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自行车旅行中国

 一宛鹄 2011-11-14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11/14
 

                骑自行车旅行中国

 这是给中国军刀的回答,但也给zuyun601等一些对骑车旅行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深圳到北京,32天,共用了2600多元,其中坐从烟台到大连的船用了106元,大连到塘沽的船用了207元。
  
  晚上基本住旅馆,从5元到100元都有。在城镇总能找到便宜的旅馆,10元/间或10元/床。有时候为了休整,可以住带空调的稍微好一些的标准间,40-100元之间吧。住店要砍价。
  
  有时候吃的是快餐,3-5元管饱;有时候点一两个炒菜,一顿不超过20元。吃的不一定好,但一定要量够,有肉有菜。
  
  我对景点不是特别感兴趣,路上只进了两个地方,一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60元;二是黟县的西递,39元。
  
  另一个较大的花费是路途中买饮料和瓜果。如果能多喝自带水,少买饮料的话,还能省些。
  
  总之,我觉得骑车旅行是比较省的。
  
  
  自行车买的是捷安特的ARK旅行车,1598元。小型打气筒80元,码表130元,套装修车工具220元。还有两个备用内胎和一把两用(十字和一字)螺丝刀。
  
  码表很重要,它象汽车的里程表,可以了解你的骑行速度,当天骑了多少公里,离目的地有多远,花费的时间,以及全部的总里程,等等。这样你就能控制这一天的行程了。
  
  我的两条备用内胎都用上了。内胎很容易被扎破。其他车型我不清楚,但ARK旅行车换
  胎非常容易,它是快卸的中轴,不用任何别的工具就可以换胎,但可能要学一下如何把轮子卸下来。发现胎坏后一定要马上换胎或补胎,以免压坏内外胎(推车也可能会压坏)。
  
  把新内胎换上前先要检查外胎,看是否还有异物,方法是用手仔细摸外胎的内壁,摸到异常突起一般是扎入的细铁丝或木刺,要拔掉;掉入外胎内的小砂石也要清理干净。换好胎后要打够气。换下的内胎可以到目的地后自己修补或送修车店补。
  
  螺丝刀是用来调整变速器的调整螺丝。换档如果不到位,可能就需要调整。买车的时候要请教一下如何调。
  
  我买的套装修车工具全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很轻,东西很全。包括不同口径的内外六角扳手、调幅条的扳手、胶水和胶皮、撬胎工具(ARK不需要)、打链器等等。这些工具基本上满足了多数的修车任务。
  
  我没有带大的扳手、锤子和老虎钳等东西,觉得重。一般如果要这些工具修车的话,极有可能是车的损坏比较重,而且要更换重要部件了。那就需要到修车铺里才行了。
  
  如果要送到修车铺,你一定要非常留心。对方可能会把你好的东西卸下,然后说坏了,换他的东西。我就有这方面的惨痛教训,不但损失了金钱,还把车弄坏了!一定记得让他只修你认为坏的地方,其他地方不要动。
  
  能自己动手还是尽量自己来吧。出发前最好多了解车的结构,学会如何调整和修理。
  
  注意保护车子,尽量不要摔车。骑行的时候要专心,下坡和转弯时控制速度。路面不好时减慢速度。注意避开路面上的石头、坑、碎玻璃。停放车辆要稳当,不要在你离开后突然摔倒。如果觉得不稳妥,宁可把车子横倒放在地上。
  
  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走砂石路,即使要绕远路。砂石路对车的损伤很大,对体力的耗费也很大,同样的路程可能比沥青路多花一倍的时间。
  
  骑行时跟其他东西保持安全距离。碰撞会损伤车子。特别是那些逆行的车和人。
  
  
  我每天的行程一般是100—120公里。决定行程的主要因素是路况和天气。
  
  早上6点前起床,7点前出发。一般18点前到目的地,22点以前睡觉。
  
  中途要休息,放松臀部和手臂。休息时找阴凉和景色美的地方,稍微活动一下身体,喝点水,照照相。天气炎热和坡太多的话,休息的次数也会多。有人建议中午休息两小时以躲避炎热,但我觉得没必要。把这些时间分成小段来休息的效果更好。有干净水的地方,用毛巾洗脸和擦身子可降温和觉得清爽。如果觉得困,可以找路边安全凉爽的地方小睡20-30分钟,我有过几次。
  
