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於漢文大藏經的幾個問題(一)

 大海无量361 2011-11-18

 

關於漢文大藏經的幾個問題(一)

 

    對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時間,歷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但以大月氏使臣伊存於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說較爲可信。伊存雖尊印度傳統口授,景盧却依中國習慣筆録。因此,這部《浮屠經》是第一部成文的漢譯佛經。[1]也就是說,佛典的傳入與佛教的傳入最初是同步的。

    後來,西域僧袞|來傳教,中國僧形餍星蠓ā7鸾涥懤m譯出,中華佛教撰述也不斷涌現。佛教在中國由附庸,到獨立,最終成爲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與這一進程相呼應,漢文佛典也逐漸發展、成長,最後形成一部龐大的大藏經。大藏經雖是漢文佛教典籍,却涉及哲學、歷史、語言、文學、藝術、音韻、天文、地理、曆算、醫學、建築、繪畫、科技、民族、社會、中外關係等諸多領域。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對中國文化及整個漢文化圈都産生過深遠的影響,也是今天我們研究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不可或缺的資料。

 

    一、“大藏經”名稱考

    “大藏經”是中國人創造的佛教名詞,在梵文中找不到與此相對應的原詞。

    “大”,在這裡是一種褒義,它表示佛教經典所闡述的義理賅天地而無外,窮宇宙之極致。佛教常把祇有佛才可能具有的最高智慧稱作“大圓鏡智”;把佛教的法身佛稱作“大日如來”。所用的“大”,都是同一種含義。

    “藏”,是梵文pitaka的意譯。pitaka,意爲盛放東西的箱子、蛔拥绕髅蟆9糯《葲]有紙張,經典刻寫或抄寫在貝多羅樹葉上,形成所謂“貝葉經”。印度的僧侶常把貝葉經存放在箱子或蛔樱磒itaka(藏)中。因此,pitaka(藏)也就逐漸成爲佛典的計算單位乃至代名詞。比如經、律、論分別存放在三個pitaka(藏)中,被稱爲tripitaka(三藏)。

    “經”,是梵文sūtra的意譯。sūtra,原意爲“貫穿”。古印度佛教徒認爲,用一根綫繩把花瓣穿起來,這些花瓣就不會再被風吹散。同理,把釋迦牟尼的言教搜集總攝在一起,便可永不散失,流傳後代,所以稱之爲sūtra。中文“經”字原意是指織物的縱綫,有綿延之意。故引申爲“常”,指常存之義理、法則、原則。《尚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傳》:“經,常。”《左傳》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2]就是這個意思。中國人從來有一點“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認爲宇宙間存在著某種終極真理。對“經”字的上述詮解,就是中國人這種心態的反映。在此,釋僧肇的解釋可能是有代表性的:“經者,常也。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群邪不能沮,新}不能異,故曰‘常’也。”[3]意思是說:所謂“經”,是一種永存不變的東西。儘管時間流駛,古今的情况不同,但釋迦牟尼闡明的覺悟真理不會發生變化。這種真理是任何不信佛的外道(群邪)破壞不了的,即使是佛弟子們(新})也不能隨便改變它。所以稱作“常(永恒)”,也就是“經”。由此看來,中國人用“經”字來對譯印度的sūtra,雖然不符合該詞的原意,卻反映出中國佛教徒對釋迦牟尼及其言教的無限崇拜與信仰。

    sūtra一詞,在印度僅指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而在中國,“經”的內涵逐漸擴展,形成不同的層次。從狹義到廣義,大體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三藏中的經藏,等同於印度佛教的“sūtra”。第二層含義指域外傳入的所有翻譯佛典。從佛教初傳開始,中國人往往把屬於印度佛教律藏、論藏的典籍,都譯稱爲“經”。第三層含義,則如“大藏經”的“經”,已經進而包括了中國人自己編撰的中華佛教撰著。“經”之含義的演變,與中國人對翻譯佛典的觀感有關;與南北朝時期的三寶崇拜思潮有關;也與隨著中國佛教蓬勃發展,中華佛教撰著大量出現有關。

    所以,“大藏經”一詞既吸收了印度佛典管理的內容,又融貫了中國人的思想與感情,反映了中國佛教發展的歷程,本身就是中印文化相結合的産物。

    從上個世紀起,大藏經成爲佛教學術研究的對象,當時學者們曾對“大藏經”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麽時候進行過探討。由於《大正藏》本隋灌頂著《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之末尾提到智者大師一生共造“大藏經十五藏”[4],故認爲“大藏經”一詞在隋代已經産生[5],筆者以前也持這樣的觀點。但後來在日本藤枝晃先生的提示下,細玩《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卷末文字的意趣,發現這段文字並非灌頂的原著,而是“銑法師”所作的補註。“銑法師”係何時、何許人,待考。所以不能把它當作“大藏經”一詞在隋代已經出現的證據。

