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语

 让人生五光十色 2011-11-15

                    心语

   心语者,发自内心的话也。每个人的头脑里往往产生许多想法。这些想法,即思想意识在一定的场合会以不同的方式表露出来。有的只能对亲人说,有的只限于对同事讲,有的还只能向知心朋友倾诉。这就意味着这些心中的话,有一定的宣泄范围,甚至可以说是“隐私”。经历了许多岁月和不少“顺”与“不顺”的事件,我又突发奇想,不把这些心语写下来,到老糊涂了,连自己都回忆不起来了,实在是一大憾事。因此,记录下来,供自己或友人啖笑。

                   (一)好高骛远

   那是我十二岁时的事。家父过世,母亲为了养活我们五姊妹,到省城去当保姆,由独身吃常素的四姨照看我们。一家人就靠母亲打工和四姨织布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那时我已跳级读了初中一年级,由于生活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也试着赚钱帮补家里。于是到离县城十里路的牛场去买桃子到城里卖,可累了一天,桃子没卖完,连本钱都保不住,只好作罢,安心读书。又有一次,表哥约我去离城三十多里的轿子山煤洞挑煤,因为城里煤炭太贵。天不见亮就起身,傍晚才回到家,累得死去活来。我最小的弟弟了严重肺炎因无钱住院治疗而早逝。这三次遭遇,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工作,让亲人们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初中毕业时,班主任了解我家经济困难,推荐我去乡下教书。我心里十分矛盾,如果去代课,每月的工资虽能帮补一下家里,但一大家人的生活还是极困难啊,如果有个较好的工作,工资会高些,这必须得有较高的文化才行。于是我拒绝了班主任的好意,继续考入高中,争取读大学。这些心中的考虑,我一直装在心里,没对任何人说过。因为怕别人误解自己好高骛远,不体贴千辛万苦哺育我们的老人。

                  (二)财迷!?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在新社会,提倡自食其力,劳动致富。谁不爱钱?但应当取之有道。可是,有的人,主要是相熟的人(有的是同事,有的是同学,有的是“朋友”),他们会对你拥有一笔不太多的钱财嗤之以鼻,甚至说起了风凉话:“财迷”。对这些讥笑和讽刺,我有时只好苦笑。记得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我上了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由于教师流动,当时地质队子弟学校缺高中语老师,希望我给他们代一个班的语文课。那时我年轻,小有名气,推辞不过,答应下来,也得到学校的同意。因为他们给的报酬比普通中学高,于是就有人说,“某某不要命了,为了那几个钱!”我心中虽然不快,但闷在心里,不想解释。

九十年代初,我在学校主持教导工作,这时,三个孩子读的读中学,读的读大学,学杂费要好大一笔,且每月都要给母亲寄钱,经济上有点吃紧。所以除了一个班的工作量外,我还上了一个扩员的理科补习班的课。每月有两三百元的超时费,这也算不小的“外快”。这时,又有人说:“你看,当上教导主任就有权多捞油水了。”我也只好一笑了之。

退休后,觉得一下了闲下来,极不习惯。有一位老校长出资约我一道创办一所民办中学,说为地方教育贡献余力。我想,现在闲下来,实在无聊,也就应答下来。经过五六年的努力,一所一千多学生的全日制民办中学欣欣向荣,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可这办学的几年中,时时听到的是“某某真是个财迷,两口子都拿退休工资,三个孩子都有工作,还要拼老命去挣钱,真是不可理喻!”我能怎样辩解呢?只好默不作声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感慨人各有志啊。

               (三)“色”迷!?

我的故乡是距美丽壮阔的黄果树大瀑布,著名的龙宫不远的小县城,那里的青山绿水十分美丽,几乎可以和桂林山水媲美。从小受自然风光的沐浴,陶冶,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十分亲近,无限爱慕。对五光十色,斑驳陆离的世界,很好奇。对勃勃生机,春意盎然的万物情有独钟。可以说这是一种极自然而正常的心态。可人世间竟有些道貌岸然者对这种“亲近、爱好,斥之为“色迷”。

八九十年代,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到过广西桂林,辽宁大连,欣赏到祖国南北风格炯然不同的美丽自然风光,后畅游三峡,攀登贵州梵净山,看到许多绮丽风光,甚至看到佛光,可以说眼福不浅。可万分遗憾的是没能用相机记录下来。后来终于买了相机,从黑白到彩色,从机械到数码。只要见到自认为美的花草树木,雄伟建筑,自然风光,各色男女老少人物,都要设法拍摄下来,输入电脑,时时欣赏,心情格外舒畅。特别是彩色照片,不最美的管是自己拍的,还是别人拍的,常常为其鲜美灵动的画面而感动。从而增强了对生命,对宇宙,对大自然的热爱,崇敬之情。

有一段时间,看到各种人物摄影,包括人体艺术,我完全被“人”这个生灵的完美无憾震惊了。人啊,不管是男人女人,真是上苍的杰作,它是那样灵动,那样充满生机,用最美最美的词语来形容都不为过。譬如雄壮,洒脱,飘逸,秀丽,刚强,柔美,神圣,聪慧等等,但我都认为不能尽述其妙。在襟怀坦荡的人们的心境中,会涌起激越崇敬,顶礼膜拜之情,会用心灵去赞美它,亲近它,呵护它。作为异性来说,不可讳言,一定会成为心灵崇拜和追寻的目标。即使不会成为现实,也是一种精神品茗啊。可对于受传统教育极深的人不管内心怎样矛盾,也要冲口发出这是“色”,是你的思想意识有问题。面对如此责难,我也只好无语了。我想,不知要多久才能转变人们的陈旧观念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