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的鉴伪,和田玉

 张胜利图书馆 2011-11-12
和田玉的鉴伪
2010-02-08

    和田玉的鉴伪

    软玉主要是由以透闪石为主的纤维微晶交织排列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其摩氏硬度为6.07.0,密度为(2.903.10gcm3,折射率点测通常为1.601.61左右。半透明至微透明。光泽滋润,常为带有油脂感的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没有寒感,即所谓润泽以温。软玉原料的鉴定侧重于硬度和密度,成品鉴定侧重于结构和光泽。

  一、外观上辨别和田玉

  1.和田玉白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云雾状结构的玉花,有的和田玉质地非常细,但在用手电筒打光时,玉花还是可以看见的,看不到玉花,就非常值得怀疑了。市场上目前看不到玉花的多是乳化玻璃的仿白玉制品。

  2.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这是和田玉的特征纤维结构及抛光习惯决定的,其他类似的仿品多是玻璃光泽或者蜡状光泽。许多不法商贩在仿品的表面上一层润肤油,模仿和田玉的温润感,所以如果发现货品的表面涂油,就要非常注意了。

  3.注意观察阴刻线,由于和田白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类玉石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市场上有比较多的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晶化玻璃仿白玉的小件产品,它们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并且可以看到很细的玉花,欺骗性较强。

  二、市场上常见的仿冒和田玉、白玉的两种白色玉石

  1.石英岩、变质岩类玉石,色白,质地较细。市场上一般叫这种为水石和水白玉。

  (1)水石:在新疆也叫马蹄筋,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内部结构是颗粒状。苍白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

  (2)水白玉:也叫西峡玉,是河南西峡县出产的,西峡玉是一种蚀变超基性岩,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才有少量开采,现在年产量已达几万吨,主要销往北京、广东、河南、辽宁等地。摩氏硬度56,密度2.7左右,玻璃光泽。有的很透,也有半透的,手掂较轻飘。整体看上去白中发乌(与发灰或烟青的青花玉全然不同),但仔细看时又找不到在什么地方,又叫乌白玉,地摊上摆的较多见。

  2.方解石类玉石,外观近似白玉,硬度很低,普通小刀就能刻动,是不难识别的。但许多成品是不允许有损(刻划)鉴定的,以肉眼观察: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阿富汗玉可以说是一种镁质大理岩。

  另外玻璃仿制白玉的情况是越来越像,越来越多了。早期的玻璃仿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小不定的圆形气泡。只要见有气泡就可肯定不是白玉,但是现在的玻璃仿品有的根本找不到气泡,如晶化玻璃,并且可以看到较细的玉花,所以无气泡者未必是真货。有些白色的玉石酷似白玉,不进行严格的检测,是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所以应该测试具体数据。

  三、和田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与和田玉相似的玉有很多,其中有石英岩、岫玉、玉髓、白色大理石等。将和田玉与它们相比,可以明显区别。

  与石英质玉的区别:软玉大部分为油脂光泽,而石英岩居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之间;软玉具有纤维交织结构,十分细腻,其断口为参差状,而石英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其断口为粒状;软玉的透明度低于石英岩;软玉的密度、折射率均高于石英岩。

  与岫玉的区别:新疆人常讲到的卡瓦石实际是岫玉的一种。与岫玉相比软玉主要为油脂光泽,而岫玉主要为蜡状光泽;大部分情况下软玉的透明度低于岫玉的透明度;软玉的硬度明显高于岫玉,岫玉制品的棱角更趋于圆滑;软玉制品颜色相对单一,而大块的岫玉制品可出现灰、黑、黄绿等几种颜色间杂的现象;软玉的折射率、密度均高于岫玉。

  与玉髓的区别:玉髓制品多为玻璃光泽,有较高的透明度,手掂较轻,且玉髓的折射率、密度低于软玉,而硬度却高于软玉。

  与大理岩的区别:质地细腻、洁白的大理岩(俗称阿富汗玉巴玉)常常用来制作仿白玉,大理岩为粒状结构,玻璃光泽,密度、硬度均低于软玉。

  四、和田玉与料器的区别

  市场上通常还以玻璃来冒充和田玉,俗称料器。这方面的鉴别相对不是太难,一般说来,玻璃颜色一气呵成,没有自然变化,里面有料泡(前期料器有的可以通过雕工把料泡做掉,后期的晶化玻璃中一般没有气泡);其质料比较纯,比较纯洁,不像和田玉有玉茎,有绵状、萝卜丝状等自然结晶状;料器断口呈亮碴贝壳状,和田玉则呈暗碴参差状;玻璃的硬度低,容易吃刀,和田玉则硬度高,不吃刀;玻璃的脆性强,阴刻细线上崩口多,或者是模压成型没有雕刻的痕迹;此外,把玻璃料贴在脸上感觉敏感的部位,其凉的程度低于玉;另敲击时一个声音沉闷,一个清脆。

  五、传统的和田玉和青海软玉(下文简称青海料或者青海玉)及俄罗斯软玉(下文简称俄料或者俄罗斯玉)的区别

  这三者因同为软玉,所以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三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根据2003年以后的《国标》,不少鉴定机构将三者全部都以和田玉定名,而且青海料、俄料中也有品质较好的,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玉,但三者在市场上的价格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所以作为投资收藏者,鉴别区分是相当有必要的。同时三者之间确实存在差别,尽管差别是微小的,但是基本上可以通过感观加以区分。目前尽管没有区分三者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但在商业上,三者确实是被分别对待的。下面谈一下这三者之间的一些鉴别特征。

