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陆德铭

 Viviky 2011-11-21
 

 名老中医经验集-陆德铭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五

 

陆德铭

 

 

 

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

 

万华毛佳琳整理

 

编者按:陆德铭,浙江平湖人,生于1935年。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曾先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外科医师、副院长,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等职。1993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名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鉴于陆氏的学术成就和工作业绩,1988年被收入美国传记学会《世界著名领导者辞典》、1990年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

 

陆氏生性敦厚、敏思,早年深受导师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教授青睐,续其薪传。他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研究及教学工作,对乳房病、甲状腺病、痈疽、皮肤病、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疗积有丰富的经验,并有不少建树。其《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中医治疗》,198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甲等奖;《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与实验研究》,199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著作有《中医外科学》(规划教材)、《实用中医乳房病学》、《中医外科诊疗图谱》、《实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等。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

 

———孙思邈(《千金要方》)

 

陆德铭,1935年出生,浙江平湖人。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曾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任外科医师、副院长,上海奉贤县齐贤公社卫生院院长;1984年至今,先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还先后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临床一所乳房病研究室主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杂志》主编、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市高教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日本气功学会名誉顾问等。198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8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名中医。陆氏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收入1988年美国传记学会《世界著名领导者辞典》、1990年英国剑第五卷325桥世界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及《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等。

 

陆氏大学毕业前在中医外科实习时仰慕导师、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教授的医术和医德,便萌立雪之心,顾氏见其敦厚、敏思,许为中医外科栋梁之材。时值1960年中央卫生部号召著名老中医带徒传经,乃招为门下,1962年大学毕业后留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任医师,侍诊于顾氏,治学甚恭,精读了《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旁及西医《外科学》、《皮肤病学》,参合临床,正名、纂要、钩玄。在疮疡、皮肤病、肛肠病、乳房病、急腹症等各科分科领域内全面继承顾氏中医外科学术、临床操作经验。对良性乳房肿块的治疗尤有心得。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陆氏首次将乳癖分成肝气郁滞型、冲任失调型辨证论治,用益肾调冲任法取得显著疗效。陆氏还提出:乳腺增生的冲任不调见症乃是妇女周期性激素失调所致。于是指导研究生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断,关键是排卵前期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下。用中药乳块消调整周期性激素失调,拮抗异常雌激素的刺激,从而恢复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获得满意的疗效,其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陆氏对顾伯华老师1958年在国内首先报道的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的临床研究,提出了该病的成因是由于乳腺管先天性异常,乳头内缩畸形所致的学术观点,并指导研究生从实验研究探明了与雌激素有关;结合临床、病理研究,确认本病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瘘管期;提出该病与其他乳房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在治疗上将单纯性瘘管的挂线手术改革成切开术,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陆氏为本病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陆氏曾响应领导号召,深入农村医疗第一线,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毒蛇咬伤分风毒、火毒、风火毒的中医辨证和清热解毒、通腑利尿的总治则及其加减法,特别是根据蛇咬牙痕等对中毒程度与预后关系的估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遂以毒蛇咬伤专家蜚声沪、江、浙一带。

 

陆氏与导师顾伯华教授一起探索疽毒重症,瘿瘤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骨、关节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毛发红糠疹,急腹症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和脂溢性皮肤病等久病之后出现的阴虚证,用养阴清热为主法,佐证了伤阴在外证后期证治中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发现很多外科疾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迁延性炎症,静脉炎,血肿纤维化,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硬皮病等多有瘀血见症,用活血化瘀法取得很好的疗效,为治疗一些疑难外科疾病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陆氏身处新老交替、换代的第一届新中医学院毕业生,他没有辜负时代的期望,既谦恭地尊敬老师,尊重传统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至诚地全面继承顾氏中医外科学术经验,谨从师训研习经典,披览各家杂志,尝谓治学犹高屋建瓴,要在筑基。于顾师临证经验更是细大不捐、兼收并蓄,观察惟恐不细,辨证要在钩玄,方药力求精当。但又不使自己的思维囿于传统理论的桎梏,坚持不懈的学习,汲取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用之于外科学的研究。陆氏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发展中医事业不可缺一的科研途径,结合现代医学临床、科研成果融会贯通。陆氏治学之要一是勤奋、二是善思,善于从纷纭的临床表现中抽象出必然的规律来。

 

陆氏为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学科带头人,执师道严且慈,严于治学,一丝不苟地指导学生学习经典著作、现代科学理论、操作技能,又尊重学生的思路,刻意雕琢,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生活中又是学生真挚的朋友,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关心学生的思想、第五卷326生活,为中医事业造就了不少德才兼优的人才。陆氏性敦厚,敬老携青,深为同道所重,工作中以善于用人著称,尝谓:疑人无用,用人勿疑,凡用人必以信,重大节而略小过。

 

陆氏曾先后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实用中医乳房病学》、《关节痛》、《中医外科诊疗图谱》、《实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参加编写《实用中医外科学》等专著。科技成果有《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中医治疗》,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6年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精华

 

一、燮理气血阴阳,崇尚阴阳互求陆氏在临床诊治中,善于运用祖国医学阴阳气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他指出,辨证论治首当辨明阴阳,因为病因、脉证与药性皆有阴阳,阴阳既明,则治之无讹。

 

(一)首辨阴阳,崇尚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从外科临床所表现的证候群中,可以辨别出阴阳的属性。如发病迅速,皮损浅表,红肿热痛明显,肿势根脚收缩、肿块软硬适度,疮疡溃后脓出稠厚,并症见初起形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属阳;而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病变部位较深,皮色暗紫或不变,肤热不显,肿势平塌,根脚漫散,肿块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疼痛不显,疮疡溃后脓水稀薄或纯为血水,并伴有初起无明显症状,中期潮热、颧红,或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症者属阴。所以临床辨证,审别阴阳是首要的环节。在论治方面,当考虑到病有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药物的寒凉温热之性,在施治上以阴药治阳病,以阳药治阴病。以阴阳来审别疾病的性质、病变的部位、体质的强弱、邪正的盛衰等,指导临床辨证用药,从而调节机体失和之阴阳,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也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则泻之阴平阳秘之义。

 

陆氏常告诫学生,在临证辨治时,病情往往是复杂变化着的,不要拘泥于一点,而要综合参考分析,一个病往往是多个症状组合而成,不可能单纯表现为纯阴证或纯阳证,往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错,而且随着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阴阳的属性也会随之而产生相应变化,所以要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去辨别阴阳,抓住主要的症状,掌握疾病的性质,施治方可有的放矢。如在治疗乳癖时擅用仙茅、仙灵脾、肉苁蓉、鹿角片等补助肾阳,同时常在助阳药中酌加山萸肉、枸杞子、天冬、生首乌等滋阴补肾,以期治阳顾阴,收阴生阳长、阴阳平补之功。在乳癌术后,病人往往气血两亏,复因化疗、放疗耗竭阴液,故术后多重在调补气血,养阴生津,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枸杞子、生地、玄参、麦冬等养血滋阴,使正气得复,阴精不竭。又如乳癌术后部分患者卵巢切除,更年期症状提前出现,表现为心烦易怒,面颧红赤,热升火,汗出阵阵,咽喉干燥等一派阴虚火旺之象,陆氏则以二仙汤为主,平补肾阴肾阳,收阴阳互补、平衡阴阳之功。

 

第五卷327(二)再论气血,强调气血贵充裕、调畅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在生理上,气与血既是人体脏腑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亦必然导致某些脏腑功能活动的异常。陆氏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外来之邪就不易侵犯,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气机紊乱,正气相对薄弱时,则抵御外邪能力减弱,而致人体发病,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陆氏在临床上十分重视扶助正气,常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以固根本,对生黄芪的用量尤为讲究,经常用至60克陆氏认为,黄芪用量非大不可,否则,难以起到扶助正气的功效。如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复发性口腔炎时,黄芪常用量为60克,配合养阴方药,症状很快就能得到控制,而有时黄芪用量不足时,往往效果不明显。陆氏善用黄芪,认为黄芪乃补气类之要药,用于久病气虚体弱者,常与党参、白术配伍而达补气健脾之效;用于卫外阳气不固者,常与防风、白术同用,取玉屏风散之意,达固密腠理,益卫固表之效;用于气虚脾弱水肿者,常与防己、白术配伍而行气利水;用于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敛口者,与穿山甲、皂角刺、白术、茯苓、党参等配伍,达补养气血,生肌托毒之功;用于气虚伴血瘀者,常与桃仁、丹参、三棱、莪术合用,达行气活血作用。陆氏认为黄芪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消除机体水肿,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在扶助正气的同时,陆氏也非常重视精血的调理。他认为,气与血共同来源于脾胃化生,气中有血,血中有气,两者相互依附,相互为用,共同滋养温煦脏腑。在临诊时,症见面色萎黄发白,头晕目眩属血虚者,常以当归、白芍、熟地、阿胶、川芎、鸡血藤等,四物之义调补气血;对症见皮肤瘙痒干燥,脱屑等血虚生风者,常以生熟地、当归、肉苁蓉、防风、肥玉竹等养血祛风润燥。在临床上往往气血同病,故常采用气血同治的方法,如补气摄血,行气活血,补气活血等,而气血病变表现在外科临床上,多见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等。如在治疗甲状腺病时,由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瘀凝聚于颈部而成肿块;往往采用疏肝理气化痰活血等法,使肿块得以消散。又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常多发于年老体弱患者,在皮损痊愈后仍有持续性的剧烈疼痛,陆氏认为多因患者年老体弱有正气不足,气不运血之本虚,同时又兼有气血瘀滞之邪实,故治当标本兼顾,扶正以祛邪,益气活血而化瘀。再如,乳衄一症,多由肝气不舒,郁久化火,迫血妄行而致,也有病久体虚,气不摄血而致,故临床亦多以泻肝凉血和补气摄血等治疗。

 

古人曰:善补阳者,必于以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化生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用之不竭。陆氏集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的中药中筛选出: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最善补气健脾;当归、熟地、首乌、枸杞补血生血效果最佳;仙灵脾、仙茅、巴戟肉、肉苁蓉等最宜温肾助阳;玄参、麦冬、石斛、沙参、女贞子、天花粉最善补阴生津;柴胡、制香附、郁金、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桃仁、丹参、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总之,陆氏治疗气血之病,大多以行气活血,益气活血,补益气血,益气摄血等相兼并用,这些治法应用于临床确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二、识病是关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陆氏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病,把辨病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

 

第五卷328(一)临床诊治,首先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病。陆氏认为中医外科的疾病大多以外在的局部病变来表现,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疾病,这样就需要综合四诊的望、闻、问、切,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根据临床的特点,通过与相关疾病的鉴别、区分相似的症状,首先做出疾病的诊断、确定的病名,这样才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使病名和理、法、方、药之间形成了相对应的联系,其中所精炼出的诊断、治疗要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诊治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一30岁男性患者,因右侧颈部肿块一月余就诊。

 

问诊发现患者1月前曾因右侧颈部疼痛并出现肿块、发热,经用抗生素后2天热退。2周后局部疼痛消除,肿块略有缩小,因肿块较硬有医者疑为肿瘤。曾作头颅CT、胸部X摄片、局部肿块活检未见肿瘤细胞。检查发现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上1/3处肿块约35cm×4cm,皮色如常,边界清楚,表面尚光滑,质硬固定,无压痛,无灼热感。首先考虑为急性淋巴结炎,由于大量抗生素的运用形成慢性迁延性炎症,但须与结核性淋巴结炎、肿瘤相鉴别。结合患者情况及病变特征,可以排除上述其他疾病,从而慢性迁延性炎症成立。在治疗上如继续给予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之品,非但无效,而肿块会更趋坚硬。陆氏认为此阶段属外感热毒之邪已去,而瘀滞未消,需用活血化瘀药治之,瘀化而块自消。本病治疗尚属及时,愈后良好,如病期延长至3~6月以上,肿块就较为难消。若是瘰疬或肿瘤其转归预后截然不同,必须及早辨明。因此,临床上一旦确诊疾病,就可以对其整个发展过程、治疗要点、预后有明确的认识。故在外科领域中辨病尤为重要。

