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思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明月清风@ 2011-11-11

反思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四川成都市教科所   程一凡

 

 

曾听过李海林老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报告,获益非浅。李老师以敏锐的观察,抓住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透切的剖析,揭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幽默的语言,让我们在会心的微笑中认同了他的理解。

李老师的报告又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更多的思考。下面,我从另外几个方面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看。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设计质量还须提高

1)设计的问题质量不高。课堂教学不能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导对文本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实际上,课堂上的主要问题是多、碎、平,缺少思维的含金量,在课堂上问题出示的随意性很大。教学中设计问题,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所教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计,以一个主问题为主,由此设计几个次要问题,以带动整体的学习,不要面面俱到。

2)多媒体预设与课堂生成性关系处理不好。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不少老师对此认识不够,将多媒体视着板书的代言,更突出的是,在预设中将理解的要点和问题的答案固定下来,而这种预设又往往与鲜活的课堂和学生活跃的思维相矛盾。一旦出现与预设有出入,不少老师就不顾课堂的生成情况,想方设法绕着弯子或更性的将学生的思维拉到已经预设好的答案或要点上来。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极为不利。由于多媒体一旦预设,其教学的操作步骤就会受到牵制,一步步按照预设机械的操作,无法更改。因此,教学的预设要考虑到课堂生成的多种情况,对有结论性的东西不要出现在多媒体上。许多生成灵活的思想应鼓励,并根据生成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控。这样,课堂教学才更有活力,才更为生动,才更加丰富多彩。

2.学生的思维参与不够。

新理念下老师都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参与,但是,调动并不等于有实质性的参与;有“动”也并不等于学生的思维真正在有效的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作交流代替了独立思考。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抛出问题之后,不是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而是紧接着要求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试想,抛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他们交流什么?交流能深入下去吗?如果能交流,那更多的是优生的一言堂,小组更多的同学只是带着耳朵听。这样的交流能否成为真正的交流,能否引发全体学生思维的真正参与?如果不能,这种方式又有多少价值?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提出问题后,应首先全体学生进入思考层面,有了思考后,再进行交流,学生之间就有思维的碰撞,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更大。“静”是思考,是“动”的基础,“动”是“思”的提升。

2)生生互动评价不够。新课程强调对话,这种对话而且是多层次的。但是有的教师在这方面体现不够好,理解有偏差。课堂上,提出问后,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更多的是与之单一对话,进行评价。在教师头脑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回答后我老师怎样回答,于是,此时的课堂成了上课老师与该发言的同学的单一交流。虽然老师此时很投入,也有引导思维深入的追问,但是却忽略了此时其他同学该干什么,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状态。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参与的质量,尤其是思维参与的质量。新理念下的课堂,强调多层面的对话。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宜马上与之交流,应将此时的平台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体现生生的互动评价。让学生看看这位同学的发言好不好,对不对,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完善。这样,就会将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引导学生思维真正走向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调控的工作,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交流中去。但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对其他学生的参与要求有所提醒,而不是不管,让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问题意识不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多,学生生成的问题少。课堂上的思考问题基本来自教师,基本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最后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堂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体验、感受的过程中去读出问题、提出问题,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更应如此。教师的问题不是教学的全部,也不能代替学生的问题。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就会培养起来,学生的思维质量也就会有所提高。

3.教师教学处理方式欠恰当。教学的方式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下面几种不好倾向要引起注意。

1)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定位过早,对学生鼓励的“度”把握不好。比如,当学生发言后,不少老师就立即用“不错”“很好”“非常好”“非常正确”来评价。这一评价看似简单,但就在这简单的背后带来了不好的结果,就是这一评价过早给学生发言定位,这一定位让其他同学不敢谈不同意见,不敢对同学的发言有自己的真实看法,他们认为,既然老师就这样说了,那就是对的,即使有相反意见也不可能谈。这样,就压抑了学生活生生的思维,阻断了更多的思维碰撞,教师也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对问题真实的把握情况。而这一点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不可以不做定位或好坏的评价,先让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评一评,在学生交流中去发现问题,从而调控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思路。另外,教师的评点要有针对性,要有内涵,不要只用一个如“非常好”之类的一个词,“好”在哪里?“非常”二字又体现在哪里?学生并不明确。对学生发言存在的问题还应指出,引导思考解决,不要一味地只说好。此外,教师课堂上不要随便地要求鼓掌。有的一堂课“发动”学生鼓掌最多的达17次。这样的教师要求鼓掌恰当吗?有必要吗?鼓掌应发自学生内心,应是学生感受基础上的真实行为,这样才能引起真真的共鸣。当然,教师适当的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行鼓掌来鼓励答问的学生,也是可以的,但应有限制,不宜过多,而且还应自然。

2)自问自答无意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提问已经将答案隐含在问中。如:“老王怎么来的?执意要来,是吗?”“执意要来”不就是答案吗?又如:“文学作品读者要用自己情感与作者达成什么?共鸣,是不是?”“共鸣”为什么要点出来呢?再如:“母亲和儿子加起来就是什么?全部,对吗?”“全部”既然点出来了,学生还回答什么呢?这样的提问还有多少价值呢?学生的思维根本不可能动起来。教师的提问本身应有思维的含量,提问中更不应将答案或隐含或显现的体现在问中,要让学生思维真真动起来。

3)教师不要不断重复学生的话语。在课堂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要重复一下。学生回答什么,教师就向其他同学再叙述一遍,有的甚至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要重复。这有必要吗?对学生回答非常重要的内容作适当的强调是可以的,但是强调的内容是必须的,是有所选择的。无味的重复是无效的,只有浪费时间。学生的回答,每位学生都听到了,为什么非要去重复一下呢?为什么不将宝贵的时间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呢?

4)不顾学生的感受。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是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不顾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伤害。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评价的伤害。对学生的朗读,学生没有鼓掌,于是老师评价:“没有掌声说明读得有问题。”没有掌声真的就有问题吗?这句话完全没有普适性。如果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有掌声,那才叫不正常呢。这样的评价,对这位读的学生是一种打击,对自信心是一种伤害。在这样的场合,这位学生能够起来大胆的读本身就难得,为什么不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呢。

第二,对学生上台写话不理不问。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谈感受,设计的一个环节,是要求学生动手写感受,其中请一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写。当学生写了一定时间(并不多)后,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说:“台上同学还没有写完,其他同学先交流。”当台上的同学写完下去后,教师组织学生继续交流并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内容,到整堂课结束,老师也没有对上台学生写的东西进行处理,根本不过问。试想一想,老师让学生上台书写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设计目的何在?如果对学生书写的内容不处理,让学生上台的价值何在?如果是一种疏忽,那么,我们老师眼中有学生就应该大打折扣。那位学生心里也会产生多种想法,对今后积极的表现也会有所影响。

5)教师说半句提醒的话影响学生思维。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既要引导,就要注重方法,让学生在老师引的作用下去阅读,去思考。但是有的老师引之不当,在问中说半句提醒的话,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如:“在读书中,我们从哪里去体会感情?‘字里’什么?”学生齐声回答:“行间。”这里虽然没有将其答案全部体现在问中,但是实际上已经将答案隐含在“字里”中,学生根本不加思考就可以从老师半句提醒的话里获得答案,学生的齐声回答已经说明了问题。能够让学生齐声回答的问又有什么思维含量?又有什么问的价值。这种半句提醒的问话在课堂上还有一定的市场。

我们的课堂确实有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只有正视问题,认真反思,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