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决定教师的精神高度 【特别推荐】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1-11-16
)——————————

 

 

 

 

   李镇西:读出来的真性情

中国教育报                           

李镇西:读出来的真性情
李镇西和学生在一起。
李镇西:读出来的真性情
李镇西当年读书的情景。
李镇西:读出来的真性情
和学生摔跤,被学生压在身下。

□阅读,让他从一名文学青年走上三尺讲台,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师。

□阅读,让他少了圆滑与世故,多了师者的激情与纯粹,以及对教育的无限热爱。

□他说,30年来,他能始终保持教师的本色,讲台上引领学生,讲台下影响同行,贵在阅读。

■本报记者张贵勇

聚焦名师

李镇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

阅读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打发时间、获取新知、充实心灵……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的切身体会是,阅读除了上述作用之外,还改变人的命运——阅读,让他这个在农场下乡的知识青年考上大学,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并从中获得了持续不断的幸福和快乐。

阅读又是为了什么?有人为了修身养性,有人只为获取信息,有人意在专业成长。在李镇西那里,阅读是为了认清自己,懂得所从事的职业,更是以清醒的姿态活着,思考着。

透过李镇西的读书经历,阅读所蕴含的力量——改变甚或塑造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清晰。

“阅读,影响了我的人生走向”

李镇西喜欢看报读文章,这是他多年的习惯。没想到的是,平日里的阅读素材竟成为高考作文题,他因此成为下乡的农场里唯一考上大学的人。

阅读,的确改变了李镇西的命运。

1977年10月的一天,李镇西和往常一样在街上看报栏里的报纸,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当读到《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的报道,他曾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读后感。2个月后,高考正式恢复。尽管没有时间进行认真的准备,但李镇西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上了考场。巧合的是,那天高考作文题目就是读《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有感。

那一年,他成为整个农场唯一考上大学的人。

李镇西坦言,他在阅读上深受自己的岳父、四川乐山一中退休语文教师万鲁君的影响。从岳父的身上,他越来越发现,如今的语文教师无论在学术功底、为人境界还是现代意识上,都与他们那一代人有差距,而自勉途径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于是,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一本书来看。

李镇西的阅读属于那种见缝插针式的。女儿曾说,一看爸爸到处找书,急得团团转,就知道他要上厕所了。

平时,李镇西不喜欢逛商店,却爱往书店里钻。受他的影响,一家三口出门,女儿渐渐也不跟妈妈去购物了,而是跟爸爸一起去书店淘书。即使工作很繁忙,他也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每天无论如何都要抽出时间阅读。外出开会,他习惯带一本书打发时间。一次去张家口宣化讲课,电脑坏了,临走时他只带了优盘,还带了《“教育学视界”辨析》、《爱因斯坦传》。往返飞机和路上的4个多小时,两本书读完了,“当时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人文书籍、教育报刊、杂志和教育经典,李镇西也爱读中学生的书,包括写中学生和中学生写的书,比如韩寒的《三重门》、《1988,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只为从另一个渠道了解当下的学生都在想什么。他的语文教学也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给学生读小说,如《爱的教育》、《悲惨世界》、《在困难的日子里》、《凤凰琴》,这对历届学生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

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

“身为教师,我建议多去读读那些教育家的书籍,读懂、读透他们的教育思想。某种程度上,阅读与其说是一种学习,不如说是一种追随。”

李镇西和很多名师一样,能与学生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他与学生在一起拍的照片,总能看到灿烂和无拘无束的笑容,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师生情。而这种令人嫉妒的师生关系,与李镇西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研读不无关系。

从李镇西的办公室到家里的书房,到处都摆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李镇西说,回想年轻的时候,他不是因为理论而是因为情感被苏霍姆林斯基所征服,并追随他走上了三尺讲台。他曾在三峡旅游的轮船上进入《帕夫雷什中学》;曾坐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边守候病中的妻子,一边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进行《关于人的思考》;曾因阅读了《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坚定了一辈子做教师的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李镇西说,“从他那里,我汲取最多的还是他对孩子的爱!我知道,爱心这个说法已经很老套了,但我还是要说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教育上缺乏的依然是这个。每次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第一反应便是他那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那浓浓的人情味”。因为被教育家感动,不知不觉地,他也将这种情感带到教育教学中。

1998年11月,李镇西应邀去北京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他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讲述了他对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及其教育思想的实践。那天,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被他的发言所感动,当场给他写了几段话:“听了您刚才充满激情和爱心的发言,我很感动。您是一位真正的教师!您把热情传播给您的事业,您把爱心传播给了学生……”

而今,有人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他的教育理论已经过时。李镇西却不这么看,“在苏联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始终高举着人道主义教育的大旗,在所生活的年代甚至被当局视为异己,视为危险分子,还差点被开除党籍。他身临逆境,被口诛笔伐,以致心力交瘁而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坚持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孩子的热爱。这一点在今天来看仍然难能可贵”。

而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始终坚持全部身心地爱学生,也许正是李镇西可爱的地方。

红色阅读奠定人生底色

“那些诸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等已经融入我血液的句子,当年是那样令我激动!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文字比这些诗句更能让我热血燃烧!”

