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苏绣

 苏迷 2011-11-10

今日苏绣

顾  俊


环秀山庄的山全由人工垒成,两百多年前,叠山大师戈裕良营造了这片城市山林,让浮躁不安的心回归栖息。这是戈裕良胸中的丘壑,自然的密码被他破译了出来,泥石草木都是艺术妙构的元素。徜徉其间,只觉着岁月静好。穿廊过院,拾阶上楼,叩门而入的并非谁家深闺,而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工作室。临窗而坐,沏一壶茶,苏绣就从这里谈起吧。

苏绣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代表,谈到苏绣,我们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传统民间工艺整体上正处于衰落下滑的态势。科技的发展促使生产方式和商业理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手工业逐步被机械化大生产所取代。与此同时,传统价值观念和时代审美取向之间矛盾也使得民间工艺业的前景扑朔迷离。许多曾经灿烂辉煌的民间工艺,如今却面临着停业和失传的危机。就苏州本地而言,通草堆花、仿古铜器、檀香扇等传统工艺业已经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然而,就在如此的局面下,苏绣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冠于同侪,并且生机盎然。这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要想探究其中的奥秘,就该从源头开始。苏州是苏绣的发源地,环秀山庄内的苏州刺绣研究所则是苏绣艺术的殿堂。

采访之前,我看过一些关于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张美芳女士的资料,了解到这是一位富有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实干家,她力主将现代科技和时代审美观念融入苏绣的传统技艺,不断提升绣品的艺术档次。在她的指导下,刺绣研究所精品频出,苏绣的地位和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在海外的展览会上,精美绝伦的苏绣艺术让外国友人惊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工艺在发展,在创新,并使其精神得到了升华。

在我印象里,苏绣是闺中的女红,绣娘们个个心灵手巧。如果再加点儿夸张的想象,顶多是绷面上新绣的花儿能招蜂惹蝶,猫儿会下地捕鼠……和所有工艺品一样,品质的优劣,价值的高低,无非体现于工巧材美。然而,在苏州刺绣研究所看来,只做到所谓的“工巧材美”是远远不够的。

张所长告诉我,苏绣工艺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技术经验,各种技巧的熟练运用早已不成问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小至绣线的着色都由所里自行染制,确保质地优良。工巧材美只是达到了一个初步的要求。

按以往的概念,一根丝线能劈分出多少根,似乎显示了刺绣技艺的高低,劈得越多越细越能代表水平之高。然而,以“技巧服从于艺术,局部服从于整体”的理念来看,这只是艺术实现的手段,好比是作画中墨色调和的浓淡,它只是“技”而不是“艺”。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手段的解决将变得相对容易。相反,为了某种艺术效果的实现,却不能囿于传统拘于形式。还是拿绣线为例,苏绣研究所曾根据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创意,用刺绣形式表现“金核子对撞”的实验瞬间。为了逼真地传递出放射线条的立体闪烁状态和爆发力度,她们特地与丝织厂联合研制出一种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化纤丝线——三叶异形丝。苏绣研究所这种开创性的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刺绣观,这幅作品在北京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好评如潮,被李政道、吴冠中等誉为神品。苏绣艺术已真正地从二维空间发展到了三维空间。

创新是对传统工艺最好的传承和保护。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传统根基,不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的创新无异于邯郸学步。张所长看到了这一点。苏绣研究所与一些著名的艺术院校和美术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她们经常邀请艺术大师到所里开办艺术讲座。随着工艺人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对于苏绣的理解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刺绣艺术的个性特征是什么?它适合表现什么样的题材?怎么样来表现才会更具艺术感染力?这是她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同样绣制一幅绘画或照片,一般认为能够丝毫不走样地反映原著便算是成功了。而她们却不然,先要用心揣摩原著的艺术构思,读懂其中的艺术符号,然后再用刺绣的技巧手段将之演绎出来。这其实已经超出了工艺的范畴,完全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一些绘画难以表达的艺术意象,却奇迹般地通过针法的组合表现了出来,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看到自己画作的苏绣版,开心地说:你们绣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这是对苏绣艺术价值最好的肯定。

