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情系故乡 2011-11-17

【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站在新外滩真可谓心旷神怡,就是这天文台我已经看了六十多年了!还有远处的海关大楼、原汇丰银行;更多更多的万国建筑,对上海人来说永远有深深的不了情。

新外滩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大家都知道,1993年外滩重建,“天文台”向东(江边)整体移动了20,要不然现在在马路中央,这样总算保留了19073月时改建的;1927年扩建(扩建后带群房、平台,高48.8米)的上海天文台原样。其实它不叫天文台,这只是上海人叫惯了,贴切的叫法是上海天文台信号塔

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天文台信号塔,而是远处有大钟的上海海关,说来你还不信,老上海的上海海关(北关)曾经是外滩制高点;而且变过四次脸。

新外滩的上海海关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在这张图里好像也是上海海关最高,这是透视关系,因为谁都知道;在外滩现在的高度它绝对轮不到第一,但是它曾经是第一。换一个角度来看;论历史,不管现在还是过去,它绝对是第一的,这就是它的奥妙所在,看我慢慢道来!

我们先来看看外滩的变化,当然这是几百年以前的事;

写了六十二集的老上海,大多是老城厢,老城厢越来越红火,上面四集我们看到了十六铺岸边沙船云集的景象,这当然少不了开一个海关,好收税啊!这就是第一个上海海关,叫“江海大关”。

十六铺的江海大关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这是上海海关的第一张脸,开在十六铺。上海海关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海关之一;1685 年(清朝康熙 24 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置了江海至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因为那时的外滩只是一片黄浦滩,人烟罕见。这里先解决了一个问题——海关是外滩最早建筑。

上海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哪肯放过?1843118上海开埠,在八仙桥四集我们已经知道;城墙北面到洋泾浜(延安东路)开了法租界,洋泾浜到苏州河为英租界(后来的公共租界),这样现在的外滩处于法租界和英租界的江边上。

1868年的法国码头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现在的新开河的江边,也就是法租界的江边,到了1868年已经初具规模,江边的路也就是这一点点宽。这里已经有一个大问题出现了,房子是不可能向后退的,现在这段马路这么宽是哪里来的?听我慢慢解开。

那么更早的时候又怎样呢?据记载;城北面的荒滩处于江、浦交汇之地,是阴阳调和之处,因风水宜于安葬,有大批坟场,俨然是鬼魂出没之地,这一块滩地、坟场主要为一李姓所有,故称为“李家坟”。每年清明节,为赈济滩上的饿鬼孤魂,上海城隍“三巡会”出巡线路也有记载;“沿泥城浜,过洋泾浜,至吴淞江,再沿黄浦江入东门”,就是为了经过“李家坟”。当外国人将这里列为租界时,上海人笑话他们;“鬼子”们天生就喜欢与鬼为邻。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开埠前,外滩的凄凉情景,就是沙船也不愿靠拢。

江边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开埠后,运输当然是头等大事,沿江的码头激增,写字楼和仓库开始遍布江边,下面是早期外滩的照片。

早期的江海关,汇丰银行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那是1864年的照片;由于外滩江边的发展,就在外滩设立了江海北关,照片上左面的二幢就是汇丰银行和江海北关,就是现在上海海关的位置,让我们近一点看看;

1864年的江海关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这是上海海关的第二张脸,是1845年建造的,被称为“新关”、“北关”、“新北关”,也称“江海北关”。江海北关是一幢典型的中国官衙式建筑,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三进楼房,正檐翘角,歇山顶,屋面上有一座小阁。大门为牌楼式,门楣上书“江海北关”四个大字。据说,该字出于两江总督怡良之手笔,完完全全一个中国模式。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被毁,1857年修复,大体原样。

门前很少有人,停了二辆黄包车,没生意。看了这照片真是感慨万千;现在上海海关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而那时却冷冷清清,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社会发展就是那么快,我们生活在好时代。

换一个角度看看,有洋人,也有中国人,难道是在等车?那时是没有公共汽车的,很真实的。

江海关前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上下二张照片相差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在江上又看到了一个有大钟的新海关;

海关前的外国军舰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老海关已经跟不上发展需要,新的、哥特式的江海关耸立在江海北关的位置上。新的建筑与周围的西洋化的建筑很协调,那时的海关可谓这个地区的制高点,很快地成为地标性的建筑。

1893年哥特式的江海关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这是上海海关的第三张脸。1891年拆除旧屋, 1893年上海开埠50周年时建成的一座英国建筑师设计、浦东川沙匠人杨斯盛主持建造的,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哥特式楼房。这座海关高高的大钟,有八层楼高,很有气派,钟楼南北两边各有假4层楼房相对,大门两旁围墙上加铁栏杆。像这样的建筑即使留到现在,我看也不会过时。

     1893年哥特式的江海关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从十六铺向外滩看,原来的荒滩已经欣欣向荣,原来江边的纤道已经为大量的码头所占据。

纤道为码头所占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几十年功夫,这些“洋鬼子”们把外滩建成了烟尘冲天、车马喧嚣的大卖场,外滩成了后来上海“十里洋场”的起点。原来外滩留有马路不很宽,江边还留有二丈五尺的滩地,供纤夫沿江行走。时代的发展,外滩越来越挤,急需拓宽。这里是“寸金之地”,楼房的主人岂肯退让,可怜的黄浦江是很能谦让的,把滩地献出还不够,一百都年来向东退缩了八十多米。致使这次外滩改造,天文台信号塔又要整体东移了。马路越来越宽,当然岸边的建筑也不断升高,上海海关的新建也就是必要的。

1927年希腊式的江海关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1925年,新的江海北关再一次重建,请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设计,是年12月奠基,至1927129日落成。大楼占地面积为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80平方米。大楼分东、西两部分,东部面对黄浦江,高11层,主体建筑为8层,上面有3层高的四面钟楼;西部直达四川中路,高5层,钢框架结构,底层外墙用花岗石宽缝砌就,其他各层用金山石贴面。大门的设计为古希腊神庙形式,4根经典的希腊多立克柱支撑起庞大的建筑,柱子上端为方形,雕刻花纹,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这是上海海关的第四张脸,一直留存至今,期间也发生过一些小变化;那是文革期间。

汇丰银行,江海关新姿

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五,上海海关四变其脸)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海关的大钟是模拟伦敦“大笨钟”,被称为“大清钟”(Big Ching)。文革时钟面的古希腊式样被改为向日葵模样,奏的是“东方红”乐曲,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钟楼的四面都安装了大量的高音喇叭,我住在离大钟至少有二公里路,一旦奏乐,不管什么风向,都能清晰的听到,还算好,为了给人睡觉,晚上十点以后不再敲了。

外滩大家都去玩过,海关只是万国建筑中的一个,这里就有这么多的故事,我的《老上海的痕迹》看看已经写了六十五集,但是我也意识到,只是站在起跑线上,也急不得,只有慢慢来!

下一集是《外滩源》,外滩的起源在哪里?有什么故事?我们将在那里讨论。现在已经动笔,只是还有很多照片要补拍,我尽快把它完成,不见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