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国衡伤科经验选萃

 lc1231 2011-11-17

李国衡伤科经验选萃  

2011-07-07 09:29:00|  分类: 伤科医案 |  标签: |字号 订阅

     李国衡(1924年~),男,江苏扬州人。1938年受业于沪上伤科名医魏指薪,以后随师开业。1949年与业师由师徒关系而成为翁婿关系。40年代起,当时的翁婿伤科诊所就得到广大病员所信赖。1956年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任中医教研组副主任,以后调任瑞金医院伤科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顾问。1990年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3年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1958年曾被评为上海市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  
     著有《伤科常见疾病治疗法》、《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主编《中国骨伤科学·整骨手法学》、《中医治疗疑难杂病秘要》伤骨科部分,参加编写《中医骨伤科学》等著作六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李教授是魏氏伤科学术流派的继承者,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深得魏氏学术真谛并有所发展。他认为各种损伤可以归纳为内伤与外伤两大类。内伤以脏腑、气血为主,应用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取得资料后再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归纳,确定损伤部位和病理性质。外伤以筋骨皮肉脉为主,临床检查突出“望、比、摸”三法。望:观察局部肿胀、畸形、肤色、姿态、破损等程度;比:患侧与健侧作对比,存在何种异常;摸:双手对患处仔细揣摸。魏氏伤科非常重视“摸诊”,素有“轻摸皮,重摸骨,不轻不重摸肌筋”,“能摸触其外,测知其内”的见解。根据部位不同,要求摸诊时轻重恰当,先后有序,分清损伤类别及主次痛点。李教授强调脏腑气血损伤可反映到体表,肢体外伤也可影响脏腑气血,因此,他认为内伤与外伤均须运用传统四诊结合“望、比、摸”检查,才能作出较全面的诊断。
  
     李教授认为,年龄有大小,损伤有轻重,在用药上应有所侧重,更不能滥施药物。损伤后全身症状反映不明显者,则应着重外治;单纯内伤则应着重内治;外伤与内伤并存,局部与全身症状表现明显者,则应内外兼治。他用内服药大多是头、二汁内服,药渣捣烂后蒸敷或煎水外洗。用于外伤如此,有些内伤亦用此法;不仅宿伤,而且新伤在损伤后1天即考虑热敷。内服与外敷并用,可迅速改善全身与局部气血循环,祛瘀生新,促使损伤组织尽早修复。
  
     跌打损伤,人体组织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如骨折移位、关节脱位及半脱位、骨错缝、筋出槽,或内伤气滞血凝等,在治疗上须依赖手法正骨理筋,理气活血,以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魏氏伤科擅长手法,李教授更吸取各家之长,尤善于用手法治疗。他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与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基本手法有单式、复式的不同,临床应用有常法与变法的区别特别强调辨证施“法”,针对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阶段表现,采用不同手法加减。
  
     在临床治疗上李教授还重视应用导引疗法。魏氏伤科导引方法主要为躯体运动,既有全身动作,又有局部动作,用于各类损伤的全过程中,但又不干扰损伤的正常修复条件。它与手法,一种是被动肢体运动,一种是自动肢体运动,两者相辅相成,可提高临床疗效。
  
     李教授专长骨伤科,对骨折的治疗积累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如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首先予以手法复位,助手将患肢外展20~30度,紧握足踝向后拔伸牵引,并在患侧股骨大粗隆外侧垫棉垫,术者运用手掌叩击该部。在纵向牵引的侧向叩击震荡作用下,可促使断端的复位。复位后下肢予以沙袋固定及药物内服外用。李教授强调骨折手法复位的重要性,它可为骨折愈合及后期功能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治疗髋关节脱位,李教授采用无麻醉手法复位。患肢屈髋屈膝上提,当股骨头移向髋臼时,根据脱位方向,或外展,或内收,并由助手直接推拉股骨头使之复位。曾治8例新鲜脱位复位后卧床休息,外敷活血消肿药,沙袋固定二周后下地行走,六周后恢复工作。经后期随访,上法治疗无一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与创伤性关节炎。改变了以往需在麻醉下复位,石膏固定三个月的常规治疗方法。
  
     李教授对治疗损伤引起四肢关节血肿主张一次手法挤散血肿,迅速解除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如膝关节髌上区滑囊血肿的治疗,一手拇、食二指紧紧按住股骨内、外侧髁,掌心按住肿胀处;另一手紧握患侧足跟,先使膝关节过伸,将血肿向下挤压,而后再使膝关节屈曲。在过伸或屈曲时可听到“卜落”血肿挤散的声音,标志手法成功。手法作用主要使血肿关节内压力产生骤然变化,血肿可从应力最集中点处向低压区域扩散,由此可解除关节内由于积血张力增高所造成的对关节囊神经末梢的刺激而产生的剧烈疼痛和关节活动限制。李教授等曾对肘后血肿进行造影及解剖学模拟手法治疗研究,并对22例肘后血肿进行手法前后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结果治疗前42±200,治疗后11±200,(P<0.001),两者有显著差别。
  
     在长期临床中,李教授对魏氏伤科继往开来,研制定多种损伤有效方药,现举数方分列如下。
  
     一、续骨活血汤
  
     组成:川断9g,骨碎补9g,自然铜9g,落得打9g,生地12g,当归尾9g,地鳖虫4.5g,乳没药各6g。
  
     主治:骨断、骨碎、肿胀疼痛。
  
     按:骨折治疗重在活血祛瘀,止痛长骨。方中归尾取《本草正义》所云意“归尾主通,逐瘀自验”。地鳖虫破血逐瘀力强,咸寒,有小毒,用量不宜过重。若痛甚加延胡索9g,参三七3g;不寐者加朱茯神12g,枣仁9g;便秘者加大黄4.5g。
  
     二、理气活血止痛汤
  
     组成:桔络6g,枳壳4.5g,佛手片4.5g,鲜生地12g,白芍9g,炙枇杷(包)9g,生甘草3g,乳没药各6g,参三七3g,当归尾9g,地鳖虫3g,香谷芽9g。
  
     主治:胸肋内伤,气滞血凝疼痛,呼吸不畅。
  
     按:气机不畅,血瘀凝滞为本病关键,故李教授多用理气要药桔络配合活血止痛药物应用,桔络为桔瓤之筋膜,性味苦平,善于顺气通络。佐以枳壳、佛手片以宽胸气止痛。若胸闷气急者加旋覆花(包)9g,开心果9g;痛甚加延胡索9g,降香片1.8g。
  
     三、蒸敷方
  
     组成:全当归30g,川桂枝30g,川红花30g,扦扦活30g,五加皮60g,路路通30g,虎杖根60g,络石藤60g,川羌活30g。
  
     主治:腰背劳损,风寒湿痹证,髋部慢性损伤。
  
 按:躯干部肌肉肥厚,慢性劳损、痹证作痛,外用洗方一则使用不便,二则药力不易深达病所发挥作用。故李教授采用蒸敷剂。将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药袋隔水蒸热敷患处。本方一般夏季不宜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