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纪实

 难得再糊涂 2011-11-17

住有所居 共享成果

——我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纪实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让群众住有所居的战略决策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把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当作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和重点工作,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

改动一字惠及万家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云南曾经历“一字之变”。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按国家相关文件的表述,这一名称原为“城市保障性住房”,但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云南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三分之一左右在林业、农垦和国有工矿企业。于是,将“城市保障性住房”改为“城镇保障性住房”。这一字之变,扩大了住房保障范围,让12.5万户在边陲小镇、深山林(矿)区的低收入住房困难职工,走出被遗忘的角落,沐浴国家保障制度的温暖阳光。

目前,全国对低收入住房困难保障对象的认定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云南省经过多次调研,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确定为城镇人均月收入低于980元、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困难家庭。“这一低收入家庭进入住房保障的这个起点,放在全国也较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云南是一个集民族、边疆、贫困、山区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省份,但却是全国率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省份之一。早在2003年,云南省就实施了扶贫安居工程,惠及了全省各地的贫困农民;2005年,在财政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云南省仍安排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了规模为10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2007年,又全面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进一步保障了各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相继展开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异地扶贫搬迁、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移民搬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到2008年,云南省的廉租房建设规模扩大到80万平方米,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2009年,云南省廉租房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到550万平方米,惠民政策扩大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低收入教师住房困难家庭。

截至2010年底,云南共投入各类资金522亿元,完成各类农村危旧房改造215万户。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农民建房的热情高涨,投资额由2002年的28亿元增至2010年的212亿元。2011年,云南省将开展30万户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打造一流民心工程

2010年6月25日,42岁的彝族残疾兄弟李忠波终于不再为房子夏天下雨屋漏、冬天寒风倒灌而忧心。这位曾经在2002年省残运会上获得过男子75公斤级卧式举重冠军的少数民族同胞,以前只能与妻子、女儿挤在一间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自己搭建的20多平方米大的石棉瓦简易房中,三口人720元的低保金收入是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随着临沧市“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大力推进,李忠波一家于去年搬进了位于临翔区黄果园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点的新居。这是个两室一厅一卫、50平方米的新房,每月的租金仅100元。政府还为他们配置了橱柜、节能灯,墙面已完成基本粉刷,只需带着基本的日常家具便可入住。李忠波成为云南省2009年至2011年完成的150万户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受益者之一。

昆明市子君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其规模目前在国内屈指可数。置身于子君村,一栋栋10多层高的灰白色楼房伫立在昆明南市区重点开发区域的601亩建设用地上,总户数13633户,总建筑面积958400平方米。这个功能比较齐全的保障性住房工程,涵盖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政府回购农民工租赁住房和部队随军家属安居住房。一组数据很能说明该项目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容积率2.97、建筑密度29.96%、绿地率40.5%,项目配套建设有36个班级小学、24个班级幼儿园和相应的商业网点,周边还有广福路、东城区主干道、昆洛路通过,有多路公交车到达。“这些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部分商品房项目的建设标准。在现代新昆明的规划中,这个项目并不偏远。它的邻居除了漂亮的新亚洲体育城社区,甚至还包括了不少省、市级机关。它还毗邻新螺蛳湾商贸城,给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带来更多机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的话里充满自豪。

与昆明市子君村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样,云南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截至2011年7月底,昆明市、迪庆州、普洱市、红河州、德宏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率均超过70%。

     “建设廉租住房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也是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相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彰显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说。
         

创新工程建设模式

为建设好保障性住房这一民生工程,云南省注重完善政策,大胆创新尝试,探索出很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举措。

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政企共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政府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企业则是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人,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资金筹措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2011年4月6日,云南省出台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集力度,要求各地将土地出让总收入的5%、房地产开发税收收入的10%、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全部拨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专户,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云南省省级财政对廉租住房和公租房按照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这是云南省在国内首创的政策措施,值得在国内推广。”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曾这样评价。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累计完成城镇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共31.2万套,农村累计改造危旧房215万户。2011年1月至7月,全省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平均开工率达到62.62%,完成投资109.01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57.95%,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总体布局已全面展开。

2011年8月16日,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明确提出,全省所有2011年度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必须在9月30日前全部开工建设,并在年底前完成60%以上投资额的年度目标任务。到2011年7月底,云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49.07亿元,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11.34亿元。“包括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在内的各级财政投入的资金,可以用于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也可以用于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云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罗应光透露,目前我省与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建行云南省分行等商业银行签订了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金额约500亿元。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50万套(户),解决约800万城乡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其中,城镇保障性住房150万套(户),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万户。

在云南省政协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调研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调研组走访保障性住房户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户的主人都含着眼泪向调研组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

党的生活记者 王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