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腧穴的功能和作用

 guo229 2011-11-17

腧穴的功能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流注过程中,气血会聚出入转输分流的部位,因此它的功能就与经络系统的功能分不开。既然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那么它则有沟通内外,调气血和阴阳,祛病疗疾,防患于未然的功能。

一、调气血和阴阳
    腧穴居于体表,是体内外相通的重要部位。经络系统的皮部也分布于体表,它有运行、渗灌气血的作用。无论十四经上的腧穴,还是位于其他部位的奇穴,都是气血汇聚、转输的地方,全具有调节气血的功能。《素问·调经论》说:“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于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是说阴经和阳经上都有腧穴,阳经的气血输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输注于阳经,并互相调和气血的部位。因此,阴阳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腧穴。阴阳经脉气血的平衡,起协调作用的是腧穴。所以,在治疗中腧穴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二、祛病疗疾,防患于未然
    居体表的腧穴是人体的门户,当大自然的气候条件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时,机体就会生病。通过体表使人生病的因素中医称之为“邪气”,医生可以在体表的腧穴施用针灸的方法,达到祛病疗疾的目的。腧穴除了能治疗疾病外还能健体强身,如在人体的一些腧穴如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用针灸的方法施用补法或用灸法,有防患于未然的功能。

腧穴的作用

 一、近部治疗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例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诸穴,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均能治疗胃病等等。

二、远部治疗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基本的主治作用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部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三、特殊治疗作用
    针刺某些腧穴从临床证明,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穴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使之恢复正常。腧穴的治疗作用还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大椎可退热,至阴可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作用。
    十四经穴的治疗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经的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而又有其共同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