中国传统工艺产业的规模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谈及苏绣的市场前景,苏绣研究所对走精品之路和创新之路充满信心,目前,她们的产品九成以上销往海外。对此,张所长有着独到的见解。艺术消费是一种感性消费,它的价值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消费者需要引导。同时,要看到市场是动态的,因此必须具备敏锐的艺术嗅觉,善于从微妙的时尚变化中捕捉商业机会。比如,刺绣研究所近年来的绣品多取材于一些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价值较高的画作,受到这些画作的影响,绣品不但容易卖,而且身价亦随之上扬。这无疑是个很聪明的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审美观念不能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如果永远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工再巧,材再美,也难以受到市场的青睐。苏绣的传统绣作《猫》就是个现成的例子,猫的形象从写实到写意,由具象到抽象,这里面的变化正反映了时代审美观念的改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收获。这些苏绣市场运作的经验,对于其他传统工艺也应该有所启迪。

作为即将召开的“苏绣艺术创新论坛”的名誉主席,李政道教授对苏绣的未来寄予了厚望,他说:我相信,通过新科技的渗透和艺术内涵的提高,苏绣必将大大地提升它的艺术性和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必将对祖国整个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世界性的贡献。


我们暂且把目光从环秀山庄里的那些苏绣精品上移开,从产业的角度来说说苏绣的过去和现在。

远的不提,明清两代宫廷所用的绣品很多就通过设在苏州的织造局负责征敛。清代乾隆年间,苏绣不仅行销全国,而且已有英国商人来样加工,当时的苏州就有“绣市”之称。据1927年的统计数字,该年苏州刺绣业营业额已超过80万银元。漫步在今天苏州的大街小巷,绣线巷、滚绣坊、织造署之类的地名会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苏绣和园林一样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标志。

在今天的苏州,如果我们说环秀山庄是苏绣艺术精品的殿堂,那么,位于太湖之滨的镇湖、通安、东渚一带便是苏绣民间的土壤,十万的绣娘聚集于此。家家架绣绷,人人习针巧,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新一代的刺绣高手。随着城乡产业格局的转变,这些苏州周边的乡镇通过多年的发展,苏绣工艺品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镇湖是著名的刺绣之乡,如今一改以往绣品加工零散经营的状态,发展形成了三里多长的绣品街。这个不大的乡镇,现在刺绣从业人员就超过了一万人。他们不仅将苏绣推向了全国各地,每年还有三成以上的绣品销往海外,刺绣业已成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相隔不远的东渚镇,以运用刺绣技艺进行服饰加工为特色产业,成为中国最大的和服、韩服出口加工基地。

一方面是刺绣技艺在苏州乡镇的普及,另一方面规模效应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得苏州民间刺绣业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但是,在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同是苏绣,品质的差异构成了高档艺术品与一般工艺品之间的分水岭,这体现在价格上有着天壤之别。由于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参差不齐,而市场需求又在不断增加,一些劣质品也借苏绣之名进入市场,鱼目混珠。如何树立和保护苏绣的品牌形象,如何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是保证苏绣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树立苏绣精品形象,苏州刺绣研究所特地聘请中央工艺美院张磊教授设计了“环绣山庄”品牌标识。“环绣山庄”与苏绣研究所所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环秀山庄谐音,体现出苏绣艺术悠久丰富的文化内涵。别具匠心的是,标志整体图案的设计全用线的语言来表现,寓意苏绣的艺术特征是用“线”来创造万物!品牌形象的树立,将使以高端消费群体为市场主导的苏绣研究所进一步从低层次的成本价格竞争中解放出来,其产品所蕴含的艺术及人文附加值也将日益凸现。价值的彰显有利于苏绣艺术档次的提升。

以镇湖为代表的苏州周边乡镇,他们的市场定位主要为需求量较大的旅游工艺品以及来样加工业。由于名气响,销路好,有些不法商贩盗用他们的名义恶意竞争,价廉质次的伪劣品严重扰乱了苏绣工艺品市场。保护地产品牌,规范经营行为,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镇湖已申请注册“镇湖”牌刺绣商标,同时建立绣品准入制度,并将对产自镇湖的绣品颁发原产地证书,希望以此来正本清源。

水至清则无鱼,这些问题辨证地来看待,它们恰恰证明了消费需求的存在和苏绣品牌价值的社会认同。艺术精品之路,离不开民间的土壤。没有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传统手工业的生存也必将陷入困境。正是这种不同层次的市场定位,阶梯式的产品结构,打造了今日苏绣的产业舰队。

