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人生的真谛 追寻生命的本源

 HFADHunter 2011-11-18
发现人生的真谛
购自当当2009-05-12 10:42:36
心情指数:受益匪浅阅读场所:床上

上周刚看完毕淑敏的《心灵游戏》,对其内容我就不说了。我只说我读到的一些东西。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当然对来访者的任何相关资料都要保密。当有记者问及她一些相关的问题,她当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她这样回答记者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咨询室里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像弗兰克尔博士所说的:人们要关注的并不是获得快乐或者避免痛苦,而是发现生命的意义。 
 
作为学应用心理学的我来说,也算是第一次听到咨询师这么直接的回答。我有的不止是震?,也有了简单的习惯,因为我开始了更广阔的视野。 
 
今天收到朋友发来的信息说他的生活中少了酸甜,更多的是苦辣的滋味,以前都不太喜欢雨天,现在却钟爱雨天,喜欢听雷声,听雨打落在地面的声音,他说生活变化的太快了。我说乐观的人感觉周围任何候都是很活跃的,而悲观点的人则会感到周围变得冷清了很多。他说现在的自己喜欢独处却又害怕孤单,从来都很矛盾,却还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努力,为什么而活着,觉得生活太过简单。 
 
今天刚刚读完维克多E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相信毕老师的这番回答更是绝妙的。值得每个人去思考。而这个候,我的好朋友又恰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虽然他没有到去咨询室的地步,没有重大的因生活事件的打击或生活的挫折而心灵被扭曲或者想不明白很多事。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样的书,我相信我可以帮助我的朋友寻找到些什么,或许他再也不会问任何人这样的问题了。 
 
我想我可以作为中介者,来传达弗兰克尔教授的这些理念,让我身边的所有的带有疑惑与迷惘的人清楚自己现在的境况,自身心理的一种状态。 
 
弗兰克尔博士有询问正在经受着许多或大或小磨难的来访者,“你为什么不自杀呢?”从他们的回答中,他常常能够发现几项指导性原则:在第一个人的生命中存在着他对他所牵挂的孩子的爱;在第二个人的生命中存在着有待发挥的才能;在第三个人的生命中也许只存在着一些值得保留的回忆。 
 
他说: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我们赤裸裸的存在。 
 
人是可以习惯任何事物的。 
 
自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爱是人可以立志追求的、最终的、最高的目标。 
 
人的拯救是通过爱或被爱来实现的。 
 
爱远远超越被爱者的肉体而存在。在它的精神存在和内心自我中,可以发现最深刻的意义。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人的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 
 
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 
 
人的内心力量可能使他超越外部命运。 
 
那些由于不能看到任何未来目标而任凭自己堕落的人,常常陷入对于过去的回忆之中。 
 
常常正是这些异常困难的外部环境(除过内心环境之外的任何环境——笔者所加)向人们提供了在精神上超越自我的机会。 
 
尼采说:“那些拥有为什么而活的人可以承受任何如何活的问题”。 
 
我们无需为流泪羞耻,因为眼泪表明一个人拥有最大的勇气,承受着苦难的勇气。 
 
每一个还活着的人都拥有保持希望的理由。 
 
尽管很多事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使它们成为了一种存在,曾经存在也是一种存在,而且可能是最可靠的一种。 
 
追寻生命的意义 
 
—— ——关注人的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对于这一意义的寻求。 
 
“存在的”一词可用于三个方面,即:(1)存在本身,尤其是指人类存在的形式(2)存在的意义(3)在个体存在中寻求具体意义的努力,即意义意志。 
 
人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注甚至失望,是一种存在挫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助人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 
 
叔本华认为:“人类注定要在忧虑和厌倦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 ——生命的意义 
 
人不应该寻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业或使命。 
 
每个人都应该追问生命的意义,并且,每个人只有通过承担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他只有通过成为负责任的人才能对生活做出反应。我们应从责任中找到人的存在的真正实质。 
 