    在整理敦煌遺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敦煌遺書《西天大小乘經律論並見在大唐國内都數目録》(伯2987號、斯3565號)、《大唐大藏經數》(伯3846號)出現“大藏經”一詞。本書第二章對伯2987號、斯3565號有專題研究,此不贅述。這兩件敦煌遺書,從抄寫形態看,應該是敦煌歸義軍時期的寫本,但從內容分析,該文獻産生的上限不會早於唐玄宗時代,下限不會晚於會昌廢佛。至於伯3846號,則年代稍遲,為會昌廢佛後出現的。因此,我曾經推測“大藏經”一詞大約産生在從唐玄宗到會昌廢佛這一時期[6]。其後檢索電子文本大藏經,發現《金剛頂經大瑜伽祕密心地法門義訣》卷上有“其百千頌本,復是菩薩大藏經中次略也”[7]的説法。該《義訣》未為我國歷代大藏經所收,日本《大正藏》依據日本刻本收入。日本刻本則源於空海入唐所得。空海入唐的年代是公元804年到806年,相當於唐德宗貞元二十年至唐憲宗元和元年。隨後又在唐海雲《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中,發現有“依梵本譯成六卷,又總集一部教持念次第共成一卷,成七卷。共成一部,編入大藏經。”[8]海雲該書撰於唐文宗大(太)和八年(834),時為會昌廢佛之前。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相互證明,由此可以肯定會昌廢佛之前,最遲在唐貞元年間,“大藏經”一詞已經產生。

    應該指出,敦煌遺書伯2987號、斯3565號均有“西天大藏經有八萬四千億五百卷”之類的提法。可知創造了“大藏經”這個名詞的中國人並沒有把這個名詞的使用局限於漢文佛教典籍,而把它當做佛教典籍的總稱。但在古代,雖然中國人創造“大藏經”這一名詞,並賦予它佛教典籍總稱的含義,其他各系統佛教,却依然各自傳承自己的典籍,各有自己傳統的稱呼。南傳佛教的典籍被稱為“三藏”(Tripitaka),藏傳佛教的典籍被稱為“甘珠爾”、“丹珠爾”。至於“漢文大藏經”這一名詞,實際是二十世紀初由日本學者提出的。他們站在漢傳佛教的立場上,注目於三大系佛教之總體,整合各不同語種之佛典,提出“巴利大藏經”、“南傳大藏經”、“藏文大藏經”、“蒙文大藏經”、“滿文大藏經”、“西夏大藏經”等一系列名稱。作爲對擧,漢傳佛教的“大藏經”一詞也自然演化為“漢文大藏經”。所以,在漢傳佛教文化圈中,所謂“漢文大藏經”與“大藏經”,祇是不同歷史、語言背景下的不同稱呼,其指代對象完全相同。

    同樣應該指出的是,“巴利大藏經”、“藏文大藏經”等提法的出現,祇是漢傳佛教文化圈内部的事,這些稱呼基本上祇限於漢傳佛教系統內部使用,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則仍然沿用傳統的“三藏”(Tripitaka)、“甘珠爾”、“丹珠爾”來稱呼自己的典籍。由於歐美的佛教研究是從研究南傳佛教起步的,受此影響,歐美長期使用“Tripitaka(三藏)”一詞,並用該詞來對譯漢文的“大藏經”。近年來,纔逐漸改用“dazangjing(大藏經)”這一稱謂,有的則採用“大藏經”的日語發音“taizokyo”。

    上面分析了産生“大藏經”一詞的文化背景與實際內涵。本書的研究對象為中國寫本佛教大藏經,所以本書所說的“大藏經”,如不特別指明,均指漢文大藏經。

 

方按:系統不支持梵文,上述梵文拼寫有誤,請注意。



[1] 參見方廣锠:《〈浮屠經〉考》,載《法音》,1998年第6期。

[2] 《辭源》,商務印書館,1981年修訂第一版,第2434頁。

[3] 《注維摩經》卷一,《大正藏》,第38卷第327頁下。

[4] 《大正藏》,第50卷第197頁下。

[5] 參見日本大藏會編:《大藏經——成立と變遷》,百華苑出版,1990年2月,第22頁。

[6] 方廣锠:《八——十世紀佛教大藏經史》,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3月,第1頁。

[7] 《大正藏》,第39卷第808頁上。

[8] 《大正藏》,第51卷第785頁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