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学术论文写作的技术与规范

 alien 2011-11-14

学术论文写作的技术与规范

刘良华

这里所讨论的“写作的技术”既包括怎样写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也包括怎样实现“目录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自动排序”、“分页”与“插图”。此外,写作还需要遵守基本的“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

(一)怎样写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写作并没有固定的格式,文章的开头也没有固定的套路。成熟的作者总是能够自由发挥、出口成章。不过,对于学习写作的新手而言,最好先从一些已经形成的写作经验开始。先模仿经典的写作方式,再个性化地自由发挥。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比 较普遍或“经典”的办法是:先设想文章大致要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或哪几个重要观点,然后,将文章的重要内容(或重要观点)以浓缩的方式聚集起来,使之成为 文章的开头。也就是说,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或观点的浓缩和聚集。这样的开头可能显示出“开门见山”、“面向实事本身”、“点题”、“破题”的非 凡的效应和敞亮的气势。

这样的开头类似文章的摘要或文章的结尾(小结)。这样写作的好处是:读者可以从文章的摘要或文章开头、文章的结尾(小结)这三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部分了解文章的主体结构和核心观点。

不 过,为了不使文章的开头、结尾、摘要彼此重复,最好使用不同的视角、词语或语法来表达相同的内容或相同的观点。从文章的立意来看,文章的摘要、开头和结尾 彼此重复并不是严重的错误,甚至可以强化读者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的理解。但是,为了使文章的语言显得活泼、可爱、可读,最好使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摘 要既表达同样的内容和观点,又显示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词语或不同的语法格式。

不仅文章的开头可以显示为文章的重要内容(或重要观点)的浓缩和聚集,而且,文章的各个章节的开头也可以显示为本章或本节的重要内容和观点的浓缩和聚集。这样写作的好处也在于:它让读者阅读了本章或本节的开头之后,就大致了解本章或本节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或核心观点。

文 章的各个章节的开头与文章的“总开头”(开篇)的写法虽然大体一致,但还是有区别。文章的“总开头”(开篇)只需要做到“引起下文”就完成了使命,而文章 的各个章节的开头除了承担“引起下文”的功能,还需要发挥“承接上文”的作用。也就是说,文章的“总开头”(开篇)只需要做到“启下”,而文章的各个章节 的开头需要做到“承上启下”。

为了发挥“承上启下”的功能,各个章节的开头除了直接提出本章节要讨论的要点之外,最好先用一句或几句话“回顾上文”,再由“回顾上文”引出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及其观点。

除了显示为文章的重要内容的浓缩和聚集,比较普遍或经典的文章的开头也可能显示为“本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背景”(或“选题的由来”)。

把“研究的背景”作为文章的开头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这样的开头虽然没有直接“点题”或“破题”,但它也可以发生“引起下文”的效果,因为,它一下子把读者带进本研究的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让读者立刻卷入某个历史片段或故事情境之中。

把“本研究的意义”作文文章的开头也是一个比较普遍或经典的套路,不过,这个套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显得过于“老套”。这样的文章开头之所以可能显得过于“老套”,主要因为:如果表述不当,它容易使文章或作者显得矫情、做作。甚至,它使文章或作者显得装腔作势、狐假虎威。

虽 然,比较普遍和“经典”的文章的开头往往呈现为文章的重要内容的浓缩,或者,显示为“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但,文章的开头并不是“非如此不 可”,而是“别样也行”。比较可爱的开头是“寓言式开头”。先讲一个看似乎与文章无关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构成了正个文章的灵魂。这个故事可能是对文 章中的某个核心人物的讽喻,也可能是对文章中的某个现象的赞叹。由一个故事或一条寓言“引起下文”,相当于西方的“发生现象学”,更类似中国古代的学。所谓学,就是诗经所隐含的六义(风、雅、颂、兴、比、赋)中的。按照朱熹的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著:《诗集传》)

2)文章的结尾

文章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和摘要相关。文章的开头往往预示下文的大致内容(主要观点),文章的结尾则再次梳理、强化文章的大致内容(主要观点)。就此而言,文章的结尾与开头比较接近文章的摘要或提要。[1]