熟悉李镇西的人,都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坚定、勇往直前的浪漫气质。这种浪漫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他慷慨激昂、激情四射,在课堂下与学生打成一片、亲密无间,也体现在纵横捭阖、天马行空的文字里。

而追溯浪漫气质的来源,不得不回到他青少年时期一门心思读红色经典的经历。实际上,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红色经典曾一度是“禁书”,要偷偷摸摸地进行“地下阅读”。

“也许跟我的成长时代有关,我的启蒙读物大多是红色经典。”关于个性与阅读的关系,李镇西承认两者之间具有联系。他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家里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书,也经常给他讲一些《红岩》、《烈火金刚》等故事。这些红色经典“可能渐渐在我的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如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等品质,则融入了我的血液,并化作一生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教育视为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

李镇西记得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高玉宝》,繁体字印刷、竖排的,那时大约在小学三年级。他看得很慢很慢,而且很投入。读到动情处,一直流泪的他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高玉宝苦难的童年,让他觉得生活在毛泽东时代是多么的幸福。《红岩》是从邻居家借的,没有封面,开头几页也没有了。但他读得惊心动魄。红岩志士们所代表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永远让他肃然起敬。《欧阳海之歌》也曾让李镇西深深入迷,因为这部小说,欧阳海在他心目中的形象远远比雷锋高大。

毛泽东的诗歌也深深影响了李镇西,而这一度让他以为诗歌本来就应该是这种气势和写法。“我生长的年代,读的唯一的诗歌就是《毛泽东诗词》。那些诸如'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等已经融入我血液的句子,当年是那样令我激动!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文字比毛主席的诗句更能让我热血燃烧!”

大学毕业前夕,李镇西偶然读了王蒙的《青春万岁》,那是一种极其激动人心的阅读体验。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他,特别是郑波、杨嫱云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小说扉页的诗序他至今能倒背如流。他甚至想,将来自己带的班级也能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正是这本对他影响至深的红色经典,让他感慨良多:“我不止一次地庆幸自己是一位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我更庆幸自己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于是,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著作里,李镇西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流淌的真性情——教育界乃至当今社会最为或缺的真性情。

记者手记

外出郊游时,和学生学狗叫,比谁叫的声音大;在草地上与学生摔跤,跌爬滚打在一起;在没膝深的大雪里,被学生“活埋”……对于李镇西,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为何与学生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在梳理李镇西的阅读经历时,我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青少年时期的红色阅读。正如他本人所言,红色著作给他带来的是一种永不懈怠的激情,一种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情感,在他喜欢的学生身上,他会倾注所有的热情。而且,他在教育之路上始终有一个坐标——苏霍姆林斯基。

采访李镇西期间,正赶上他要作一场教育报告。见到宣传展板写的是“教育学博士,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他觉得不妥,后来改成“喜爱孩子并深受孩子喜爱的老师,富有理想与激情的教育实践者”。此举让我看到李镇西身上蕴含的一种真,让我感到他作为教师的可爱之处。而这种真性情似乎也能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出最好的注脚。或许,只有去除了浮在教育表面的种种乱象,教育才能实现“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阅读决定教师的精神高度

■本报记者 张贵勇

                               真正的教育是朴实无华的

记者:你提倡教育要追求一种真,不弄虚作假,这是否与你的阅读体验有关?

李镇西:坦率地说,关系不大,至少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民都知道做人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这是起码的道理,哪里需要专门从书本去获得呢?当然,随着阅读面的扩大,特别是在有了教育实践之后,再阅读一些真正的教育名著,我就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教育总是朴实无华的,是不需要刻意包装和打造的。

最近,我在微博中写道:“教育没有那么多的花样,没有那么多的特色。特色不是包装或打造出来的,而是需要实践和时间自然而然形成。现在为特色而特色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此为浮躁。我们不必刻意去打造什么特色。教育哪有那么多花样和口号?面对每一个孩子,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带班,认认真真地帮助老师成长。这就是教育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想法,就是我读陶行知的著作,对比当今教育所产生的想法。

读出自己也要读出问题

记者: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怎样才能读懂、读透类似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大教育家?

李镇西:在语文课上,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怎么才叫读懂了呢?就是8个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文章当中读到引起自己共鸣的一段话、一个词、某个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共鸣”。这需要联想,通过课文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所谓“读出问题”,就是要一边读一边发现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就是推敲、研究乃至质疑。通俗地说,就是要提出问题,不懂的问题提得越多,说明你读得越深入。

我读类似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育家的著作也是如此。每次读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把自己摆进去,想到自己的学生、班级和课堂。所以,我经常热泪盈眶,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因此,我甚至觉得,有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历再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可能更好一些,因为更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说“读出自己”是共鸣,那么“读出问题”便是思考。尽管感动,也不能迷信,不能因崇拜而停止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琢磨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个说法今天还有没有针对性?这个观点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吗?今天看来这些思想有没有局限性?某一原则或者方法可否用于我的实践?其他教育家有没有相似的论述或不同的观点?如果读一本书,既没有共鸣,也没有思考,不能算读懂了。

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

记者:你认为当前教师阅读最缺少的是哪一部分?如何让阅读促进专业成长?

李镇西:在一次国培班培训时,我曾经在参培老师中就日常阅读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老师平常读得最多的,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知识类读物,包括教辅教参类读物。而对教育经典和人文书籍则读得不多。对此,我深感忧虑。

当然,作为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一点错都没有,而且是必须读的。问题是,如果老师只读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书,不但其知识面越来越窄,其视野也会越来越窄,其知识分子的精神含量会越来越稀薄。我认为,除了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书,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教师,至少还应该读两类书:教育经典和人文著作。

有些老师总认为,教育经典“难以读懂”且“已经过时”,这是误解。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教育经典也没有过时,否则就不叫经典。应该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除了教育著作,我还提倡教师应该读一些非教育类的书。教师是知识分子,要多读教育以外的书。我曾经对学校里的年轻教师说,要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只有这样,教师的精神才会更加饱满,课堂才会更有活力。

 

 

 

 

 

 

 

 

 

 

、 blo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