在镇湖乡间,对苏绣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些绣娘觉得刺绣说到底只是一种针线活,自己这一代做做也就算了,下一代还是希望她们好好念书,走出乡村去做更有出息的事情。而认为苏绣事业大有可为的也大有人在,她们或是追求艺术的提高,或是运用先进的经营方式,将苏绣推上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从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客观地说,正是苏绣广泛的民间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才为各种选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在采访中,不管是苏绣的工艺师,还是经营者,甚至一些普普通通的绣娘们,他们都表达出一个愿望,苏绣今天的环境不是任何时期都有的,应该特别地珍惜。同时,他们也有一个忧虑,刺绣是一项复杂的手工劳动,一幅作品往往要倾注数日乃至数月的心血。然而,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偏高的税率,使人工成本的付出和所得难成比例,一些绣工迫于生计离开了绷架。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似乎是一个价值的规律。但是,刺绣不同于一般的手工业劳动,它的艺术价值理应得到更高程度的社会认同。我想,随着国家对民间传统工艺保护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苏绣品牌形象的树立,这样的局面也会逐步改善。

绣与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周礼·考工记》便将刺绣归入绘画。明代高廉认为刺绣的艺术表现力甚至超过了绘画,他在《燕间清赏笺》里写到:“以其绒线光彩夺目,丰神生意,望之宛然,三昧悉矣。”这句话点到了刺绣的本质特征,丝线的质地细洁柔润,在光线的作用下更是幻美如梦,其独有的神韵确实是纸墨所难以企及的。刺绣和中国画一样都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各具特色的“四大名绣”则是中国刺绣最高工艺水平的代表。关注苏绣的同时,我们不妨也来看看另外的三朵奇葩——湘绣、粤绣和蜀绣的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湘绣的年出口额就超过500万美元,以独创的“鬅毛针”技法精心绣制的狮虎图见证了它昔日的雄风。进入九十年代,湘绣业开始衰落,很多湘绣老厂纷纷倒闭,“鬅毛针”技法濒临失传,湖南省大宗出口商品的名单里再也难觅湘绣的身影。粤绣和蜀绣同样如此,曾经的灿烂辉煌已成昨日黄花。在很多外地的工艺品市场上,苏绣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地产绣品。这种状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忧思,为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各地也纷纷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一时难成气候。

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如此大的差距?观念?机制?资源?或许都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近二十年来,苏州经济的腾飞为苏绣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苏绣的优势就是苏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秀的人文传统,醇厚的乡情民风……所有的这些正是苏绣艺术的生命之源。这是人间的天堂,也是刺绣的天堂。

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雅致冲和的生活态度,化之于声乐便有了昆曲评弹,化之于丹青便有了吴门画派,化之于针线便有了苏绣。超脱富贵贫穷,无关起落浮沉,简简单单,朴朴素素。老式的苏州人家,即便有件打过补丁的衣服也是干干净净,针脚中规中矩。有人把苏绣的特点概括为八个字:平、光、齐、匀、和、顺、细、密。这说的仿佛也是苏州。

我问过一个绣娘,你绣得这么好,是你母亲教的么?她摇摇头笑了,不,是我自己看会的。她的母亲也是位出色的绣娘,对她说:教出来的都是死的,只有用心悟出来的才是活的。乡村的童年青涩而温馨,白天她在田埂地头看莺飞草长,看春花秋虫,荷叶上清圆的露珠,朝霞下太湖的水色,点水蜻蜓修长的尾巴,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充满了生机。天黑了,点上一盏灯,她静静地坐母亲身后,看着绷面上的莺飞草长,春花秋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也成了一个出色的绣娘,她也这么教她的女儿。

在环秀山庄,我听到了叶子落地的声音,绣花针从绷面上穿过,轻灵得就像刚才窗前飞去的燕子。我们要静心凝神才能感受的东西,在这里却是最自然也不过了。苏绣研究所的技艺人员有些已经步入了中年,绣架上一束束色彩斑斓的丝线在她们的手里比对着,穿引着,无声无息,仿佛流逝的青春,才情,心血和光阴……

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几年前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这座静谧的园林,日后或许会热闹一些,不知还能否听见叶子飘落的声音,但是,戈裕良堆叠的假山肯定会遇到更多的知音。苏绣也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