将生活中的任务解释成向社会负责还是向他自己的良心负责,是每个人自己的任务,不能推卸给任何人。 
 
人必须是有责任的并必须实现其生命的潜在意义。生命的真正意义应当发现于世界之中,而不是在人的内心,也不是在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系统那样的自己的精神世界之外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越具有人性,就越能实现自我。所谓的自我实现根本不是一种可以达到的目标,原因仅仅在于,人越是争取得到,他就越容易丧失。 
 
生命的意义总在变化着,但从未停止存在。我们有三种途径可以发现:(1)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一件实事(2)通过体验某件事或遇见某个人(3)通过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态度。(就像博士曾问的:“你不是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吗?你为什么不去自杀呢?”) 
 
—— ——爱的意义 
 
爱是理解一个人个性的唯一的,最核心的方法。它并不仅仅是所谓升华意义上的性驱力和本能的附带现象。 
 
—— ——受难的意义 
 
我们永远也不应忘记,即使当我们面对绝望的情境,当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我们也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为那可以最大程度的证明人的独一无二的潜力。 
 
生命的意义是无条件的,因为他甚至包含了不可避免受难的潜在意义。 
 
任何候,人类必须决定,或好或坏,什么将成为我们存在的纪念碑。 
 
即使在可以想象的最恶劣的情境下,人也是具有勇敢地承受的能力。 
 
人不仅仅是存在,而且还要决定他怎样存在,在下一刻将成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在任何一瞬间改变的自由。 
 
我们可以预测一台机器,一台自动化设备的运动,而且我们甚至还可能预测人类精神活动的机制和“动力”。但是人远不止于精神。 
 
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最终成为的——在才能和条件限度之内——取决于他自己。 
 
人类具有三种潜能:(一)把痛苦转化成为成就(二)从内疚中获得完善自我的机会(三)从生命的短暂性中获得采取负责性行为的动力。 
 
人并不是追求快乐,而是通过实现内在的且隐藏于一种既定情境中的潜在意义,来寻求快乐的理由。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有用(14)没用(0)
我们活着找一个说法
购自当当2010-11-01 08:25:59
心情指数:开心 过瘾 受益匪浅阅读场所:床上 书桌旁 办公室

记得上初中的候,因为和心中暗恋的那个女生发生了一点误会,我第一次想到自杀,因为我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甚至都写好了遗书,选择了死法。但可能还是对她回心转意抱有幻想而没有实施吧。这应该是我内心自我主体意识的最初觉醒,也是今生第一次去思考生命的价值问题。

我也不能否认,即使是到了现在,在遭遇挫折的候,我还是禁不住会想到去死,仿佛?以一死百了,再也不用为这些事情烦心了。而在平,生命的意义问题也总是萦绕在我心间,常要问我自己,作为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命个体,扔到人群中就会消失的普通人,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活着有什么么意义呢?

如果眼光放高远些,直达生命的本源,就会看到,我们活着,并且又繁衍了下一代,这就自然而然的融入了人类进化史的一环,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看,算是为人类基因序列的优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百千数万年才能有所改变的东西,仅凭亿万分之一的我,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就象是蚁群中死掉了一只工蚁,谁会知道呢?感觉这一生真的是会了无意义。而且,人类整体尚且要灭亡,生命个体注定也要死亡,那么早死与晚死又有何区别,做这些无谓的垂死挣扎又有什么意思?可能就此走入生命的虚无主义。

如果眼光放近些,我们活着的意义似乎就会多些,价值就会大些。我们会有久旱逢甘露,会他乡遇故知,会洞房花烛夜,会金榜题名,这无不代表人生莫大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但同我们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忍受各种各样的苦痛,要为至亲至爱的离世悲伤不已,为恋人的绝情离去而伤心欲绝,为朋友的背叛而怀恨在心,为工作上的一点挫折而苦闷?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会为着无法预知的结局而忧心如焚,茫然不知所措,需要有人鼓励,也会为了所期盼的美好明天而信心满怀,豪情万丈,需要有人分享……然而痛苦的烦躁的候总是会比快乐的高兴的候要多,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人生就是受苦,而当痛苦剧烈得不堪忍受,无法再找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未来,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到去死,这是最快捷方便的解脱方法。