 

(二)辨病基础上加以辨证在外科中首先强调辨病,其目的在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及必然出现的局部病变和由此产生的典型症状,从而揭示疾病的演变规律。辨证的目的在于揭示患者机体的具体发展阶段的个体特殊性,经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辨别分析,把握疾病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使诊断更加深入细致。经综合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所在,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通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以及外科特有的肿痛痒脓麻、溃疡色形、善恶顺逆的辨证,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对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作出综合评定,从而确定证,以进一步指导治疗。

 

陆氏认为在辨证过程中,不要拘泥于一点,要全面综合分析。由于每一个病的症状表现复杂,而且病情又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一个病所表现的症状,往往是许多症状综合在一起,因而就不会纯粹地表现出阳证和阴证,且疾病的属阳属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转化。如有一高年有头疽的患者,局部疮形平塌漫肿,本因正气不足,不能托毒外出,在治疗中若误行汗下,或过敷寒凉药物,病邪即可由表入里,以致肿而难消,溃而难敛。有头疽本属阳证,但因误治由阳证转为阴证;或因病久脓血大泄而正虚不复,从而由阳转阴,反之也因治之得法,病邪由里向外,使正虚渐复,由阴转阳。因此,在辨阴证阳证的过程中,不能仅从一时表面现象着眼,要作深入的分析,了解症状的主要方面、疾病的性质及全部过程,从各方面掌握辨第五卷329证方法。这样才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掩盖,作出正确辨证,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辨病之后,基本上了解了疾病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把辨证与该病所有的治疗方法和方药紧密联系,使治疗方法个体化,并可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一38岁女性患者,因右乳房反复红肿疼痛溃破3月就诊,问诊发现患者右乳头素有凹陷,平素有豆渣样分泌物自乳头溢出,3月前患者出现右乳房肿痛,继红肿扩大,无发热,局部先后三次切开引流,并经清创及抗生素治疗。刻下溃口已愈,但局部仍有疼痛。检查发现右乳头凹陷,乳房除内下象限均皮肤暗红、微肿,上有四处疤痕,触之有坚硬结块,脉濡,苔薄白,舌质暗红。综合上述四诊资料,根据发病为非哺乳期,有先天性乳头凹陷,化脓时肿块红肿但全身炎症不典型,局部切开引流后红肿反复发作,创口愈合后疤痕形成,局部组织坚硬不平,乳头更现凹陷等症状,首先考虑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但须与乳腺癌、急性乳腺炎、乳房结核、导管内乳头状瘤相鉴别。结合患者发病特点,可以排除上述其他疾病,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成立。本病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临床上可分溢液期、肿块期、瘘管期。辨证分型上大致有肝气郁结型、肝郁化热型,须配合疏肝活血、清热解毒等中药配伍治疗。外治以清热消肿为治则。

手术疗法分期论治,管道被挂开或切开后首先要腐蚀管壁,然后提脓去腐,再生肌收口。本病预后属良性病变,病程较长,可有反复发作的情况,多数经切开手术治愈,手术切开治疗的关键是切开通向乳头孔的瘘管或扩张的乳腺导管。但须警惕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性。在上述对本病的较全面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病史、体征、辨证、分期,使治疗方法具体化,从乳房反复红肿切开后疤痕形成,局部坚硬不平,乳头凹陷,可以认为目前属瘘管期,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以疏肝理气、活血软坚,药用柴胡、当归、赤芍、三棱、莪术、桃仁、丹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山楂、虎杖等。以目前的辨证分析,局部坚硬不平结块,且皮色暗红微肿,可以判断本病经内服中药待皮色暗红好转,局部僵块缩小后给予切开,预后良好,可不必作乳房切除。由此可见,中医外科诊治疾病首先强调先辨病,往往从疾病的主要症状入手,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使诊断更具体精确。

 

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祖国医学历来重视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论述,陆氏根据自己多年诊治经验得出:疾病的产生,必有其根本的原因,病机的变化,也有其关键所在,疾病证候虽然繁乱复杂,也有其主次真伪可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与其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这些客观的指征是疾病外在的现象,在临诊中运用四诊和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手段,并对其加以综合分析,找出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这就是审因求本的关键所在。

 

(一)审证求因,善调脾肾陆氏治病强调治病求本,重视调补肝肾脾胃之先后天之本。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所藏之处,元阴元阳寓于其中,是生命之根,为脏腑阴阳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故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奉养周身。肾气的盛衰,则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肾阴肾阳失调,会导致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同样,其他脏腑的第五卷330疾病,日久也必然影响到肾,损耗肾中精气,所谓久病及肾,故治疗用药尤其强调调理脾肾。如在乳癖的治疗中立调摄冲任法为治疗大法,包括补肾助阳,养血和营等等。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化生天癸,而激发冲任的通盛,肾气不足则天癸不充,冲任不盛,乳房受累而致乳癖;又因冲任隶于阳明,冲任血海之盈亏又与脾胃后天之本有关,故脾胃虚损时,不能濡养冲任而致冲任失调产生乳癖,故在诊治中,调补脾肾有其重要意义。曾治一年轻女子,患乳房胀痛达2年,每于经前或疲劳后,疼痛加剧,经后症状减轻,在外屡治无效。检查:两乳房各象限扪及结节状肿块数十个,触痛明显,与皮肤无粘连,两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本例乳癖之肿块胀痛之消长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陆氏认为此与冲任失调有关,采用调摄冲任,温肾助阳为治疗大法,方用仙茅、仙灵脾、肉苁蓉、鹿角片等温阳补肾气而调补冲任,对于经前乳房胀痛剧烈者,并不刻意于疏肝理气或活血化瘀,而是在方中适量加入巴戟肉、锁阳、蛇床子等,并取得了止痛的效果,至于肿块质地偏硬,可在方中酌加三棱、莪术、桃仁、郁金、香附等理气活血之品。经服药2月,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结块变软,续服上方3月余,症状全消。在乳癌术后的治疗中,常调理脾胃生化之源。同时,陆氏处方用药中时时顾护胃气,用药中病即止,以免过剂而损伤脾胃,因脾胃之气的盛衰往往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所以在临床上特别注重脾肾二脏的调理。

 

(二)治病求本,详明标本在临诊时,陆氏又详明标本,找出病证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分清病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症状的主次关系,指出标根于本,标是现象,本才是实质,只要解除病本,病标则随之而解。如治疗一疖病患者,来诊时,鼻尖、背部、臀部遍发疖肿,皮损脓头未出,肿胀疼痛,常此起彼愈,反复发作。此属湿热蕴阻肌肤,先拟清热和营化湿,方用黄芩、生山栀、紫地丁、银花、连翘、半枝莲、生山楂等,服药7贴,湿热渐化,疖肿红色渐淡,遂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清热化湿。

 

原方去生山栀、银花、连翘,增入生黄芪、生地、天花粉、玄参、麦冬等服药1月而愈。陆氏认为,治疗疖病以一般常法而言,多予清热利湿之剂,虽病可取效一时,但难以控制其复发,而疖病反复发作主要与皮肤抵抗力有密切关系,用益气养阴法使正气足而卫表固,外邪不易入侵,阴液足而肌肤得养。治疗上,陆氏详辨主次,审因求本,究其要害,故施治常常得心应手。

 

临证特色

 

一、内外合治,首倡调摄冲任———治疗乳房病的经验乳房疾病是中医外科治疗领域中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常见病种。目前临床中医外科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乳房病是乳癖。乳腺上皮增生,明显增加了乳癌发生的危险性。陆氏运用中医中药防治乳癖,进一步预防乳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乳癌的治疗方面,陆氏强调贵在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而对于乳癌手术后,尽管癌肿已被切除或控制,但机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导致气血损伤,复因化疗、放疗耗竭阴液而致气阴两伤,临床应侧重于扶正培本,以增加机体抗癌能力。陆氏对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名粉刺性乳痈),有独到的认识和第五卷331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的一个病理阶段,在急性炎症期,应以疏肝清热、活血软坚为主,使肿块炎症得以消散,而对本病形成瘘管期时,则采用中医挂线法、切开法和外用药治疗。其次对哺乳期急性细菌性乳腺炎的治疗,陆氏认为中医药疗效显著,但关键在于尽早治疗,以消为贵,争取早期消散吸收,内外合治,在通乳药使用的同时,适当配合回乳药物,使肿块消散于无形。若肿块成脓,则配合外治疗法。

 

陆氏在运用外科独有的外治疗法同时,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多种内治疗法,调整失常的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注重治内而治本,内外合治的治疗原则,尤其强调调理冲任在治疗乳房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冲任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由于乳房的生理、病理与脏腑、经络的功能和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所以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常,均可导致冲任失调而导致乳病。西医认为,乳房病的发生多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而调摄冲任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是从根本上预防和治愈乳房病的方法。陆氏根据几十年对乳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乳房病的治疗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治疗风格,强调冲任失调致乳病,以调摄冲任为防治大法,提出了温补肾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均可调冲任,突破了以往单一从而治的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一)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中医对乳房疾病早有认识,但纵观古代文献有冲任失调为乳病的病因论述,而未有乳病从冲任而治的记载。陆氏认为乳癖、乳癌、乳疬等常见乳房病的发生,当首推冲任失调,调摄冲任为治疗乳病的求本之法。因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均可导致冲任失调而致乳病,而且乳癖的发生与冲任两脉关系最为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胞脉系于肾,冲脉与肾脉相并而行,得肾阴滋养,而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源于先天而藏于肾,可激发冲任的通盛。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其气血促使胞宫和乳房的发育及维持功能活动,肾气、天癸、冲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成为妇女周期调节的中心,而肾为这个性轴的中心,肾气不足则天癸不充,冲任不盛,胞宫与乳房必然同时受累而发病。如冲任失调,经脉血海该充盈而未满,该疏泄而不畅,经前气血聚于冲任,经脉壅阻,而乳痛加剧,乳块增大,经后血海壅阻减轻,乳痛稍减,但血脉凝滞,久而不散,故结块不消。患病日久冲任受伤,月经不调,乳痛与肿块也持续不退,临床常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或淋沥不尽,闭经、痛经、不孕等胞宫不充证候,以及腰膝酸软、精神怠倦、失眠多梦、耳鸣目眩等肾虚之症。同样,乳癌的发生也与冲任失调关系密切。由于肝肾不足,冲任失养而致阴阳失调,正气虚弱,易为外邪乘虚而入造成一系列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变化而变生乳癌。而乳疬患者也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弱,或久病及肾,以致肾阴阳失调,肾失濡养,冲任失调所致。

 

陆氏经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观察,以温肾助阳来调摄冲任,从众多温阳药中筛选出性温不热,质润不燥之仙灵脾、仙茅、鹿角片、肉苁蓉、巴戟肉、补骨脂等补助肾阳,调补冲任,从治本着手,佐以他法,不仅乳腺肿块、疼痛可消,癌肿得到控制,同时胞宫不充,肾虚诸症均得到纠正。

 

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助阳药中酌加山萸肉、天冬、枸杞子、生首乌等滋阴补肾,以期治阳顾阴,收阴生阳长、阴阳平补之功。温肾助阳,调摄冲任法从根本上调整内分泌激素紊乱,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是诊治乳病的根本之法。

 

