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境界的六座里程碑(文摘)

 悠然一笑. 2011-11-21

 

人生境界的六座里程碑(文摘)

 

图片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要学有所成,三十岁时遇事都有了主见,四十岁时对事情的判断都能做到正确,五十岁时懂得了天的意愿和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时能够尊重和听取别人说的一切意见,七十岁时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不会把事情做错。’”

在这段话中,孔子回顾总结了自己一生中发展进步的情况,评价了自己在一些年龄段上所达到的做人的标志性层级: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这六个标志性层级,可谓人生征途的六座里程碑。下面作一些解读分析,供大家参考。

图片

就一般的情况而言,未成年人的生活内容主要是读书学习。学习是很劳苦的事情,是与人的怠惰天性相冲突的。面对学习,人们会处于种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克服不了畏难心理,因而厌学。一种是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例如知识或技能所带来的乐趣、因成绩优秀而得到的物质或精神的利益等),看到了学习的前景(如科举、升学、就业等),因而好学。一种是通过学习而对学问本体有了强烈的追求欲,立志要攀登学问的高峰,甚至要以学问为己任,这就是“志于学”的境界。厌学的人当然不可能得益于学习,这种人是很多的。一般好学的人只是把学问当作获取其它利益的工具,往往在目标实现后就可能放松或停止学习,这种人也是很多的。“志于学”的人会在学问中越钻越深,成为学问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的劳动具有非常宝贵的意义,是在为人类的历史负责,是在为人类的现实负责,是在为人类的未来负责,其生活的价值当然与前两种人不可相提并论。孔子在十五岁时就从一般的好学而进步到“志于学”的境界,这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他后来之所以成为圣人,显然就是能够较早地“志于学”的缘故。能够“志于学”的人,古往今来都是很少的。

促使人们进入“志于学”的境界,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孔子为什么能够在别人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一境界,他自己谈过一个最早的原因,《论语·子罕》:“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看来是由于贫贱所迫,为了改变自己的被动现状而努力学习的结果。

图片

所谓“立”,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学习有成的第一个标志性成就,通俗点说,就是在社会上能树起个人架子来了。这里的“立”,其内容不是指钱财方面的富和权势方面的贵而言的,它指的是学问方面的“富”和见识方面的“贵”。在这些方面,成为天下首“富”首“贵”的是圣人,实现了一般的大“富”大“贵”的是贤人,达到了“温饱”或“小康”状态的就可以算是能“立”起来的常人了。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圣人见不到,贤人很稀罕,人们经常所赞许的往往是这些“立”起来的人,他们在常人中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所谓“立”,就是超出一般,就是突显出来,雅点的说法是鹤立鸡群,俗点的说法是羊群里冒出骆驼,和常人的比较不能是半斤八两。是否做到了“立”,要看自己的学问和见识是不是成熟的,遇事是否能有主见,而这种主见又必须是人们所认可而佩服的。当然,要想在人际间树得起来,品德修养方面的高尚也是必不可少的。

孔子在三十岁时成了人群中的佼佼者,这个时间不能算早,也不能算晚,关键要看和谁比,还得看比些什么。其实能“立”起来就是一种难得的成功,“立”是人生的一个大坎儿,无庸讳言,有多少人生活了一辈子都未能“立”起来,甚至是连一点“立”起来的迹象和可能都没有。

图片

“立”起来了,只是比常人突出而已,并不意味着该学的知识都已经学到家了,也不意味着该有的见识都已经高到头了。“立”起来的还往往只是个架子,这个架子还有待于充实和丰满,这是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孔子自认为在四十岁时达到了“不惑”的境界,所谓不惑,就是觉得对人对事都能看得清楚,理解得透彻,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又可以从微观上解析,好像没有什么自己所不能理解和判断的问题了。这时候他立起来的这个架子,羽翼已经丰满,根基已经扎实,表现得不仅突出而且稳固,这时的他不但可以算是进入了贤人的行列,而且可以算贤人中的佼佼者了。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的见识不可能无限发展,会有一个相对的极点。“不惑”主要说的是人的见识层次已经到位,既然已经到位,这就是一个“终点站”,思想的工厂已经建成,所需的设备已经购齐,剩下来的就只是处理多少材料、生产多少产品的问题了。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不惑”可以有不同的内容结构,但总的来说,“不惑”应该算是个人智力发展的最后一座里程碑。