叔本华说,人生就象一只钟摆,永远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摆动,从痛苦到无聊,再到痛苦,如此往复,循环无止,永恒的幸福几乎不可能得到。是啊,对于人生,我看得高远,看到的是生命尽头的虚无与缥缈,会滑入虚空的深渊;看得近了,看到又只是人生的烦恼与苦痛,会陷入苦闷的陷阱。我就常在此间摇摆,心绪随着起起落落,而积极,而消极。难道真的没有一个永恒的终极意义存在吗?到底该如何取舍呢?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动物是不会去问生存的意义的,它们只靠本能而活着。只有人类才会给世间万物赋予意义,才会需要在冰冷的大自然里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一个温情的理由,为纷纷扰扰的人生跋涉提供精神食粮,支撑着前行。这里,他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生的意义是?类自己加给自己的,那么人类就掌握了最高的主动性。超人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能承受任何如何活着的问题。所以,张海迪的坚强意志让她从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代的航标,海伦·凯勒的顽强斗志让一个盲聋女成为万人景仰的偶像,永远激励着世人。

这种激励很多候只是让我们激动一,而且更多的是因为与她们的苦难对比而唤醒的一种激情,并没有找到自己的路径。就是说从她们身上我们得到的是鱼,而不是渔。所幸,我们有弗兰克尔教授的这本《追寻生命的意义》,也许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一把幸福钥匙。

维克多·E·弗兰克尔是维也纳医科大学心理与精神病学终身教授,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的创始人。他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被誉为璀璨的心路历程,不朽的生命赞歌,以其本人二战期间在奥斯维辛、达豪等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为例,深刻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在集中营里他身体残遭折磨,精神饱受摧残,人格受尽侮辱,被剥夺了作为人的一切,丧失了人的尊严,象猪狗一样活着。就是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他仍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把苦难当成生命的必然,把受苦作为生命中不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发现了自然之美,发现了人的内心的力量可以使他超越外部命运,最终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最为幸运的是,他是一位精神病学医生,他完整的描述了自己从被抓入集中营到渐渐适应,到发现意义,到重新焕发希望的完整的心路历程。他不是超人,他自身的内在的力量的发现是一步一步的,所以就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正象存在主义者说的,我们最终怎么活,成为怎样一个人,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啊,生命之美正在于明知道有一个注定的结局却要为改变它而不懈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最终的死亡也磨灭不了我们的生命足迹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烙印,曾经微弱的生命之光散发过人性的光辉。这怎么会是空虚的呢?这种积极的向上的人生姿态是人世间最为高贵的姿态。不可否认,痛苦的确是人生的必然,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把目光从自己所受的痛苦上移开,去发现不可避免的苦难的潜在意义,我们就会知道人生的意义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难道不是吗?我们最宝贵的人生经历都是从痛苦的经历中得来的:最大的喜悦,来自受尽磨难之后而最终获得成功,最大的幸福,来自战胜病魔之后而最终回归健康,最高的奖赏,来自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他人愿望后得到的那一张张笑脸……如果没有了先前的受苦受累受难,我们的幸福便要逊色……如此这般,我们的生命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韧性,人生路上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克服的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活着呢?

那么,让我们每个人都熟读这本书,并牢牢记住下面这三句话:

1、在任何环境下,甚至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义。

2、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还有最后一种自由——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3、人并非完全地被规定或被决定,而是可以决定自己或屈服于环境,或勇敢地面对环境。换言之,?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人不仅仅是存在,而且还要决定他怎样存在,在下一刻将成为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