第五卷332(二)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调节冲任之血海的盈亏。陆氏认为,肝郁气滞在乳病发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均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郁滞,蕴积于乳房胃络,乳络阻塞,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胀痛;肝气郁而化热,热灼阴液,气滞血凝即可形成乳房结块。又肝肾同源,肾气不足则肝失所养,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致气滞痰凝血瘀变生乳癖及乳疬等病。若素有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营气不从,气血瘀滞,结而成块;或肝气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为脓肿,如临床所见浆细胞性乳腺炎。若产后哺乳期间,由于肝气郁结与阳明胃热互结则可变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外吹乳痈)。若肝气郁结与痰凝血瘀邪毒互结而致乳房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坚硬,固定不移,边界不清成为乳癌。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也为治疗乳病的重要法则。陆氏用药强调气血以通为用,临证取药常以理气活血同用,并从众多的理气药中选出了郁金、川芎、莪术、丹参等血中之气药,及香附、柴胡等气分中之血药,以及枳壳、延胡索、青皮、八月札、川楝子、佛手等药,意在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气顺则血顺,气血通畅,则瘀结自消。

 

(三)活血化瘀,疏通乳络乳房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以固定性疼痛及肿块为主症,二者均为血瘀证的特征表现,肝气不舒,气机阻滞,久则由气及血,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乳络闭阻,气滞血瘀,凝结成块,不通则痛。在乳癖的患者中常伴有经行腹痛,经量偏少,经色偏暗及血块等血瘀症状。气滞血瘀、痰瘀凝阻,也是乳癌发病的病理基础。乳癌患者观其舌质多有暗紫色表现,且血粘度往往偏高,这些症状也往往成为乳癌复发转移与否的一个参考指标。又如乳痈,多因肝气胃热互结,经络阻隔,营气不从,气滞血瘀成块,瘀久化热,酿脓而溃,治也用活血和营为常法。由此可见,乳房病患者出现血瘀证势在必然。陆氏在治疗乳房病时,重视活血化瘀,疏通乳络法的应用,常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益母草等活血化瘀,王不留行、丝瓜络、路路通等疏通乳络,以气血通畅为目的,临床取活血化瘀药也必掺入理气之品,如香附、柴胡、延胡等,使气血通畅则肿块消散于无形。活血化瘀,疏通乳络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从而减少瘤细胞的滞留机会,对防止癌细胞的着床和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化痰软坚,消肿散结陆氏认为,乳房疾病多与情志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横犯脾土,均可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津液不运而聚湿成痰;肝气郁久化热化火,灼津成痰,痰、气、瘀互结而成乳块。如乳房结核多因平素性情抑郁,七情内伤,以致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偏旺之肝火与固有阴虚之火相合,火势愈炽,炼液为痰;或肝气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结于乳络而成。而乳房癌也多可由肝脾气逆所致,肝郁则气血瘀滞,脾伤则痰浊内生,痰瘀互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而为乳癌。临床所见乳房肿痛,肿块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皮核不相粘连为表现的乳房纤维瘤也多为气滞痰凝互结所致。因此,痰湿凝结在乳病发病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陆氏选用山慈菇、海藻、昆布、贝母、第五卷333牡蛎、夏枯草、白芥子、半夏、僵蚕等化痰软坚,散结消肿,为乳块的消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清泄胃热,利湿解毒女子乳房为足阳明经所属,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妇女气机多易怫郁,七情郁结日久则可化火化热。如乳痈之为病,多由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肝郁与胃热搏结而致乳汁郁结,乳络闭塞,久则化热酿毒,进而肉腐成脓而溃。热毒也是乳房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中后期,由于毒邪外侵,日久化热化火,热毒壅盛,毒邪蕴结乳中,结成坚核,溃后渗流臭污血水,或如石榴翻花。若火热迫津外溢或迫血妄行,表现为乳头孔溢出淡黄色液体或溢出血水。陆氏常以丹皮、山栀、龙胆草、黄芩、知母等清泄胃热;生米仁、泽泻、蒲公英利湿解毒;仙鹤草、茜草、生地榆凉血止血;半枝莲、蛇莓、蛇六谷、山慈菇、龙葵、石上柏等抗癌解毒。在乳癌术后配合使用抗癌药物可增加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协同治疗而增效,并达到防止复发、转移的目的。

 

(六)健脾益气,养血生津冲任为气血之海,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若脾胃虚损则生化之源不足,不能灌养乳络而致乳病。乳癌的发生与复发转移与机体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有着极大的关系。气血虚弱,冲任两脉空虚,以致邪毒乘虚而入,正不胜邪而发为乳癌。陆氏认为乳癌的转移和复发不仅仅局限于癌细胞本身的转移复发过程,而应注意到患者的整体以及和癌瘤之间的对抗情况。虽然多种因素可造成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但更应强调转移和复发,与患者的正气虚衰有密切关系。有些患者由于脏腑功能低下,人体抗病能力减弱,不能抑制癌细胞的繁殖,而旁窜转移。又由于肿瘤毒素及肿瘤的消耗造成机体恶液质及营养障碍,引起脾胃虚弱而使抵抗能力下降。故临证常以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改善患者的脾胃虚弱,扭转营养不良状况,缓解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并改善由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乳癌患者也常因放、化疗后引起热毒灼伤阴液而出现一系列阴虚之证,陆氏常用玄参、麦冬、沙参、川石斛、枸杞子以及鳖甲、龟板等血肉有情之品,通过养阴增液,使体内阴阳趋于平衡,并可增加化、放疗的效果和减轻由此带来的毒副作用,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

 

并且对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七)移情易性,调节情绪陆氏常告诫道:乳房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情绪变化、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发病后精神负担较重,而部分患者恐癌心理较强,整日沉湎于来日痛苦的紧张情绪中。陆氏认为这些情绪的异常变化,常造成忧思伤脾,惊恐伤肾,如此脾肾虚弱失调则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抵御外邪而常遭侵犯,故陆氏在诊治中,十分注重调节患者情绪,曾曰:情志可致病也可愈病。对待病人关注的痛苦之处,往往通过仔细的解释工作来解除患者的疑虑,心药并施,使患者充分信赖医生,主动配合积极治疗,往往收效明显。

 

陆氏临床上诊治乳腺增生及乳疬,常以调摄冲任,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认为病症发于外而实根于内,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肝脾肾虚为发病之本,而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血瘀第五卷334痰凝为发病之标。常以仙茅、仙灵脾、鹿角片、山萸肉、肉苁蓉、山慈菇、海藻、桃仁、丹参、三棱、莪术、制香附、郁金、延胡索为基本组方,并随症加减。对与情志变化相关者,常佐以柴胡、佛手、八月札、合欢皮等调畅气机;伴月经不调、痛经者,佐以当归、益母草、红花等调经止痛;伴乳头溢液色黄或乳白色者,佐以生米仁、生山楂、生麦芽等回乳以减少渗液;伴肿块质地坚实,久治不愈者,佐以三棱、石见穿、山甲片等软坚散结;伴大便干结者,佐以生首乌、火麻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陆氏治疗乳癌根治手术后患者以及术后转移复发者,常以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清热解毒为大法,认为乳癌的发生与正气虚弱,邪毒留滞有关。虽然癌肿已被切除,但术后正气更伤,尤需扶助正气,以达邪外出。术后患者多有放疗、化疗的治疗经过,灼伤津液为常见之症。由于机体内在的阴阳不平衡,冲任失调之内分泌紊乱状况不因手术切除而趋正常,所以调摄冲任更在乳癌术后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术后往往会有残留癌细胞生存,运用解毒抗癌药物清除余留癌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是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陆氏常以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南沙参、杞子、仙灵脾、山萸肉、肉苁蓉、石见穿、莪术、蜂房为基本组方。对恶性程度较高,有淋巴结转移者,或患者年龄较轻者,常加重解毒抗癌药的应用。以蛇六谷、蛇莓、龙葵、半枝莲、苦参片、生米仁等抗癌解毒,对转移入肺、胸腔积液而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的,加入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苏子等肃肺降气平喘;对转移入骨而彻骨疼痛者,加乳香、没药、徐长卿等活血止痛,并加重补肾之品,以壮骨通络;如放化疗反应严重致呕吐者加姜半夏、川朴、生米仁、姜竹茹等;口干咽红干燥者,加鳖甲、龟板、生地、玄参、麦冬等加重养阴作用;对术后阵阵热,汗出较多表现为更年期症状提前来到者,加鹿角片、巴戟肉、知母、当归、黄柏等调理冲任。陆氏认为,药物用量轻重,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处方用药量轻,虽补则无力扶正,欲攻而难达病所,故有些药物必以超量方能奏效,如生黄芪常用至60克,蛇六谷虽有毒也常用到60克,蜂房有毒也要用30克。在中医治疗乳癌术后的同时,陆氏还十分注重借鉴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认为有些疾病单用中药治疗,虽然有减轻症状,控制瘤体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但使转移灶消失的较少,同样单纯西医放、化疗则远期疗效往往不佳。故扶正祛邪中药配合放、化疗不仅能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还对放、化疗有减毒和增效的作用,确为治疗乳癌术后或转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又如浆细胞性乳腺炎在肿块期尽可能使其消散,以疏肝清热、活血软坚为主,常以柴胡、当归、赤芍、丹皮、丹参、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银花等为基本组方,伴有乳头溢液者加生米仁、泽泻;溢液呈血性者,加茜草、生地榆、仙鹤草等凉血止血,若肿块进一步发展,进而化脓成瘘,则按外治法进行治疗。 

二、益气养阴,重用黄芪、女贞子———治疗复发性口腔炎的经验复发性口腔炎,中医又称为口疮,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此病常发于口颊唇舌边,亦可发于口腔内的其他部位,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浅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局部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病情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或时发时愈,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影响饮食、休息和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些患者屡用中西药物及各种疗法,效果均不够理想,陆氏根据其发病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辨治经验。

 

第五卷335(一)辨证从气阴入手,脏腑重肺肾两脏复发性口腔炎其皮损多发于口腔颊唇舌边的粘膜上,中医对此早有认识,《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即有岁星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的记载。从发病表面症状看,由于其红肿疼痛溃烂与疮疡较为相似,故临床医者常以诸痛痒疮皆属于火作为论据,故临诊施治多以心脾积热,从论治,虽有时亦能获得暂时效果,但都不易根治,且病情每多复发。若因拘泥于局部的炎症而滥施苦寒泻火之品,则苦寒日久化燥伤阴,耗伤正气,使虚火愈盛,以致一些病人的症状反复不得控制。陆氏认为,口腔粘膜溃疡,从其症状上看有属的论据,但此症有虚火、实火之分。实火者多与脾经积热,胃火炽盛,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等有关;虚火者,多与素体阴虚,加之劳倦过度,思虑太过,房室不节,久病耗损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有关。口腔粘膜溃疡反复发作,久病不愈,即使有局部心脾积热之标实,日久也必耗气伤阴,致气阴两虚。且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水亏不能济火,则虚火上炎,熏发于口。正气不足,卫气不固,则不能御外,口腔粘膜与人之皮毛相同,也为卫外器官,为肺所主。故而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犯,肺气虚弱,则正不胜邪,邪气留连而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所以,本病的辨证应从气阴两虚入手,虽有心脾积热,肝郁化火,或为火热燥邪所犯,也皆为标实之证。总之,肺肾两虚,气阴不足之本虚,方为口腔粘膜溃疡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

 

(二)论治以益气养阴,用药重用黄芪、女贞子由于复发性口腔炎之本在于气阴两虚,陆氏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临床上以益气养阴为治本大法,重在补益肺气,滋润肺肾之阴,使阴液得复而能润下,虚火收摄,正气得盛而能御外,则邪不可干。临床上陆氏常以生黄芪、女贞子、天花粉、生地、玄参、麦冬、沙参、知母、生甘草等益气养阴为基本组方,每多收效。同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若有心脾积热之标实之证,加川朴、苍术、竹叶等;若为素体气虚,经常感冒者常配合玉屏风散治本;若疮面不易收口者,再加入五味子等收敛之品,促使疮面愈合。

 

