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能力《三位一体话心理》

 平和的面对人生 2011-11-18
什么是能力

大学期间,我特别羡慕那些农村来的同学。他们对大自然的知识真是太丰富了。在我眼里,杂草就是杂草,他们却能分出许多种。野外那些植物他们随便就能叫出名 字,说出生长特点,以及它们有什么用。我可能比他们读过更多的书,但在当时我根本没觉得这是什么优势,在他们面前我就是个书呆子。

人们永远会关注有关能力的话题。它也是心理学的主要课题。打开不同的心理学教材,你都会看到有关“能力”、“智能”或者“智力”的章节,那是与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最相关的章节。说它们最相关,是因为它们还不等于我这里要讨论的能力。

十九世纪的高尔顿最先把能力一词引入科学领域,从社会话题变成一个科学研究对象。不过他是用测量颅骨外形来判断不同人的能力差异。这在今天显而易见地被否 定了。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斯皮尔曼提出G因素理论,认为存在着某个一般能力,决定着人在各方面的表现。他把这个幕后的一般能力叫G因子。

显然,将千差万别的人类活动都归为由一个因子来决定,这过于简单了。后来,卡尔特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划分。前者是先天的,一般的能力,后者是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信息、技能和策略。

再往后,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说,把智力分成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和自然主义智力。后来他又不满足,加上了博物学家智力、精神信仰智力和存在智力三种。

如今已经为社会大众所熟悉的情商,学名叫情绪智力,也是一些心理学家给能力名单添加的新成员。眼看着这个名单越来越长。能力概念家族逐渐扩大,反映了心理 学家在没有明确什么是能力这个前提下贸然出击。结果就是觉得这个也应该包括进去,那个也应该添加进去。如果说卡特尔的二因素论还有逻辑性的话,加德纳的表 简直就是抓来什么是什么。所以,在继续前进以前,不妨先停下来,把能力这个课题本身先清楚再说。

首先大家要注意,这个领域里有两个概念,它们的英文分别是ability和intelligence。前者被译为“能力”,指“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参考资料四、16-502页。或者“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参考资料二、456页。”读书学习,搞科学研究,跑步打球,驾驶车船,从政经商,甚至炒菜作饭,样样都需要能力。

而后者被译为“智力”,指“使人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参考资料四、28-439页。显然,行动能力和所谓的“情商”都不包括在其中。

“能力”和“智力”这两个概念存在包涵关系。前者是总概念,后者是前者中的一部分。不过西方心理学家在实践中并没有分得这么清楚。他们总是先从智力,即认 知能力出发,一点点去讨论越来越多的能力。在不提到“ability”这个词的情况下就把它的内涵都放到“intelligence”里面。所以在《心理 学大词典》、《工业心理学大词典》里面,智力的解释是“尚未有统一定义”。似乎是等待着它逐渐扩展,吃掉“ability”的地盘。

而在中国心理学教材中,虽然“能力”和“智力”分得比较清楚,但重点仍然是智力,其它能力只是一带而过。心理学家虽然意识到智力之外还有其它能力,但极其缺乏具体研究,以及有说服力的成果。

笔者认为,不管在英文语境里人们怎么安排这两个概念,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总概念来包括一切领域的能力,而把单纯的认知能力用另外一个小些的概念来定义。“智”这个中文字本身就偏重于认知,思考。平时我们说一个人有智慧,肯定不是因为他是优秀运动员,或者优秀的画家。

其次,心理学家给“能力”下的定义,主要是从个体间差异这个角度进行的。智力测验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找出弱智儿童才编制的。后来如美国的军人测验,职业测量,其目标都是发现个体间的差异。

能力在不同个体间确实有高低、大小之别,但这误导了心理学家,让他们专注于研究“谁比谁能力高”,而并非“能力到底是什么”。前面两个能力概念各包含“活 动效率”和“成功”这样有比较含义的词,就是明证。某甲“高效率”地完成一个活动,或者“成功”地完成一个活动,说明他有相应的能力。某乙“低效率”地完 成同一个活动,或者他没有成功完成这个活动,他就完全没有能力了吗?当然不是,能力和身高体重一样,是任何人都拥有的。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体育专家执着地去研究“刘翔为什么比别的跨栏运动员跑得快”,他很难研究出有用的成果。真正要研究的应该是“跨栏运动所需要的生理条件及专业素质。”至于哪个运动员相关生理条件或者专业素质更多,是后一步的问题。

当然,体育科学已经完成了有关的基础研究,所以他们可以直接在不同运动员个体间比较高低。不过心理学界还没有,他们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在没有搞明白什么是 能力的情况下,就去研究“谁比谁能力高”。再反过来,把他们在测量中得到的个体差异——任何测量肯定都会有这种差异——当成能力的显示。

再次,在能力这个领域,突出反映了心理学没有完整理论体系所带来的蔽病。没有完整体系,大家就各干各的。然而心理活动毕竟只有一套客观规律。所以,当能力 领域的心理学家提到“音乐能力”时,显然和听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重叠,难道听觉专家在他们的工作中没研究个体间听觉能力的差异吗?当能力研究者们提出“社 交能力”,显然与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领域重叠,难道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互动时,不记录个体间互动能力的差异吗?

当然,都在心理学这口大锅里吃饭,他们彼此完全知道对方研究了什么。甚至同一个心理学家会在不同时期参与到两类课题当中去。那为什么又要叠床架屋,在具体心理过程之外另开辟一个“能力”领域呢?

