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绘画心理特征研究与转型期的思考

 昵称8179961 2011-11-20
日前,在街头塞到我手中的一张少儿美术班招生简章的传单,令我哑然失笑,因为简章其中一栏赫然写着“招收速描班,年龄5岁以上均可”。面对这样一张招生简章,我实在无从想象这个教学单位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能够指导5、6的孩子进行素描训练。在笑过之后心情变的沉重。虽然有许多家长领着年幼的孩子要求学习速描、国画,甚至是油画。当然,不能排除某些家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这些专业课程在这些家长口中只不过是美术的代用名词而已,这主要是源于家长对儿童美术教育知识的缺乏,并没有什么可悲的。但如果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也对儿童绘画心理、特征不了解,或者为了达到经济的目的而不负责任一味迎合并不懂美术教育的家长的话,那就很可怕了。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画家,而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在正确指导下进行的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儿童借助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反之,则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抑制、延误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或者由于过份追求技法,最终导致儿童对绘画失去兴趣。因此,研究儿童绘画心理及特征,掌握正确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良性开展和教育目的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
      我在多年从事少儿美术教学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孩子们为什么仅评着观察、记忆、想象和感觉就能创造性的进行视觉表达?在符合现代少儿美术教育论提倡儿童自由发展的前提下,作为教师如何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功能?儿童在10岁前绘画能力的自然发展与以后逐步进行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方面的切合点究竟在那里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在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交流中发现儿童从出生到少年阶段,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和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均是按照一定的轨迹发展,虽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有差异,但发展的顺序不会颠倒。根据儿童绘画心理和造型特点,大约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岁半至3岁儿童在此阶段由无目的到有目的的涂画,没有具体形象,称为“涂鸦期”。他们在无意识的乱涂乱画中,体会笔在纸上任意涂抹时产生的节奏快感。随着手、腕部的逐步灵活,渐渐的能控制双手的力度,学会在纸上有轻有重和转动的用笔,逐渐由无意识的涂鸦,发展到画有意识的涂鸦画,这是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成长的记录。
     3至5岁的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称为“象征期”。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特征,反映出幼儿的认知过程,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直觉的象征化,与真实物象相差比较大,也更具有独创性。其绘画特点是抽象的表现人和物。所画的一切人物、房屋、动物、植物等,均用象征符号来表现。也就是将所画事物都简化为最基本的形。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受辨色能力和知觉的局限,在绘画时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纯度的颜色,在表现上也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他们常选择自己认为好看的鲜艳的颜色自由的涂抹,如同现代表现主义绘画作品的风格。
      5至8岁的儿童根据其绘画心理和造型特点称为意想表现期。即根据观察描画物象特征,并把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进行意想表现。5、6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进步。但他们还不具备完整准确的区别想象与现实的能力。在记忆方面,他们有了相当发展。这一时期幼儿记忆的最大特征是整体记忆,能把所见所闻的事情做为整体记录下来,并保持在记忆中。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儿童在6至8岁是感觉敏锐、反映强烈的时期,随着她们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记忆表达心绪和意想。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
