴上下两端不一定对称,拓展到三维就可以看出整个粒子结构X轴会有周期震动--不一定是圆形,当然周期震动Y轴方向也会发生
上图可理解为一个场,即基本粒子就是一个以太场。
从基本粒子结构分析可拓展到基本粒子与次生粒子及两个同样粒子周围以太相互作用及运动可以阴约看到正负粒子相互作用及引力的影子
1.引力就是粒子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间中粒子与空间的相互作用;
2.正负粒子间相互作用是在相对近距离粒子间以太流相互作用,同时粒子间相互作用是通过粒子周围以太场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的速度是光速,所以可解释粒子的高速运动
3.还有可以分析粒子在以太的波动中的运动
关于引力
前面对于粒子基本模型的分析已经谈到了引力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太密度分布;这里把粒子基本模型作为最简单的以太场结构,那么粒子间相互结构形成的粒子也可看作为复杂的以太场结构;而整个空间就是一个以太场,但为了区分把空间叫作以太空间。
那么这里想明确一下引力的产生原因:
引力就是粒子在分布不均的以太空间中运动产生的偏量。
而作为以太空间分布来看也有两方面:
1. 以太空间密度——单位空间单位时间内存在的以太数量
按常规来说质量越大天体以太分布密度越高;
越基本粒子存在于越高密度的以太空间——复杂粒子是基本粒子结构形成的,密度分布是按照组成结构依次递减(这里可参照前面的大统一理论猜想中对粒子结构的猜想);
那么可以说黑洞、夸克星和中子星在以太场的猜想中存在是合理的。
2. 以太分布的均匀度——粒子周围以太密度递减,粒子存在影响以太密度均匀度。

分析到这里我觉得大统一理论或可称为以太场理论
关于磁场
    磁场就是空间以太动能和表现为定向分布。
关于强力和弱力就是粒子的结构问题了,是物力学家解决的问题了
尺度决定无限可能性
面对:以太的假设、光速不变、引力、时间与时空涉及到一个尺度问题----以太有多大
以太可近似的认为无限小或打个比方-1000次方吧
这意味着什么?
1.一个粒子就是一个无限大空间,一个原子的结构可能不会比银河系结构简单;
2.单位空间中的质能比可以极大,就像质能转换那样;
3.以太空间(真空)可以允许存在基本状态和特殊状态的共存——如一万人在一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均匀分布,但同时允许一万人在其间随意穿梭而基本不受影响;
4.对于光速运行的以太来说穿越一个微型空间时间极短,就是说粒子只能是区域内以太形成的场效应,以太在粒子这个以太场中是实现自由交换----更复杂的说就是粒子的大小不是我们理解的而包括的空间,粒子的状态依附于粒子所在空间.用时间简史中的说法:粒子在一秒钟的尺度状态是半径30万M。
关于以太尺度还有其他一大堆问题就不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