  1.学会看鉴定证书

  消费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的和田玉鉴定证书,证书上产品命名为和田玉(广东、河南、新疆等检测部门),或者命名为软玉(和田玉),或者命名为软玉,意思基本相同,只证明这件产品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按2003年以后的《国标》是可以定为和田玉的,但并不证明这件产品的产地在新疆和田附近,是传统意义的和田玉。由于分级标准的规定,许多俄料和青海料在检测机构都可出具命名为和田玉的鉴定证书。所以说,目前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只能说明是软玉类,要区分和田料、青海料、俄料还要靠消费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定方法,多看,多总结经验。

  2.看脏、绵、绺、透明度及颜色

  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团组成,而和田玉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这一结构上的不同实际是两者最根本性的差别。也正是由于透闪石纤维的长度及排列方式的不同,决定两者对光的反射及折射差异,也决定了两者油性不同。中国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来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田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田玉稍粗,青海玉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油脂般的凝重光泽,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常有绿色斑纹。就算白度再接近,青海玉的透明度还是高于和田玉。青海玉通常带有透明的筋,呈辫子状条纹,而和田玉就算有透的地方,也是雪花状。另外青海玉也多为山料,一般多浆(混浊白色、硬度比较低),同时少裂、绺。

  3.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玉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毛孔。和田玉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毛孔,这都是籽玉特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身份,一般都会在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还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或者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这种黑皮与和田玉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青海料也有一部分山流水玉,有人的也用来充作和田玉,但青海料中,多青色及黑灰色,比较容易区别。

  4.看雕工

  区分青海料、俄罗斯料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则以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5.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青海玉、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心里要先画个问号。

  6.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市场在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但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青海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是很浅的黄褐色,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却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留点心。

  也许有消费者会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玉、青海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了吗?

  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消费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大家要通过实践反复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观察及总结,也不是那么容易一蹴而就的。

  六、天然和田籽玉和仿天然的区别

  在世界软玉家族中以和田玉品质为最佳,而和田玉中以籽玉的品质为最优。经过长期的自然分选,保留下来的都是玉中最坚韧的部分,并且历经数千年的开采历史,数量日渐稀少,是一般玩玉行家的首选。但目前好的和田籽玉量少价高,市场价格是一般是类似品质山料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在如此暴利的诱惑下,市场上仿造泛滥成灾,而且技术高超,许多玩玉多年的行家也连呼上当。其实只要留心,大部分仿造品是较容易鉴别的,仿造主要是仿造其外形和表皮特征,我们在选购和鉴别时也注意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1.从外形上着手:真的和田籽玉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一般为卵圆形,或者近似卵圆形,四周没有棱角,如有内凹的部位,内凹处也应同样圆滑,无大而深的裂纹。仿造时,一般取开矿时炸碎的料,或者是加工剩余的边角料,经滚筒球磨而成。这类仿造玉时常可见一些明显的裂纹,即为爆破时的伤痕。还有的尚有棱角的痕迹,无法接近圆形,有些断面及内凹面不光滑,有明显的断口痕迹。

  2.从表皮特征着手;真的表皮,用行话讲是活皮,并且有汗毛孔

  活皮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质地非常好的玉皮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而真正的和田籽玉,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毛细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非常有效。因为滚料打磨过后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呈现出一道道的擦痕,有别于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也有一些磨光料,表面用特殊工具击打出许多凹坑来冒充,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小凹坑一般是杂乱的,缺少和谐及规律性。

  由于仿造方法及技术的多样化,要做到每件准确鉴定难度是很大的,为了有利于消费者区别,现在分别介绍一些仿制及鉴别的方法。

  1.磨光料加假皮色。第一眼就看到皮的颜色太不自然了,最多的是橘红色,这类基本没汗毛孔,料子也多为青海料、俄料、次品山料,一般玩家都可以分辨得出,市场上售价一般很低,主要是蒙外行人的。

  2.次品、大块的边角料磨光后加皮色。分辨这类料就需要仔细看上面的汗毛孔,有时为了掩饰磨光过的痕迹,这些仿制品会搽上很多发胶,要放自然光下用布使劲搽后再仔细辨别。还有的料子上面可见机械痕迹,皮色也较第一种自然,但这类假皮没有层次或浮于表面,类似糖霜,也好辨别。

  3.山料滚磨成模样加皮色掩盖痕迹。一般体现在大件、肉质较好的材料上,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按理说这块料本来就可以卖上好价钱,但是为什么卖家还会做上假皮呢?有好几种可能,一是希望卖上更高的价钱;二是这类假皮只是一种障眼法,把行家里手的注意力转移到皮上,引导其认为是真的籽玉,其实这种所谓的仿制品是由山料或山流水玉模仿的样子切割、雕琢而成,买家在昏暗的日光灯下更难辨别。

  4.皮上加皮色。这类假皮一般在本身带皮,皮色不艳丽的情况下在自然皮上加色,从而达到皮色鲜艳,价格翻倍的效果。这类假皮层次分明,有真有假,极难分辨!有的用洗涤液反复擦洗,染上的色会褪掉些,不过现在做假皮的手段高超,不是假皮都可以用洗涤液洗掉的,有时行家里手都会被这些皮子所迷惑。

  5.用矿物质做物理假皮。这类假皮是最高档的了,利用生成皮的天然矿物质,用一种极为保密的方法,缩短皮子形成的时间,在很短时间里使材料上形成他想要的各种皮色。如果说前几种皮子还可以用洗涤用品辨别的话,这种皮子是洗不掉的,不过这种假皮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真皮了。假作真时真亦假嘛,总体来讲皮形及皮色的和谐美较天然籽玉有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