     儿童8至12岁,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有了自己的见解。称为视觉写实期。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环境并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判断的态度在这一时期的孩子身上越来越自觉。他们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幻想开始发生怀疑,并对以前自己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面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中表现出的天真、稚拙不屑一顾,却对年龄大的孩子以及成年人的绘画中表现出空间、透视、比例、技法以及客观真实、细致的刻画羡慕不已。这一阶段儿童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的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逐渐向立体空间思维过渡,儿童绘画中开始出现对空间的表现。将画面上的景物、静物、人物,通过远近、上下、前后的关系来表示空间深度。儿童在观察物体时,也开始注意立体物体的不同面,不在把物体画成简单的平面型,而是通过立方体的各个面注意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这个时期的儿童一般都能在视觉经验上表现透视变化及物体明暗的变化。并尝试用透视画法表现空间的深度。有的儿童开始脱离线的描画,代之用明暗色调表现,由于还不能区别细微色调的变化,不能准确的画出聚焦透视及表现物象的结构关系,画面常出现脏乱现象,致使这一时期的儿童对绘画缺乏信心。
     由于8—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画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这一时期的儿童美术进入了既少天真又不成熟的“少年美术”时期。英国的教育学家汤姆林森将这一时期称为拟似写实主义阶段,这时期的绘画就象一只“换毛的鸡”常常不讨人喜欢。很多孩子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备受挫折,从此对绘画失去兴趣。现代美术教育认为,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绘画课,则是促进智能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绘画并非仅仅是画几张画,而是为了通过绘画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讲,绘画学习中出现的上述结果,是与现代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不相符的。因此,我们应该对客观存在的一个“转型期”进行研究,了解它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比较合理的措施,引导孩子走出U型低谷,帮助学生“安全”渡过转型期。
    一、转型期产生的原因
    8—12岁的儿童身体迅速发育,脑力训练迅速加强,知识量迅速增长,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自我意识也很快增强。在绘画方面,视觉感受能力趋完善,有意注意力较强,对事物的观察也逐渐深刻化、明确化了。他们不愿意被人看作小孩,对以往涂鸦式的“儿童画”这一形式已不能满足。但由于思维认识能力的提高快,而绘画的技巧不可能同步提高,使他们既不愿意再画儿童画,又画不出他们喜爱的“成人化”作品,因而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矛盾之中。
    另外,一些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也促进加剧了这种矛盾状态。首先是教材,现行教材是在许多地区教学的成功经验上,又集中了不少优秀美术教育工作的智慧,经过多次修订、改编后施行的,图例精美,有不少优点,但同时,似也存在着忽略转型期绘画教学的问题。教材中的图例要求或偏高、偏难,“成人味”较浓;或是“涂鸦”式的儿童画,两者之间缺乏比较合理的过渡。客观上造成四五年级学生学画的“不上不下”的矛盾状态。
    其次是教师。以前,美术课作为“技能科”。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大批四五年级学生在转型期“流失”淘汰,部分美术教师对此已习以为常。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各级教育部门对美术教育已相当重视,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不少教师长期未意识到转型期的存在,或虽意识到但因各种因素而未加以重视,所以当碰到这类问题时,便感到应对无策;而近几年大量充实到美术教学岗位上来的新教师,则更缺乏对转型期的思想认识、心理准备和相应的业务素质。遇到进入转型期的学生因无兴趣,无信心而不敢画、不想画时,往往用简单化的办法对待,实际上使转型期来得更早。另外,由于参赛、展览等目的,强求儿童作一些符合评者、观者时尚口味的“儿童画”,或不顾学生实际,盲目提高,以成人眼光和要求判评学生绘画作业,也是促使转型期出现的不良因素。
    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这就是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上一些赛事的引导。一般地说,一二年级小朋友所作的充满童趣、天真烂漫、想象丰富的佳作,大家都会认同,但学生一到了四五年级,如果他还画这类画,有几个家长也会赞扬?有几次参赛事能让这些画通过?大家都希望他们画出“象样”的图画来,这个“希望”,在不知不觉中,也正促使转型期的到来。
    二、理性看待转型期
    转型期的出现,是难以避免且是比较棘手的,这一时期,学生学得苦恼,教师教得乏味,可能出现一批学生被“淘汰”的现象,这是坏事,但如果我们从发展特点和现代美术教育的要求,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转型期的到来,实在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件好事。