  掌控好骑行节奏。平路上以心跳和呼吸并不会增加的最快的车速骑行,让自己的感觉象是在走路一样。
  
  变速器可以用来控制节奏和节省体力。我的变速器是21挡,前3后7。平路一般用前3后5。小的上坡一般用前2后4。顺风或下坡用前3后7。大的或长的上坡我一般推行。当然频繁换档不一定好。
  
  逆风对骑行的影响很大,要降低速度。
  
  做好紫外线的防护工作。穿长衣长裤,带四周有边的帽子,穿运动鞋和袜子,戴墨镜,戴手套。裸露的部位每隔两小时涂防晒霜。即使阴雨天也要如此。汗湿的衣服容易穿透紫外线,所以衣裤最好买快干的,并且晚上洗涤后也容易干。
  
  上高原我准备弄个头巾套头上。
  
  如果没有长途旅行的经历,可以贴肉穿一件专门的自行车骑行裤,外面再穿长裤遮阳。有海绵的骑行裤可以减轻臀部的疼痛,但会稍微有闷热的感觉。等到适应后,就不需要了。
  正式出发前最好把全部行李装上车后试骑行上50公里,以适应负重的感觉。空车骑的感觉还是跟负重不一样的。
  
  骑车旅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基本上,上路两天后,你就可以适应了。关键是旅途中心理的调整。
  
  啰嗦一大堆,希望对你有用。
  
  
  2003-11-05 22:20
  
  如下是一些非常好的骑车旅行的经验和建议,汇总一下供骑友们参考。
  
  guxa的经验和建议:
  连续多天,每天长距离骑行,又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区,体力、精力都有可能不支;期间最好还要安排好两个以上的长期休整期。
  
  noodle的经验和建议:
  最好有伴同行。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可以相互照应;更主要的是避免长时间的孤独感!
  
  中国军刀的经验和建议:
  建议先做两次每日100KM左右的练习,测试一下用时、体力消耗等情况,根据获得的结果再计划路程。
  
  孤石的经验和建议:
  每天100公里没问题!如果是柏油路可能还会快点。我每天骑自行车124公里做体能训练。(大概5个小时左右就跑完了)
  
  xiaoxiaotoby的经验和建议:
  要注意耐力问题,同时也要有应付偶然的意外的准备,比如扭了脚之类的。
  
  密码老是记不住的经验和建议:
  ARK对于本次旅行再合适不可了,建议避开中午这段时间,一定要带上防晒用品,帐篷和睡袋就不要带了把,带两条备胎和气筒,700C的胎还是比较难找的。
  
  落日融金的经验和建议:
  独自单车走天下,不亲历而为,不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旅行结束后,所见识的风光、所接触过的人、所经历过的事、连所受的苦,都会成为你心灵深处的财富。
  
  即使暑天,一天100公里的路程,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注意防暑。一、不要拌酷:不要穿紧身衣(如自行车运动员的装束)要带遮阳帽(以遮阳效果好不被风吹掉为原则)。不要穿半身衣,不要穿短裤,以免皮肤灼伤。上身可以找一块正方、轻薄的布料,做一披风,遮阳、透风。可选黄色,阳光的反射比较好,而且醒目。公路之上,你注意安全了,困倦的司机不会替你注意。做法:从一角沿对角线剪至中心,中心剪一洞,套在脖子上,剪开的一角分叉,各缝一条橡皮筋,可以分别套在手上,连手都遮住了。布不要太大,把皮肤遮住为度。二、要带食盐和砂糖,在每天所带饮水中放一些。暑天,出力,出汗,电解质丢失,口更渴,喝没有糖盐的水,会更渴,出汗会更多。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中暑,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水壶,可带两个,一大一小,小壶放在骑着车就可随手拿到的地方。夏天路边,常有卖西瓜的,一天应保证吃两个,只要吃得下。连瓜皮一起吃掉,那叫西瓜翠衣,去暑良药。
  