3)文章的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文章的摘要一般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或主题),研究的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最好在摘要显示文章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7个。不能少于2个,也不必多于7个。关键词如果太少,不便于他人文献检索。关键词若太多,就算不上“关键”。关键词有两个来源:一是标题;二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英文摘要尤其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的准确性和学术性。

(二)怎样实现“目录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自动排序”、“分页”与“插图”

最 好避免类似“……的研究”、“以……为例”等标题。最好将“……的研究”或“……之研究”转换为“……的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比如,“小学听领 先英语教学之研究”可转换为“小学听领先英语教学实验研究”。或者,直接去掉后面的“的研究”、“之研究”。比如,“杜威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直接表 述为“杜威的教师教育思想”。

“以……为例”显得罗嗦,最好将“以……为例”的副标题直接融入主标题。比如,“一般公民教育与特殊公民教育的比较:以尼采教育思想为例”可转换为“尼采的一般公民教育与特殊公民教育的比较”。[2]

1.怎样实现“目录自动生成”

为了使文章的写作保持清晰的结构,最好利用word系统的“目录自动生成”功能,使研究者随时可以回到目录,即使调整和修改论文的“小标题”。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打开要做目录的word文件之后,插入页码。第二步,将光标移到要做的第一级目录的那一行,在自动编制目录的窗口那里选择“1级”。二级、三级或四级目录依此类推。第三步,点击“视图”—“工具栏”—“大纲”,接下来会出现自动编制目录的窗口。第四步,将光标移到word文档首页,点击“插入”—“引用”—“索引与目录”—“目录”—确定。于是,目录就自动生成。如果标题有更改,点击“更新目录”,目录将随之更新。

2.怎样实现“参考文献自动排序”

第一,先将文章的“脚注”变成“尾注”,去掉作者前面的“国别”符号或“参见”等字。第二,把“尾注”的内容复制到“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中,再把“记事本”中的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第三,点击word视窗中的“表格”,再点击“排序”。于是,参考文献就会按照“拼音”的顺序自动排序。

成功地自动排序之后,再做两件事:

第一,按ctr+A,点击视窗中的“编号”。如果编号不整齐,可以借助视窗中的“格式刷”。第二,手工恢复作者前面的国别符号。第三,去掉重复的文献(同一份文献可能在脚注中不断重复出现,但尾注不能重复出现同一份文献)。

3.怎样怎样使自动生成的目录不占页码

第一步,光标移动到目录和正文之间,执行“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下一页”。第二步,在正文的第一页,用鼠标双击页码,调出“页眉和页脚”工具面板,点击其中的“设置页码格式”按钮。再在“页码格式”对话框内选择“页码编排—起始页码(A)”。选择1。最后点击确定,就可以实现目录和正文页码各自编排了。第三步,如果目录首页没有页码,可以采用“插入页码首页显示页码”。

4.怎样制作插图

第 一步,把鼠标移到某一段文字的段首,打开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插入图片。点图片,将图片缩小到适当的大小。第二步,点图片,再右键,打开“设置图片 格式”——版式——四周型。第三步,将鼠标移到图片正下方(最好空三行左右),打开插入——文本框——横排,避开“在此处建立图形”,直接用“十字”鼠标 加左键,在图片正下方拖出一个方框。第四步,在方框内写上文字。居中。第五步,点醒方框(点方框的周边),按住Ctr键,点图片,点右键——组合。第六步,点组合的图片,点右键,打开“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第七步,点醒方框(点方框的周边),打开“设置图片格式”——颜色——无颜色。

(三)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

除了有条理、有文采之外,文章(尤其是学术论文)还需要呈现出写作的规范,尤其需要保持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

199921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通知”(新出音(199917号)。此后,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年修订中充分吸收了《规范》中参考文献部分的有关条文,教育部颁发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则”(修订版)中则完全采用了《规范》的相关规定。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不少学者对《规范》提出了许多批评性意见。[3]