陆氏用药善用生黄芪和女贞子,认为此二药是治疗复发性口腔炎治本之要药。因为生黄芪有补益肺肾之气,固表卫外,敛疮托毒,生肌收口之功效,为外科托毒生肌之精品;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滋而不腻,两药合用又可以益气养阴,生肌托毒,促进疮面愈合。天花粉、生地、玄参、麦冬、沙参均为养阴生津之品,善补肺肾之阴;知母为清虚火之要药,其质润,能养阴润燥,善清虚热;生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生肌收口之功,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生黄芪常用45~60克,女贞子用至15克,陆氏认为非重用此二药而气阴不能得复,疮面难以愈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复发性口腔炎与病毒多次感染及机体自身免疫能力低下有关。因此治疗上应以调整机体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而方中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显著增加,黄芪、女贞子、天花粉、玄参等均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应激能力,有止痛,减少组织渗液,促使上皮修复,加速溃疡愈合的功能。

 

(三)调摄重安神助眠,大便贵保持通畅陆氏临床上除了上述方药辨病辨证结合治疗以外,又十分注意患者的行为调摄,尤其注意睡眠和大便的正常与否。他认为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同时也是人之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而第五卷336致阴平阳秘的重要手段,寐不安则心火上炎,肾亏则阴液愈耗,相火妄动,每致病情加重。故对夜寐不安者于方中加入茯神、酸枣仁、夜交藤、五味子等安神助眠,甚则用磁石、珍珠母重镇安神;心火妄动者加竹叶、莲心、川连等。保持大便通畅也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若大便不畅,邪毒内渗,脾胃不运,积热内生,甚则热伤气阴,而气阴已伤,则不能润肠,大便干结,则便更难下,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保持大便通畅,亦是祛邪保津的手段。陆氏在用药上,除重用养阴之品增液行舟外,还酌加火麻仁、郁李仁、生首乌等润肠通便,使邪毒外泄,津液得存。

 

虚火上炎可致口腔粘膜溃疡,因此治疗上忌用寒凉泻火之剂,以防苦寒之品久而化热化燥、伤阴耗气。口腔溃疡以气阴两虚为本,治疗以益气养阴滋润肺肾为治本大法。若有心脾积热时,也当先祛其邪,扶正可以祛邪,而祛邪也可以使正气得复。但治疗上苦寒之品仅可一时应用,邪去大半,即仍需益气养阴以扶正祛邪。

 

三、疏肝化湿,早投活血和营———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经验带状疱疹一病在中医文献中记载很多,诸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之缠腰火丹,《诸病源候论》之甑带疱,《疡医大全》之白蛇串,《外科启玄》之蜘蛛疮等。临床以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灼等为主要表现。

 

(一)初起以湿热为患,久则伤气阻络陆氏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因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患者常因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又因经络阻隔,不通则痛,而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带状疮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皮肤病,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进入人体潜入神经细胞中,平时潜伏而不致病,常因劳累、创伤、感染等因素而诱发致病。病毒侵犯神经,使局部神经根水肿,炎症粘连,疤痕收缩产生临床症状。表现以单侧成簇水疱和神经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皮损好发于肋间,腰骶神经或三叉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尤其是疱疹消退后遗留的神经疼痛,病情顽固,疼痛剧烈,病程迁延,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二)初以疏肝化湿为主,早期即投活血和营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居多,在急性发作期,皮损表现为带状的红斑丘疹,继而出现绿豆到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呈带状,严重者见出血点或血疱、坏死。皮损好发于腰肋部、胸部或头面部,多发于身体的一侧,沿神经分布,发于头面部者,尤其是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较重,疼痛剧烈,并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甚则影响视力和听觉。对此陆氏常以疏肝清热,化瘀止痛为大法,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用龙胆草、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泻肝胆之郁火,当归、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板蓝根、蛇舌草等清热凉血解毒,桃仁、丹参、延胡、郁金活血理气止痛。皮损发于头面眼角者,常加入谷精草、杞子、石决明等;皮损发于胸腹者加川楝子、香附等;皮损发于下肢者,常加入黄柏、牛膝等。陆氏治疗带状疱疹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即于方中加入了理气活血之药,旨在防止和减轻第五卷337由于病毒侵犯神经而引起的神经周围炎症和粘连,减少纤维包裹,防止后遗神经疼痛的发生。

 

(三)久则益气活血为主,正气充盛则络脉自通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年老体弱者常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症状,且病程持久,疼痛剧烈,甚则彻夜难眠,这也就是临床上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对此,陆氏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施治多以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品,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痛程迁延,疼痛剧烈,久病伤气,气虚则无力推动气血之运行,致血行迟缓,脉道不通或通而不畅,以致血液郁滞而凝为瘀血,故治当益气扶正为主,配合活血通络,共奏益气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常以生黄芪为君药,药量可达60克,取其益气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瘀血活化之功效,配合三棱、莪术、当归、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佐以制香附、郁金等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之品,使气血流畅,血随气行,开塞通瘀而止痛。对顽固性疼痛甚则彻夜难眠的酌加全蝎、蜈蚣、没药、乳香、天龙、磁石、珍珠母等破血消瘀重镇止痛。 

对患侧疼痛肿胀者加入留行子、丝瓜络等通络止痛,往往都能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现代药理证明:清热利湿解毒配伍活血通络药可以加速炎症的明显吸收,使其症状改善。

 

清热解毒药能抑制和消除致炎因子,配伍活血通络法,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渗出,减轻了炎症的病变程度,促进了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而益气药与化瘀活血药的合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水平,所以在调整人体整体机能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效验,这也为临床运用益气化瘀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临诊时,陆氏认为凡遇带状疱疹当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因为一旦病毒累及神经产生纤维包裹,其病理表现常不易逆转,所以活血化瘀的早期应用,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的炎症粘连和纤维包裹,常可杜绝或减少后遗神经疼痛的产生。

 

四、气阴为本,佐以化湿清热———治疗疖病的经验疖病是指肌肤浅表部位反复感受火毒而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疾病,皮损可在全身各处散发,或此处将愈,他处又起,其发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甚则迁延十几年。一些患者虽屡用中西抗炎解毒之品,症状得以控制,但往往不能根除。陆氏认为,关键在于对本病的本虚标实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而疖病之所以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其发病主要原因在于气阴两虚。

 

(一)气阴两虚为本,湿热为标一般认为,疖病的发生,多因热毒湿邪交蕴,搏结缠绵于肌肤而成,西医也认为疖病之发生是由于葡萄球菌侵入毛囊而引起的急性深毛囊和毛囊周围炎,常运用清热利湿解毒和抗菌药物以祛逐邪毒,而陆氏认为疖病的反复发作及易感染外邪与否,主要与机体的自身抵抗力有关。《内经》曾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素体虚弱,卫外不固,玄府不闭,外来之邪容易侵袭,而留连不去。又由于外感湿热火毒,火为阳邪,极易灼津伤第五卷338液,疖病长期反复发作,势必耗气伤阴,卫气虚则不能御外,阴液伤则不能润养肌肤,愈使皮肤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致使病程缠绵,难以根治。所以疖病之发生,临床上多见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气虚,又感湿热暑邪,搏结缠绵于肌肤,日久反复不愈而伤阴液;或为久患消渴、肾虚等慢性消耗疾病,耗伤气阴,气不卫外,阴不润肤,易感外邪,蕴阻肌肤而发本病。可见气阴两虚是疖病反复发作之内在根源,湿热火毒之外来邪气是发病之标,本虚标实,才是疖病反复发作之实质。

 

(二)治宗益气养阴,重用黄芪疖病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几个至数十个不等,亦可在身体其他部位散发,此起彼伏,或间隔数周、数月再发,有些患者常伴有消渴、习惯性便秘等症,疖肿较大时,易转变成有头疽。陆氏治疗疖病,重在益气养阴以扶正祛邪。在急性期,辨证选用清热化湿解毒之品,以黄连、黄芩、厚朴、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化湿,佐以赤芍、丹皮、生山楂和营凉血,皂角刺托毒外泄,便秘加生大黄、生首乌;火毒炽盛加生山栀、银花、连翘等。病变在面部伴有皮脂分泌物增多者,加防风、苦参、蛇舌草,随着湿热化解,标实渐去,逐渐减少清热解毒之品,以防苦寒伤阴,适时增入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枸杞子等养阴药并渐次加大生黄芪的用量。陆氏常谓:疖病清热解毒仅是一时之计,而益气养阴方为收功之本。在疖病治疗中,陆氏特别强调生黄芪在扶正祛邪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玉屏风散为治表虚卫气不固自汗之名方,方中以生黄芪为主药,对此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惟黄芪能补三焦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因此,陆氏特别指出,生黄芪的运用应贯穿于疖病治疗的始终。只要胃纳尚可,仍可应用,其用量常渐次增大至60克以上,方可使疖病的复发得到控制。配合应用养阴药物生地、玄参、女贞子、天花粉、麦冬、枸杞子等在于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增加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疖病,防止其复发的目的,这也是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精华所在。

 

(三)强调忌口,注重护理陆氏十分注意药后调护,常嘱患者即使病情好转,症状消失,也要坚持服药3个月,巩固疗效,增加机体卫外功能,防止新发。又强调局部治疗,认为疖病患者不宜外用油膏类药,以防毛孔堵塞,邪毒内蓄,加重病情;不得用手自行挤压局部皮肤;并要经常保持患部的皮肤清洁,可用75%酒精涂搽病灶周围,达到灭菌和使局部气血流畅,增强肌肤抵抗力的作用。在用药治疗的同时,主张忌口,认为鱼腥发物,辛辣甜腻,能助湿化热,故在治疗期间不可食用,以防疖病加重。

 

五、育阴清热,疏气化痰行瘀———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陆氏认为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不外乎肝郁、外邪入侵、气滞、湿痰为患,由于病久必气阴两虚。虽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但其疾病发展过程中与肝、脾有密切联系。《灵枢·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喜条达,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则气机郁滞,留于结喉;或肝木侮土,脾失健运,湿痰内生,痰浊随经而行,留注于任脉所辖之结喉;或气郁痰浊,结聚不第五卷339散,气血为之壅滞,且血随气滞而成瘀,均积久聚而成形,则为肿块。肝郁气滞,木失调达,则见胸闷喜叹息。情志不遂,日久耗伤正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故见心悸、脉数。病久气郁化火导致营血不足,阴虚无以敛阳而见汗出。阴虚不能充盈血海故见月经失调,无以濡养筋脉或血虚不能柔养肝脏而致肝旺,肝风内动,故见手部震颤。肝气郁结,肝虚痰结,水湿上扰清阳见眼球突出。《丹溪心法》曰气有余便是火,胃火旺盛则能食善饥,火邪偏盛,耗伤气血,无以充养肌肤见形瘦。肝逆犯脾,脾气虚弱见便溏腹泻。肝郁胃热,风热、风火克于肺胃,风性上行,火性炎上,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积热上壅,夹痰蕴结,蕴聚化毒故见发热、咽痛、肿块疼痛。气滞痰结,郁久化火,火盛伤阴耗气,以致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或手术、久病而气血亏虚。化疗、放疗属热毒,易伤津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故见神疲乏力、口干欲饮、舌红苔少中裂、边有齿痕。陆氏临床根据病情变化而辨证施用育阴清热、疏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取效良好。

 

(一)疏肝理气,化痰活血法此法针对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浊内生,气郁痰浊结聚不散,气血为之壅滞,且血随气滞而成瘀之证而设,用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及亚急性甲状腺炎后期,症见结喉正下方两侧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质地中等。

 

陆氏认为如肿块为单个且较大,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以手术切除为宜。若肿块为多发性又较小,自觉症状不明显,在无意中发现颈前肿块或B超提示有多发性肿块,甲状腺同位素扫描为温结节,即使手术亦有复发且有不能全部清除的可能,用中药治疗有较满意疗效。处方用柴胡、当归、赤芍、山慈菇、桃仁、丹参、象贝母、三棱、莪术、制半夏、海藻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气机,推动血行;当归、赤芍、丹参、三棱、莪术、桃仁活血祛瘀,能抑制良性的异常组织增生,使增生变化的组织吸收、软化;象贝母、半夏、海藻化痰散结。