图片

关于“天命”一词,古代有多种具体的词义。一是指天的意旨和安排,一是指自然规律,一是指人的天赋。孔子四十岁时已经不惑,他就应该是知道自己的天赋了,不必等到五十岁。把天命视为自然规律,这是后来荀子的主张,《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孔子是有神论者,他心目中的天和荀子心目中天不一样,不可能敢有“制天命而用之”的念头,倒会是“知天命而用之”。孔子所知的“天命”,只能是“天的意旨和安排”,这种安排指天对世间一切事情的安排,当然也包括对他孔子个人的意旨和安排。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天对人间的一切都有使其存在和发展的意愿和安排,人只能“顺天理物”,不能逆天而行,人间发生的一切都是天意的体现。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其实有两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可供选择:一是消极地随心所欲,放弃对社会和自身的一切责任,得过且过,甚至可以无恶不作。这样做的理论根据可以归结到“天命”,说这也是天的一种安排,人不过是天所操控的棋盘上的一枚可以被任意牺牲的棋子——反正一切都有天给兜着。一是积极地探讨了解天的意愿的内容和规律,主动承担起天所赋予的任务,配合和帮助天来实现其意愿和安排,自觉地为天当一个冲锋陷阵的马前卒——这实际上是要将自己当成天的化身。

古人心目中的天的形象是很神秘的,但他们对于天的意志的属性的认识却一点也不神秘。《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又云:“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史记·伯夷列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说来说去,所谓天意的属性很简单,就是“福善祸淫”,也就是惩恶扬善,就是让人们规规矩矩地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好人。好人必有好报,这种好报由天来颁发。恶人必有报应,这种报应由天来执行,罪大恶极之人就会天打五雷轰。如此看来,所谓天意其实就是人意,就是社会公理,这样的天意恐怕是人人都不难知道的。明明都是人的意愿,却要说成是天的意愿,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发明。同样的弃恶从善的主张,如果是人提出来的,那么人们就宁肯相信“杀人放火吃饱饭,修桥补路砸折腿”,宁肯相信“看经念佛瞎了眼,行好积德常忍饥”,宁肯相信“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果这个主张贴上了天的标签,其威慑力就足以使形形色色的人们开始掂量自己的行为,对天的权威有所顾忌。

“天命”的内容是“天的意志和安排”,天的意志是向善,好人的意志也是向善。知天意很容易,这样的天意人们早就知道了。但天对人间事务的存在和发展情况的具体安排,可就不那么容易知道了。善人们在天所操控的棋盘上有其层级的区别,天要扶植各种层级的善人,会给善人安排实现天意的各种层级的任务,所以有的善人是“车”,有的善人是“马”,有的善人只是“卒”。恶人们在天所操控的棋盘上也有其层级的区别,但他们都属于必败的一方,最终都会被对方吃掉。在这场善与恶的对弈中,自己是“车”还是“卒”,在对弈中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该有什么样的表现,作出什么样的成绩,能换来什么样的奖赏(最好的奖赏就是当上天的儿子),对于这类型的问题,参与对弈的善人们却未必都会有自觉、理性、明晰、准确的判断分析。