2006年初,《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规范化工作组总结了《规范》试行7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广大期刊编辑部的合理建议,参照近年来国际、国家有关标准的新发展,对《规范》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形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修订版本(CAJ-CD B/T 1-2006)。修订版对参考文献提出了详细的要求:[4][5]

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

会议论文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汇编

档案

古籍

参考工具

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G

B

O

K

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2.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志: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英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表上以“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条文献只与一个序号相对应;当文献题名等内容相同而仅页码不同时,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参照ISO 690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4.1 中文文献

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8]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9]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张加铨,关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37.

b.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起止页码.

[1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12]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13]闵周植. ‘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

c.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1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d.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

[15]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16]JT/T 623-2005,集装箱吊具[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5.

e.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1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f.档案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收藏单位(收藏编号):起止页码.

[18]叶委员剑英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B]中央档案馆.

[19]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报告:1958-12-11[B]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全宗252,目录1,卷宗57):6567.

g.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但有据可查的善本)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任选).

[20]沈括.梦溪笔谈[O].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21]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O].清纪昀撰181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22][]李复言.续幽怪录[O].明抄说集本.朱文钧藏.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i. 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2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24]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j.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DK”“MT”和“CD”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包括[DB/MT][CP/DK]);对于载体为“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以外,尚须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目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有出版年的文献可不选此项)、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建议在网址和相应的文献间建立起超链接。

[25]方舟子.学术评价有新招[N/OL].中国青年报,2006-01-11.2006-01-11[2006-03-02].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57/4017988.html.

[26]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http://www./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2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折变效应应用中的预置光栅方法:中国, 1580873[P/OL].(2005-02-16)[2006-04-28]. http://develop.lib./infoweb/entryview.jsp?rid=20337.

[28]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 [2005-01-18]. http://218.17.222.243/was40/detail?record=216&channelid=51954.

对网上文献的引用,在网上可以省略作者和题名等信息,但印刷在纸张载体上应作完整著录。

4.2 外文文献

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示例相同;为了计算机检索方便,建议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期刊的刊名等可用全称或按ISO 4规定的缩写格式。为了减少外文刊名引用不规范所造成的引文统计及链接误差,建议以(SXXXX-XXXX)格式在刊名后加ISSN号。例:

   [29]JONES R M.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McGraw Hill Book Company,1975.

[30]Marcel Merle.Sociologi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M]. 4th ed. Paris: Dalloz,1988.

[31]CHERNIK B E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ervices for Library Technicians[M]. Littleton,Colo.:Libraries  Unlimited,Inc,1982.

[32]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Name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M]. 3rd ed.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77

[33]Klaus Hildbrand.Das Drite Reich[M].Müchen:Bund-Verlag GmbH,1979.

[34]Григорян С В.Рудничная Геохимия[M].Москва: Недра,1992.

[35]ROSENTHALL E M.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

[36]GANZHA V G,MAYR E W,VOROZHTSOV E V.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CASC 2000: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amarkand, October 59,2000[C].Berlin:Springer,2000.

[37]GUO Ai-bing.Auto Show Revs up Customers' Desire[N].China Daily,2002-06-07(1).

[38]村山敏博木質材料の耐燃処理[J].木材工業,1960,5(10):439441.

[39]GREEN D H,WALLACE M E.Mantle Metasomatism by Ephemeral Carbonate Melts[J].Nature(S0028-0836),1988336:459462.

[40]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1965.



[1]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杜威式的小结。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每章都有“提要”。

[2] 此处借鉴了毕恒达的观点。参见毕恒达.教师为什么没告诉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6-27.

[3] 参见任东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注释规范——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批评》,《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9期;周祥森:《再论参考文献著录方式问题——兼与〈历史研究〉编辑部和任东来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9期。这两篇文章均收入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392页、第393-398页。

[4]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本)(2007-5-3[2007-5-15],载“中国教师成长网”:http://teacher./theo/development/200705/1574.html.

[5] 详细文本可在“爱问”中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