 

例一女性患者,左侧颈前发现肿块3月。B超检查提示左侧有2cm×2cm、1cm×12cm,右侧有07cm×08cm甲状腺腺瘤。当时左侧颈前下极可触及肿块物,能随吞咽上下活动,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情绪波动,胃脘作胀,喜叹息。脉弦,苔薄。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痰,方用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30克、山慈菇15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象贝母5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制半夏9克、黄药子12克。嘱黄药子服1月停1月,以免对肝功能有影响。服药3月,B超复查左侧有1cm×12cm甲状腺腺瘤,其余肿块均消。再服3月,B超检查甲状腺无异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二)养阴清热、疏肝化痰法此法针对肝郁胃热,风热、风火克于肺胃夹痰蕴结,积聚化痰化火。火性炎上,最易伤灼脏腑,消耗津液,以致阴液亏虚之证。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症见发热畏寒、甲状腺肿大、触痛明显、吞咽伸颈时疼痛加重。追问病史,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或流行性腮腺炎史,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由于用药时间长,往往带来不良副作用,有时可延长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使病期延长,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故陆氏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处方用大生地、玄参、天冬、麦冬、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夏枯草等,方中大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有养阴生津的功效,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及抗菌作用;黄芩、大青叶、银花、牛蒡子有疏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有化痰软坚之功。 

第五卷340(三)益气养阴法1益气养阴、疏气化痰:此法针对气滞痰结,郁久化火,火盛伤阴耗气,以致阴虚火旺,气阴两亏之证。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期,症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不明显、情绪急躁、易烦易怒、多食善饥、心悸胸闷、多汗怕热、消瘦、便溏、手指震颤等,女性常有月经不调或闭经的症状。西医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手术治疗。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还没有根治方法。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有副作用,如可发生甲状腺逐渐肿大、或突眼、或SGPT增高、白细胞下降等,另外,有些患者有过敏反应,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术后复发,不宜再次手术或青少年甲状腺机能亢进。陆氏认为用中药治疗控制或减轻症状,对于少数重症,在西药运用同时服中药治疗,并逐渐减西药量,用中药巩固其疗效。处方用生黄芪、党参、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夏枯草、制半夏、柴胡、广郁金等,方中生黄芪、党参有益气的功效,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有养阴的功效,夏枯草、制半夏、柴胡、广郁金有疏气化痰的功效。

 

例一女性患者甲亢半年。当时服他巴唑5片/日,放射免疫检查:T3、TG、TM仍偏高。神疲乏力,口干欲饮,月经延期量少,心悸汗出,两眼突出,两手震颤,甲状腺增大。脉细数,苔薄,舌质红。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软坚。方用生黄芪60克、生地30克、玄参12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15克、夏枯草30克、制半夏9克、鳖甲15克(先煎)、桃仁15克、莪术3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2克。以后随证加减,服药半年中他巴唑逐渐减量至单纯服中药,放射免疫检查均属正常。再服半年诸症均除。

 

2益气养阴、软坚活血佐以解毒:此法针对气滞、痰浊、瘀毒痼结而成结块。久病或手术、放化疗后气阴两亏,症见颈部肿块坚硬不平、固定不移或声音嘶哑、神疲乏力、汗出、口干欲饮、舌红苔少中裂、舌体胖等。用于治疗甲状腺癌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后体质虚弱者。处方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南沙参、枸杞子、龟板、鳖甲、石斛、石见穿、莪术、三棱、白花蛇舌草、蛇莓、蛇六谷等,有清热解毒抗肿瘤之功。

 

例一男性患者颈部肿块切除术后2月。1984年患者因鼻咽癌作放疗病情稳定。1993年发现颈前有一结节,质硬,B超提示:甲状腺有5枚肿块,服中药肿块缩小不明显。于1996年12月25日在某医院作甲状腺手术,切除结节5枚(右2,左3),病理提示:5枚中2枚为转移性滤泡性腺癌,建议作甲状腺清扫术。患者因拒绝手术,来服中药。刻下神疲乏力,口干欲饮,食欲尚振。脉细弦,舌红苔光而干、中裂。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佐以解毒,方用生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南沙参15克、枸杞子15克、龟板15克(先煎)、鳖甲15克(先煎)、石斛15克、石见穿30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蛇莓30克、蛇六谷30克、龙葵30克、制黄精12克。以后随证加减,服药一年,诸症均减,B超检查无异常。

 

六、审察牙痕,辨明风火毒邪———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目前已知我国有蛇类173种,其中毒蛇48种,上海郊县的毒蛇主要是蝮蛇,民间又叫土公蛇土龙蛇等。陆氏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尤其是根据牙痕等来判断中毒程度和预后有第五卷341独特的经验。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毒蛇咬伤后,通过毒牙液注入人体,侵犯肌腠,留于肌肉、经络入营血,内犯脏腑而发病。毒蛇的种类有神经毒(中医称风毒)、血循毒(中医称火毒)、混合毒(中医称风火毒)三种。蝮蛇为混合毒,根据临床表现,属风火毒,或偏火偏风进行辨证施治。

 

(一)辨证分清风火毒1风毒:风属阳邪,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毒的吸收迅速,但潜伏期较长,发展快。

 

局部伤口轻度疼痛,有麻木感,伤口流血不多,患肢无明显肿胀。全身症状为头晕、嗜睡、肌肉关节疼痛、呕吐、腹痛及腹泻等,重者可面部失去表情、不能言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口吐白沫、血压下降、瞳孔放大、抽搐等。

 

2火毒:火为阳邪,其性上炎,易耗阴劫液,生风动血,迫血妄行。火毒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局部疼痛如刀割,伤口出血或流血不止,患肢肿胀向上发展,皮下出血、瘀斑、血疱、溃烂。

 

全身症状为寒战、发热、全身肌肉疼痛、尿呈酱黄色、尿血、尿少、尿闭。

 

3风火毒:局部创口疼痛或麻木,患肢肿胀,伤口出血,周围有水疱、血疱。全身症状为轻者头昏、眼花、关节疼痛,轻度发热;重者眼睑下垂、复视、目花或失明、胸闷、吞咽困难、张口不利、咽痛、项强、尿呈酱油色、尿少、尿闭、气短、呼吸困难、烦躁、昏迷等。

 

(二)治则为清热解毒,通腑利尿蝮蛇蛇毒为风火毒,但以火毒为主,故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蒲公英、紫地丁、七叶一枝花、半枝莲、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等有较好的抗蛇毒作用。陆氏在治疗蛇伤时很强调通利二便。

 

古书中有治蛇不泄,蛇毒内结之说。有人用碘标记的蛇毒来研究,认为早期部分游离的蛇毒可以自肾排泄,同时早期使用利尿药物,能加速毒液通过小便排泄,减轻中毒程度,并防止肾功能损害。处方用蒲公英、紫地丁、黄连、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蓄草、车前草、半枝莲、生大黄(后下)、元明粉(烊冲)、七叶一枝花、生甘草。若风毒症状显著,如目糊、复视、眼睑下垂、项强、牙关紧闭,加白芷9克,另用全蝎2只、蜈蚣3条研粉,分两次吞服;火毒症状明显,如皮下瘀斑、血疱或伤口出血,用凉血止血,加鲜生地30克、丹皮9克、水牛角屑30克、赤芍15克;病人出现心悸气短、神清肢冷、汗出淋漓、脉细或脉微细欲绝、血压下降等症状时,这时蛇毒侵犯内脏发生周围循环衰竭或心力衰竭的脱证。急以回阳救逆,加别直参6~9克(或红参30克)、附子9克、万年青15克。大汗如油,再加煅牡蛎30克;出现极度气急、鼻煽、紫绀或呼吸不规则,为风毒炽盛,肺气欲脱的呼吸衰竭症状,加别直参6~9克(或红参30克)或五味子30克,六神丸30粒,并可灸膻中;若出现尿少、尿闭,为火毒入于脏腑,热结膀胱,气化失司,是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加用丹皮9克、鲜生地60克、泽泻9克、鲜半枝莲90克、车前子30克、甘草梢6克,另用滑石粉12克、琥珀3克,米汤调服,日2次;咽喉肿痛加京玄参15克、山豆根12克、射干9克;吞咽困难者,另用鲜万年青根30克,打汁,加醋少许饮服;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克、鲜竹茹9克;烦躁昏迷加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另有点眼药方:此方系奉贤县齐贤乡卫生院一老中医家传秘方,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已有80余年历史。药物

 

组成:腰黄、麝香、梅片、制甘石、生石膏、火硝等量,共研细末,密封贮于瓷瓶中。需用时,用玻璃棒蘸半粒米大小药末,点于目内眦,1日3~4次。外敷药可在伤口周围肿胀处,用新鲜蒲公英或紫地丁捣烂外敷,如局部组织坏第五卷342死、溃烂或指(趾)骨坏死者,用二宝丹或九一丹,加红油膏外敷,待死骨分离脱落后再用生肌散、红油膏外敷收口。

 

(三)中毒程度与预后判断对早期蛇伤的患者,先要确定是毒蛇咬伤还是无毒蛇咬伤,牙痕是一个可靠的诊断依据。

 

毒蛇咬伤常有两个毒牙痕,在确诊为毒蛇咬伤后,要对其中毒程度和预后作出初步估计,针对中毒轻重及时治疗。陆氏总结了蝮蛇咬伤205例患者,除2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

 

1被咬伤季节:6~9月份蛇伤病人一般中毒较重,因上海郊区6~9月晨晚气温在18~30度之间,最适宜毒蛇活动,排毒量亦最多,因此蛇伤病人亦多,伤亦严重。205例病例中有837%病人在此期,并较多属于中型及危重型。

 

2毒蛇大小:同类毒蛇中,蛇体大者其排毒量多。

 

3蛇咬情况:如毒蛇处于激怒状态,或凶猛地咬着不放,历时较久,其排毒量必多,中毒症状就严重。被毒蛇碰击式地咬一下,历时短,排毒量则少,中毒亦轻。

 

4毒蛇咬伤频率:当一条毒蛇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咬伤几个人时,往往第一个被咬伤的中毒程度严重,而后咬伤者中毒一般较轻。

 

5被咬次数:凡一次连续咬两口或两口以上者,中毒程度多严重。6病人的不同:小孩、老人、孕妇及内脏患有器质性疾病者,特别是心、肺、肾、肝器质性疾病患者,往往预后较差,易发生休克、心衰、呼吸衰竭、肾衰等。

 

7咬伤后就地处理情况:咬伤后如能立即在咬伤上方进行结扎,或进行局部伤口冲洗、排毒等处理,一般中毒程度轻;如咬后未作结扎处理,尤其惊惶奔走,加速了毒液在血液循环中扩散,这类患者中毒严重。如咬伤局部有小血管破裂者,毒液可有血循散布,其速度更快,中毒亦重。

 

8咬伤部位:咬伤在头面部、胸背部,较四肢部为重。因为这些部位离心脏较近,又不能作结扎处理以阻止毒液吸收。

 

9临床表现:出现危重型症状预后不佳。病变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烦躁、高热等说明病情恶化,出现越早越凶险,预后越差。如24小时内出现血压明显波动,常是中毒性休克的先兆。呼吸衰竭往往出现在病程的第3~4天,出现越早,病情越严重。病程第2~3天,可出现少尿,如处理不当,将发生肾功能衰竭,肿胀迅速发展并伴有皮下瘀斑者往往病情严重。血红蛋白尿一般出现在咬伤后12~24小时,个别可在咬伤后5小时出现,出现血红蛋白尿越早,病情越严重。

 

10肝功能检查:重型及危重型病人的SGPT均见增高,其他肝功能项目没有变化。

 

第五卷343名案评析

 

一、乳癖案陈某某,女,35岁。1997年3月12日初诊。

 