    首先,我们应有第一个基本认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转型期。转型期的出现,正是预示着儿童绘画蒙味期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儿童绘画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尽量减少,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使学生尽快地接受较科学、系统而有规律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训练。只要引导得法,学生重新建立对绘画的信心,培养较稳定的绘画兴趣,完全是可能的,不但中上水平学生可以安然渡过转型期的危机,很可能一些原来的中下水平学生,在此一时期,也会后来居上,在绘画上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创出较好的成绩。
    其二,对“淘汰”也要作一个正确的分析。部分学生甚至是成绩优秀的“尖子生”由于在转型期备受挫折,从而对绘画失去兴趣,丢下画笔打了退堂鼓,但应注意我们是站在美术门类中“绘画”这个单一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的,而实际上,在“美术”这一领域,可供我们选择学习的门类(当然也包括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等)实在太多了。事实上,有一些学生只是在在一些绘画门类上暂时失去兴趣,但当换一个品种,特别是动手制作的一些美术门类学习过程中,却表现兴趣盎然,成绩良好。从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淘汰”,并非是真正不再爱好美术,而只是兴趣的转移。
    三、渡过“转型期”的准备阶段
    1、教师在心理上的准备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美术教师,不会不注意转型期的存在,在我们了解了转型期的一些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及以上所谈的其他一些认识以后,我们应了解:不同情况的学生,转型期的出现迟早,经历的时间以及表现,都会有些不同。一般的,智力发展较高的,绘画成绩较好的学生,转型期的出现得早,有的三年就已明显出现。越是智力发展不太好,平时绘画成绩差的学生则越迟,有时还不出现明显的转型期。另一方面,经过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一般,原先掌握中等水平,有时二三年仍渡不过这个时期,直至毕业,除了这个转型期出现的迟早,经过的时间长短都不同外,我们还应了解:(1)学生学习绘画在四五年级将出现转型期的高峰,但部分学生在二三年级就已开始进入转型期。所以应及时观察。(2)儿童绘画蒙味期的结束和转型期的出现是一个渐变过程,并非突变,忽视注意,等到现象很明显,往往要花较大力气才能渡过。(3)教师应坚信: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信心也可以是重新建立,操之过急,正是缺乏认识、缺乏信心的表现。
    2、学生的心理准备
    一般对一年级的小朋友,绘画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正面肯定,就可以使他们保持旺盛的作画热情和信心。但为了以后“转型期”的平稳过渡,在其后(约二年级)开始,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提高儿童欣赏能力,技巧水平,并养成较牢固的兴趣,对绘画,特别是创作的艰苦性也要有所认识。
(1)教师应在绘画作业的评价上,打破以“象”为唯判标准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示范、讲评、参观等手段,强调绘画首先应该有构思、有想法、有真情实意、辅以必要技巧,才可能成为一张好画,而“象”与“不象”,有时是画种、画类、画法的区别,只是一种表象。要逐步加强儿童绘画的客观评价,正面的肯定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要逐步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2)用一些古今中外的画家刻苦学画、持之以恒的故事,或请书画家、或自身现身说法,使学生逐渐明白在学习绘画过程中有曲折是正常现象,只要刻苦练习,持之以恒,终将有成。
(3)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在基本掌握大纲规定学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有一门技巧掌握得较好的美术门类,在以后转型期到来时,这就是一个立足点,将支撑他比较顺利地渡过转型期。
    3、社会环境的影响
    使家长、社会对“转型期”有所了解,也是一种准备。由于得到了家长、社会的理解和配合,当转型期到来时,很少家长对孩子绘画进行责怪、批评,减少了反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转型期”的过渡方法探讨
    转型期的过渡,是一个比较频复的工作,也没有很多经验借鉴,但我觉得,一切方法,最重要的核心,应该是如何尽快重建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教材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美术课教学内容由绘画、工艺、欣赏三个部分组成。(1)绘画课教学,中年级绘画课一般采用临摹、写生、创作。教学中选择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带领学生到效外写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绚丽多彩的风光。在创作课中,进行记忆想象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用绘画形式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工艺课教学,采取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变化、统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韵律等形式美的原理法则,并把知识运用于实践。(3)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讲解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与大师对话,开阔眼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美的知觉。
