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陋室铭》知识点

 师悦 2011-11-17

《陋室铭》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作者是代的刘禹锡,字梦得。本文体裁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 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文中表现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从反面写出陋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⑦用类比赞美“陋室”,并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⑨《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四、问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言外之意?

答:①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②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4.作者在本文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答: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又画龙点睛,强调了陋室不陋的主题。

5.文章是在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

答:此句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 答:无丝竹之乱耳。

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 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的二字用得生动传神,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两个字采用了拟人人的写法,化静为动,将静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环境的喜爱之情。

9、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例岩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高雅脱俗之人。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兴,运用类比引出后文陋室,同时暗示“陋室不陋”。

7、作者在文中以仙人蛟龙自况,更以孔子、诸葛亮、子云等古代名贤自比,这种毫不自谦的思想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自以为是、不可一世?

答:不会的。作者的这种自比,并非狂妄自大,实是自勉自励,是要求自己交往纯正,志趣高雅,品质高洁,要以古代名贤为榜样,去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立身处世就要有这种自知自勉的精神。

《爱莲说》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北代哲学家周敦颐,本文体裁是,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花高洁质朴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四:问答题:

1、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2.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委婉批判。

3、本文的对比和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

4.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象征君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纯洁,虽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

②濯清涟而不妖——质朴,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豁达大度,正直,特立独行。

④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⑤亭亭净植——志洁行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清高,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5.从哪几方面描写莲花?

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

6.“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言外之意?

答: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鄙视和委婉批判。。

7、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8文中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有什么作用?

开头作者从所有花写起,总领一句,由面到点,自然过渡到写花。

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为什么单单用牡丹、菊花作为莲的衬托?

用菊花牡丹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用菊花从正面衬托出莲这样的君子不消极避世而要出污泥而不染,用牡丹从反面衬托出莲这样的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0“陶渊明独爱莲”、“予独爱菊”中的两个“独”字分别表现了什么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予独爱菊”“独”字又相对地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1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转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2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的?

A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B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芳香

C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13作者写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写牡丹?

写莲来表明自己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起反衬作用,表明自己对追逐名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14你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含义?

之意是说世上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批判。

1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慨自己的知音甚少;(2)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16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17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形象的?

1)用菊花正面衬托,牡丹反面衬托连,用衬托手法突出莲的形象;(2)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直接描写莲的形象;(3)以议论的方式直接赞美莲花。

18文中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1)记叙、议论、抒情、描写。(2)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莲花的形象;议论在于赞赏;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

19写出下列句子的比喻意义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是并不孤高自许。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尊重,不敢轻侮。

20作者在第一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妙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高尚情操。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气节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  表达作者不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开放创新题

1“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谁?你赞同他的人生态度还是赞同周敦颐的人生态度?简述理由。

陶渊明。

1)赞同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像是人那样追逐名利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直面世间污浊,却不逃避现实,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2)赞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他愤世嫉俗,不受官场黑暗的腐蚀,辞官归隐,过着恬淡安静的日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间,让大自然的灵性净化自己的心灵。他热爱自然,在淳朴的自然之中寻求思想上的慰藉,在文章中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简述理由。

1)同意周敦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气节。只要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外界的不良因素就不会阻挠其发展。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2)同意孟子:人通常都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改变。 与一种人接触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被同化成为其一样言行、品格的人;与一种社会接触久了,就会变成符合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和规律的人。正如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的事物会在一起,即使一开始有差别,最后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4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

赞同周敦颐的做法。“隐逸”只能自洁其身,不利于整个社会,而大胆面对,并与之抗争,更难能可贵,有利于净化整个社会,与人于己都有利。

5《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把莲花式的高洁品质作为为人处世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围绕“无论何时都应抵制不良环境对人的影响,要保持高尚的人格,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谈即可。

6鲁迅有诗云:“扫除腻粉称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在你学过的古诗中,找出描写此种花的诗句,写下来。

莲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