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antiserum 抗血清是一种含有多克隆抗体的血清。通过注射抗血清可以传递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ty)治疗许多疾病。目前唯一能够治疗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方法就是通过注射前一个患者的抗血清到体内。 1、动物的选择羊、马、鸡、猴、豚鼠、兔都是常用的免疫动物,在实验中,选择动物时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免疫血清的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免疫用动物应选适龄、健壮.最好为雄性。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家兔,一般选择选择年龄在6个月以上当年繁殖的♂性,体重2 ~3公斤,健康家兔三只,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抗原制备1)抗原稀释: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抗原稀释为2mg/ml,于免疫前一天加入青霉素溶液,使每毫升抗原溶液含青霉素1000 UI,链霉素1000 UI,放4℃过夜(一般可不加青、链霉素)次日取出,与佐剂混合制成乳剂后用于动物免疫。 免疫原的注射剂量应考虑其抗原性的强弱、分子量大小、动物的个体状态和免疫时间。对于纯的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剂量,通常小鼠首次抗原剂量为50~100μg/次,大鼠为100~200μg/次,兔为100μg ~1 mg/次,合成免疫原为2 mg(半抗原约为20~200μg),一般需要与等量的福氏完全佐剂混合。加强免疫的剂量为首次计量的1/2,通常用不完全福氏佐剂或不用佐剂。如需制备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可选用低剂量抗原短程免疫法;反之,欲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宜采用大剂量抗原长程免疫法。 2)佐剂和抗原乳剂的配制 1佐剂的配制:福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各实验室的配方不尽相同,我室采用的配方如下: 医用液体石腊 20毫升 羊毛脂 12克 水浴溶化、混匀,分装于青霉素小瓶,用纱布、线绳扎紧瓶塞。8磅20分钟灭菌,4℃保存备用。于免疫前准备抗原乳剂制备时,以活卡介苗(有时亦用死卡介苗)代替死结核菌,每毫升试剂中加入10mg活卡,即为福氏完全佐剂。 2抗原乳剂的制备:其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一,将等量的完全佐剂(注意佐剂必须预先加热融化,但不超过50℃)和抗原溶液分别吸入两个5ml注射器内,在两个注射器的12# 针头间套上一根长约8~12cm的医用无毒塑料管,将两个注射器连接在一起(塑料管必须先经酒精浸泡消毒,使用时取出,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后,与注射器针头相连接,塑料管与针头的口径须合适,不能松,稍紧些为宜),针头插进塑料管约1~2cm然后由两人相对而坐后缓缓推动针蕊,使管内溶液进入塑料管道至对侧注射器内,每次推动针蕊时必须把管内容物全部推出,另一侧也同样操作,使管内液体往返混合,直至形成油包水乳剂(Water-in-oil enulsion)为止。 其二是,将等量的佐剂和抗原溶液倒入钵内,经过反复碾磨,也可形成油包水乳剂,该法主要优点是快速,可靠,不足方面主要是由于粘附过多,浪费佐剂及抗原。 制成的乳剂是否形成油包水乳剂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方法是将制成的乳剂滴一滴在凉水(自来水)表面,质量合格的乳剂滴入水面保持滴珠完整而不分散,不合格者进入水面后立即扩散,水面油亦逐渐扩大,这就必须要继续操作至质量合格为止。 但有时,由于佐剂的配制质量原因,很难乳化至合格,遇有这种情况,须考虑重新配制佐剂。 3、免疫途径,剂量和免疫周期抗原注射途径可根据不同抗原及试验要求,选用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或淋巴结内等不同途径注入抗原进行免疫。一般常采用背部、足掌、淋巴结周围、耳后等处皮内或皮下多点注射。初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多为2~4周。常规免疫方案为抗原加CFA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基础免疫;再以免疫原加IFA作2~5次加强免疫,每次间隔2~3周,皮下或腹腔注射加强免疫。 4、试血,测定抗体效价 一般在第三次免疫后7~10天即可于兔耳静脉或小鼠尾尖取少量血,分离出血清之后进行试血。 5、放血 经效价检查合格后即可放血。放血前动物应停食12 h,以减少血清中的脂肪含量。如拟保留该免疫动物,可直接由心脏取血,或切开耳缘静脉滴血或心脏穿刺取血。取血后由静脉缓缓注入等量5%葡萄溶液以补足失血量。取血的动物经2~3个月休息,可再次加强免疫后取血。如拟一次放血致死,可用颈动脉放血的方法,各种取血方法如下。 6、分离血清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待收集于平皿或三角瓶内的血液凝固之后,用无菌滴管在无菌环境(例如超净工作台)中把血块与瓶壁剥离后,放入37℃,1~2h取出后放入4℃过夜,使血清充分析出(不能冰冻,否则产生溶血),经离心沉淀分出血清,放进低温冰箱保存。使用前必须经过签定合格后再分装保存备用。 7、抗血清的保存 1)经签定合格后的抗血清,以1:100比例加入1%的硫柳汞或5%的叠氮钠,使其最后浓度分别为0.01%或0.05%。 1、动物的免疫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甚至有人报告不同品种动物一次免疫后产生的抗体的差别可高达500倍,所以制备抗血清时不能只免疫一只动物,一般最好免疫3~4只,因为有的动物可能产生抗体效价很低或不产生抗体,免疫反应好的动物所能提供的抗体往往高于一般动物3~4倍。 2、为制备单价特异性高的抗血清,所用抗原纯度越高越好,因此,在纯化抗原过程中应尽量除去可能存在的杂蛋白,这样可以省去许多时间来吸收抗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 3、要制备高效价的抗体,必须要加佐剂(一般采用完全福氏佐剂),加佐剂后免疫动物,抗体效价至少可增加5倍。但也应考虑到,如果抗原中有微量的杂蛋白存在,即使0.005mg,亦可因有佐剂而产生非特异性的抗体,所以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抗原的纯度适当地使用佐剂。 4、制成的抗原乳剂是否为油包水乳剂应进行检查,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如不是油包水乳剂,应重新制备。 5、当抗原量过少不易提纯时,可采用抗原抗体在琼脂扩散中形成的沉淀线直接免疫动物制备抗体。 6、抗血清效价一般以抗血清稀释倍数表示。血清效价的检测方法很多,灵敏度各不同,因此在表示抗血清效价时,应标明检测方法。另外,在沉淀反应中,出现沉淀时的抗原、抗体比例有一较大的范围,如用不同浓度的抗原测定效价时,结果会因此有别,所以在测定抗血清效价时,需注意抗原的浓度。 7、分装保存的抗血清应注明抗血清的名称,效价,制备日期以及包装量。[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