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以新年赠言:
《种子》 作者:张俊以
我是一粒不曾入睡的种子/这么大的土地我不知要往哪里去…在我心里想着你/我在默默寻找你……我不会走开/我会留在这里等待一场雨……我在泥土中先埋掉我自己……等着我吧/我会长出一片新绿/我不想长成稻子/我不想长成麦子/我想长成平平常常开开心心的玉米……有一天我含着感激/把我成长的经历赠给你……
《旅途》 作者:张俊以
像口含黄莲再也说不出那些从前……那些滔滔的忧患像你已经走远……一退再退的海水我不知有多少沙子想上岸……月光一遍又一遍/我不知有多少月光想把你的窗斟满……
张俊以新年赠言:
从时光的深处风把同一片蓝天又吹成了这一次友情的陷阱……我的梅花为你慢慢红/我的雪人为你慢慢融化/我的心为你却再也不会慢下来……我的幸运数字是9/就把我长长久久新年的祝福献给您!我新年的祝福太小太小了,小的就像一位不太懂事的小孩子,祝福您!就像小孩子在祝福我唯一的母亲!……下面我们还是走进万建中叙述的精彩数字世界:
“数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文字。各民族在对数的运用过程中,认为数是神秘莫测的,因而也就把数字神秘化,赋予其神圣的性质。于是在人们的观念里,数字也就有了善恶之别和吉凶之分。
忌讳的数字 从“一”开始就有忌讳,原因很简单,“一”是单数。所以在给结婚或者祝寿人家赠送礼品的时候,一定要禁止送单数,以寄予好事成双的愿望。
忌双日子出殡,其用意很明了,不希望不幸或痛苦再次降临,坏事成双。对“三”和“四”的忌讳也很普遍,因“三”与“散”谐音。做寿也忌讳这个数,所谓男不做“三”,女不做“四”,指年龄“30”和“40”。一层意思是“30”和“40”年岁不大,不应该做寿;另一层意思是“三”和“散”、“四”和“死”谐音,不吉利。 林明峪《台湾民间禁忌》“婚嫁篇”说到,台语“四”与“死”同音,由四的语音联想到死之影响所及,迄今有的医院为顺应病家的心理忌讳,绝无第4栋楼或第4号病房;公共汽车没有4路,否则不就成了死路一条?游览车及旅店据说亦无4号。以上所说显然是人们对死的惧怕,故凡“四”数都在禁忌之列。 西方的数字禁忌 西方有些数字禁忌是我国绝对没有的。西方最富神秘性和迷信色彩的不祥数字是“13”,人们在多层建筑和医院病房标号上对“13”都避之惟恐不及;有些航空公司没有第13号班机,旅馆没有第13号房间;海员们厌恶在13号启程。
为什么西方人对“13”这个数字如此惧怕?这可能与古代北欧关于煞神起源的传说有关。相传12位北欧神袛聚餐,煞神不请自来,于是,一桌坐了13位尊神,餐后煞神恶作剧,害得一位最受人尊敬的神灵丧生。另外,出卖耶稣的犹大因为迟到,在最后的晚餐上也是第13个人,于是“13”便成为不吉利的数字。 在法国巴黎,有召之即来的第14号宾客,这样可使宴会摆脱“13”这个数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秘书格雷斯·图利常常在最后一分钟被叫到白宫的宴会桌上充当14号宾客代替迟到或早退的人。 又如英国伊利莎白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1930年诞生在苏格兰时,皇宫的官员们没有立即登记她的出生,因轮到她的登记号正好是13。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也往往设法不与“13”这个数字遭遇。 13号又逢星期五,则就更加不详了。因为星期五也被认为是凶日,这可能与圣经的某些记载有关。有些古手抄本上记载夏娃和亚当被蛇引诱偷吃智慧之果时逢星期五,她和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也是那一天:该隐杀害亲兄弟亚伯也是在星期五;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因此,这一天一直就被认为是罪恶累累的。在平时,人们就形成不在星期五结婚、启程旅行、乔迁新居、开始新的工作、剪指甲或翻动床垫的习尚。 而且,在19世纪以前,星期五曾是行绞刑之日,绞人的刽子手的薪金是13个钱币,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级等。正是如此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许多西方人对数字“13”和星期五的恐惧。 与年龄有关的数字禁忌
年龄表示生命的长短,因此计算年龄的数字也就与生命有了瓜葛。
在我国民间,人们忌言“36、45、73、84”。人们以为“36、73、84”这些岁数是人的一大关口,究其原因,乃是出于对圣人和英雄人物的追念和崇拜。 “36”是三国时期破曹操百万大军于赤壁的东吴大将周瑜的享年;“73”是被世代奉为“圣人”的孔子的享年;“84”乃是儒家另一大圣孟子的享年。因此,人们认为这几个数字是人生的一大关口,连圣人都难以逃避的,一般人更不用提了,所以人们都很忌讳这几个年龄,俗语中有“73、84,不死也是眼窝刺”、“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等等一些说法。
中原一带最普遍的岁数忌讳是45岁。据说这是与大清官包拯有关。据《汴梁琐记》记载:“汴地民间流传,老包(拯)奉命往陈州放粮,中途遇盗,乔装忘八(江湖中下九流妓女的鳌脚),逃出险地,幸免于难,其时正值包拯45这一年岁,必属厄运,因而忌言45岁,多改称44或46岁,以避之。” 此外,还有忌“66”的。民间以为66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儿”,俗谚云:“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时,要由后辈给他包66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次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 关于岁数的禁忌,各地还有一些特别的说法。譬如浙江湖州,凡年老寿终,恰遇81岁,不能说出这一数字,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为阳数之极,物极必反,故是代表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不吉数字。而81又是“九九”,似含财数算尽,后代有穷败之意。” (摘自《大周末》等报刊——主编:张俊以) 《露 珠》
《另一半》
作者:张俊以
朝朝暮暮的另一半是你渐渐把我遗忘
全部的另一半是你留下了星星带走了月亮
整座大海的另一半是默默承受的一朵浪
无助的海手足无措摇摇晃晃
我坐在无助的岸上
最孤独的却是最神圣的
最寂寞的却是最波澜不惊最意味深长的
《伤 痕》
作者:张俊以
钟声如鸟 纷纷扬扬飘落双肩
人比神少 水比冰寒
作者:张俊以
佛从来没有看你一眼
你在那里跪着
一个普普通通的摆设
|
|