  爬坡时,如坡长或比较陡,下车推着走,速度不一定比骑在车上慢多少,或许要省点力。经常野蛮骑行,前后轮盘会受损严重,会出现齿轮挂不住链条的情况,那时,只有换轮盘了。
  
  你计划走的旅程,所过之处,环境不很恶劣,大可放心。唯一要注意的是,岔路口时方向标示不清,不知该走哪个方向时,一定要分别问过三个人,再决定走那条路,以免走冤枉路。问路时一定下车,这是对人的尊重,也会顺利会少麻烦。少跟闲人聊天,尤其是在路边村口闲呆的成伙年轻人,治安问题,不得大意。
  
  qiaokeli的经验和建议:
  注意安全。包包一定要破烂,穿着要普通,最好打扮得像农民。拍摄和安全方面都方便。 胶卷多带,拍完了就邮寄回家。钱少带,带两张卡,牡丹和邮政储蓄,和现金分开。相机以小为佳,能用锂电池就尽量不用电池盒等亮骚物件。
  
  rogercao、伦巴第人的经验和建议:
  舒适的坐垫比较重要!
  
  大肥狼的经验和建议:
  长途旅行不一定要求速度,关键要把握好体力,体力消耗太猛,都会影响路上的注意力集中。再就是应该有几个伴,一来方便,相互照应,二来安全,人多毕竟不容易被坏人攻击。去自行车网站或各旅游网站发帖子或许能找到同行的。
  
  阿崔的经验和建议:
  夏天骑车的话,可以考虑早晚骑行,尽量避开中午,不然体力消耗太大
  
  新车最好先骑个300km左右,有什么问题一般也都能发现了。(我的zip1在骑了3000km后,前闸的弹簧杆居然断了,后来发现里面有砂眼……还好是在家修车的时候断的)
  
  刚开始骑的时候不要太长,3天到一周之后,可以逐渐加大距离最好先在自己家里试试换轮胎,幅条什么的。
  
  zip1并不适合长途旅行(不能承重,没有后架),而且还没有前减震,路况不好的时候腕子就惨了。
  
  
  2003-11-07 22:11
  
  谢谢大家的赞美,其实骑车旅行并不难,在西藏的这一路上,我碰到很多这样的人。
  
  雷斯林:环球骑行实在太复杂了,所以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打算。这个想法很诱人,不过要去做的话需要非常充分的准备才行。我在一个自行车网站看到,已经有人打算花4年时间在2008年奥运会前完成环球骑行的计划,你可以去看看:
http://server.9966.org/bike/forum/index.asp
  
  贱兔无忌:就在上面所说的网站上,每年都有很多人要结伴骑车去西藏,7、8月份更多。MM要参加的话肯定受欢迎。很多第一次骑车到拉萨的都是从西宁或格尔木出发的。如果从格尔木出发,只要对高原反应适应的话,一般最多用15天就可以到达拉萨。我这次从拉萨出来的途中,就碰到一队从昆明出发的队伍里有一个女孩,他们大概是8个人。
  
  
  2003-11-09 10:11
  
  说起行李的打包,惭愧,我做的比较糟糕。
  
  出发前准备的时候,在深圳没找到专门的驮包,只能另想办法。先是花点钱跟送报人买了个邮包,但这个东西太大,放在车后架上蹬车时会碰到脚跟,也不是很稳定,要带的照相器材也不好存放,只能放弃。
  
  后来就用一个乐摄宝MINI TREKKER摄影背包和一个的27升的户外背包,用快挂把包的提手连上。防雨罩是用大约2.5米见方的防水布做的,将布对折后把一边缝上,做成一个圆筒,套在两个包上。把整套东西放在车架上,摄影包从左边垂下,背包从右边垂下,再用捆扎带从包的中间捆在车架侧面,圆筒的底部用绳子捆上。基本上这样驮了一路。到千岛湖时换过一次布,到西宁时又在布里套了一层塑料布。整体效果就是下图的样子。
  
  
  骑行途中每次从包里拿东西都非常麻烦,若是到目的地后必须把行李解下来,第二天要装的话也非常花时间。这样做的唯一好处大概就是小偷也不好下手。朋友们都笑我这个样子象拣破烂的。
  
  建议长途出行的话还是买专用驮包,装卸都非常方便,防水也比较好。如果行李多,前轮旁可以装专门的货架,然后装前驼包,能够保持整车的平衡。
  
  下图是我在青海平安镇附近碰到的一个外国朋友,看看他的整车效果,是不是显得非常专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