两乳房胀痛近2年。两乳房结块胀痛,经前胀痛尤甚,肿块变硬,经后症状减轻,开始肿块较少,以后逐渐增多,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偏少,色暗,且伴经行腹痛,在外院作钼靶X线摄片,提示有乳腺增生,曾服逍遥丸、小金片等药,屡治无效。曾生育一胎,自行哺乳,无乳房癌家族史。检查:两乳各象限扪及结节状肿块百余个,绿豆至米粒大小,质地中等,部分偏硬,推之活动,触痛明显,肿块与皮肤均无粘连,两腋下无肿大淋巴结触及,乳头无内缩,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挤出,脉濡细,苔薄腻,舌质淡红,证属冲任失调,气滞血瘀,治拟调摄冲任,理气活血。

 

处方:仙茅9克、仙灵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制香附9克、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益母草30克、当归12克、生山楂30克、生谷麦芽30克(各)。

 

二诊:投药2周,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经行亦畅,结块变软,乳头已无溢液,苔薄舌质红,脉濡,治宗原意,上方增入炙山甲片12克

 

三诊;上方服用3月,乳房疼痛消失,两乳肿块大多消失,惟两乳外上象限可扪及颗粒状结节数十个,质软,月经已正常,但口干,胃脘嘈杂,苔薄白,舌质偏红,脉濡,再拟前方增减。

 

仙灵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制香附9克、郁金12克、延胡12克、八月札15克、麦冬12克、生地30克

 

再服上方3月,诸症俱消,乳房肿块消失。

 

[评析]乳癖,经前乳房作胀,肿块增大变硬,经后症状减轻,乃冲任失调,肝郁气滞血瘀所致。方中以仙茅、仙灵脾、鹿角片、肉苁蓉、山萸肉等调摄冲任,其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三棱、莪术、桃仁、丹参破瘀散结;山慈菇、海藻软坚消肿;制香附、郁金、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鹿角片、炙甲片填补奇经精血,益养冲任,兼消难消之肿块;益母草、当归调经补血化瘀;山楂、生谷麦芽减少乳头溢液。三诊时因服用仙茅而致胃脘嘈杂、口干等症,故改用八月札、麦冬、生地疏气和胃,养血滋阴,以取阴生阳长之义。诸药配合,使肿痛消散于无形。

 

二、乳癌术后骨转移案周某某,女,52岁,1996年9月25日初诊。

 

患者于1995年10月6日在上海市某医院作左乳癌根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浸润性导管癌,腋下淋巴结0/9(-),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均阴性。术后化疗6次,曾服三苯氧胺片,因肝功能损害而停用。今年2月因胸骨疼痛,作骨扫描,提示有胸骨浓絮而诊断为骨转移,第五卷344因不能耐受放化疗副作用,要求中药治疗。刻下:神疲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一般,夜寐不安,检查见胸骨中段肿大压痛明显,脉濡细,苔薄腻中裂,舌质红边有瘀紫,证属术后气阴两亏,冲任失调,余毒旁窜入骨。治拟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清热解毒。

 

处方:乳房癌术后方加减: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南沙参15克、杞子15克、仙灵脾15克、仙茅9克、巴戟肉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蜂房12克、蛇六谷60克(先煎)、石上柏30克、藤梨根30克、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二诊:服上方2月,骨无疼痛,精神渐振,食欲尚可,夜寐已安。骨扫描示:浓絮缩小,苔薄腻舌质红,脉濡细。以本治法为主,增入清热解毒化瘀之剂。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南沙参15克、杞子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肉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蜂房12克、蛇六谷60克(先煎)、石见穿30克、制南星30克、山慈菇30克、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三诊:服上方2月余,骨痛消失,骨扫描复查浓絮影消失,胸片无异常,体重增加,诸症均减,苔薄舌红脉濡,再以上方服用半年,病情稳定,现仍服药巩固调理。

 

[评析]乳癌术后发生骨转移,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转移途径。陆氏认为发生转移多由术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正虚则抗病能力低下不能抵抗残留的肿瘤细胞,而使邪气偏盛,正不胜邪,邪毒不能局限而致旁窜转移,故临床上以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南沙参、杞子等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肿瘤的复发和抑制转移。现代医学认为,乳癌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刺激乳腺组织有一定关系,故以肉苁蓉、山萸肉、仙灵脾等调节不平衡之性激素,调摄冲任以治根本;三棱、莪术、桃仁、丹参活血化瘀攻坚使肿块消散,同时降低了血粘度,减少了癌细胞着床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复发和转移,蜂房、蛇六谷、石见穿、制南星、山慈菇等经陆氏筛选而运用于临床对治疗乳癌有特定的抗癌作用,处方中逐渐加重抗癌药的药味及用量,意在控制和清除转移病灶,不使其旁窜。

 

三、浆细胞性乳腺炎溃后成瘘案章某某,女,22岁。1990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于3天前患右乳晕肿块,红肿疼痛明显,轻度发热来院门诊检查:右乳房乳晕外上方有一肿块,大小约3cm×4cm,皮肤红,按之微热,轻度疼痛,无波动感,乳头凹陷畸形,乳头孔常有臭味的粉渣样物排出,苔薄腻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肝郁气滞,营血不和,气滞血瘀,结而成块,治拟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处方: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30克、丹皮9克、蒲公英30克、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丹参30克、生山楂30克

 

二诊:上方服用7剂,局部红肿不减且加重,按之已有波动感,即在局麻下作手术切开,排出黄稠脓液约20ml,夹有粉渣样物。术后用八二丹药线引流,金黄膏盖贴,经换药10天后局部红肿消退,创口脓水已少。此时,用球头银丝曲成弯形,自创口探入,从11点处乳头孔穿出后,用剪刀剪开管道,术后3天内用五五丹药粉撒于创口,棉花嵌塞,红油膏纱布盖贴,每日换药一次,至第7天腐肉脱净,肉芽新鲜,改用生肌散、红油膏纱布盖贴,3周后创口愈合。

 

第五卷345[评析]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发病过程后期一个病理阶段,好发于青春期后非哺乳期妇女,绝大多数患者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病史,乳头孔常有臭味粉渣物排出,初起有发热,但体温不高或不发热,应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不明显,在急性期乳房红肿与乳房炎性癌很相似,也有因急性期乳房红肿热痛等炎症,而误认为乳晕部一般痈疖而被忽视,故临床上要与此相鉴别。乳房炎性癌多发于年轻妇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症见乳房迅速增大,发热,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没有明显肿块扪及,转移甚广,往往不久即侵犯对侧乳房,常于数月内死亡,而乳晕部痈疖,一般无粉渣样物排出,溃后一般不与乳头孔相通。

本例患者初起内服疏肝清热活血消肿中药,局部红肿未减,邪毒炽盛,郁而化热,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此时急当切开排脓,待红肿消退,渗出减少后,从疮口用球头银丝曲成弯形探入自乳孔穿出,操作时切忌粗暴,以防形成假道,用剪刀剪开管道后,应用含升丹成分较高的五五丹药粉腐蚀管壁,以防复发,待肉芽新生时改用生肌散外敷,直至疮口愈合。

 

浆细胞性乳腺炎溃后瘘管期,中医采用切开疗法,较之西医乳房切除术而言,对组织损伤少,病人痛苦小,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且能保持乳房外形,易为患者所接受。

 

四、复发性口腔炎案施某某,女,42岁。1997年9月15日初诊。

 

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6年余,初起发于舌底,偶尔发生,以后每月均可发病,疲劳或外感后即有发作,所发部位为两侧颊粘膜,唇舌及舌下粘膜,饮水进食时均感疼痛,初服清热泻火中药不愈,继用西药及外敷药物症仍不减,且日益加重。刻下:两颊粘膜多处溃疡,舌下粘膜亦见二处溃疡,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行,脉濡,苔黄腻。证属肺肾两虚,气阴不足,治拟益气养阴佐以清热化湿通腑。

 

处方:生黄芪3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15克、大生地15克、玄参12克、南沙参15克、知母12克、川连45克、川朴9克、生大黄9克(后下)。

 

二诊:服上方1周后,口腔颊粘膜处溃疡依然,疼痛,但舌下二处溃疡消失,大便日行一次,苔黄腻已化,脉濡。湿热之邪渐去,正气得复,继续进益气养阴,滋补肺肾之品。

 

处方:生黄芪6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15克、大生地30克、玄参12克、南沙参15克、麦冬12克、知母30克、生首乌30克、生甘草6克

 

三诊:服上方2周,口腔溃疡全部消失,进食自如,大便调畅,苔薄舌淡红脉濡,再拟上方续用2月,口腔溃疡未发,半年后随访述停药后至今未发。

 

[评析]口腔粘膜溃疡以清泻心脾积热为治疗常法,陆氏认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与气阴不足关系最为密切。因正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阴液不足则虚火上熏于口,致口腔粘膜破碎,反复感染,正不胜邪,而邪气留连,溃疡反复不愈。故以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临诊时生黄芪的用量较为讲究,用其补益肺肾之气,固表托毒而敛疮生肌活血,用量达60克时方为显效。此例患者虽有气阴不足之病因,但苔腻证属湿热内阻,故当先化其湿热调畅腑气,使邪有出路,当邪去大半,则渐增益气养阴之剂,使其正气复,阴液润而溃疡得愈。

 

第五卷346五、亚急性甲状腺炎案张某某,女,37岁。初诊:1996年3月19日。主诉:颈前疼痛1周,肿块1天。现病史:近1周来患者自感咽痛,颈前不适,发热3天,今突然发现颈前有一肿块,头晕,曾服抗生素,症状不改善。刻下:白细胞总数1050,B超提示右甲状腺有一结节,大小约20mm×25mm,甲状腺腺瘤可能。肿块穿刺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体检:右颈前有一肿块约20mm×25m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随着吞咽而上下活动,触痛明显。脉细数,苔薄黄,舌质红。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证属:肝胃郁热,风热、风火夹痰蕴结,以致阴液亏损。治法:养阴清热,疏气化痰。处方:大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9克、天冬9克、黄芩9克、大青叶30克、银花12克、紫草12克、牛蒡子9克、夏枯草12克、柴胡9克

 

二诊:1996年3月30日。亚急性甲状腺炎服药3天,发热已除,咽痛、颈前疼痛明显好转,肿块同前,近2天心悸胸闷,易烦,多汗。脉细数,苔薄黄,舌质红。证属:表邪已去,气滞痰结,郁久伤阴耗气。治法:益气养阴,疏气化痰。处方:原方去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加生黄芪60克、党参30克、制半夏9克

 

三诊:1996年4月10日。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免疫检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高于正常。颈前疼痛已除,肿块缩小至10mm×12mm,心悸胸闷,易烦,多汗明显好转,再以前法佐以活血。原方加桃仁15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丹参30克

 

四诊:1996年5月2日。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免疫检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正常,B超提示甲状腺正常,动则易汗,再以前法进之。患者再服药2月诸症均未出现。

 

[评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与病毒感染有关,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由于用药时间较长,往往带来不良副作用。陆氏认为本病早期治以养阴清热,疏气化痰,方中大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生津,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及抗菌作用;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疏风清热解毒,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柴胡有疏气化痰之功。中期治以益气养阴,疏气化痰,方中生黄芪、党参益气。后期气郁痰浊结聚不散,气血为之壅滞,且血随气滞而成瘀,故方中加用桃仁、三棱、莪术、丹参来活血祛瘀使肿块得以消除。

 

