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董卿难嫁之谜 两段情史曝光(组图)

 Enjoy Life 简单生活 2011-11-17

  从书本中找到自信

  直到今天,董卿仍然感激阅读给她带来的成长快乐。生活越来越忙碌,董卿也依然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高考前,班主任老师建议她考上海戏剧学院,董卿早已对故乡心驰神往,可父亲历来反对女孩子在台上装模作样,最后,只好折衷,一家人选择了“电视艺术专业”这个听起来似乎还算规矩的学科。

  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董卿才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那时,班里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她们的形体表演也都很出色,很多人此前就已学过多年的舞蹈,我记得第一次上形体课时,老师让我们学做芭蕾的基本动作,大家都做得很熟练也很优美,只有我跟不上节拍,差不多有半年时间,我始终找不到感觉,最难过的还是每个周末,看到周围漂亮的女同学都有男生追求,我一个人在寝室里看书的同时也默默在心里煎熬着。”董卿说,刚上大学那会儿她一直被自卑困扰着,生活里一度找不到特别鲜亮的颜色,在那段难捱的岁月里,是书籍给了她力量。“我记得《人生》那篇小说里,作者莫泊桑说过挺朴素的一句话,生活永远不可能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糕,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糟糕的时候,都一定要坚强,的确是这样,人面对坚强和脆弱的能力远远超乎自己的想像。”

  “我跟我自己有过一次对话,对话的结论就是,我不应该牺牲我阅读的时间去练习台词、形体,相反,我应该使我的书本知识更扎实。我有博闻强记的特长,要比阅读能力,班里同学中我应该看书算最多的,每次文化课考试,我也总是名列前茅。我经常这样说服自己,我的班主任老师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从这方面树立我的自信心。”

  善于取长补短的董卿有了自信后,不仅能做到各门功课齐头并进,甚至她的表演也吸引了表演系的老师。“差不多大学二年级,我一下子就开窍了,先前的我就像被厚厚的茧束裹着,忽然间就破茧而出,我的形体和台词训练慢慢渐入佳境,也开始获奖学金了,当时表演系的老师还有意让我转系,可我当时粗浅地明白‘宁为鸡首勿为牛后’的道理,我知道,我在需要靠形体表达内心的表演系,一定不会成为最出色的学生,我的强项还是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能力。有时遇到情绪变化时,看看书,看看杂志,人马上会变得安静下来,《三联生活周刊》我定了都快十年了,《书屋》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杂志。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