   2、课堂教学明确目的性与正确方法的辅导
    课堂教学,是绘画教学的主要手段,说实话,最后学生转型期的顺利过渡,大多数是利用课堂教学手段来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绘画方法的辅导又是十分重要。在中年级美术课中,讲究多练,练到点子上,应采取正确的绘画方法:(1)构思,也就是布局,动笔之前,先考虑要画什么,怎样去画,在脑子里有个整幅图的布局,确定画面中心,思考表现方法和手段。(2)构图,构思成熟后,就要起稿,起稿的要求有:根据构思的整体入手,先布局好整个画面,画出大的位置关系,注意比例和透视,用笔要轻,防止直接以点或局部入手刻画。(3)深入刻画,仍然以整体入手,由易到难,从中心到局部,对自己难以表现的东西放置一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的描绘,这时老师应注意不时地提醒学生不要陷入局部刻画的死胡同里。(4)细致刻画,画面基本完成,开始细部刻画,最后补充完整,达到画面的要求,老师在此时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因材施教,对细节刻画的深度分别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手法,以适应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5)涂色。上色要求如同构图一样,要有整体的构思,注意整幅画的色彩关系,用哪些色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使用色彩具有目的性。
    实践证明,这种绘画方法,不同于低年级的绘画,少了盲目性和散漫自由性,多了目的性和规范性。在教学中,需要师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生,贯彻好正确的绘画方法,培养了兴趣。
    3、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特征,把具有各种审美性因素教学手段彼此有机和谐的联系在一起。陶艺、手工、中国画、装饰画、版画、卡通漫画等绘画形式合理穿插;丙烯、水粉、水彩、油画棒、荧光笔、彩铅笔、油性笔、毛笔、喷笔、刻刀、美工钢笔等绘画工具相互结合;彩卡纸、名片纸、水粉纸、素描纸、复印纸、工业用细砂纸、白色果盘、瓷瓶、棉布、白色汗衫甚至是球鞋,都可成为孩子们涂抹绘画的“画纸”。丰富的课题和新绘画材料的尝试,会让他们倍感新鲜,乐此不疲,对下节美术课题充满期待;在课程设计里增加“精细绘画”内容,会满足转型期孩子对“高技法”得向往;在课题要求里强调“构思”和“设计”,让他们感觉已脱离了随意发挥的“儿童画”,感受到自己在成长;在教室里营造艺术氛围,延长作品完成时间,让孩子们从容创作,满足对“成就感”渴望;在辅导中,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中获得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各种途径的展示、比赛和表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越大,求知欲就越强,学习也越主动,越具有创造性。
   4、有意为儿童设定挫折情景,培养儿童的挫折容忍力
   在三、四年级学习的儿童们正处在由图示期向写实期过渡阶段,由于绘画能力的发展不适应心理发展的要求,不少的儿童因挫折容忍力使其绘画兴趣会在这一阶段“夭折”。为了保护儿童绘画的兴趣,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把他们顺利带出心理困境。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儿童设定了一个挫折情景,让他们受一点"挫折并及时地把他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让他们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挫折。如课业内容是画"秋叶",可从室内转到室外进行写生,教师在写生前先不要提出观察目的和要求,也不要讲解绘画方法,在巡视中也不做任何辅导。由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很粗浅,因此画面会出现不“精细”现象,在学生因画面不理想倍感困惑之时,老师再安排学生共同仔细地观察了叶子的形态结构、颜色,通过老师有意识的引导观察,让学生能"看见"和能表现出过去未曾留意的东西,再来丰富和完善画面。通过老师设定的挫折情景教学,使儿童懂得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只要肯动脑筋,肯去观察,就能建寻找到解决它的方法,就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从而树立战胜挫折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心理免疫能力。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未来的世界需要创造性的人材,美术教育的价值正在于它能使儿童的创造思维得以发展。儿童们长大不一定都去当画家,但各种职业都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高素质人材。爱护儿童,鼓励儿童,在从事美术活动中充分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使他们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是每一个美术教师的职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