六、异位性皮炎案唐某某,女,9岁。初诊:1997年3月13日。主诉:左小腿皮损伴瘙痒1年余。现病史:患儿自幼有婴儿湿疹伴过敏性哮喘、鼻炎,全身皮肤经常出小丘疹,平素容易感冒,晨起喷嚏不断。1年前出现左小腿皮损,瘙痒不堪,常有滋水流出,在外院诊断为异位性皮炎给予抗过敏及外用药物,久用或停用即发。刻下:患儿面色萎黄,精神欠振,胃纳差,大便2日一行,左小腿瘙痒,夜眠不安。体检:左小腿内侧中段约7cm×8cm大小的皮肤粗糙、增厚、皲裂、流滋水,基底潮红。脉细,苔薄舌红。诊断:异位性皮炎。证属:体虚不能卫外,复感湿热之邪。治法:益气固表,清热化湿。玉屏风散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克、炒白术9克、防风9克、生甘草6克、茵陈30克、焦山栀9克、制大黄9克、苦参片9克、黄芩9克、白鲜皮30克

 

二诊:1997年4月17日。异位性皮炎药后3天皮肤瘙痒开始减轻,滋水减少。刻下:左第五卷347小腿皮肤皲裂、基底潮红已除,上有结痂。过敏性鼻炎晨起喷嚏减少。脉细,苔薄。再以前法出入。处方:上方加辛夷花9克、苍耳子9克

 

三诊:1997年5月29日。异位性皮炎药后皮肤瘙痒已除,左小腿皮损处局部粗糙、脱屑。

 

舌脉同前。再以原法出入,用原方。

 

四诊:1997年7月17日。异位性皮炎左小腿皮肤无瘙痒,原皮损消失,留有色素沉着。舌脉治法同前。嘱再服3月巩固。2月后左小腿色素沉着消退,随访半年诸症未发。

 

[评析]异位性皮炎,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能肯定,系与先天过敏素质有密切关系。

 

陆氏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复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肤而发病。患儿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为表虚卫外不固;病发于下肢,有滋水,皮肤基底潮红为湿热蕴结。

 

方中生黄芪与炒白术、防风、生甘草合用补散兼施、益气固表;茵陈、焦山栀、制大黄组成的茵陈蒿汤有清热利湿,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苦参片、黄芩、白鲜皮能清化湿热,杀虫止痒,并能导湿热下行。复诊时,加用辛夷花、苍耳子通鼻窍,用于过敏性鼻炎,抑制内在的致敏因子。因为此病属疑难杂症,陆氏为此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七、跖疣案陶某某,女,15岁。初诊:1997年8月2日。主诉:右足底皮损伴疼痛1年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右足底疼痛并出现一处皮损,后日渐增多至7处,行走时疼痛甚,余无不适。体检:右足底角质增厚,表面粗糙,呈小点状7处,中心凹陷,挤压痛大于压痛。脉濡,苔薄,舌淡红。诊断:跖疣。证属:体虚复感湿热外邪。治法:益气活血清热。处方:生黄芪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马齿苋30克、莪术30克、生米仁15克、生首乌15克

 

二诊:1997年8月16日。右足底跖疣服药后无不适,舌脉同前,再以前法进之。原方加紫草9克、生甘草6克

 

三诊:1997年8月30日。右足底跖疣挤压疼痛减轻,行走着地时已无疼痛,皮损如前。舌脉治法同前。原方加白花蛇舌草30克

 

四诊:1997年10月11日。右足底跖疣服药1月后,行走如常,已无挤压疼痛。刻下黄色角质渐平,再以前法进之。原方加红花6克

五诊:1997年11月2日。行走如常,右足底跖疣,无疼痛,皮损痊愈。原方。随访3月未复发。

 

[评析]疣可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西医认为系乳头瘤病毒所致,近来发现疣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在肾移植、亚急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红斑性狼疮等患者中,疣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说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疣的发生和发展起一定的诱导作用。故陆氏认为本病由于素体气虚,外感风热之毒,以致气滞血瘀。《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陆氏提出本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常外用腐蚀药或抗病毒药物及手术治疗。但对于多发性,尤其对发生于甲皱及甲缘下、面部密集成群,经治疗难以根治或易复发。特别是随着人们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致病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这类病毒与皮肤、粘膜发生恶性肿瘤的因缘联系,陆氏认为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治疗重在益气,佐以清第五卷348热。方中生黄芪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发病的原因;板蓝根、大青叶、马齿苋清热解毒,用来抗病毒;莪术为活血化瘀。在以后的随诊中加用清热、活血药。用药方面嘱头煎、二煎内服,第三煎外洗患处并轻轻按摩,以达到内外并用的目的。

 

医论医话

 

一、多环节多途径调摄冲任陆氏治病强调治外必本诸内,主张治病求本,既病防变,对乳房疾病的治疗经验尤为丰富。一般认为乳癖的产生与肝郁气滞血瘀关系较为密切,治疗从而论多见,陆氏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古之所谓肝气郁滞形成的乳癖,相当多的病人肝气郁滞症状并不明显,但都有明显的冲任不调的症状,于是提出乳癖的产生大多与冲任失调有关,认为乳房的生理、病理与脏腑、经络的功能和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而冲任为气血之海,能调节十二经之气血。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而为乳,下行为月水,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盛衰均可导致冲任失调而致乳病。临床所用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中药,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地调理冲任。陆氏提出冲任失调而致乳癖,以调摄冲任为根本大法,认为补肾温阳疏肝活血,养血和营皆可以调冲任,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从而治的观念,强调临证当辨冲任与肝肾、脾胃气血之间的关系。

 

(一)补肾助阳以调冲任冲任无本脏,不能独行经,隶属于肝肾二脏之脉。肝肾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化生天癸而藏于肾,可激发冲任气血的通盛,肾气盛则冲任足,故补肾助阳亦即补益冲任。陆氏常以仙茅、仙灵脾、肉苁蓉、山萸肉、巴戟肉、菟丝子、锁阳等调理冲任。

 

(二)疏肝活血以调冲任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调节冲任血海之盈亏,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升,恶抑郁,忧思郁怒,抑郁不欢,则肝郁不达,气机失畅,气滞血瘀,而致冲任两脉失于条达,乳房失养,而致乳疾。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顺则血顺,气血通畅则冲任自调,瘀结自消,故疏肝活血亦可调冲任。陆氏临床强调气血以通为用,常于活血化瘀方药掺以理气之品,选用郁金、莪术、延胡、川芎等血中之气药及香附、柴胡等气中之血药,而使肿块消散于无形。

 

(三)养血和营以调冲任妇人多肝郁血虚,冲任隶于阳明冲任为气血之海,脏腑之血皆归冲脉,冲任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冲任血海之盈亏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养肝肾,濡养冲任,而致冲任失调,故养血和营,补肝肾,第五卷349调脾胃也为调理冲任之法。临床常用当归、川芎、赤芍、生首乌、鸡血藤等使气血充盛,冲任得以自调。

 

二、活血化瘀法在外科临床的应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外科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虽然有各自不同的致病因素,但其总的发病机理不外乎气血瘀滞、营气不和、经络阻塞。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外科内治法中消法的范畴。

 

活血化瘀法具有活血行气、疏通经络、祛瘀生新、抗炎消肿、止血止痛、破瘀散结、镇静安神、调理脏腑等作用,是外科常用的主要治法之一,它适用于外科疮疡、周围血管疾病、乳腺及甲状腺肿块、皮肤病、肛肠病、急腹症、手术疤痕增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陆氏认为常见的血瘀有:(1)疼痛:固定部位的疼痛。所谓疼痛在血分者,其痛不移,疼痛拒按。(2)病理性块状物:体表有形组织异常结块(乳房肿块、甲状腺肿块等),组织增生性病变(疤痕增生等),炎性与非炎性肿块。(3)出血:外伤后瘀血,皮下血肿瘀斑,紫癜。(4)体表血管异常: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胀,肢端紫绀,血管痉挛等。中医早有红纹有缕,红点红斑属瘀之说,故红斑狼疮、硬皮病等所见毛细血管扩张等均属血瘀见症。(5)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发硬、鳞屑增多等。

 

(6)局部肿胀、麻木瘙痒、脱发、色素沉着及减退等。(7)一切顽固性复发性疾病,久病成瘀。

 

(8)舌质瘀紫,舌下脉络青紫,脉形粗胀、弯曲、结节等。(9)脉涩。(10)实验室检查有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局部缺血或瘀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胶原代谢失调、增生变性等改变者。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或组合存在于某些疾病之中而构成血瘀证。

 

根据血瘀见症的轻重程度,陆氏将活血化瘀法所用药物分为活血行血、活血祛瘀、破瘀攻坚三类:活血行血:活血行血类药具有疏畅血脉,推动血行以及活血补血的作用,祛瘀而不伤正,用于血瘀轻证,常用药物如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生地、川芎等。

 

活血祛瘀:活血祛瘀类药具有开瘀通阻,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经络瘀阻之证。常用药物如丹参、桃仁、益母草、丹皮、泽兰、五灵脂、蒲黄、玄胡、茜草、没药、乳香、牛膝等。

 

破瘀攻坚:破瘀攻坚类药具有破血祛瘀,攻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瘀血有形,症积肿块及久病顽症,常用药物如三棱、莪术、地鳖虫、水蛭、虻虫等。

 

此外,临床所见血瘀之证有寒热之别,虚实之分,故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适当配合其他治法灵活应用。因血宜温,温则通,寒则凝,对因寒邪凝滞而致血瘀见症者以活血化瘀佐以温经散寒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玄胡配合干姜、桂枝、附子、细辛等;因热邪壅遏,热盛迫血妄溢而致血瘀,或瘀热火毒内结之血瘀及瘀血日久化热者,宜活血化瘀配伍清热凉血药物,常用赤芍、丹皮、茜草、紫草、生地、大黄等配合黄芩、黄连、山栀等药;对因虚而致血瘀者,应扶正化瘀,若属气虚血瘀者宜补气化瘀,常以大剂黄芪补气活血生血,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补气以资生化之源;若属血虚血瘀者,宜补血化瘀,以当归、赤芍、川芎等补血活血;血随气行,气为血帅,若气滞不通则血壅不流,而血为气之母,故血瘀多兼有气滞,治疗气滞血瘀之证,常活血化瘀药掺入理气之品以推动血行,可选用郁金、香附、川芎、姜黄等,并佐以柴第五卷350胡、青皮、川楝子、木香、枳实等理气药,以疏通气机,推动血行;病变处有固定性疼痛者加延胡、香附、郁金活血理气止痛;肿块质硬固定不移者,加三棱、莪术、地鳖虫等破血祛瘀。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疾病某个阶段产生的共同主症的同时,陆氏也十分注意了解疾病本身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不单纯地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所有具有血瘀证的各种疾病的全过程的治疗法则中,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病辨证。只有这样才能既注意到病变过程的整体,又注意到病变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局部。如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其常法,但在不同阶段用之效果各异。在营养障碍期、功能障碍期、坏死期的稳定阶段及恢复期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使病情逐步改善,但在其急性坏死期或急性发作期热毒炽盛时必须以清热解毒祛邪为主,若单纯应用活血化瘀药则不仅难以控制炎症发展,而且还可以加速局部毒素的吸收,从而使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强,促进血栓形成而使病情恶化,所以临床治疗血瘀证当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辨证同治。

 

陆氏还指出,活血化瘀药一般性多温热,外科炎症性疾患火旺者不应使用,以防助火加重病情,甚则可使热毒之邪扩散而并发走黄内陷重症。血瘀之证观其局部多属实,观其整体又多属虚,所谓大实有羸伏,至虚有盛候,而活血化瘀类药毕竟属攻伐之剂,大量或长期使用可损伤元气,故临床应用需注意消而勿伐的原则,当祛瘀不伤正,补血不留瘀。活血化瘀类药在临床应用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若无血瘀见症则不可滥用,应用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清标本虚实寒热,适当配合理气、散寒、清热、扶正等方法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三、益气养阴法在外科临床的运用人之阴,乃精血、津液的总称,元气乃先天之精气也。朱震亨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出了滋阴降火的观点,李东垣创立了补气学说,张景岳以人参配熟地,合奏益气养阴之功。外科疾患多以阳证、热证为多,易伤阴耗气,故益气养阴法为中医外科学常用补益法之一。

 