能力无非就是各种心理过程的高低而已!它完全不是独立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之外,它就存在于那些领域中。

综上所述,笔者给能力下了这样的定义:能力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展开特定活动的可能性。比如,一个人在画室里学绘画,这就是“特定情境里的特定活动”。他能 够在此处完成该活动的可能性,就是他的绘画能力。如果他又跑到体育场上参加体育比赛,我们在那个场合上又要观察他“完成体育竞争活动的可能性”。而不再管 他是否能绘画、唱歌或者作数学题。

在主流心理学中,给能力下定义时已经说明了它与活动的关系,却没有说出它与情境的关系,这是不准确的。特定情境极大地决定了能力发挥的水平。一个学生平时 成绩不错,到了考场上就犯晕。运动员在训练时技术动作完成得很好,到了比赛场地就不行了,体育界专门送给这些人一个贬称叫“训练型运动员”。一个人在熟人 面前能够侃侃而谈,到了陌生人面前就不行了。这些例子都说明,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某个情境下完成某个活动的效率高,就想象他可以在其它情境里也能顺利完 成该活动。

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这个能力概念并没有个体间进行比较的含义。我们先不必管张三展开某个活动是否比他人更有效,或者比他以前更有效,我们先要关注他怎么能展开这个活动。请记住,比较永远建立在知道比什么的前提之下。

甚至,我小心翼翼地用了“展开”这个词,而不是“完成”或者“成功完成”。完成与否要视许多情境中的因素而定。比如一个人在卡拉OK房间里唱歌,突然停了电。他没有完成这个活动,与他的音乐能力并没有关系。但我们可以说他展开了这个活动。

天啊,你这样扣字眼累不累?确实,我们扣字眼的时候会累一些。不过把概念搞得严谨准确,将来用在实践中会省事许多。再说,现在不好好扣字眼,心理学又怎么能达到数学或者物理学那样的严谨程度?

研究能力问题的心理学家都提到,能力有明显的生理基础,然而他们又都不再深入讨论这些生理基础。因为那属于研究心理过程的专家们。其实两者是一回事,研究各种心理过程的生理基础,肯定会触及到它们在不同个体间谁多谁少,谁强谁弱的问题。

能力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许多具体能力。对于这一点,心理学家并无分歧。只不过他们一开始就没搞清楚能力是什么,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里,各种心理能力往往共同起作用。这都使得心理学家不容易把它们单独提取出来进行研究。所以才出现上面五花八门的分类法。

确定某种心理能力客观存在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它在情境中执行独特的、无法由其它能力所替代的功能,比如肉眼的观察能力和声音辨别能力就不能互相替代。这种不可替代性可以通过操作效果来衡量。一种能力通过活动所导致的效果不能被其它能力所形成的效果替代,就说明它是独立的。

二是这种能力一定要有独立的生理基础,比如同样是“命名能力”,命名专有名词是颞叶前端皮层的功能,命名普通名词是下颞叶皮层的功能。这需要通过生理心理学手段来测定。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区别这两种非常特别的能力。

区分具体心理能力的工作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由于很多仪器设备无法带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缺乏测量现场中能力体现的手段。但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测定某种心理能力的线索,比如实验室中对“动作准确性”测量,稍加改造后便可以运用在现场条件中。

心理学中还有其它一些研究间接说明了能力的存在。其中一项就是对迁移的研究。迁移的意思是,我们学习一种技能,会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另一种技能。技能各不相同,显然有某种相同的东西属于可以迁移的技能。

生理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不仅仅是一句唯物主义的空洞结论,它还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是有各种极限的,因为人的生理系统本身就有各种极限。比如,盲人会用触觉代替视觉进行辨认,但触觉永远不能达到视觉的精细程度,这是皮肤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差别所决定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学派专注于各种认知活动的极限研究。人的反应时是有限的,所以守门员只能凭运气扑点球。短期记忆容量是有极限的,成年人在八 个单元左右。你可以记住一个八位数的陌生电话,但你如果不特别去背,肯定记不清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人的兴奋时间也是有限的,大脑长期保持兴奋即自动转入保 护性抑制。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心理有极限意味着能力说有就有的,也不可能无限提高。这和一般人的理解完全不同。普通人缺乏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爱把心理活动孤立出来看待,在生活中忽视心理极限的存在,过高地要求别人做出某种心理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研究生理条件,可以得到能力的物质基础。但不等于理解能力本身。能力高低必须通过观察情境中发生的具体活动中去理解。以往将生理心理学内容直接放到普通心理学中来,是非常不妥的。

在这方面,大家可以借鉴古生物学家辛普森提出的“第二级行为”的概念。他将行为分为第一级行为和第二级行为,前者指躯体生理条件直接造成的表面行为,能观 察看到,并且能从化石特征中分析出来。第二级是复杂行为,是简单行为组合的。辛普森认为,利用化石等进化证据只能揭示古生物的第一级行为,无法,甚至可能 永远无法揭示第二级行为。

不光是化石,即使我们解剖一具人的尸体,也无法得知此人生前是如何活动的。我们最多只能得到他完成某个具体动作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要研究科比或者梅西的运动能力,是对他们反复做核磁共振好呢?还是直接记录他们比赛中的表现好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