古人认为,天对人间事务的安排方案,人们本来是不知道的,但天会通过种种办法将自己的方案暗示给人们,让人们预知它对人事运行的态度以及干预措施。例如自然灾害都被认为是天对人的惩罚,风调雨顺被认为是天对人的奖励。妖异被认为是天对人的预警,祥瑞被认为是天对人的首肯,天象的变化就直接昭示着人间相关的人和事的变化。既然如此,人们就开始了对“天命”中的那个“安排方案”的可知性研究。《周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就是开展这项研究的理论根据。史书中有大量关于天文、五行方面的记载,就是这项研究工作的实践记录。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天人之际”的研究探讨付出了不少努力,由此看来,所谓“天命”并不是真的不可知,尤其对于专家和圣人来说,他们是必须探知天命的,否则他们就失去当专家和圣人的资格了。另外,天甚至可以通过托梦等方式直接与人进行沟通,《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孔子是怎么知道“天命”的?如果他说是天托梦告诉他的,或者是他夜观天象而看出来的,那我们就可以一笑置之了。但从《论语》此处的叙述来看,事情显然不是如此简单。从其语境的逻辑来看,孔子叙述的是自己逐渐进步的过程,从“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每走一步都需要个人付出努力,都是自身境界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升华,显然“知天命”在他看来也是人生奋斗成果的一个标志,从道理上讲也是人人都可能达到的一个成长高度。如果在“不惑”之后就停止了努力,就不可能再达到“知天命”的高度,“知天命”是一种劳动的积累,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谁捡到就是谁的。如果“知天命”可以不劳而获地捡来,那就和“五十”不“五十”没有关系了,也不一定要排在“不惑”之后,更没有必要郑重其事地讲给人听了。由此可以断言,孔子在“不惑”之后继续努力着,十年之间又大有长进,知识、才能、声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的人生目标自然也会不停地水涨船高,他的理想蓝图自然也会不停地弃旧图新,其结果不言而喻:圣人的桂冠似乎已经向他头上飘来,躲也躲不过。桂冠标志着劳动成就,桂冠也意味着社会责任,圣人的社会责任就是经邦济世,孔子给自己设定的社会责任也是经邦济世,从实际情况来看,孔子作为当时的圣人是名副其实的。按照当时的观念,圣人就是天的使者,就是天意的化身,他所担负的就是天的使命,这也许就是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的事实基础。所谓知天命,也就是认清了自己最终的社会责任和奋斗目标。孔子是有神论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处于他这样的状况之中,他是不可能不将这种社会责任和奋斗目标理解为“天命”的。《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和这位仪封人谈了些什么,《论语》没有说,但其谈话的内容肯定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孔子留给他的竟然是一个“天的使者”的光辉形象,是一个在天下无道的情况下代天来行教布道的“木铎”。既然是天派来的,是替天说话的,孔子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奋斗目标定位为“天命”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图片

知识和见识是评价人格层次的标准,气度和修养也是评价人格层次的标准。耳朵是用来听别人说话的,别人说的话会使自己产生敬佩、同意、无所谓、不同意、气愤等不同层级的感受。就一般人而言,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而表现出对别人意见的不同反应,喜欢“顺耳”的话,不喜欢“逆耳”的话。顺耳的话,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逆耳的话,也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从理性的角度看,当然是无论顺耳还是逆耳,都应该根据是非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同样是面对一些不合理的逆耳的话,有的人会觉得很气愤,坚决不能接受,对发言人极其反感;有的人会觉得很正常,可以理解和包容,并且对发言人感到遗憾和同情。面对同样的事情表现出来的这些不同的态度,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人的气度修养的差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说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自己,自己还能做到心平气和,并不生气,普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的论述比孔子的“不愠”更进了一步,他主张对人来者不拒,其原则是“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有了这样的君子气度,就可以做到“耳顺”。在君子那里,其实是没有逆耳的话的,凡是常人所认为不合理的话,君子都能够理解对方说这些话的事实基础,能够谅解和包容这些话对自己的冲击,能够同情和遗憾对方持这些见解的不幸,甚至想到这些不合理意见对自己的种种有益的启示,想到自己对人家所负有的责任。由此看来,君子对于他人的任何意见都应该是积极地欢迎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逆耳的感觉。孔子在六十岁才进入了这一境界,可见磨炼出这样的大家气度是何等地不易!

图片

人学习是为了知道是非标准,人办事要执行是非标准。知道了和做到了是两回事,不知道的当然做不到,但知道了的却未必都能做到。其实就普遍的是非标准而言,知道它们并不难,要想都做到它们可就不容易了。损人利己的人不会不知道社会的公理是克己而利人,贪污腐败的人不会不知道行政的纪律是廉洁清正,这都是一些极端的例子。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贤,他一辈子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学”与“行”的一致。《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时时反省,主动知过和改过,这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修身座右铭。所谓“不惑”,就是知道一切是非标准了,但是将这些标准完全运用于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再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与“行”不一致的情况发生,这是孔子到七十岁时才达到的境界。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强调遇事要反复思考,强调遇事要咨询老师和父兄的意见,不主张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也就是不主张不成熟的人们“从心所欲”,目的是怕把事情办错,不符合规矩。怎么想的就怎么做了,不必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斟酌推敲,不必再咨询有经验的人的看法,做出来的结果肯定都能符合是非标准,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就是不犯任何错误了。这是一种“学”与“行”完全一致的表现,实现这样的境界,当然也是恒久地历炼的结果,是做人境界的最后的升华。

由此可见,孔子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是不断进步的一生,他也是在做人方面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典范,这一境界是在其生命的尽头才最终实现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