适用于具有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自汗盗汗、脉象细数、舌质红苔光剥中裂、舌体胖者。在外科领域中气阴两亏的原因有:一是素体气虚,又感热毒之邪,日久灼伤津液。二是久病伤阴耗气。陆氏在临床中常用药物为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南沙参、杞子、女贞子、天花粉、生地、玄参、麦冬等。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各不相同,但在其发展过程均可出现气阴两亏证。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都可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现将陆氏运用益气养阴治疗某些疾病介绍如下:(一)疖病疖病是由于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周围炎。有多发性、反复性的特点。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是热毒湿邪缠绵搏结于肌肤而成。陆氏认为此病的引起是卫气虚不能御外,外感湿热火毒,耗气伤阴,以致气滞血瘀。由于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造成疾病缠绵不愈。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为总治则。临证时以益气养阴药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芩、紫地丁等清热解毒;丹参、丹皮、三棱等活血化瘀。治疗期间严格控制食用海腥等发物。皮损第五卷351不再新发,巩固治疗3月,方能痊愈。

 

例一女性患者近1年来全身各处泛发疖肿,经多方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1周前左小腹红肿又伴疼痛,经服抗生素后肿痛稍有好转。刻下:左小腹稍有疼痛,口干欲饮,大便干结,胃纳尚可。检查:左小腹红肿约25cm×2cm,边界尚清,压痛,无应指感,脉细苔薄,舌质红。

 

证属气阴两虚复感湿热火毒,以致气滞血瘀。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药用:生黄芪、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芩、紫地丁、丹参。服5剂后左小腹红肿即退,留有色素沉着,轻度脱屑。前方加桃仁、三棱,连续服3月未发疖肿。

 

(二)白塞氏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是以眼、口腔、生殖器症状为主的广泛性全身性疾病。且有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认为由于湿热内蕴,毒邪窜经,肝脾失司。陆氏认为疾病反复发作,病久不愈,易耗伤正气,阴液亏损,肾阴不足,水不制火,则虚火愈炽。故在治疗中以益气养阴为主,加知母、白花蛇舌草、蛇莓、金雀根、徐长卿等清热药物。

 

例一男性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0余年。3年前因两眼发痒发红,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此病状平均1月1次,需用激素静滴2周方能控制。溃疡有时发于阴茎。刻下:下唇粘膜、左侧颊粘膜各有一溃疡约04cm×06cm,上有白色腐肉,四周有红晕,疼痛剧烈。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形体消瘦,平素易感冒。脉细带数,苔少中裂,质红边有齿痕。

 

证属素体气虚,日久阴液亏损,虚火上炎,郁久化毒。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药用:生黄芪、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枸杞子、青葙子、谷精草、蛇莓、白花蛇舌草、知母。服药5天后口腔溃疡愈合,但有一处新发,疼痛明显减轻,范围缩小。服药1月中有眼部发痒发红,2月即愈,未用激素治疗。再诊时加用金雀根、徐长卿,再服3月未出现症状,达到临床痊愈。在此期间嘱禁食辛辣之品,睡眠应在子夜前。

 

(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出现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神经过敏、体重减轻、眼球突出等一系列症状的内分泌失调的疾病。一般认为多因情志内伤所致。陆氏认为由于情志不遂郁久化热,火盛易伤津耗气。故陆氏治疗以益气养阴加用柴胡、夏枯草、广郁金、制半夏理气化痰。

 

(四)乳腺癌术后陆氏认为手术、放疗、化疗对机体的损伤,使脏腑功能减退,耗气伤阴,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而邪气留连,造成正不胜邪,易复发、转移。故治疗上须扶正,祛邪不可伤正气,以益气养阴药加山萸肉、肉苁蓉、仙灵脾、石见穿、莪术、蜂房、蛇莓等以调摄冲任,化痰软坚佐以解毒。

 

例一女性患者今年6月5日在外院作右乳腺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单纯癌,腋下淋巴结1/17(+)。术后3周右腋下又出现肿大淋巴结,穿刺找到癌细胞,后在外院切除淋巴结正在放化疗中。但切除术后2周又出现右腋下淋巴结,穿刺找到癌细胞。刻下: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大便干结。检查:右腋下肿块约08cm×07cm,质硬固定,无压痛,左乳外上象限有散在结节20余个,质软,边界欠清,与皮肤无粘连,压痛,脉濡细,苔薄,边有齿痕。实验室检查:白细胞第五卷352总数3000。证属术后气阴两亏,冲任失调,邪毒旁窜。治以益气养阴,调摄冲任佐以解毒。处方以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南沙参、杞子、石见穿、莪术、蜂房、山萸肉、肉苁蓉、仙灵脾、鳖甲、生地、鹿角片、补骨脂、苦参片、制黄精、生首乌,服上药1月右腋下肿块缩小至04cm×03cm,左乳肿块变软,无压痛。白细胞总数4100。再以前方加山慈菇、制南星、蛇六谷。2月后右腋下肿块消失。服药至今未见肿块再出现。

 

四、现代中药药理在外科治疗中的运用陆氏擅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拘一格,博采古今众家治法之长,灵活地将现代药理对中医药的研究与中医药理论、中医古籍文献记载及中医临床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中医外科系统疾病,并且十分注意疾病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病理表现,探寻出一条有特色的、疗效显著的用药规律。如在下肢复发性丹毒的缓解期,由于网状淋巴管炎症后,引起淋巴管结构改变及组织间隙、淋巴管内的细菌存在,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再发病。陆氏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为主,在通常选用清热解毒药中,再辅佐以白花蛇舌草。陆氏认为此药有清热散瘀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认为此药具有增强吞噬网状内皮系统细菌的功能。故临床上在该病的辨证施治中,借助白花蛇舌草的作用,以达到减轻或阻止丹毒复发。又如在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的肿块期,由于乳腺导管扩张、管腔内脱落上皮细胞和脂质的淤积,并使导管周围组织纤维化,周围组织内的小脂肪坏死,陆氏用疏肝理气、活血软坚为主,在运用活血药中加用生山楂,陆氏认为其有消块、活血之良效,现代药理学认为其有降低脂质作用,可使人体脂质分泌减少,对周围组织刺激可减轻,并可阻断脂肪坏死。故陆氏在临床处方上妙用生山楂,使已形成肿块但未化脓的阶段,促使肿块消散,从根本上阻止成瘘。又如痤疮是由于皮脂、毛囊的皮脂腺分泌过度,使其管腔被过多的皮脂和角化物所阻塞,加上痤疮棒状杆菌的作用而引起。陆氏用养阴清热、理气活血为主,在活血药物中选用丹参等,现代药理学认为丹参中的丹参酮能抑制痤疮棒状杆菌,又具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作用,从而以抗雄激素作用来抑制皮脂腺过度分泌,故陆氏在临床治疗该病的过程中,以丹参的功用来协调整个方药的调节内分泌、减少油脂分泌的作用。又如疣的发生系乳头病毒所致,并与机体免疫有关。陆氏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为主,在益气药中重用黄芪,陆氏认为生黄芪有固表、实腠理之功,现代药理学认为其能提高淋巴转化率,又可促进干扰素形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在临床运用中,尤其对多发性寻常疣出现在甲缘周围或多发性跖疣等,难以用手术根治的有满意的效果。又如红斑性狼疮的皮肤损害往往是由于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色素失禁伴有真皮上部水肿及红细胞外渗,所以在日晒或过度劳累后加剧。陆氏以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为主,在众多的补肾药中,根据临床经验,不选用补骨脂,现代药理学认为其有致光敏作用,内服或外用后,使皮肤对紫外线光照敏感,加重病情。再如乳腺癌可能由于激素水平失调,尤其是雌激素的增高对其发生有着极其相关的作用,陆氏用益气养阴、调摄冲任、解毒软坚为主,治疗乳腺癌术后。对于癌症患者通常予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抗肿瘤。但陆氏根据数十年临床观察及现代药理学证明其有类似雌激素作用,故对于乳腺癌症患者不选用白花蛇舌草。由此,陆氏的用药之不拘一格可窥见一斑。

 

第五卷353五、治病与治心不可偏颇当今的医学模式从注重传统的生物医学,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陆氏在临诊中十分注重调整患者的情志。曾言:情志可致病,亦能愈病。强调医生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精湛的医术。《素问·方盛衰论》曰: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形,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道甚明察,故能长久。还要洞察患者心理变化和需求,使病人信任我们医生,从而通过细致的解释工作来解除患者疑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陆氏认为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为患者更好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张景岳《类经》中曰:病与医相得,则情能相浃,才能胜任,庶乎得济而病无不愈。患者来就诊首先需要被医生理解尊重,其所述说的不适之证,医生尽量详细、及时向病人进行耐心解释,并选用合理的药物,使患者症状得以及时有效地缓解和控制,减轻其躯体的痛苦。积极改善心理状态,使治愈疾病的信心更加增强,治疗效果也就越好。陆氏认为医生有时要顺从病人的主诉,如有一女性患者自诉口腔有溃疡,就诊时带一镜子将有溃疡处指出,据她说多次在外院诊治时其他医生都未发现溃疡,给予处方用药局部疼痛依旧。陆氏检查在她指出的溃疡处发现较周围略红,即告之,这是溃疡的轻症,还未出现溃疡。服中药后疼痛会消失的。患者服药3月果然奏效。对于病情严重者,陆氏主张采取适当保护性措施,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如有一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腋下淋巴结25/29(+),术后半年骨扫描提示多处骨转移。陆氏告诉病人你的腋下淋巴结转移不是100%的阳性,刚才看到的某某腋下淋巴结转移是100%的阳性并有多处骨转移伴有胸水,服中药6月后胸水从第一次抽出1200毫升,到现在胸水消失,骨转移一年后复查也有好转,并已能登山。陆氏让病人对治愈疾病的可能性及医生选用治疗方法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信心,以增强其抗病的信念。 

除此之外,患者在等候诊治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临时的集体,病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疗效对治疗疾病起辅助作用。病人间的相互鼓励和信息的交流,当了解到其他病员也有相同或类似的症状,经治疗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时,即更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陆氏认为在此基础上再处方用药,效果尤为明显。

 

经验方

 

一、小叶增生方

 

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制香附9克、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调摄冲任,理气活血。

 

第五卷354主治:乳房小叶增生症,乳房纤维腺瘤,乳腺囊肿,泌乳闭经综合征,性早熟性女性乳房发育症。

 

二、乳癌术后方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南沙参15克、杞子15克、仙灵脾15克、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莪术30克、蜂房12克、石见穿30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清热解毒。

 

主治:乳癌术后,晚期乳癌,乳癌术后复发转移者。

 

三、带状疱疹后遗症方

 

组成: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赤芍30克、川芎9克、桃仁15克、红花9克、丹参30克、泽兰12克、制香附9克、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

 

四、复发性口疮方

 

组成:生黄芪30克、大生地30克、玄参12克、麦冬9克、天花粉15克、女贞子15克、知母12克、半枝莲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益气养阴,生肌托毒。

 

主治:口腔溃疡及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

 

五、养阴祛脂方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30克、玄参12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山楂30克、茶树根30克、黄芩9克、丹参30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养阴清热,活血祛脂。

 

主治: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

 

六、甲瘤方

 

组成: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30克、山慈菇15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象贝母15第五卷355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制半夏9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疏肝理气,化痰活血。

 

主治: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后期。

 

七、消疣方

 

组成:生黄芪60克、白术9克、生甘草6克、莪术30克、马齿苋30克、大青叶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板蓝根30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头煎、二煎内服,第三煎外洗患处,并轻轻按摩。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

 

主治: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等。

 

八、毒蛇咬伤方

 

组成:蒲公英30克、紫地丁30克、黄连6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15克蓄草30克、车前草30克、半枝莲30克、生大黄9克(后下)、元明粉9克(烊冲)、七叶一枝花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效:清热解毒,通腑利尿。

 

主治:毒蛇咬伤。

 

(王庆其编)第五卷3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